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代 寫在時空縫隙裏的感悟:人在時空之間   》 第47節:解决同姓名之難:傳統與現代,文化與管理      葛劍雄 Ge Jianxiong

  出於對上海話霸權的反抗,在局部地區也會形成蘇北話的強勢。上世紀60年代,我任教的中學招生範圍有一片蘇北人聚居的社區,學生全部講蘇北話,大多連普通話、上海話都不會講。有的老教師上課說上海話或南方口音很重的普通話,學生會起哄:“我們聽不懂蠻子話。”並稱之為“蠻子老師”。有次我去一位學生傢,發現他的母親說的是常州話,一問纔知道他們傢是常州人。我很驚奇:“你們傢孩子怎麽說蘇北話。”他母親說:“沒有辦法,從小與蘇北孩子玩,不說蘇北話會被人傢駡蠻子,連對我們也講蘇北話。”
  解放後,上海從中國實際上的政治、經濟、金融、文化、新聞、出版中心降為地區性中心,大批操北方話的南下幹部、中央派員擔任了各級主要領導,所以對地位高的北方人或蘇北人是上海人所不敢歧視的。中國重返聯合國的紀錄片播出後,上海人發現風流倜儻的喬冠華說的也是蘇北普通話,卻沒有什麽議論。大力推廣普通話使上海話從正式場合和文教領域全面撤退,但市民階層在日常生活中依然頑強地堅持說上海話,並且一有機會就要顯示上海話的優勢地位。由於北方人分不清上海話與其他南方話,加上普通話的法定地位,上海人在北方人面前會盡量說普通話。但到了江浙人面前,好不容易有了高人一等的機會,怎麽會不大講、高聲講上海話?這背後還有上海與江浙間的微妙關係。江浙人對上海是愛恨交加,一方面上海是財源、客源,旅遊點一半以上是上海客,商店裏一半以上是上海貨(改革開放前),另一方面上海是壓倒性的競爭對手,特別是上海人一來就把物價擡高,交通搞擠,還帶來一片大聲喧嘩的上海話。“文革”後期,與“四人幫”的特殊關係使上海成為衆矢之的。1976年4月初,我去常州出差,晚上住在招待所的大房間中,熄燈後一片駡張春橋和上海人的聲音,我話都不敢說。
  六十年風水輪流轉,改革開放之初,粵語獨領風騷,連時髦的上海人也爭着學上幾句。上海的蘇北籍移民家庭,已經有了第三代、第四代後裔,他們從小生長在上海,加上蘇北人聚居的社區越來越少,所以已經不會講蘇北話了。就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由於從幼兒園就開始講普通話,大多已經無法講地道的上海話,很多詞的讀音已經與普通話無異。還因外地人、港臺人、外國人大批遷入,外來語廣泛滲透,特別是影視無孔不入的影響,上海的年輕人說話時已越來越多地夾雜着外來詞語和網絡上的新詞。
  可以說,除了在一些不諳世事又比較頑固的市民,上海話的語言霸權已不復存在。所以今天遇到上海人之間說上海話,衹應看成他們之間自然的情感交流,應該采取寬容態度。當然,上海人也要自覺,不要旁若無人,不要讓別人難堪。特別是在公衆場合,要適可而止,有些話完全可以留在私自慢慢說。
  其實,其他地方的人何嘗不應如此。在普通話日益普及的同時,方言永遠是本地人情感交流最有效的手段。消除了強勢的方言應該有更強的生命力,關鍵在於合適的運用。
  3姓名與稱謂
  3-1解决同姓名之難:傳統與現代,文化與管理
  最近見到有關調查,中國13億人口中有好幾個姓的總數都高於幾千萬,其中同姓名的人已經相當多,造成種種不便。這種現象經常能碰到,特別是在人數較多的單位,像我們大學,同姓名的就有不少。據說甚至在一個小班中都會有兩人同姓名,以至衹能再加大小來區分。由同姓名而産生的喜劇自然有,但更多的還是鬧劇,甚至是悲劇。
  我第一次註意到同姓名的麻煩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當時開展“清理階級隊伍”運動,我纔二十出頭,“歷史清白”,奉命參加“專案組”。為了找到綫索不清的調查對象,辦法之一是去市公安局的“口卡科”查舊戶口卡。有些人一查就清楚,因為同姓名的衹有一張。即使有兩三張也不難,再對一下籍貫或年齡就區別出來了。但一些常用的姓名就麻煩了,像王小妹就有一千多,加上籍貫蘇北某縣和40歲左右兩大特徵,還有一二十位。沒有其他辦法,衹有一個一個找。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中國的形成(1)第2節:中國的形成(2)
第3節:中國的形成(3)第4節:從天下到世界(1)
第5節:從天下到世界(2)第6節:從天下到世界(3)
第7節:從天下到世界(4)第8節:中國與世界(1)
第9節:中國與世界(2)第10節:秦朝的疆域 西漢的疆域
第11節:“中興”和動蕩:東漢的疆界變遷第12節:舟車萬裏同:唐前期疆域圖
第13節:四海混一遠逾漢唐:元朝疆域的形成第14節:空前的疆域空前的統一:清朝的疆域
第15節:唐朝的長安和洛陽第16節:大汗之城中國首都:大都
第17節:尊重歷史,立足現實(1)第18節:尊重歷史,立足現實(2)
第19節:尊重歷史,立足現實(3)第20節:對中國歷史疆域的敘述應該嚴格按照歷史事實
第21節:古地圖何以絶跡 地圖是誰用的第22節:中國在地圖上的位置 來自外國的製圖知識
第23節:得天下與治天下第24節:杯酒釋兵權之後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