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视评论 》 法律與影像的結合:影像中的司法 》
第47節:評《控辯雙方》之《闖關》(3)
徐昕 Xu Xin
國傢權力展示的藝術
至此,本文以類似孔飛力《叫魂》的敘事方式講述的故事全部結束。整個電視劇展示的是3個無知的
農民如何被國傢定義為“故意殺人犯”的過程。
在這場儀式中我們還可以看到更多:中國現代化的過程,某種意義上是一種國傢權力根據自己的需要
對其國民進行重塑的過程,就是國傢塑造“知法、守法”的國民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抽象的國傢權力
,由具體的國傢機關來體現。在本劇中就是收費站、交警隊、公安局、檢察院和法院這一係列主體參與了
對作為個體的國民的規訓。再具體一點,就是通過收費站的收費、通過3被告被追趕時的恐怖想象、通過
公安局對他們的抓捕、通過司法部門的鑒定結論、通過檢察官不辭辛勞的證據收集,來對被告進行人格和
身體的重塑。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通過法院這一公共空間,通過審判的公共場景,國傢不但成功地為被告
3人貼上了“犯罪”的標簽,而且使民衆耳聞目睹了犯罪的法庭再現。這種直觀易懂的教訓,這種儀式化
的符號灌輸,使民衆在成為懲罰犯罪的見證人的同時,本身也會産生畏懼而不敢犯罪。國傢對國民進行“
知法、守法”重塑的功能被無限地嚮社會擴散和放大。
這些規則的主體通過合法或不合法、正當或不正當的方式製造了違規者,然後再通過一係列的儀式去
懲罰這些違規者。這一係列的儀式,目的都不是為重建正義,而是重振權力。這是一種權力展示的藝術。
在“製造—懲罰”的無數次作業當中,國傢權力這頭怪獸操控了3名被告溫順的身體——不,應該是更多
的受到此震懾而溫順的身體。這樣的被算計的身體因為有用而更溫順,也因為溫順而更有用。
同時,還應該看到,在某種程度上,收費站瘋狂追趕的行為是國傢默許甚至鼓勵的。國傢需要用這種
方式甚至比這還要粗暴、冷酷的方式來製造違規者。有了違規者,“製造—懲罰”的遊戲才能夠得以繼續
。孱弱的國傢權力的怪獸,通過“製造—懲罰”的遊戲方式徵服了一個個國民的身體,這樣的儀式被國傢
盡可能地經常重複而令其自身無限膨大,朝嚮社會的各個角落撲去。這樣的懲罰成為一個為全體國民免費
開放的學校,成為一本永遠在全體國民面前打開的教科書。國傢權力怪獸正是通過這種將自己展示為“最
高的、不可侵犯的”儀式而獲得了強大的力量。
而我們,自以為是的每一個人,就生活在這怪獸的陰影當中。這是福祉,抑或不幸?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清華大學出版社 |
|
|
第1節:目錄 | 第2節:評《聖皮埃爾的寡婦》(1)(圖) | 第3節:評《聖皮埃爾的寡婦》(2)(圖) | 第4節:評《聖皮埃爾的寡婦》(3) | 第5節:評《暴劫梨花》(1)(圖) | 第6節:評《暴劫梨花》(2) | 第7節:評《因父之名》(1)(圖) | 第8節:評《因父之名》(2) | 第9節:評《失控的陪審團》(1)(圖) | 第10節:評《失控的陪審團》(2) | 第11節:評《完美世界》(1)(圖) | 第12節:評《完美世界》(2) | 第13節:評《少數派報告》(1)(圖) | 第14節:評《少數派報告》(2) | 第15節:評《少數派報告》(3) | 第16節:評《他不壞,他是我爸爸》(1) | 第17節:評《他不壞,他是我爸爸》(2) | 第18節:評《律政俏佳人》(圖) | 第19節:評《亞當的肋骨》(圖) | 第20節:評《永不妥協》(1)(圖) | 第21節:評《永不妥協》(2) | 第22節:評《陌路人》(1)(圖) | 第23節:評《陌路人》(2) | 第24節:評《魔鬼代言人》(1)(圖)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