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时政 》 权力“深喉” 》
第47节:普京:善弈者无极(8)
黄誌 Huang Zhi
此后每年的新年前夕,普京都要举办这样的公开交流活动,坐到话筒前,认认真真地戴好耳机,然后一板一眼地回答起全国各地听众打进的热线电话。通过俄罗斯电视台、"ORT"电视台等几家电视台和"马雅克"、俄罗斯电台的直播,他的音容笑貌又一次传到了俄罗斯的每一个角落。
俄罗斯心理学家季塔耶夫斯迈克说,这个节目既会为克里姆林宫捞取政治得分,也会对民众产生巨大的治疗效果。他说:"对于多数民众来说,这场秀会产生积极效果,因为这使他们相信,总统就在他们身边,了解他们每一个人。" 普京的成功使俄罗斯人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因而获得人民的广泛尊重和拥护,支持率一直居高不下,始终保持在70%以上。
告别"虚幻大国"地位。在对外政策上,普京改变了叶利钦不切实际地追求大国目标的战略方针,强调外交要为国内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努力使俄罗斯融入世界,量力而行地参与世界事务。
普京外交的重要特点是将维护国家利益放在核心位置上,包括安全、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2000年6月30日,普京批准《俄联邦外交政策构想》,强调俄外交的基本宗旨是"捍卫俄的国家利益,恢复俄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为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与这种"利益至上"外交相一致的是普京的"现实主义"理念,即现实地评估俄自身的实力、地位和需要,并采取切实的外交政策和策略,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和扩大俄的国家利益。普京指出,俄已"不属于代表当代世界最高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国家",应当奉行与国家实力和需要相适应的外交政策。
首先,与美寻求建立"稳定和可预见性"的新型伙伴关系。在美发生恐怖袭击后,俄及时转变传统立场,普京不仅在第一时间给布什打电话表示同情,而且在美对阿富汗塔利班和"基地"组织动武时,也及时给以道义、情报等多方面支持。此后,俄对美势力进入中亚和高加索也加以容忍,对美退出反导条约和将俄列入核打击国家名单作低调反应,在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谈判中也一再让步。俄美首脑会晤及签署了《美俄削减战略力量条约》和《美俄新战略关系联合宣言》等文件,在建立相互信任的漫长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其次,与北约建立合作新起点。长期以来,北约东扩如芒刺在背,令俄不安。过去建立的"俄罗斯-北约常设联合理事会"只起到联络和对话作用,无法消除相互"敌对"。"9.11"后的国际反恐合作为双方改善关系提供了契机。2000年5月14日,俄与北约成员国外长会议达成建立"新型合作形式"协议;5月28日,俄与北约峰会正式签署《罗马宣言》,确定俄与北约共同组成的"20国机制"。这些符合俄创造有利于国内建设的国际环境,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外交总目标。
其三,与欧盟合作不断加深。俄将欧盟视为"文明标杆"、"合作典范"和"真诚对话者",那里有俄所需要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更是俄能源产品的最重要市场。普京提出俄应"回归欧洲",与欧洲实现政治、经济和安全空间"一体化",注重与欧盟发展实质性合作关系,形成一种"与其大声说,不如悄悄做"的趋势。2000年5月29日,俄与欧盟在莫斯科召开峰会,通过建立"欧洲统一空间"的文件,签署"俄与欧盟能源和安全合作"文件,使俄欧关系进一步接近。这样的峰会每年都举行,而且始终保持低调而富有成果的特点。
从国家利益出发,普京顶住美国压力,不失时机地发展与朝鲜、古巴、伊朗、伊拉克等美国所谓的"无赖"和"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关系,在不违背国际法和联合国决议的前提下,与这些国家保持政治、经济和其他领域的合作。俄也根据自身利益所需,适时从越南和古巴军事基地撤回。
普京任俄罗斯代总统后,很快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人物。
《纽约时报》报道指出, 普京是一个非常能干、谨慎而又高明的人,没有人料到他具有如此出色的政治潜质。他坚定不移地在车臣作战,树立起说一不二的领导人形象,而这正是俄罗斯人当前梦寐以求的铁腕人物。普京是美国在未来几年里必须与之打交道的世界最重要的领导人之一。普京任代总统的第一次精彩行动是访问正在车臣作战的俄罗斯士兵,而当时俄罗斯的其他人正在沉睡。普京没有进行惯常的视察,他选择了一个更加有象征意义的做法--在猎刀上签名。
日本《每日新闻》报道说,普京有才干,充满幽默感,人缘好,喜欢理性的讨论,行事果断却绝不草率。他对组织和上下级关系方面显示出绝对的忠诚,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并把为国献身当作信条。
美国《洛杉矶时报》评论说,叶利钦到处寻找可能的继承人,最后选定普京,是因为他比别人更强硬、决心更坚定。普京在车臣采取的强硬行动使俄罗斯感到振奋,他重新点燃了民族主义之火,重新确立了俄罗斯人的信念:他们的国家是一个世界强国。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第1节:前言 让理想与命运和解(1) | 第2节:前言 让理想与命运和解(2) | 第3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1) | | 第4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2) | 第5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3) | 第6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4) | | 第7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5) | 第8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6) | 第9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7) | | 第10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8) | 第11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9) | 第12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10) | | 第13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11) | 第14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12) | 第15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13) | | 第16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14) | 第17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15) | 第18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16) | | 第19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17) | 第20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18) | 第21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19) | | 第22节:叶利钦:权术者无常(1) | 第23节:叶利钦:权术者无常(2) | 第24节:叶利钦:权术者无常(3)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