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媒介 》 明報·大傢大講堂 》
第47節:楊振寧:中國現代化及其他(2)
錢穆 Qian Mu
問:如果在現代化過程中不再那麽強調理想主義,而人民過分以金錢報酬為動機,會不會帶來一些壞作用呢?
揚:我想這是一個復雜的問題,管理一個人以上的事總是睏難的,更不要說管理十億或九億人民,我想你所指的危險確是存在:與西方太多接觸--而我認為這是好的而且必需的--卻一定會帶來很多問題,必定要以中國人民和政府的綜合智慧和預見來解决其中睏難。不過其中的睏難也不一定是壞的就是了。
我舉個例子,有人到過日本,說有許多事情很可怕,我說怎麽可怕呢?他說你到日本的博物館,就會發覺很多重要的日本畫傢都在做現代藝術,這結果甚為惡劣。但是我對這個人說,不要擔心,日本有能力模仿別人,雖可能做出很多錯誤,但最終能夠吸收好的部分成為他們自己的東西,這是已經重複地出現過的,日本人可以說真有了不起的能力,他們的確善於模仿,但他們吸收好的部分,而最後排除壞的部分,這其中有個實驗時期,如果你單看這個實驗時期,你會說日本可怕極了,正在摒除日本傳統中所有好的部分了,但是他們不會那樣的。
他們采用了中國文化,但他們並沒有變成中國人,他們也模仿中國繪畫,但他們衹是將若幹特別類同的部分,加以汲取,而發展成為別具一格的日本藝術,他們的審美觀足為世界之模範。
事實上應該遺憾的倒是中國,不少源於中國的好東西,現在你發覺是在日本發展得比在中國好了。我舉個例,盆景,盆景源於中國,其意念源於中國,其方法也來自中國,用淺泥盆,這是在中國創始的。日本人拿了過去,加以發展,毫無疑問,他們已發展了日本的盆景藝術,而其成就比在中國能看到的盆景更高超,當然一方面也因為他們作了更好的宣傳。所以現在,"盆栽"是日本名詞,如果你講盆景,很多西洋人便不懂了。
問:圍棋也一樣嗎?
楊:無疑日本人下圍棋比中國、包括臺灣省的人都好得多,日本人民就是有這個特點,我想很值得其他民族去研究,去效仿。
我想這當中我們應學習的是,吸收別人的東西並不壞,但必須排除對你可能有壞影響或無用的部分,同時轉變及模鑄好的部分,變成自己的。日本照相機完全控製了世界市場,德國人幾乎已經放棄了生産。日本現正全力發展電腦工業,美國對此頗為擔心。因為他們知道如果日本人加入來競爭,他們會是一群極有力的競爭者。
問:你認為近代科學沒有在中國獨立發展的原因是什麽?
楊: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李約瑟①曾經做過詳細的研究,我不是說他的分析一定對。他曾列舉出一係列的因素,包括社會觀念和經濟結構等,但並沒有完全回答這個問題。曾經有人問是否中國人的頭腦不能與科學發展相適應?但是新中國和海外華人,近代在科學技術及其他很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已使這個問題不再睏擾中國人,而外國人也不再持以往那種講法了。
問題很簡單,如果有適當的環境,中國人的遺傳因子在科學發展的各方面不會比世界上其他民族為低。
問:最近《新科學家》②周刊有篇文章,比較人種與智力的關係,文中指出,中國人及日本人在智力測驗上面,通常都比白人為高,你對這結論的意見如何?
楊:很多智力測驗的結果並不能盡信,而一般中國及日本的家庭是比白人的家庭更鼓勵孩子們努力嚮學,這一因素不能忘記。但我可以在這個問題上作個補充。美國Westinghouse公司每年均從全國選出40名在科學課程中成績超卓的中學畢業學生,給予奬金入大學。我收集了其中連續五年的名單,稍作分析。根據美國的人口統計,日裔及華裔的美國人各占美國人口約千分之三,但在該五年的名單內,華裔占百分七(十四名)日裔占百分之二(四名),由此看來,在美國的華人在科舉方面的智力及成績實在絶不比其他民族遜色。
中國語文的問題
問:我想請教另一問題,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有好些名詞,很難翻譯成中文的,對這個問題楊先生你有什麽看法呢?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餘英時:學術何以必須自由(1) | 第2節:餘英時:學術何以必須自由(2) | 第3節:餘英時:學術何以必須自由(3) | 第4節:餘英時:學術何以必須自由(4) | 第5節:餘英時:學術何以必須自由(5) | 第6節:餘英時:學術何以必須自由(6) | 第7節:餘英時:學術何以必須自由(7) | 第8節:餘英時:學術何以必須自由(8) | 第9節:餘英時:學術何以必須自由(9) | 第10節:餘英時:學術何以必須自由(10) | 第11節:餘英時:學術何以必須自由(11) | 第12節:餘英時:學術何以必須自由(12) | 第13節:李約瑟:中國與西方(1) | 第14節:李約瑟:中國與西方(2) | 第15節:李約瑟:中國與西方(3) | 第16節:李約瑟:中國與西方(4) | 第17節:餘英時對話劉夢溪:為了文化與社會的重建(1) | 第18節:餘英時對話劉夢溪:為了文化與社會的重建(2) | 第19節:餘英時對話劉夢溪:為了文化與社會的重建(3) | 第20節:餘英時對話劉夢溪:為了文化與社會的重建(4) | 第21節:餘英時對話劉夢溪:為了文化與社會的重建(5) | 第22節:餘英時對話劉夢溪:為了文化與社會的重建(6) | 第23節:餘英時對話劉夢溪:為了文化與社會的重建(7) | 第24節:餘英時對話劉夢溪:為了文化與社會的重建(8)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