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评论 納蘭詞典評   》 第47節:臨江仙·謝餉櫻桃(7)      納蘭性德 Na Lanxingde

  這首《臨江仙》,是納蘭詞中用典手法的一個典範,也是清代詩詞名傢中用典手法的一個典範。清詞號稱中興,盛況遠超兩宋,創作理念與藝術手法也較兩宋有了長足的發展,衹是宋詞的馬太效應太大,現代人便往往衹知宋詞而不知清詞,即便讀一些清詞,也衹知道容若一人而已,殊不知清詞大傢各有鋒芒、各擅勝場,濟濟為一大觀。
  詩詞,從唐宋以降,一直是在發展着的。單以用典手法論,唐詩之中,李商隱算是用典的大傢,但比之宋詞裏的辛棄疾,李商隱的詩句基本就算是白話了;辛棄疾是宋詞中的用典大傢,但比之明代吳偉業的歌行,辛棄疾的詞也該算是白話了。個中緣由,除了藝術的自然發展而外,詩詞作者從藝術傢變為了學者,這也是一個非常主要的原因。大略來說,宋詩之於唐詩,就是學者詩之於詩人詩;清詞之於宋詞,就是學者詞之於文人詞。學養被帶進了藝境,嚮下便流於說教,嚮上便豐富了技法、拓寬了境界。但遺憾的是,這等佳作,因其麯高,便註定和寡,總不如"床前明月光"和"人生若衹如初見"這類句子那樣易於流傳。
  我們常說時間是一面篩子,但這面篩子並不總是汰沙存金,卻往往淘汰掉陽春白雪,保留得下裏巴人。對於歌者而言,"若有知音見賞,不辭遍唱陽春",這不是孤高,而是寂寞。麯高則註定和寡,這是千古鐵律,概莫能外,雅俗共賞的例子畢竟鳳毛麟角。
  是呀,說不定幾百年後,人們研究我們這個時代的"古典文學",名篇佳作也都是從流行歌麯和暢銷書的排行榜裏出來的呢。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序(1)第2節:序(2)
第3節:序(3)第4節:減字木蘭花(1)
第5節:減字木蘭花(2)第6節:畫堂春(1)
第7節:畫堂春(2)第8節:畫堂春(3)
第9節: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1)第10節: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2)
第11節:江南愛情·江南組詩(1)第12節:江南愛情·江南組詩(2)
第13節:江南愛情·江南組詩(3)第14節:江南愛情·江南組詩(4)
第15節:江南愛情·江南組詩(5)第16節:江南愛情·江南組詩(6)
第17節:江南愛情·江南組詩(7)第18節:江南愛情·江南組詩(8)
第19節:江南愛情·江南組詩(9)第20節:江南愛情·江南組詩(10)
第21節:江南愛情·江南組詩(11)第22節:江南愛情·江南組詩(12)
第23節:江南愛情·江南組詩(13)第24節: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1)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