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文学者 》 千古中醫故事 》
藥王成名之謎(2)
孫立群 Sun Liqun
王立群 Wang Liqun
孫思邈這一次“懸絲診脈”的驚險經歷,讓我們驚嘆不已。但是,在驚嘆之餘,我們自然也會心生疑竇,在真實的情況下,用一根絲綫就可以號脈,而且還真的就診斷無誤?難道這樣的記載並非真實?
我這故事講到這兒了,大傢聽着是不是有點玄?別說大傢聽着玄,我聽着它都玄。這拿根小綫隔二裏地,病人在那邊,我在這邊拴一繩,我就能懸絲診脈?這是真的假的?是真的,也是假的。您說是真的那就是真的,您說是假的,那就是假的。剛纔這幾句話,諸位,不是我說的,誰說的?就是北京城四大名醫之首的施今墨施老先生,在1968年的時候說的。有人就是看了這段故事不懂,請教施老先生,說您給我講講這懸絲診脈,這是真是假?施老先生說,哎,這個我也幹過。您想,我就是給清宮那些女眷們看病的,男女授受不親怎麽辦?咱得顯示出咱的本事來,拴一根繩號脈,怎麽號?事先進去,我得事先問好了太監,裏邊這公主或者是姑奶奶得的什麽病啊?什麽癥狀啊?當問完了的時候,這病就看完了。但是號脈的時候你得表現出自己很認真的樣子,其實腦子裏想什麽呢,腦子裏轉的是藥方。轉完了,哦,行了,一開藥,望聞問切,這切是最後一步。有的高明的醫生衹是問,就到問這兒就行了,就不用切了。原來是這麽回事,這回大傢知道人傢留孫思邈,孫思邈為什麽不留了嗎?他想,那懸絲診脈,我哪兒會啊,那是我前面都問好了,我知道怎麽看這個病,這種病應該紮哪兒就好了。我不能踢人傢禦醫的飯碗對不對?我該回去還是回去。所以,懸絲診脈的故事講到這兒,我們便知道是怎麽回事。當然,懸絲診脈也確實能體現出一定的水平,不管怎麽說,別的醫生眼見皇后十月懷胎生不下孩子來,可是就治不了,孫思邈到這兒紮了一針就好了,是有本事。
通過剛纔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出來,孫思邈的這些故事,更多的是智慧故事,哪兒來這麽多智慧?學唄。孫思邈的接觸面很廣,上至帝王將相,什麽政治傢、軍事傢、文學家、醫藥學家,什麽人都接觸,下至販夫走卒,三教九流人等無不結識。當然,他尤其喜歡跟醫生接觸,宮裏的醫生他都認識。由於他給人傢留面子,宮裏的醫生也就有一些人,跟他成了特別好的朋友。
在宮裏這些醫生裏面,孫思邈交的特別好的朋友,對孫思邈有重大幫助的,那就得說是甄權、甄立言兄弟二人。這兄弟二人都是很了不起的。甄權,是今天河南扶溝人,那時候叫許州扶溝,出生於541年,死於643年,活了102歲,比孫思邈還大一歲呢。他是給隋文帝、隋煬帝、唐高祖看病的醫生,那真正是由隋到唐的兩朝禦醫,一生寫了很多書。他弟弟叫甄立言,比他小四歲,545年出生,死於貞觀年間,也活了一百來歲。兄弟倆一個擅長針灸,一個擅長治寄生蟲病,寫了很多書。尤其是這個甄立言,寫的《古今錄驗方》,五十捲,裏頭有很多藥方。我們知道,後來孫思邈寫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也都是藥方,自從孫思邈這兩本書一流傳,甄立言這本書就失傳了。大傢想能不失傳嗎?我書裏的內容你那書裏全有,當然我這書就失傳了。這哥倆兒,對孫思邈可真是很好,把自己所知所懂的,都跟孫思邈交流,所以孫思邈日後有很大長進,應該說和他在宮裏面結交的這些朋友有重要的關係。
當然,孫思邈的醫術,不僅僅是跟宮裏面學的,也有在江湖上學的。他一聽說哪兒有一個老醫生,特有本事,不管是幾百裏還是幾千裏,他一定要去。我們看《新唐書》、《舊唐書》就知道,在今天山西、河南、陝西、甘肅、四川、青海,還有山東、安徽、江蘇,所有這些地區孫思邈都去過。有的時候這一去,就專門是為了拜訪一個醫生。從陝西走到四川,一路上,他無償給人看病;有償也行,就是我給你看病,你管我一頓飯。這人得有一個好的名聲,你走到哪兒,你的名聲傳到哪兒,然後你到我這醫生這兒來,我才能把我知道的偏方給你。這叫什麽?這叫醫德。所以孫思邈那個時候,一路之上真得走。有一次,從陝西到四川,走着走着,給人傢看完病,他自己就病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百傢講壇 |
|
|
| 診病聖手(1) | 診病聖手(2) | 診病聖手(3) | 診病聖手(4) | 診病聖手(5) | 扁鵲之謎(1) | | 扁鵲之謎(2) | 扁鵲之謎(3) | 扁鵲之謎(4) | 附錄(1) | 神醫傳奇(1) | 神醫傳奇(2) | | 神醫傳奇(3) | 神醫傳奇(4) | 華佗之死(1) | 華佗之死(2) | 華佗之死(3) | 華佗之死(4) | | 附錄 | 醫聖之路(1) | 醫聖之路(2) | 醫聖之路(3) | 醫聖之路(4) | 醫聖之路(5) | |
| 第 I [II] [II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