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 文化遺産的歷史回眸:後望書   》 八、江南小巷:一座古宅和一個老人(1)      朱幼棣 Zhu Youdi

  戴望舒的名篇《雨巷》,描寫的就是江南的小巷:“撐着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
  我們的孩子,還能看到雨巷,走過雨巷嗎?
  不見塵土飛揚繁花滿眼,不見車輛如流喧鬧叫喊。衹需靜靜地走,靜靜地看。城市的小巷中,雕刻着走嚮文明進程中那些細微的,然而深刻的情節和印痕。不僅是建築的式樣,從一個拱鬥、一個飛檐或一口古井上,從門式、窗式、彩繪、影壁和匾額上,甚至從斷墻和殘基上,我們都可以讀出清、明、元,或者兩宋和盛唐建築的痕跡和流變。
  但在古城、古街和古建築的保護中,這些細節一再被忽略,甚至一些被請來的“專傢”,由於種種原因也視而不見,還良心全無地為大拆大建叫好。
  引起軒然大波的杭州孩兒巷宋代古宅便是一例。
  南宋定都臨安後,大約花了20年時間,致力於宮殿廟宇的建設,建成方圓九裏的宮城,又進一步擴展外城。與北宋的都城開封一樣,臨安逐步發展成為集居住、文化、商業於一體的世界聞名的繁華都市。在西湖沿岸,樓臺林立,園林爭奇鬥豔,寺觀衆多,正所謂“一色樓臺三十裏,不知何處覓孤山”。由於種種原因,杭州城內外宋代的建築已經蕩然無存。
  仿佛父輩沉默的童年,仿佛母親額上的皺紋,有過春天歡躍和鼕日的霜雪的孩兒巷,沉默無言。
  相傳,這條小巷宋代專賣泥做的小孩兒,要買小泥人都得到這裏來。杭州人喜歡詞尾加個“兒”字,因而得名孩兒巷。小巷裏還有一傢藥店,張同泰藥店,它和鬍慶餘堂一樣,都是老字號。走進藥店,濃濃草木氣息和藥香依舊。
  杭州孩兒巷98號是一組三開間五進走馬樓。1984年3月,杭州市下城區有關部門曾在延安路孩兒巷口立過一塊石碑,上面有以下一段文字:“孩兒巷,宋時名磚街巷,著名愛國詩人陸遊曾居此……”。陸遊家乡山陰離臨安不遠,過錢塘江嚮東便是,衹有一天的路程。求學遊歷、赴京投考、應試為官,陸遊曾多次到過臨安,先後在孩兒巷居住過數年,留下了不少詩篇。
  陸遊在淳熙十五年(1188年)再一次來到臨安,先是被任用為軍器少監,主管造御前軍器,當時他已經64歲。次年,出任禮部郎中——大抵相當於現在正廳級職務,禮部為尚書省六部之一,執掌國傢關於禮樂、祭祀、朝會、學校教育、貢舉等方面的事務。《渭南文集》中記“淳熙十六年四月二十六日,車駕景靈宮,予以禮部郎中兼膳部檢察……時寓居磚街巷南小宅之南樓”的記載。磚街巷宋代又稱保和坊,即現在的孩兒巷,這是確定無疑的。詩人的《臨安春雨初霽》中的名句:“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使得“小樓深巷杏花”,就像詩人筆下的“瀋園池水緑波”一樣,幾百年來成了人們夢魂縈繞之地。
  江南的煙雨,反反復復地講述着一些藏匿於小巷的故事。
  民間相傳陸遊就居住在巷內98號古宅。
  孩兒巷位於杭州市中心,連接着鬧市區延安路,屬於“黃金地段”。這裏的房價連年飆升。1997年,孩兒巷被列入了杭州舊城改造範圍。在中國,“改造”的意思是“脫胎換骨”,舊城改造也就是全部拆毀重建新建。
  更加不幸的是,98號古宅還有個“虎視眈眈”的近鄰,同巷62號的鳳起中學。這個中學有其擴大的充分理由,學校用地不足10畝,學生跑步衹能在小區道路上進行。1998年,學校申報擴建操場獲得批準,包括98號在內的46戶居民住宅劃進了紅綫,學校辦理好了房屋拆遷許可證。
  1999年1月,住在老宅中的古稀老人錢希堯,也許衹憑祖父留下來的一句話,也許衹憑自己對故宅的熱愛和自己執著的信念,嚮有關部門提出請求:“孩兒巷98號是陸遊故居,要保護,不能拆!”
  在决定杭州古宅孩兒巷98號的命運時,它是否是“陸遊故居”成為爭論的焦點?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中信出版社
為了前瞻的回顧序2 絶種·絶跡·絶唱(1)
序2 絶種·絶跡·絶唱(2)一、潼關:天下第一關的毀滅(1)
一、潼關:天下第一關的毀滅(2)一、潼關:天下第一關的毀滅(3)
一、潼關:天下第一關的毀滅(4)一、潼關:天下第一關的毀滅(5)
二、尋找峽𠔌與陝州(1)二、尋找峽𠔌與陝州(2)
三、永遠消失的唐中都(1)三、永遠消失的唐中都(2)
三、永遠消失的唐中都(3)四、在水利學名詞的背後(1)
四、在水利學名詞的背後(2)四、在水利學名詞的背後(3)
五、聳立在莊稼地上的現代樓閣一、文津街國傢圖書館的啓示(1)
一、文津街國傢圖書館的啓示(2)一、文津街國傢圖書館的啓示(3)
二、回望長安街上的風景:緑島、雙塔與牌樓(1)二、回望長安街上的風景:緑島、雙塔與牌樓(2)
二、回望長安街上的風景:緑島、雙塔與牌樓(3)二、回望長安街上的風景:緑島、雙塔與牌樓(4)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