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揭秘中国探月工程:月球密码   》 第47节:2007、2012、2017三步走(2)      双平 Shuang Ping

  纵观人类探月活动的发展,各国都离不开“探”、“登”、“驻(住)”这三个阶段。其中“探”风险比较小,也最容易实现,美国、俄罗斯和欧洲都实现了“探”,而美国和俄罗斯对“探”的这一步做得非常充分,目前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正在为实现“探”月目标而努力。
  当前,我国正处在“探”这一阶段中,计划用15年的时间,分三步完成。
  第一步,先派出环绕月亮飞行的探测器进行遥感探测,即“绕”月探测;
  第二步,是实现软着陆探测器“落”在月球表面上,并实地考察月球;
  第三步,探测器不但要降落在月球表面,而且要采集月球样品并送回地球,供人们研究。栾恩杰总指挥把我国无人月球探测的这三步走,形象地称为“绕”、“落”、“回”。
  所谓“绕”,即“绕月探测”阶段,在2007年完成。中国发射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实现环绕月球飞行,对月球进行综合性探测。这是中国的航天器第一次追逐地球以外的另一个星球,并为它描绘三维“地图”。这一阶段主要完成的科学任务为:
  (1)为月球“像”,即通过多种手段获取月球表面影像和立体图像;
  (2)探测月球上的14种元素的资源量和分布;
  (3)探测月球土壤的厚度;
  (4)研究距离地球4万到40万千米范围的空间环境。
  所谓“落”,即“月面软着陆探测与月面巡视勘察”阶段。2012年前后,中国将发射月球软着陆探测器,实现月球车或机器人在月球上登陆并自动巡视考察。在这一阶段,将试验月球软着陆技术;探测着陆区岩石的化学与矿物成分;测定着陆点的热流、岩石剩磁;探测月表的环境;进行高分辨率摄影和月岩的现场探测或采样分析。这一阶段的科学成果,将为月球基地的选址提供月面环境、地形、月岩的化学与物理性质等数据。具体的科学目标是:着陆区地貌与地质构造调查和综合研究;月球内部结构研究;日-地-月空间环境监测与月基天文观测,进行月面的勘察和分析。
  从此,我国可获得自有的月球地质、资源图,中国的五星红旗将骄傲地留在月面上,我国将成为世界上重磅级月球国家。
  所谓“回”,即“月面巡视勘察与采样返回”阶段。2017年前后,中国将发射可以自动返回地球的月球采样机器人,它们在月面搜集月壤和岩石,带回地球后供科学家开展深入的科学研究和资源利用评估,为下一步载人登月选址提供数据。具体的科学目标为:进行着陆区的探测与研究;采集月球样品并返回地面,对返回样品进行系统的岩石学、矿物学同位素地质和地球化学的分析与研究,结合月面物质成分的分析数据,深化月球和地月系统的起源与演化的认识。
  探月三步走实际就是三期工程,它们绝不是凭空想象的。
  那么,我国历时10年反复论证、正在紧锣密鼓实施的一期工程——“绕月探测”工程有什么特点呢?
  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说得特别直白。第一,已晚了,起点就要高。我们绝对要超越苏美早期的硬着陆和擦肩而过的近旁飞越阶段,直接进入绕月探测,探测的项目还要瞄准现在国际上正在进行或打算进行的项目;第二,既然是中国的探月,就要有点中国的特色。国外跳芭蕾舞,我们就舞龙舞狮子,总之干国外没有做过的事,有新创意,有新贡献。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节:它肯定不是一个好去处(1)第2节:它肯定不是一个好去处(2)第3节:月球那些事儿(1)
第4节:月球那些事儿(2)第5节:月球那些事儿(3)第6节:月球上的名人公寓(1)
第7节:月球上的名人公寓(2)第8节:月球上的名人公寓(3)第9节:我们所知甚少的月球(1)
第10节:我们所知甚少的月球(2)第11节:我们所知甚少的月球(3)第12节:月亮消失会怎样
第13节:艰难的探月历程(1)第14节:艰难的探月历程(2)第15节:艰难的探月历程(3)
第16节:奔月初征苏联一路歌(1)第17节:奔月初征苏联一路歌(2)第18节:奔月初征苏联一路歌(3)
第19节:奔月初征苏联一路歌(4)第20节:起步维艰的美国探月第21节:苏联登月为何折戟沉沙(1)
第22节:苏联登月为何折戟沉沙(2)第23节:苏联登月为何折戟沉沙(3)第24节:苏联登月为何折戟沉沙(4)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