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 全本新註聊齋志異   》 古瓶      蒲鬆齡 Pu Songling

  淄邑北村井涸[1],村人甲、乙縋入淘之。掘尺餘,得髑髏[2].誤破之,口含黃金,喜納腰橐。復掘,又得髑髏六七枚。悉破之,無金。其旁有磁瓶二、銅器一。器大可合抱[3],重數十斤,側有雙環,不知何用,班駁陸離[4].瓶亦古,非近款[5].既出井,甲、乙皆死。移時乙蘇,曰:“我乃漢人。遭新莽之亂[6],全家投井中。適有少金,因內口中,實非含斂之物[7]、人人都有也。奈何遍碎頭顱?情殊可恨!”衆香楮共祝之[8],許為殯葬,乙乃愈;甲則不能復生矣。顔鎮孫生聞其異[9],購銅器而去。袁孝廉宣四得一瓶[10],可驗陰暗:見有一點潤處,初如粟米,漸闊漸滿,未幾雨至;潤退,則雲開天弄。其一入張秀纔傢,可志朔望[11]:朔則黑起如豆,與日俱長;望則一瓶遍滿;既望[12],又以次而退,至晦則復其初[13].以埋土中久,瓶口有小石粘口上,刷剔不可下。敲去之,石落而口微缺,亦一憾事。浸花其中,落花結實,與在樹者無異雲。
  據《聊齋志異》鑄雪齋抄本
  “註釋”
  [1]涸(hé貉):水幹。
  [2]髑髏:死人頭骨。
  [3]合抱:兩手合圍。
  [4]班駁(bó伯)陸離:顔色錯雜。
  [5]款:款式、樣式。
  [6]新莽之亂,公元八年,王芥篡漢自立,改國號新,在位十八年。
  [7]含斂之物:古代喪禮,放在死人口中的金玉之物。
  [8]香楮:指焚香燒紙。
  [9]顔鎮:顔神鎮,在今青州市西南。見《青州府志》捲四。
  [10]袁孝廉宣四,袁藩,字宣四,淄川縣人。康熙二年舉人。見乾隆《淄川縣志》。
  [11]志,通“耪”,記。朔:陰歷每月初一。望:陰歷每月十五。
  [12]既望:望日的後一天,即陰歷每月十六。
  [13]晦:陰歷每月最後的一天。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大話聊齋
捲一: 考城隍耳中人屍變噴水瞳人語畫壁山魈[1]咬鬼
捉狐荍中怪宅妖王六郎偷桃種梨勞山道士長清僧
蛇人斫蟒犬姦雹神狐嫁女嬌娜僧孽妖術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XIV]   [XV]   [XVI]   [XVII]   [XVIII]   IXX   [20]   [XX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