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书评论 》 解“毒”於丹 》
“齊物”就是“莊周的密碼”嗎(1)
徐晉如 Xu Jinru
楊昊鷗 Yang Haoou
——兼說《莊子·齊物論》
文/楊昊鷗
《於丹〈莊子〉心得》第32頁這樣說:
這就是莊子在《齊物論》裏面提出的觀點:世界的一切,以它自己的角度去觀察,永遠都有它自身的密碼。這個密碼是看不破的。
在前面很多文章當中,我們不斷地重複着一個意思:請於丹教授在講孔子是這個意思、莊子是那個意思的時候,拿出相關的元典引文佐證。在這篇文章中,筆者將着重談談作為《莊子》核心篇目的《齊物論》究竟在說些什麽。讀者自可兩相對照,若有收穫,豈不快哉?
《齊物論》乃是《莊子》全書樞紐之樞紐、核心之核心,是打開《莊子》的最為捷徑的一把鑰匙。筆者在數年前讀《莊子》時曾隨手筆錄“讀莊小札”數十則,其中一條僅錄於下:
逍遙而不本於齊物,無所恃也;齊物而不出於逍遙,理必無也。
關於《齊物論》篇名釋義以及“逍遙”與“齊物”兩者關係的問題,請讀者參見本書的另一篇文章:《“談笑論生死”是莊子的生死觀嗎》。我們現在來具體看看,在《齊物論》這一篇裏,莊子到底告訴了我們些什麽。
在《齊物論》的一開篇,講述的是南郭子綦和弟子顔成子遊討論“人籟”、“地籟”和“天籟”的問題。這個故事似乎和本篇的主旨並無太大關聯,前代已經有許多學者質疑《齊物論》是否在寫作之初就作為一個整篇。因為其中內容過於零散,而很難按照一般的解讀方法對它的邏輯脈絡進行歸納和整理。在這個地方,筆者是不同意這種質疑的。人、地、天三籟的討論最終指嚮的是“自身”,這是一個連接“逍遙”和“齊物”的重要命題。
在這一段的結尾,莊子藉南郭子綦和弟子之口的這樣說:
子遊曰:“地簌則衆竅是已,人簌則比竹是已,敢問天簌。”子綦曰:“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己也,鹹其自取,怒者其誰邪?”
結合上下文,這段話大概的意思是,顔成子遊已經明白了“人籟”和“地籟”都是要有所憑藉才能夠發出聲音,比如人要憑藉樂器,自然界的聲音要憑藉山川河流,但他仍然不明白什麽叫做“天籟”,於是嚮老師發問。南郭子綦嚮弟子解釋說,作為最高境界的“天籟”,就是可以不憑藉外物,自然而然可以發聲的一種狀態。
在本書另一篇文章《何謂“逍遙遊”》中,筆者已經詳細說明,莊子所謂“逍遙遊”,實際上是在說不能逍遙;而不能逍遙的本質,就在於天地萬物都有所憑藉;正是因為有所憑藉,纔令得我們時時刻刻處於睏頓之中。舉個例子來說,大傢都熟知牛頓三大定律的最後一條: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條直綫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我們要從地面上跳起來,必須要藉助地面的反作用力,在這個時候,地面就是我們“跳”這個行為的憑藉。也正是因為這個憑藉,使得我們如果被懸挂在空中兩腳踩着空氣,就無法實施“跳”這個行為,這就讓我們受睏。
莊子在《齊物論》的第一篇提出了這樣一種理想狀態,那就是不憑藉於任何外物而自己可以發聲的“天籟”,這是一種哲學假設,並不是一種物理論證。那麽,莊子為何要做這樣一種假設?
緊接下來,莊子把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受睏的現實狀態進行了一番描述。他說,他們將心思存留心底就好像盟約誓言堅守不渝,那就是說持守胸臆坐待勝機。他們衰敗猶如秋鼕的草木,這說明他們日益銷毀;他們沉湎於所從事的各種事情,致使他們不可能再恢復到原有的情狀;他們心靈閉塞好像被繩索縛住,這說明他們衰老頽敗,沒法使他們恢復生氣。他們欣喜、憤怒、悲哀、歡樂,他們憂思、嘆惋、反復、恐懼,他們躁動輕浮、奢華放縱、情張欲狂、造姿作態。好像樂聲從中空的樂管中發出,又像菌類由地氣蒸騰而成。這種種情態日夜在面前相互對應地更換與替代,卻不知道是怎麽萌生的。最後,他感慨說: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前言 | 孔子是“快樂”哲學的代言人嗎(1) | 孔子是“快樂”哲學的代言人嗎(2) | 孔子是“快樂”哲學的代言人嗎(3) | "《論語》告訴大傢的東西是最簡單"嗎(1) | "《論語》告訴大傢的東西是最簡單"嗎(2) | "《論語》告訴大傢的東西是最簡單"嗎(3) | 孔子說的"禮"是指"禮節"、"禮讓"嗎(1) | 孔子說的"禮"是指"禮節"、"禮讓"嗎(2) | 孔子說的"禮"是指"禮節"、"禮讓"嗎(3) | 孔子說的"禮"是指"禮節"、"禮讓"嗎(4) | 質疑於丹對“士”的解釋(1) | 質疑於丹對“士”的解釋(2) | 質疑於丹對“士”的解釋(3) | “君子喻於義”中的“義”能理解為“適宜”嗎(1) | “君子喻於義”中的“義”能理解為“適宜”嗎(2) | “君子喻於義”中的“義”能理解為“適宜”嗎(3) | “冕”就是指當官嗎(1) | “冕”就是指當官嗎(2) | “冕”就是指當官嗎(3) | “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何解(1) | “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何解(2) | “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何解(3) | “天人合一”和“天人和諧”是一個意思嗎(1)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