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思考 》 中國人的精神(貳) 》
第47節:總督衙門論文集(42)
辜鴻銘 Gu Hongming
劍或相當於劍的刺刀並非是粗俗或卑鄙的東西,恰恰相反,它是人類男子氣概至上至聖的象徵。武裝人員或佩劍之人非但不粗俗卑鄙,而且是一切真正的高雅、禮貌、有教養——即文明真正含義的本源——在歐洲是這樣,在所有國傢也莫不如此。但那些可憐的漫不經心的現代乞丐,那些包裹在土黃色製服裏、並配備有機槍的人們已經變得粗俗卑鄙了,他們之所以如此,倒不是因為他們是些乞丐,而是因為他們已經成為領薪水的警察。那佩戴肩章的現代龐大的自動機器,也已經變得粗俗卑鄙起來,因為他像自己惟一崇拜的東西——機槍一樣,成為一個既無道德感情又無道德責任的自動機器。正是這樣的人進駐北京並到處指手劃腳,乃至侮辱中國的皇太後,讓其同胞,即那些可憐的傳教士,在饑餓或搶劫之間做出殘酷的抉擇。
的確,任何認識到現代歐洲的“軍人”實在已變成地地道道的“警察”的人,都不會對八國聯軍在中國北部的所作所為感到奇怪了。法國人馬蒙太爾(Marmontel)說,普通士兵常受低劣戰利品的誘惑,我完全可以想象得到,他們為了糊口會冒死亡之險。然而一旦讓他們領取固定工資,他們就成了奴隸。其實,榮譽就意味着利益,因為榮譽、稱號、聲望這類東西就等於是薪水;誰夠資格,就應給予誰——這就是一切軍人道德的基礎(97 )。
那些真想改革英國軍隊的裝模作樣的英國政治傢,首先應該使英國官員“非職業化”,將其塑造成君子,而不是變成“德國造的”純粹冒牌的自動機器。英國“紳士”即便是在體育比賽中,也往往不願承認自己是“職業選手”在那可怕的戰爭競賽中就更是如此了。
在中世紀的法國,在那個産生過歐洲最純粹軍人的國度裏,一個人要想得到晉升或榮獲騎士稱號,必須通過下列嚴格的考核——
考官會問他:“你進騎士團圖的是什麽?如果圖的是財富、安逸和榮耀而不是為騎士這個稱號增添光彩,那麽你就不配享有這個稱號。把這個稱號授予你,與授予高級教士團中的那些盜賣聖職的神職人員(假教士、律師、書記員或為了謀生而甘充這類角色的人)完全沒有兩樣。”如果考試合格,那個考官,他的上司會對他說:“我以上帝的名譽,以聖?馬歇爾和聖?喬治的名義,授予你騎士稱號:希望你勇敢、堅毅和忠誠!”
這就是騎士品質或歐洲真正的尚武精神,它與那現代的自動機器,即警察或庸俗卑鄙的滑膛槍拜物教迥然不同。事實上,不論在歐洲、日本還是中國,一切軍人道德或所謂“武士道”的基礎,一切真正的尚武精神的基礎都是相同的:那就是消滅蠻夷及其野蠻風俗,崇尚高貴與真正的君王風度,掃除人類自身的卑鄙與低級趣味,用漢語說,就是“尊王攘夷” (98 ),丁尼生(99 )用歐洲語言解釋了這幾個漢字的意思,他讓亞瑟王的全體圓桌騎士們宣誓:
敬國王仿佛國王是其良心,
良心就是其國王,
打倒異教徒,捍衛救世主!
美國人現在不相信“君王風度”,他們信仰自由與無君;法國人現在信仰自由、無君和無基督,但中國人相信沒有君主便沒有自由。中國人的君主觀念是——英雄崇拜(尊賢)。漢語裏孔子所用的相當於卡萊爾所謂“英雄”一詞的那個詞,理雅各(100 )譯作“Superior man”(君子),字面意思是一個小王或小國君主——“koen-tzu”(現代官話拼成Chiintzu),如同德語裏的“koen-ig”,英語中的“king”。
現代美國人信仰無王之政,這比法國人現在相信沒有基督更不足為奇。當今全歐洲,恐怕除了俄國之外,實在已沒有君主。海涅指出:“俄羅斯的專製主義,實在是對貫徹現代自由觀念的專政。”在除俄國之外的歐美所有其他國傢,“君王”純粹成為律師的憲政的廉價點綴,正如“基督”已完全變成基督教教士供奉在教堂的“偶像”一樣。
現代基督教教士發現,如今許多人已經不在乎他的“偶像”或冒牌基督了。因此,他們中的許多人為了謀生計,改行當了律師或新聞記者,事實上成為了政客。來到中國的典型的基督教教士,他們對國內的某些人談“偶像”以得到捐贈;而對另一些人則談“愛國主義和祖國的榮譽”,以得到那些鼓吹侵略主義的報刊的支持而不是受到責難。可到中國之後,他們又對中國的達官貴人們大談什麽“進步與文明”,認為這樣可以在更廣泛的領域裏為中國人謀福利,其途徑是當上某些總督的法律顧問,乃至於接替羅伯特?赫德先生!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總督衙門論文集 | 第2節:序言(1) | 第3節:序言(2) | 第4節:序言(3) | 第5節:序言(4) | 第6節:總督衙門論文集(1) | 第7節:總督衙門論文集(2) | 第8節:總督衙門論文集(3) | 第9節:總督衙門論文集(4) | 第10節:總督衙門論文集(5) | 第11節:總督衙門論文集(6) | 第12節:總督衙門論文集(7) | 第13節:總督衙門論文集(8) | 第14節:總督衙門論文集(9) | 第15節:總督衙門論文集(10) | 第16節:總督衙門論文集(11) | 第17節:總督衙門論文集(12) | 第18節:總督衙門論文集(13) | 第19節:總督衙門論文集(14) | 第20節:總督衙門論文集(15) | 第21節:總督衙門論文集(16) | 第22節:總督衙門論文集(17) | 第23節:總督衙門論文集(18) | 第24節:總督衙門論文集(19)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