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才子佳人 》 竜鳳再生緣 》
第四十七回 忠孝王惱妻失節 顧太郡甘心就戮
陳端生 Chen Duansheng
卻說忠孝王見酈相自謙取士有屈,乃慰曰:“必是文字有甚不美,或有失措,恩師故撤出前列之外。”酈相曰:“其文始終秀美,實是我屈取不該。待取與年兄一看,保知端的,你當亦替他不平。”言訖,把崔攀風的捲付與忠孝王,曰:“年兄細看,方知有屈。”忠孝王起身,雙手接捲。酈相即步出庭中,假看盆景。忠孝王坐下,先着眼看履歷,上寫第十三名舉人崔攀風,下填三代,註着妻乃元城侯次女,驚得面如土色,轉恨姦臣之女,不守名節,當初見我滿門富貴,小春庭苦苦纏我,我雖避難,訪仙徵番,羅帕常藏身中,誰知賤人別嫁他人!我還想候你迸京,奏釋與我完親。若是父母迫嫁,何不學孟麗君投水守節,我亦難殺你父母,今既改嫁,就好盡情報怨了。越想越惱,不覺失神,那捲墜地並不細。酈相恰在外竊看,自思不要氣煞了人,遂回房中。忠孝王即起身迎接,酈相間曰:“此捲莫非不通,年兄何故沉吟?”忠孝王曰:“極通,恨門下學淺,因此沉吟。”酈相笑曰:“既稱通,為何把捲擲於地下?”忠孝王纔知捲落地上,慌忙拾起曰:“衹因太通,沉思失神,故此誤墜地上。門下藉回捨,慢慢講究若何?”酈相心知,若帶回必激惱於父母,不便隨答曰:“今日適值閑暇,不妨細看,何必帶回。”忠孝王衹得假意再看一番。衹見榮發上前察曰:“夫人說,皇甫千歲坐久,請吃便飯。”酈相暗想:“素華果然有情,恐其饑餓。”遂答曰:“極妙,速去送來。”忠孝主心中不安,對榮發曰:“勞煩堂官代真師娘,說下官不敢領受。”酈相曰:“草草不恭,何必過謙。”傢人送上酒席,二人入席。忠孝王哪裏有心吃酒,略飲幾杯,便辭席。酈相不許,強勸伺吃了飯。飯畢,撤去筵席吃茶。酈相間曰:“年兄看此捲何故發怨?必有委屈?”忠孝王曰:“真情說出,實為可羞。”即把捲取起,指與酈相曰:“舉人之妻,就是劉捷次女。”便將昔日小春庭訂婚,換帕等情說明,“誰知今竟失節改嫁,實為可恨!“酈相詐作謝罪曰:“下官取此捲致使年兄發怒,卻是下官的罪了。”忠孝五曰:“是她失節,與恩師何幹?”酈相曰:“他乃公侯之女,皇后之妹,怎肯失節?必是上人主婚,他與你乃私約,怎敢直言,故無奈改嫁,年兄休要錯怪。”忠孝王曰:“若果上人主婚,何不學孟氏投水自盡?”酈相勸曰:“此事比不得,孟氏自盡,即為名節,劉氏若自盡,反惹人笑話。”忠孝王曰:“自盡有何笑話?”酈相曰:“孟氏明媒聘娶,自盡卻是正理。劉氏乃私訂之事,無人知道,若嫁自盡,外人必疑在傢與人有染,臨嫁不忍割捨情人,因此自盡,這個就比不得孟氏。下官細想,劉捷滿門高官,長女既正宮,次女怎肯失節?或是劉氏避走,故用移花接木之計,他姓之女假作劉氏代嫁崔舉人之妻,必非劉氏,年兄不錯怪。”忠孝王曰:“此乃恩師安慰良言。”酈相曰:“下官乃揣情理而言,非襢護劉氏。年兄久後方知下官所言不謬也。但今年兄無有室傢,待下官細訪才貌雙全美女與年兄匹配不煩悶。”忠孝王曰:“若論孟氏帶刀行刺,必行寒門報仇門下理當終身不娶。劉氏若在,亦是偏房。且待三年後娶。”酈相聞曰,亦覺傷心乃慰曰:“孟氏既死,便娶正室,亦是合理。何用如此?”忠孝王曰:“此乃是表我而已。”磕而辭出。酈相送出然後還身入內。素華接曰:“皇甫郎有情。”酈相曰:他既如此有情,我亦不忍。但朝廷正在重用我,實難改裝,須得一年後若重臣出頭,我方好改裝。”素華曰:“小姐乃得不已之事並非負心,再作商議。”
且說忠孝王回府,拜見父母坐在旁邊。老王曰:“兒在哪裏去吃酒?”忠孝王曰:“蒙了酈相厚愛請我到書房敘談又蒙恩師娘賜酒。”老王夫妻曰:“難得酈相夫妻如此美意,令人感激。”忠孝王曰:“為着賜酒方知劉氏燕玉改嫁他人。”老王曰:“他怎知其情;“忠孝王說明前事又把酈相隱惡揚善說一遍。料那劉氏必無失節,定是逃遁,用移花接木之計等情言明。乃酈恩師勸慰良言。尹太郡恨曰:“衛氏有恩於我母女且又賢淑,聖上主婚與你,可恨這畜生,一心衹念劉氏卻讓於熊友鶴。誰知劉氏不與你為夫妻,竟嫁與別人。煞羞我堂堂太郡兒子媳婦實為可恨。”忠孝王曰:“兒實感封王不能娶親。衛氏恩深,不敢屈其為妾,因此辭婚。巨待守孟氏三年服滿娶妾,望雙親赦罪。”老王笑慰曰:“劉氏既失節,我兒就好別娶位王爵,何愁無妻。太郡何必動怒。”太郡曰:“別娶難得似衛氏如此才貌賢淑。”忠孝王不敢回答。二人說些閑話。忠孝王悶悶來到書房,令書童備些小菜前來散悶,自已坐下獨酌,飲了幾杯,越想越恨,就在腰間解下羅帕觀看,駡曰:“吾雖在顛沛之中,羅帕卻不失,誰知賤人如此失節。今見此物,令人發火。”就把羅帕丟在地下,又將羅帕踏了幾下,駡曰:“從今以後,與此絶義了。”遂再飲幾杯。湊巧一個書童進內,一見羅帕在地上,乃大喜。按忠孝王因平日傢人若有拾得物件交還,便有賞賜,故書童喜有賞銀,急忙把羅帕獻上曰:“千歲,羅帕落在地上,請千歲收下。”忠孝王怒氣衝衝,亦不言語,把羅帕取過,雙揉作一團,擲在窗前案上,仍又低頭飲酒。書童大驚退出。
適遇熊友鶴拜客回來,偶遞書房,忠孝王迎接曰:“兄若不嫌,請同飲幾杯。”熊友鶴曰:“極好,隨即坐下,傢童送上杯答,二人同飲。熊友鶴問曰:“賢弟一人獨酌,又滿面怒氣,何故?”忠孝王重把前事細說一遍。熊浩勸曰:“為人但愁不能作奇男兒,何患世間無有美婦人。賢弟衹管放心別娶,惱他何益。”正言間,忠孝王已有些醉意,把一杯酒誤傾在腦前。書童知他不要羅帕。忙把取來與忠孝王拭幹了衣服,順手把帕藏在忠孝王懷中。兩人直飲至上燈,熊浩辭別回房。忠孝王酪酣大醉,和衣睡下。直到日出,方方醒來,不覺羅帕墜在地上。自思我昨日已撒一次,遂間傢童曰:“此帕莫非爾等取來,藏在我懷中?”傢人知他不喜此帕,遂不敢直言,即答曰:“小的並不知情。”忠孝王疑惑曰:“莫非劉氏果是移花接木,未嘗失節?故鬼神顯機,帕藏在吾身上?”即碩手將帕藏好箱內,不表。
且說翟攀風之妻梅氏杯孕至十月間,已是順月,至十月二十日外尚末生産。這一早顧太郡起來,坐在後堂,尋思丈夫臨朝,諸辛猖橫,雖無貪財,赤有報應,次子剿匪失陷賊巢,皇后生産身亡,次女逃走無蹤,今梅氏認吾為母,因懷孕順月近月尾,問未生産,深為可慮。即喚江進喜曰:“爾可速往崔傢,探問小姐生産否?免吾憂慮。”江迸喜領命,趕到崔傢,並無人把門,即進內拜見翟太夫人。禮畢,就說顧太郡差來探問小姐生産否?翟太太笑曰:“爾傢小姐昨夜二更腹痛,至三更生下一個孫兒,滿門慌忙,正欲差人見太郡報喜,三日後好送雞酒前往。今又勞你辛苦一場,可暢飲雞酒方回“女磕即送上雞酒,江進喜吃了碗叩謝,太太又賞了一包二錢銀的賞封。
江迸喜出門尋思,此銀須送到庵中與小姐零用。當下劉小姐正代尼姑漿洗衣服,江進喜入內看見,驚曰:“天氣寒冷,小姐怎受得辛苦?母親理當代勞。”江三嫂曰:“自張七盜去,我多日食美差料理不暇,哪有工夫去漿洗衣服?吾二人可比落在那地獄一般。”劉小姐曰:“洗衣服我已習慣,卻亦無難。”江三嫂曰:“這等天早,你往哪裏去吃酒,滿面通紅?”江迸喜說明前事。如今梅氏生下男兒,門內十分歡喜,小姐卻在此受苦。”江三嫂埋怨曰:“當初小姐若勿避走,怎讓梅氏享用富貴?自己卻到此受苦。”劉小姐曰:“誠是吾纍你不必埋怨。”江三嫂曰:“我本是小戶出身,何嫌辛苦?衹難為小姐金枝玉葉,受苦不淺麽。”小姐曰:“吾若得保全名節,雖死無恨,衹是爾辛苦不安。”江進喜曰:“皇天不負善人。,皇甫公子奇旦出頭,高官顯爵。那時顯職,小辦姐身為夫人,母親受享富貴,倘若孩子作個小小武,傢門歡喜,豈不是否極泰來?”小姐笑曰:“難得江進喜這等好話,奴傢作夢亦不敢望如此。”江進喜曰:“這卻難料““即把禮封放下曰:“禮封在此,小姐取去應用。”小姐推辭曰:“此銀爾可帶去應用纔是。”江進喜曰:“吾在府中,衣食俱足,要錢何用?小姐受苦,正當收下擠急。”劉小姐稱謝,收下禮封,江進喜辭別拙魔而去。
且說顧太郡自江進喜去後,心中懸望,忽聽外邊雲板響聲,太郡面上失色。女婢笑曰:“雲板聲響,乃傢人報事,太郡何故着驚?”太郡曰:“爾們有所不知,吾今家庭敗落,所報皆非好事,乃驚弓之鳥,故聞雲板即驚。”女婢報曰:“今有府尊竜知府前來,稱有要事面察。”太郡即令請迸。
原來雲州府竜躍,乃劉侯門生,每逢朔望,親來請安。當下竜知府滿面槍惶,上前拜見。太郡答了半禮,曰:“賢契免禮,請坐。”女婢移椅放在旁邊,竜知府坐下。太郡問曰:“賢契何故有驚恐之狀?”竜知府舉目,見女婢在,欲言又止。太郡着女婢遠避,不許竊聽言語。衆女婢俱退。竜知府立起身曰:“老師娘,禍事已到,還不知道麽?原來皇甫敬之子少華改換姓名,投軍挂帥,領兵徵番,殺得番寇兵敗歸降,父子回朝,俱皆封王;奏稱恩師冒奏其降番,朝廷念他徵番功大,竟將恩師及至親人口盡禁下天牢,又差官帶兵來捉恩師母傢眷。差官離城不遠,閤城文武已往迎接,師母快速避走為妙。若拿進京,便送性命。”太郡曰:“多蒙賢契美意,但吾全家斷送,留吾無用,願與拙夫同死,不願避走。”竜知府曰:“老師娘如此盡節,門下伺侯師娘起程。”
正言間,衹見本府小門丁走入,謂竜知府曰:“隨人來報,欽差將到,請大老爺速往候接。”知府曰:“爾且退出,吾立即起身。”遂嚮太郡辭曰:“門生此去,立帶官兵箭來。”遂拱手上轎而去。太郡立傳婢僕養娘齊到,吩咐曰:“姦臣冒奏,欽差帶軍兵前來拿傢眷進京,性命不保。爾等速把府中財物收拾避走,若遲延,官軍一到,就難逃遁。”內有幾個住久的婢僕泣曰:“吾等蒙太郡惠待,願同進京同死,好得伏侍,不願避去。”太郡曰:“同死無益,遠走為是。”衆人領命,開了箱籠,爭取財物逃走,一時鼎沸。太郡哭泣曰:“堂堂侯府弄得如此,豈不傷心!“即入內取些財物,藏在身上,以為路費,而後就坐在堂上。此時傢人女婢走的盤空。不一時,欽差已到,秦布政、張按司、總兵府縣官帶五百官軍,把劉府圍住,不容閑人往來。衆官帶到大堂,人役大叫曰:“詔到。請太郡迎接。”停了一會,方見太郡出來。欽差曰:“快備香案接詔!“顧太郡曰:“傢中無人,哪個可備香案。”即嚮前跪下。欽差開詔讀畢,詔內衹雲要拿傢屬至親人口,並無言及通番等情。太郡不知其詳,大怒,站起身大駡曰:“冒奏乃山東巡撫具奏,誰知皇甫敬侍英父子有功,陷害我夫。昏君不念前皇后恩情,竟把國丈全家作摘功禮物,我到京必與姦臣理論。”衆官微笑不言。
未知後事如何,耳聽下回分解。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一回 宴蟠桃神仙謫世 徵土番英雄立功 | 第二回 皇甫敬威鎮雲省 秦布政賭采朱陳 | 第三回 蘇大娘乳哺守節 孟士元訂期比箭 | 第四回 劉奎璧貪色誤事 蘇映雪憐纔相思 | 第五回 蘇映雪夢訂良緣 劉奎璧詭托美意 | 第六回 奎璧使計害忠良 燕玉訂婚放夫婿 | 第七回 後花園少華逃生 小春庭進喜放火 | 第八回 皇甫敬忿心拷僕 江進喜詭詞復主 | 第九回 元城侯聽子薦賢 皇甫敬忠君報國 | 第十回 漢元帥過海鏖兵 番軍師隱身擒將 | 第十一回 彭巡撫冒奏陷忠 尹御史通信保嗣 | 第十二回 全忠義主僕逃生 盡節孝母女侯死 | 第十三回 念忠良義結芝蘭 全名節假求配偶 | 第十四回 韋勇達拜認母子 熊友鶴尋訪仙師 | 第十五回 為功名英雄苦練 圖美媳太郡進表 | 第十六回 成宗帝麯意賜婚 祁丞相孽緣強合 | 第十七回 孟小姐畫圖慰親 劉國舅備聘逞勢 | 第十八回 貞清女男裝逃難 義烈婦代夫報仇 | 第十九回 蘇映雪行刺技術 劉奎璧奪妻中傷 | 第二十回 孟尚書怒索人命 景夫人喜認義女 | 第二十一回 成宗主金殿勸和 劉皇后內宮賜妾 | 第二十二回 孟小姐換姓改名 康若山移花接木 | 第二十三回 風流妾暗羨才郎 慷慨父厚待義女 | 第二十四回 錯中錯二妾求歡 人上人三元及第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