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书评论 国学智慧与当下生活:百家讲坛   》 方尔加:借人之力,柔顺进取(11)      张晓杰 Zhang Xiaojie

  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据说老子的老师临死之前给老子上了最后一课,老子的老师把嘴巴张开了,问老子:牙齿还在吗?老子回答说:不在了。他的老师又问:为什么我的舌头在,牙齿却不在了呢?你给我讲一下其中的道理。老子很聪明,说:因为牙齿坚硬,舌头柔软。这就是“至柔”。这课上完了之后,老子的老师就闭眼了。
  老子在第七十八章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所以,“柔之胜刚,弱之胜强”,我们不能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太坚强,不能贪大求强。
  比如说,“道”勇于退让。有的时候看来退让是弱的表现,其实退让是强大的表现,退让是有生命力的表现,越强硬,越不退让,越说明你的生命力不行——你没有生命力才不敢退让。能够退让懂得退让,恰恰是有信心,有生命力的表现。
  老子在第八章里头讲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我在低处,我退让,这是有生命力的表现,不敢退让,绝不退让,这恰恰是没有生命力的表现。所以“道”为什么有生命力,恰恰因为它能够退让。第二十二章又讲:“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我该弯曲就弯曲,“枉”是委屈的意思,还有一种解释叫低就。为什么低就呢?关键是不跟别人争,先低就,这样才能够追求长远,能够得到长远的目标。
  第七十六章也讲到这个道理:“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柔脆,其死也枯槁。”柔顺柔弱的人肯于退让,属于有生命力的一类。“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这是我们说的第二点。第三点,生命力的强大表现在“我灵活”。越有生命力的东西越灵活,越不具有灵活性,这些东西就完蛋了,没有灵活性的东西往往没有包容性。中华文明为什么没有像其他那几个文明核心的圈子那样,有的灭了,有的断了,因为中国文明具有灵活性,因为中华文化之一的“道”具有灵活性——她可以是方的,可以是圆的……儒家其实也讲灵活性,儒家提出“权和经”,也是代表了灵活性。老子说了“以万物为刍狗”,绝不抓住某一个事物不放,该抛弃的抛弃,该变换新的手段就换新的手段,该用新的事物就用新的事物。老子在第十四章里头也说过这种话:“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我没有固定的形状,方的就是方的,圆的就是圆的,大的就是大的,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孔子也说过,无可无不可。孟子也说过无可无不可。“可大可小,可近可远……”。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灵活性方面不如儒家和道家,比如基督教信仰上帝,我认为绝对唯一神,不能有多元的选择,绝对唯一,谁也不需信第二个,谁也不需再有其他的神灵。大家知道所谓的十字军东征,八次要消灭伊斯兰教徒,其实极端主义当初起源于基督教,是基督教先搞基督教主义的。他们杀了很多的伊斯兰教徒,给欧洲亚洲带来很大的灾难,给基督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带来了灾难。我们说一种文化、一种宗教在欧洲的地区有不同的解释,基督教就是不允许,谁敢有不同的解释,谁敢跟教会不一样,就抓起来送到宗教谈判所弄死。20世纪80年代,在西班牙一个地区发现了两万具干尸,两万多人就这样被弄死了。
  第五十六章“挫其锐,解其纷”也是一样,不要那么有棱角,把你那些纠纷都弄掉,我要的是光滑,是圆融。“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不要和周围的东西不一样。欧洲有欧洲的表现方式,北美、非洲都有他们自己的表现方式,我有自己的思想,但在表现方式可以有非常大的灵活性,这是有生命力的表现。基督教到中国来,在康熙之前还干了一件愚蠢的事,他们假传皇上的意旨,不让我们孝顺父母,要尊敬他们的宗教。这不是荒诞吗!
  最后,为什么说“道”是有生命力的,因为“道”强调无私。《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也就是最后一章:“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我的利益和大家的利益是融合在一起的,大家生活好了,我也就生活好了,大家有了我就有了;乡亲们日子过好了,我也就过好了,乡亲们越富裕我越富裕,乡亲们越满意我越满意。我们河南要借助河北的力量,借助的时候就要让河北得到好处,并不是说抢河北的东西救助河南,所以“道”是无私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选集】百家讲坛
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1)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2)
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3)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4)
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5)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6)
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7)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8)
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9)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1)
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2)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3)
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4)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5)
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6)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7)
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8)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9)
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10)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11)
姚淦铭:老子智慧与人生成功(1)姚淦铭:老子智慧与人生成功(2)
姚淦铭:老子智慧与人生成功(3)姚淦铭:老子智慧与人生成功(4)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