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劉心武揭密《紅樓夢》   》 紅學界終於說話了(1)      劉心武 Liu Xinwu

  大河報 10月31日
  在著名小說傢劉心武在臺上”越俎代庖”了很長時間後,沉默的中國紅學界終於說話了--近期,作傢劉心武出版了《畫梁春盡落香塵--解讀〈紅樓夢〉》和《劉心武揭秘紅樓夢》兩書,銷量可觀。劉在這幾本書中的一個主要論點是,解讀《紅樓夢》應從秦可卿入手,他把自己的研究稱為”秦學”……這自然引起主流紅學家不屑。在最新出版(第十期)的《藝術評論》上,數位中國清史和紅學方面最權威的專傢接受采訪或者撰文,表示對比以往的索隱派走得更遠的劉心武的”紅學”和”秦學”必須說話了。
  “新索隱派”走不通
  曾是第八、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的蔡義江是中國紅樓夢學會副會長,他把劉心武的觀點稱為“新索隱”。
  紅學研究原本就有索隱派和考證派之分,歷史上索隱派最有名的代表人物是蔡元培,而考證派最有名的代表人物是鬍適。兩人曾經激烈交鋒。蔡元培認為,小說作者深懷反清復明大義,《紅樓夢》的描寫都是作者的隱筆,藏有真實歷史人物的各種秘密。鬍適的《紅樓夢考證》發表後,對索隱派的打擊幾乎是終結性的。雖然學術界有人認為,鬍適的觀點跟他一直痛斥的索隱派沒有大區別,但比起索隱派尋找的虛無縹緲的歷史,鬍適發現的歷史(鬍適認為紅樓寫的是曹的傢世)更實在更逼真。
  蔡義江認為,索隱派並未繳械投降,近一百年來,這種在《紅樓夢》中猜謎的方法屢屢不絶,一直延續到21世紀的劉心武。之所以把劉心武歸為新索隱派,“老索隱派影射的還實有其人的話,新索隱派影射的對象則是虛妄的。劉心武衹是回頭走了一條自紅學産生之初,就出現的索隱派老路,而這條路已被紅學發展的歷史證明是走不通的”。
  蔡義江在《藝術評論》雜志上堅决地說,《紅樓夢》不是一部影射某人某事的書,也不是暗藏有與它表現出來的人與事截然不同的謎底的謎。它沒有什麽像劉心武說的“密碼”,是不能用“破譯”或者“揭秘”的方法來弄清小說所寫的究竟是什麽的。
  劉心武有幾大誤區
  《紅樓夢學刊》副主編孫玉明在《藝術評論》上發表看法,認為劉心武解讀《紅樓夢》有幾大誤區,第一是“想當然爾”,“往往先是腦子裏面武斷地存有某種想法,然後去找證據。那些證據很多都不是硬證、鐵證,有些竟然是歷史上根本查不着的”。
  比如劉心武說,曹雪芹應該有一個姐姐入了宮,先是在太子胤秖那裏,胤秖被廢後又轉移到雍正這邊。這個所謂的姐姐,查史料是絶對沒有的,無論是關於曹傢的史料,還是有關宮廷的記錄。但是他就認為有這麽個人,並且四處宣講,還說在史料中查不到,是因為乾隆篡改了歷史,刪去了那一段……
  新索隱派的第二大誤區是“生造”。比如劉心武說“《紅樓夢》有些回是有回前詩的,有些是沒有回前詩的,因為《紅樓夢》是作者未完成的稿子,他還沒有來得及補上”。孫玉明說,這是沒有根據的說法,翻遍所有版本的《紅樓夢》,沒有哪一回有回前詩——雖然有了回前詩會對新索隱派的學說非常有利,但是回前詩這種實實在在的東西的確不是生造就能出現。唯有一個版本的第七回篇首有類似詩的幾句話,但那並不是回前詩,而是別人的批語,是脂硯齋的評述。僅憑這個就將一百多回的《紅樓夢》造出一百多首詩來,很有些不可理喻。
  孫玉明說,治學不嚴是新索隱派第三大誤區。劉心武把所有的批語,不管是誰的,衹要對自己有用,都當成了脂硯齋的東西,而且認定脂硯齋是個女性,是曹雪芹的妻子。“氣煞公子情無限,脂硯先生恨忒多”這首詩就可以證明脂硯齋並非女性,但劉心武說,“過去可稱女士為先生,比如冰心”。孫玉明說,但那是“五四”以後咱們把有學問的老師無論男女都可稱為先生,但在“五四”之前,哪一部著作稱女士為先生了呢?
  作為紅樓夢學會的負責人之一,孫玉明總能接觸到各種各樣的關於紅學的奇談怪論,他記得“幾年前霍國玲姐弟《紅樓解夢》影響很大,又到北大舉行講座。他們的觀點是《紅樓夢》中隱去的歷史是曹雪芹與林黛玉的原型竺香玉的戀愛,而他們合謀殺死了雍正皇帝……近年來,有關《紅樓夢》的言論顯得更加五花八門了,你不反駁,許多人都會對紅樓夢學會提出意見……”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紅樓一春夢 百傢講壇
前言說在前頭第一講追尋紅學(上)
第二講追尋紅學(下)第三講賈府婚配之謎第四講秦可卿抱養之謎
第五講秦可卿生存之謎第六講秦可卿出身之謎第七講帳殿夜警之謎
第八講曹傢浮沉之謎第九講日月雙懸之謎第十講蔣玉菡之謎
第十一講北靜王之謎第十二講秦可卿原型大揭秘(上)第十三講秦可卿原型大揭秘(下)
第十四講秦可卿被告發之謎(上)第十五講秦可卿被告發之謎(下)第十六講賈元春原型之謎
第十七講賈元春判詞之謎第十八講賈元春死亡之謎第十九講妙玉入正册與排序之謎
第二十講太虛幻境四仙姑命名之謎第二十一講妙玉身世之謎第二十二講妙玉情愛之謎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