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者 英若誠傳   》 第46節:苦中作樂(2)      姚傢餘 Yao Guyu

  "東方朔在一旁看着她不時回頭,就故意高聲對她呵斥道:'你還看什麽?現在皇帝已經大了,用不着吃你的奶了。你快些去見閻王吧,也讓皇帝別再看着你就生氣。'
  "東方的這兩句話,頓時讓漢武帝想起了奶媽的許多好處。當即下旨,赦免了奶媽的死罪。"
  衆人聽罷,齊贊英若誠有學問。
  有學問的人在牢裏更會覺得閑寂難忍。英若誠為了讓自己覺得充實些,就開始沒事找事。
  他首先想要做一支筆,發現那位因"階級報復"入獄的生産隊長有件羊皮襖,就用自己"珍藏"沒捨得吃的幾根鬍蘿蔔與他換了一撮羊毛,經過認真梳理,紮成了一支毛筆,又藉"放風"的機會,在院子裏撿回一小塊玻璃碎片,把竹筷子颳成尖頭的蘸水筆。筆有了,卻沒有墨。偏巧當時報上說要"備戰",監獄裏的幹部也說"蘇修"可能嚮中國進攻,就在監獄實行燈火管製,發下粗布和染料,讓每個囚室都自製黑色窗簾。英若誠遂趁機留了幾塊黑染料,用來製造墨水。有了筆墨,英若誠就有事可做了。他利用自己會素描的本領,給同囚室的人畫像。
  一幅幅素描作品都畫得與本人十分相像,深受大傢歡迎。
  英若誠在回憶有關他為囚友畫像時講過一件事:有一天,看守人員突擊來查房,把那位隊長的肖像搜去了。這位來自窮鄉僻壤的大漢顯得好不可憐,居然放聲大哭。這也難怪,他連相也未曾照過,有了畫像,無論好壞,也使他得到某種滿足。由於他的真誠訴說,居然産生奇跡,那位"冷面無私"的看守居然把畫像還給了他。
  通過這件事,英若誠看出在衆犯人的心目中,善與美並沒有因為人格被踐踏而泯滅。
  於是,他就領着所有的囚友一道尋找事情來做,讓大傢都能在做事的過程中,暫時衝淡坐牢的寂寞與煩悶。
  譬如下圍棋。在獄中是不允許犯人下棋的,自然就不會允許把圍棋帶進牢房。英若誠有一天見一個囚友拿着一條帶有橫竪條紋的手絹,就取過來看了看,興奮地叫道:"這正是一個圍棋盤。誰會下圍棋,咱們可以用它來下一盤了。"
  老王聽了,冷笑道:"衹有棋盤,沒有棋子,怎麽下棋?"
  英若誠也不多言,取出自製的墨水,把一張白紙塗黑,又拿一張白紙遞給老王,笑道:"有白有黑,這棋子不就是現成的了嗎?"
  老王贊道:"好辦法。"
  於是,二人分別把黑白兩張紙裁成小小的紙片兒,就在手絹上下起棋來。
  老王與英若誠對弈,引來衆囚友圍觀。有的給老王支招,有的幫着英若誠助威,竟忘了這是在牢獄之中。正當英若誠與老王殺得難解難分之際,衆人的叫喊聲驚動了看守。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讓洋人敬服的"假洋鬼子"(1)第2節:讓洋人敬服的"假洋鬼子"(2)第3節:"假洋鬼子"出國門(1)
第4節:"假洋鬼子"出國門(2)第5節:自信的"假洋鬼子"(1)第6節:自信的"假洋鬼子"(2)
第7節:自信的"假洋鬼子"(3)第8節:自信的"假洋鬼子"(4)第9節:"假洋鬼子"當教授(1)
第10節:"假洋鬼子"當教授(2)第11節:"假洋鬼子"的對外交流觀(1)第12節:"假洋鬼子"的對外交流觀(2)
第13節:"假洋鬼子"的對外交流觀(3)第14節:"假洋鬼子"與算命先生第15節:不肯服輸的"毛三爺"(1)
第16節:不肯服輸的"毛三爺"(2)第17節:不肯服輸的"毛三爺"(3)第18節:不肯服輸的"毛三爺"(4)
第19節:不甘寂寞的"毛三爺"(1)第20節:不甘寂寞的"毛三爺"(2)第21節:不甘寂寞的"毛三爺"(3)
第22節:"毛三爺"被學校開除第23節:"毛三爺"改名第24節:"毛三爺"犯衆怒(1)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