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的名篇《雨巷》,描写的就是江南的小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们的孩子,还能看到雨巷,走过雨巷吗?
不见尘土飞扬繁花满眼,不见车辆如流喧闹叫喊。只需静静地走,静静地看。城市的小巷中,雕刻着走向文明进程中那些细微的,然而深刻的情节和印痕。不仅是建筑的式样,从一个拱斗、一个飞檐或一口古井上,从门式、窗式、彩绘、影壁和匾额上,甚至从断墙和残基上,我们都可以读出清、明、元,或者两宋和盛唐建筑的痕迹和流变。
但在古城、古街和古建筑的保护中,这些细节一再被忽略,甚至一些被请来的“专家”,由于种种原因也视而不见,还良心全无地为大拆大建叫好。
引起轩然大波的杭州孩儿巷宋代古宅便是一例。
南宋定都临安后,大约花了20年时间,致力于宫殿庙宇的建设,建成方圆九里的宫城,又进一步扩展外城。与北宋的都城开封一样,临安逐步发展成为集居住、文化、商业于一体的世界闻名的繁华都市。在西湖沿岸,楼台林立,园林争奇斗艳,寺观众多,正所谓“一色楼台三十里,不知何处觅孤山”。由于种种原因,杭州城内外宋代的建筑已经荡然无存。
仿佛父辈沉默的童年,仿佛母亲额上的皱纹,有过春天欢跃和冬日的霜雪的孩儿巷,沉默无言。
相传,这条小巷宋代专卖泥做的小孩儿,要买小泥人都得到这里来。杭州人喜欢词尾加个“儿”字,因而得名孩儿巷。小巷里还有一家药店,张同泰药店,它和胡庆余堂一样,都是老字号。走进药店,浓浓草木气息和药香依旧。
杭州孩儿巷98号是一组三开间五进走马楼。1984年3月,杭州市下城区有关部门曾在延安路孩儿巷口立过一块石碑,上面有以下一段文字:“孩儿巷,宋时名砖街巷,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曾居此……”。陆游家乡山阴离临安不远,过钱塘江向东便是,只有一天的路程。求学游历、赴京投考、应试为官,陆游曾多次到过临安,先后在孩儿巷居住过数年,留下了不少诗篇。
陆游在淳熙十五年(1188年)再一次来到临安,先是被任用为军器少监,主管造御前军器,当时他已经64岁。次年,出任礼部郎中——大抵相当于现在正厅级职务,礼部为尚书省六部之一,执掌国家关于礼乐、祭祀、朝会、学校教育、贡举等方面的事务。《渭南文集》中记“淳熙十六年四月二十六日,车驾景灵宫,予以礼部郎中兼膳部检察……时寓居砖街巷南小宅之南楼”的记载。砖街巷宋代又称保和坊,即现在的孩儿巷,这是确定无疑的。诗人的《临安春雨初霁》中的名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使得“小楼深巷杏花”,就像诗人笔下的“沈园池水绿波”一样,几百年来成了人们梦魂萦绕之地。
江南的烟雨,反反复复地讲述着一些藏匿于小巷的故事。
民间相传陆游就居住在巷内98号古宅。
孩儿巷位于杭州市中心,连接着闹市区延安路,属于“黄金地段”。这里的房价连年飙升。1997年,孩儿巷被列入了杭州旧城改造范围。在中国,“改造”的意思是“脱胎换骨”,旧城改造也就是全部拆毁重建新建。
更加不幸的是,98号古宅还有个“虎视眈眈”的近邻,同巷62号的凤起中学。这个中学有其扩大的充分理由,学校用地不足10亩,学生跑步只能在小区道路上进行。1998年,学校申报扩建操场获得批准,包括98号在内的46户居民住宅划进了红线,学校办理好了房屋拆迁许可证。
1999年1月,住在老宅中的古稀老人钱希尧,也许只凭祖父留下来的一句话,也许只凭自己对故宅的热爱和自己执著的信念,向有关部门提出请求:“孩儿巷98号是陆游故居,要保护,不能拆!”
在决定杭州古宅孩儿巷98号的命运时,它是否是“陆游故居”成为争论的焦点?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