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从早到晚保持健康的方法
通过“空腹和发烧”增强免疫力
最近,常听人们谈起“免疫”这一词。如同字面上看到的一样,是“免疫=避免疾病(疫)”的意思。如果免疫力增强,就“不易生病,能够治疗疾病”。
发挥免疫力的主角是白血球。在每毫升血液中大约有4000~8000个左右,它们随血液在体内移动,通过吞噬代谢废物,净化血液。同时,也吞噬处理病原菌及过敏原(引起过敏的原因物质)。通过这些作用,发挥其保护肌体的功能。
白血球,大体分为三类,有颗粒细胞(约占65%),淋巴细胞(约占30%)与巨噬细胞(约占5%)。吞噬处理体内代谢废物及外来病原菌,主要通过粒细胞中的噬中性颗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作用完成。
但是,当体内这些代谢废物和有毒物质太多,难以对付,或当病原菌的力量太强的时候,巨噬细胞就会把杀菌信号传递给淋巴细胞中的“帮助细胞”。“帮助细胞”立即指示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免疫球蛋白),同时,让“杀伤性”T淋巴细胞起作用,攻击病原体。B细胞合成的抗体像导弹一样追击病原体,并予以攻击。
像猛兽一样存在的NK细胞,负责杀伤和消灭病毒及被细菌侵入的(即受感染的)细胞。同时,与巨噬细胞一起攻击病原体。
如果体内发生了肿瘤(或类似的异物),杀伤T细胞或NK细胞就发挥攻击、杀灭功能,将其消除。
以上是西医中研究得很透彻的“免疫系统的构造”。
这些白血球,是血液中游动的单细胞生物,受交感神经或激素、细胞因子(由白血球分泌的生理活性物质)的控制,一同起协同作用,并发挥各自独立功能的生命体。
当我们吃得很饱的时候,血液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就变得丰富。这时,靠吞噬这些物质而生存的白血球也很饱。即使血液中代谢废物增加、病原菌侵入人体、发生肿瘤,也不能去吞噬这些有害物质了,也就是说免疫力下降了。相反,空腹时,血液中的营养素不足、白血球腹内有多余的空间,就会吞噬相当多血液中的代谢废物、病原菌和肿瘤细胞,这样就会使免疫力升高。
当患有感冒、支气管炎、大肠炎(腹泻)、胆囊炎等炎症甚至肿瘤等各种疾病时,人体会表现出没有食欲的反应,这种身体的本能作为一种自然治愈能力,使白血球处于空腹状态,从而增强免疫力。
了解了这些构造和机能,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患有糖尿病(血液中的糖分总是处于很多的状态)的人,免疫力会低下,并且易患结核、皮肤炎症、膀胱炎、肿瘤等疾病。
体温和免疫力之间也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
首先,在寒冷的地方,手会冻僵,身体活动也不自如,变得僵硬。在温暖的地方,手脚都柔软,动作灵活,各种工作都能顺利进行。在运动方面,热身过程也是为了使身体温暖、提高运动能力的准备活动。
同样,身体得到温暖,血液中流动的单细胞生物——白血球的功能也增强,即免疫力得到提高。各种疾病的发烧,正是提高免疫力,治疗疾病的一种反应。
由此可见,吃得太饱(十二分饱时),免疫力会降低,即使病情恶化,也不能及时阻止。免疫力的提升和疾病治愈能力的增强都是在空腹的时候进行的。因此,为了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最重要的是要“延长空腹的时间”和“使身体保持温暖”。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