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学者 》 西潮 》
第47節:第十二章 急劇變化(4)
蔣夢麟 Jiang Menglin
劉老丈聽說我回傢了,當天下午就來看我。在我童年時代,劉老丈曾經講許多故事給我們聽,小孩子們都很喜歡他。那天下午,他講了許多有趣的故事。他告訴我,老百姓們聽到革命成功的消息時歡喜得什麽似的。城裏的人一夜之間就把辮子剪光了。年輕人買了西裝,穿起來很像一群猴子。他又告訴我,短裙與短發如何在後來侵入縣城。革命以後,他那留了七十多年的辮子居然也剪掉了,可見他對革命和民國仍然是很贊成的,起先他有點想不通,沒有皇帝坐竜庭,這個世界還成什麽樣子?但是過了一段時期以後,他纔相信民國的總統,照樣可以保持天下太平。他說,反正天高皇帝遠,地方治安本來就靠地方官府來維持。民國以來,地方官府居然做得還不錯。
他說,五十年前太平軍侵入縣城時,許多腦袋連辮子一起落了地,現在我們雖然丟掉辮子,腦袋總還存在。他一邊說,一邊用他皮包骨的手指摸着腦袋,樣子非常滑稽,因此引得大傢都笑了。那天晚飯吃得比較早,飯後他告辭回傢,暮色蒼茫中不留神在庭前石階上滑了一跤,幸虧旁邊有人趕緊抓住他的肩膀,攙住他沒有跌傷。他搖搖頭自己開自己的玩笑說:"三千年前姜太公八十遇文王,我劉太公八十要見閻王了。"說罷哈哈大笑,興高采烈地回傢去了。
幾天之後消息傳來,劉太公真地見閻王去了。對我而言,我失去了一位童年時代的老朋友,而且再也聽不到這位風趣的老人給我講故事了。
十五年前左右,姊姊和我創辦的一所學校現在已經改為縣立女子學校。大概有一百名左右的女孩子正在讀書。她們在操場上追逐嬉笑,蕩鞦韆蕩得半天高。新生一代的女性正在成長。她們用風琴彈奏"史華尼河"和"迪伯拉萊"等西洋歌麯,流行的中國歌更是聲聞戶外。
我在傢裏住了一星期左右,隨後就到鄉下去看看蔣村的老朋友。童年時代的小孩子現在都已成人長大,當時的成年人現在已經是鬢發斑白的老人。至於當年的老人,現在多已經入土長眠,衹有極少數歷經村中滄桑的老人還健在。
村莊的情形倒不像我想像中的那樣糟。早年的盜匪之災已經斂跡,因為老百姓現在已經能夠適應新興的行業,而且許多人已經到上海謀生去了。上海自工商業發展以後,已經可以容納不少人。任何變革正像分娩一樣,總是有痛苦的。但是在分娩以後,産婦隨即恢復正常,而且因為添了小寶寶而沾沾自喜。中國一度厭惡的變革現在已經根深蒂固,無法動搖。而且愈變愈厲,中國也就身不由己地不斷往前邁進--至於究竟往那裏跑,或者為什麽往前跑,億萬百姓卻了無所知。
我的大伯母已經臥病好幾個月,看到我回傢非常高興,吩咐我坐到她的床邊,還伸出顫巍巍的手來撫摸我的手,她告訴我過去十六年中誰生了兒子,誰結了婚,誰故世。她說世界變了,簡直變得面目全非。女人已經不再紡紗織布。因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們已經沒有多少事可以做,因此有些就與鄰居吵架消磨光陰,有些則去念經拜菩薩。年輕的一代都上學堂了。有些女孩則編織發網和網綫餐巾銷售到美國去,出息不錯。很多男孩子跑到上海工廠或機械公司當學徒,他們就了新行業,賺錢比以前多。現在村子裏種田的人很缺乏,但是強盜卻也絶跡了。天下大概從此太平無事,夜裏聽到犬吠,大傢也不再像十年前那樣提心吊膽。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天津教育出版社 |
|
|
第1節:前言:邊城昆明 | 第2節:第一章 西風東漸(1) | 第3節:第一章 西風東漸(2) | 第4節:第二章 鄉村生活(1) | 第5節:第二章 鄉村生活(2) | 第6節:第二章 鄉村生活(3) | 第7節:第二章 鄉村生活(4) | 第8節:第二章 鄉村生活(5) | 第9節:第二章 鄉村生活(6) | 第10節:第三章 童年教育(1) | 第11節:第三章 童年教育(2) | 第12節:第三章 童年教育(3) | 第13節:第三章 童年教育(4) | 第14節:第四章 家庭影響(1) | 第15節:第四章 家庭影響(2) | 第16節:第五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 | 第17節:第五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2) | 第18節:第五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3) | 第19節:第五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4) | 第20節:第五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5) | 第21節:第五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6) | 第22節:第六章 繼續就學(1) | 第23節:第六章 繼續就學(2) | 第24節:第六章 繼續就學(3)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