|
随笔 》 王蒙散文随笔集:忘却的魅力 》
第47节:我的一日
王蒙 Wang Meng
我心乱跳,面如土色。华老师来到讲台上,先问:"都带了笔墨纸了吗?"
我和一个瘦小贫苦的女生低着头站了起来。
华老师皱着眉看着我们,她问:"你们说怎么办?"
我流出了眼泪。最可怕的是我姐姐也在这个学校,如果我在教室外面站了壁角,这种奇耻大辱就会被她报告给父母……天啊,我完了。
全班都沉默着,大家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那个瘦小的女同学说话了:"我出去站着去吧,王蒙就甭去了,他是好学生,从来没犯过规。"
听了这个话我真是绝处逢生,我喊道:"同意!"
华老师看了我一眼,摇摇头,叹了口气,厉声说了句:"坐下!"
事后她把我找到她的宿舍,问道:"当×××(那个女生的名字)说她出去罚站而你不用去的时候,你说什么来着?"我脸一下子就红了,我无地自容。
这是我平生受到的第一次最深刻的品德教育。我现在写到这儿的时候,心里仍怦怦然:不受教育,一个人会成为什么样呢?
又有一次修身课考试,其中一道答题需有一个"育"字,我头一天晚上还练习了好几次这个"育"字,临考时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觉得实在冤枉,便悄悄打开书桌,悄悄翻开了书,找到了这个字,还自以为无人知晓呢。
发试卷时,华老师说:"这次考试,本来有一个同学考得很好,但因为一些原因,他的成绩不能算数。"
我一下子又两眼漆黑了。
又是一次促膝谈心,个别谈话,我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华老师扣了我十分,但还是照顾了我的面子,没有在班上公布我考试作弊的不良行为。
华老师有一次带我去先农坛参加全市中小学生运动会,会前,还带我去一个糕点铺吃了一碗油茶、一块点心,这是我平生第一次下馆子。这种在糕点铺吃油茶的经验,我借用了写到《青春万岁》里苏君和杨蔷云身上。
运动会开完,天黑了,挤有轨电车时,我与华老师失散了,真挤呀,挤得我脚不沾地。结果,我上错了车,我家本来在西四牌楼附近,我却坐了去东四牌楼的车。到了东四,我仍然下不来车,一直坐到了北新桥终点站……后来我还是找回了家,从此,我反而与华老师更亲了。
那时候的小学,每逢升级级任老师就要换的,因此,一九四二年以后,华老师就不再教我们了。此后也有许多好老师,但没有一个像华老师那样细致地教育过我。
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民党政府在北平号召一部分教师去台湾任教以推广"国语",华老师自愿报名去了,据说从此她一直在台北。
日前我得知北京师大附小的特级教师关敏卿是当年北师附小的"唱游"教师,教过我的。我去看望了关老师,与关老师谈了很多华老师的事。关老师在北师时便与华老师同学。后来,关老师还找出了华老师的照片寄给我。
华老师,您能得知我这篇文章的一点信息吗?您现在可好?您还记得我的第一次造句(这是我的"写作"的开始呀)吗?您还记得我的两次犯错误吗?还有我们一起喝油茶的那个铺子,那是在前门、珠市口一带吧?对不对?我真想念您,真想见一见您啊!
1983年5月我的一日
早点起床去看丁香,我和妻商量好了的。十天以前起了一个大早去天坛公园看了桃花,桃花已过盛时,丁香含苞欲放。此后便不得闲,公务之后还是公务。
早五点四十分起床后双双换上了旅游鞋。妻一再指出她新买的福建产的旅游鞋质量远优于我三年前买的那种,材料更加轻柔,式样更加美观。我表示完全信服。于是我们跑跑走走,六点前便到了陶然亭公园。
好生杀风景也!陶然亭正是打扫时刻,到处在横扫一切,尘土飞扬,呛得人喘不过气来。别说已误了丁香花期,就是天再好、花再美、兴致再高也经不住这百八十个扫帚的直推横扬。记得报纸上登过读者来信,恳求各公园把清扫时间改在开园以前或净园以后,大概实行起来有困难吧?
吸饱满肺尘土后回到家里洗头洗脸,洗干净了,心平气和地上班去。
下午去北京大学参加授予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先生名誉博士学位的仪式。我与井上先生去年夏天在西柏林艺术节上曾经巧遇,去年秋天又在参加中日二十一世纪委员会例会的开幕式上谋面。此次见面,井上老益发容光焕发,谈锋劲健。人逢喜事精神爽,概莫能外。仪式举行得干脆利落,数百名青年学生虽未有讲话机会,但坐在大厅里,从他们的笑容和掌声里仍然让人感到青年一代的热情。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忘却的魅力 | 第2节:又到杭州 | 第3节:断裂与整合 | 第4节:钗头凤 | 第5节:我爱喝稀粥 | 第6节:榴莲 | 第7节:海的颜色 | 第8节:摇拐 | 第9节:新疆的歌 | 第10节:阿娜尔姑丽 | 第11节:无花果 | 第12节:四月的泥泞 | 第13节:搬家的经历 | 第14节:清明的心弦 | 第15节:喜欢雨 | 第16节:周扬的目光 | 第17节:张洁的顶撞 | 第18节:交通工具船 | 第19节:惊天巨浪的一代 | 第20节:摇沫 | 第21节:鳞与爪 | 第22节:俄罗斯八日 | 第23节:宇宙饭店 | 第24节:无声胜有声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