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学者 》 西潮 》
第47节:第十二章 急剧变化(4)
蒋梦麟 Jiang Menglin
刘老丈听说我回家了,当天下午就来看我。在我童年时代,刘老丈曾经讲许多故事给我们听,小孩子们都很喜欢他。那天下午,他讲了许多有趣的故事。他告诉我,老百姓们听到革命成功的消息时欢喜得什么似的。城里的人一夜之间就把辫子剪光了。年轻人买了西装,穿起来很像一群猴子。他又告诉我,短裙与短发如何在后来侵入县城。革命以后,他那留了七十多年的辫子居然也剪掉了,可见他对革命和民国仍然是很赞成的,起先他有点想不通,没有皇帝坐龙庭,这个世界还成什么样子?但是过了一段时期以后,他才相信民国的总统,照样可以保持天下太平。他说,反正天高皇帝远,地方治安本来就靠地方官府来维持。民国以来,地方官府居然做得还不错。
他说,五十年前太平军侵入县城时,许多脑袋连辫子一起落了地,现在我们虽然丢掉辫子,脑袋总还存在。他一边说,一边用他皮包骨的手指摸着脑袋,样子非常滑稽,因此引得大家都笑了。那天晚饭吃得比较早,饭后他告辞回家,暮色苍茫中不留神在庭前石阶上滑了一跤,幸亏旁边有人赶紧抓住他的肩膀,搀住他没有跌伤。他摇摇头自己开自己的玩笑说:"三千年前姜太公八十遇文王,我刘太公八十要见阎王了。"说罢哈哈大笑,兴高采烈地回家去了。
几天之后消息传来,刘太公真地见阎王去了。对我而言,我失去了一位童年时代的老朋友,而且再也听不到这位风趣的老人给我讲故事了。
十五年前左右,姊姊和我创办的一所学校现在已经改为县立女子学校。大概有一百名左右的女孩子正在读书。她们在操场上追逐嬉笑,荡秋千荡得半天高。新生一代的女性正在成长。她们用风琴弹奏"史华尼河"和"迪伯拉莱"等西洋歌曲,流行的中国歌更是声闻户外。
我在家里住了一星期左右,随后就到乡下去看看蒋村的老朋友。童年时代的小孩子现在都已成人长大,当时的成年人现在已经是鬓发斑白的老人。至于当年的老人,现在多已经入土长眠,只有极少数历经村中沧桑的老人还健在。
村庄的情形倒不像我想像中的那样糟。早年的盗匪之灾已经敛迹,因为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而且许多人已经到上海谋生去了。上海自工商业发展以后,已经可以容纳不少人。任何变革正像分娩一样,总是有痛苦的。但是在分娩以后,产妇随即恢复正常,而且因为添了小宝宝而沾沾自喜。中国一度厌恶的变革现在已经根深蒂固,无法动摇。而且愈变愈厉,中国也就身不由己地不断往前迈进--至于究竟往那里跑,或者为什么往前跑,亿万百姓却了无所知。
我的大伯母已经卧病好几个月,看到我回家非常高兴,吩咐我坐到她的床边,还伸出颤巍巍的手来抚摸我的手,她告诉我过去十六年中谁生了儿子,谁结了婚,谁故世。她说世界变了,简直变得面目全非。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光阴,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年轻的一代都上学堂了。有些女孩则编织发网和网线餐巾销售到美国去,出息不错。很多男孩子跑到上海工厂或机械公司当学徒,他们就了新行业,赚钱比以前多。现在村子里种田的人很缺乏,但是强盗却也绝迹了。天下大概从此太平无事,夜里听到犬吠,大家也不再像十年前那样提心吊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天津教育出版社 |
|
|
第1节:前言:边城昆明 | 第2节:第一章 西风东渐(1) | 第3节:第一章 西风东渐(2) | 第4节:第二章 乡村生活(1) | 第5节:第二章 乡村生活(2) | 第6节:第二章 乡村生活(3) | 第7节:第二章 乡村生活(4) | 第8节:第二章 乡村生活(5) | 第9节:第二章 乡村生活(6) | 第10节:第三章 童年教育(1) | 第11节:第三章 童年教育(2) | 第12节:第三章 童年教育(3) | 第13节:第三章 童年教育(4) | 第14节:第四章 家庭影响(1) | 第15节:第四章 家庭影响(2) | 第16节:第五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1) | 第17节:第五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2) | 第18节:第五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3) | 第19节:第五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4) | 第20节:第五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5) | 第21节:第五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6) | 第22节:第六章 继续就学(1) | 第23节:第六章 继续就学(2) | 第24节:第六章 继续就学(3) | |
| 第 I [II] [III] [I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