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集 浮光掠影看平生   》 第46節:讀《論語》獻疑(1)      啓功 Qi Gong

  讀《論語》獻疑
  一前言
  啓功第六歲入傢塾,開始讀《論語》,衹是隨着老師的聲首,一句一句地念,能背誦了,明天再念幾句。這樣念了幾年。中間曾由祖父抽暇講了些古文,也略知些《論》、《孟》的句義,雖沒全懂,但至今還能大致背誦。祖父去世後,我上高小、初中,略遇到些社會人情。有時按背過的"格言"來比較所遇的人事,纔覺得聖人的話如何可貴!
  這些時,買到一本排印的《近思錄》,把"格言"堆在一起,愈看愈感覺迂闊,曾在書皮上寫了幾句話。大意是說,書上一氣寫了那麽多的格言,即使我想學,又該從何學起呢?一位比我大許多的老友,在我桌上看見這幾行字,哈哈大笑。此後愈來愈覺得程、朱這一套,與《論語》書中孔子所說的話,非常不同。
  十五六歲時受業於戴綏之先生,先生出題命作文,題是"孔子言道未言理說",給我詳闡題旨,得知把"理"字附會到孔子,是程、朱的說法。後來隨着亂看各種有關文、史範圍的書籍,易看、易懂的是當時"近人"的論著,纔知古書並非鐵板一塊,也是容許探討的。
  後來由於聽講佛經而讀些有關佛教歷史的書,得知釋迦牟尼先講的是《阿含》部分,後來很久纔有大學者馬鳴、竜樹等人結集成幾種大乘經典,於是分出小乘、大乘。又分出"教"與"宗"(禪宗),愈往後看,衹見門派紛爭,使我懷疑佛在什麽時候教人分派和紛爭呢?回看宋明諸儒,什麽程、朱、陸、王,什麽理、氣、性、命,在《論語》中,一句也找不到。秦始皇趙政的坑儒是因為他們亂說"五行"。"偶語《詩》《書》者棄市",而《詩》《書》並不是孔子所著。千餘年後有"打倒孔傢店"的事,那時的"孔傢店"早已換了東傢,實是"程朱店"了。因此我留意並想試作探討,究竟哪些話是孔子曾說的,哪些話是別人所說的。看多了,發現不但《論語》之外有許多不是孔子的話,即在《論語》書內正文中,也有不符孔子所說的,更無論自漢至宋一些名傢作的註解了。"獨學無友,則孤陋寡聞。"因敢把所疑寫出,敬嚮尊敬的學者求教,祛我孤陋,是所感盼的!
  二《論語》的史實價值
  孔子生於距今二千五百年前,生平的言行受到弟子們的尊重,說:"夫子聖者歟,何其多能也。"(《子罕》)又說他:"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子罕》)隨着歷史的發展,後世人從古書上獲知孔子的言行,愈增敬仰之心,孔子便成了今天中華民族共同尊重的聖人。華夏民族從來沒有過一個神的宗教,卻有過一個人的先師--孔子。孔子的言行,許多古書上有所記載,但當時孔子與弟子們直接談論的語言,在當時被記錄下來的,歷代公認是《論語》一書。它和其他展轉傳聞記錄的有直接、間接的不同。今天當然不能完全抹殺或輕視其他的記錄文字,但那些究竟不能與《論語》的可靠程度相提並論。
  就像《孟子》書中所記孟軻的言論,都是徹底地擁護孔子學說的,但《孟子》書中就有發展了孔子思想的地方。例如《論語》中說:"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美矣,未盡善也。"(《八佾》)《韶》是虞舜的樂,《武》是周武王的樂,"未盡善也"是對周武王的微辭。而孟子則說武王伐紂是"以至仁伐至不仁"(《孟子·盡心下》),如果是"至仁"的行為,怎能還有"未盡善"之處呢?孟子自稱"仲尼之徒",由於當時、當地的政治需要,孟子要貫徹儒傢思想,就不能不有所強調,這時的強調,是可以理解的,但為研究孔子自己的言論,就要分別看待了。
  今天我們要研究春秋時代孔子自己的言行,就不能不以《論語》為中心,看當時孔子說了什麽,沒說什麽,特別是旁人所說與孔子所說有矛盾的地方,就不容我們不加區別了。
  漢代史官(太史公)所掌握的許多史料,到司馬遷編寫成的《太史公書》(《史記》),裏邊當然有大部分古代相傳下來的收錄,但也不能要求當時史官毫不收錄一些間接來的傳說。即如唐代史學家劉知幾所作的《史通》,就有《疑古》、《惑經》的懷疑議論。但在今天的人,研究兩千多年前的歷史,比較完整的文字記錄,就不得不依靠《史記》的材料。《史記·孔子世傢》中所記,即使仍有些部分起人疑竇,但逢重要事跡地方,所引多是《論語》原文。可見《論語》一書所記孔子的言行是漢代太史所不得不依據的。其史實的價值比較其他記錄,應是最堪重視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代序 笑對風雨人生(1)第2節:代序 笑對風雨人生(2)
第3節:代序 笑對風雨人生(3)第4節:我心目中的鄭板橋(1)
第5節:我心目中的鄭板橋(2)第6節:記齊白石先生軼事(1)
第7節:記齊白石先生軼事(2)第8節:記齊白石先生軼事(3)
第9節:記我的幾位恩師第10節:夫子循循然善誘人(1)
第11節:夫子循循然善誘人(2)第12節:夫子循循然善誘人(3)
第13節:夫子循循然善誘人(4)第14節:夫子循循然善誘人(5)
第15節:夫子循循然善誘人(6)第16節:夫子循循然善誘人(7)
第17節: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1)第18節: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2)
第19節: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3)第20節: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4)
第21節: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5)第22節: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6)
第23節: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7)第24節: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8)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