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评论 梨园往事   》 第46节:用京剧唱外国戏      周简段 Zhou Jianduan

  用京剧唱外国戏
  早在九十多年前,中国就已经有人试用京剧程式来表现外国题材的戏了。一九零四年积极倡导改良戏曲的京剧名伶、剧作家汪笑侬目睹清政府的腐败和屈辱媚外,他激于义愤编写了一出外国题材的京剧名叫《瓜种兰因》(又名《波兰亡国惨》),应该说是京剧最早演外国戏的先例。该剧取材于波兰亡国,惨遭外国瓜分的历史教训,明确表现民主思想和反抗民族压迫的倾向。同年八月五日在上海"春仙茶园"首演,蔡元培先生在他主办的《警钟日报》上发表评论,称这个戏是"演剧改良之开山"、"梨园未有之杰构"。汪笑侬自己也写了一首题为
  《题瓜种兰因新戏》的诗:
  国香散尽野兰芳,七月食瓜热血凉,请就前因证后果,感情安得不心伤。
  一九零七年六月,中国在日本的留学生组织春柳社,在日本东京演出了根据美国斯陀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大型话剧《黑奴吁天录》。当年秋天,王钟生在上海创办的春阳社也演出了这个戏,当时没剧本,就请许啸天改编成京剧剧本,按京剧的形式演出。演员全部穿西装,虽然念白较多,但还是使用锣鼓,唱的是皮簧京腔,登场也有引子、定场诗,演员有潘月樵、夏月润、夏月珊等。
  第二年,夏月润、夏月珊、潘月樵等受日本留学生的影响,在上海南市十六铺建起了"新舞台",邀请了赵君玉、赵如泉等演员,演出了根据法国小仲马的小说《茶花女》改编的京剧《新茶花》,又一次轰动一时。
  辛亥革命之后,有小谭鑫培之称的京剧演员贾洪林和旦角周蕙芳(艺名小桃红)在北京演出了《法国血手印》。贾洪林在剧中饰法国律师,穿西服革履,戴眼镜,留八字胡,模仿洋人口吻。这是北京舞台上第一次出现京剧外国戏。不久,上海新舞台由夏氏兄弟和毛韵珂等演出了京剧《英国血手印》。
  三十年代初,尚小云排演了根据古代印度一个传说改编的《摩登迦女》,为了真实地反映异国生活,尚小云对剧中人物扮相、服饰、台步、唱腔等方面作了许多大胆改革尝试,不仅跳西洋舞,伴奏也取西洋乐器。著名琴师杨宝忠被邀拉小提琴为之伴奏,别开生面,新意迭出。在三十年代北平中华戏校还排演过焦菊隐根据莎士比亚的名作《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的京剧《铸情》。
  到四十年代,天津稽古社科班张春华等演出了《侠盗罗宾汉》,这是第一个以外国体材演出的京剧武打戏,戏中使用了真剑,不少格斗拚杀场面激烈,惊心动魄。
  建国后,言慧珠于一九五四年根据朝鲜剧本改编演出了《春香传》,剧情揭露了官僚的腐败与残暴,具有反封建的斗争精神。言慧珠用梅派唱腔,委婉动听,感人至深。
  一九五八年,著名作家范钧宏根据蒙古人民共和国同名歌剧改编的京剧《三座山》,由中国京剧院张云溪等演出,文唱武打俱全,还有不少蒙古舞蹈动作,以及马术和京剧传统程式,热情奔放。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程长庚"大老板"第2节:"单刀叫天"谭鑫培第3节:"老乡亲"孙菊仙
第4节:知县名伶汪笑侬第5节:"关戏泰斗"李洪春第6节:"德艺只馨"盖叫天
第7节:名丑箫长华的念白第8节:"戏篓子"赵松樵第9节:"猴王"李万春
第10节:女伶刘喜奎不畏权贵第11节:程砚秋三请俞振飞第12节:花脸宗师郝寿臣
第13节:当代名丑马富禄第14节:"四大须生"之一奚啸伯第15节:一代名旦荀慧生
第16节:四大名旦中的尚小云第17节:须生泰斗马连良第18节:著名武旦宋德珠
第19节:"金霸王"的癖好第20节:"铁嗓青衣"王玉蓉第21节:吴素秋早年二三事
第22节:童芷苓和她的弟弟妹妹第23节:"舞台飞人"张德俊第24节:李世芳青岛罹难前后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