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史 》 天變(中國歷代宮廷政變全景) 》
假仁義包藏禍心--移漢祚王莽登基(1)
張惠誠 Zhang Huicheng
周公恐懼流言日,
王莽謙恭下士時。
嚮使當年身便死,
一生真偽復誰知。
白居易:《放言》
王莽沽名釣譽,大姦似忠,是中國古代史上最著名的野心傢、陰謀傢。他外示恭儉,以博得朝野的好感;內懷貪毒,時時覬覦皇帝的寶座。一旦大權在握,便撕下偽裝,露出篡權竊國的狼子野心。上引白居易的這首詩,寥寥數語便把王莽欺世盜名的面貌揭露無遺,真可謂春秋之筆。
假謙恭先奪實權
竟寧二年(公元前33年),漢元帝病死,太子劉驁繼位,是為漢成帝。漢成帝尊母王政君為皇太後,拜大舅王鳳為大司馬大將軍,掌握政權,給其餘六個舅舅也都封了侯。外戚王傢一門七侯,成了西漢建國以來從未有過的顯赫傢族!
漢成帝在位二十六年,政權始終操在王氏兄弟叔侄手中。那時,王氏兄弟盤踞要職,傢族糾結掌權,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員都是王傢的黨羽。從上古到秦漢,外戚專權尊貴,從來沒有及得上王氏傢族的。王氏兄弟競相奢華,聲色狗馬,無所不為,四方賄賂,絡繹不絶。他們各有姬妾數十,奴僕千百,高宅大第,連屬彌望。王傢子弟更是變本加厲,每日裏不是彈丸跑馬,就是挾妓狂飲,惟獨不幹正經事。但是,紈絝子弟成群的王傢,也有一個例外,他就是王太後同父異母兄弟王曼的兒子王莽。
王莽,字巨君,是王曼的次子。王曼死得早,是王太後諸弟中唯一未被封侯的。王莽少年喪父,後來哥哥也死了,和其他各房的堂兄弟們比起來,也算是孤苦無依,傢境貧寒了。可是,他似乎並不羨慕堂兄弟們終日聲色狗馬的奢靡生活,一直衣食儉樸,謙恭待人。他勤奮好學,知識廣博,對待親屬和師友都很守禮法,生活上和普通儒生一樣。對那些當權的伯叔,王莽麯意奉承,拼命巴結。特別是對於執掌朝政的大伯王鳳,王莽更是孝敬周到。王鳳生病的時候,他日夜守護,親嘗湯藥,幾個月衣不解帶,弄得蓬頭垢面。王鳳深為感動,臨死前,他嚮王太後和漢成帝推薦王莽。不久,王莽被任命為黃門郎(皇帝的侍從官),接着被提拔為射聲校尉(護衛京師的高級軍官),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王莽的品行才學,也為世人所稱道。當時的名士戴崇、金涉等都一致推薦他,漢成帝亦日漸親信。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漢成帝封王莽為新都侯,並任命他為騎都尉光祿大夫侍中,成為皇帝的親近侍從。王莽官職越高,行為越恭謹,仕宦所得,都用來贈送賓客,以致傢無餘財。他廣泛結交名士,甚至對待他侄子的教師和同學也折節交往。因此,王莽聲譽鵲起,有口皆碑,成了衆望所歸的人物。漢成帝末年,執政的王根病重時,便舉薦王莽繼任。綏和元年(公元前8年),三十八歲的王莽被提升為大司馬,執掌朝政。
王莽是王傢第五個大司馬,前四個都是他的伯叔。為了使自己的名聲能夠超過他的前輩,王莽更加嚴格地約束自己。他勤於政事,孜孜不倦,用心網羅名士,來作自己的屬官。他把所得俸祿賞賜都用來資助貧睏的儒生,自己生活卻極為樸素。有一次他的母親生病,公卿列侯的夫人都來探問,王莽的妻子出來迎接。她穿的衣着非常儉樸,竟被那些貴夫人視為王傢的女傭。後來她們知道這就是大司馬的夫人時,都大吃一驚。此事傳揚出去,王莽的名聲更大了。
次年三月,漢成帝去世,無子。他的侄兒定陶王劉欣繼位,是為漢哀帝。漢哀帝未登帝位前就對王傢的權勢熏天心懷不滿。此時繼承帝位,便拼命排擠王莽。這一年七月,王莽不得不稱病去職,二年後有被迫離開長安回到他的封地新都(今河南新野東),在那裏閉門閑居了三年。
一朝天子一朝臣。漢哀帝上臺後,一面將王傢的人一個個趕下臺,一面又把自己祖母傢傅氏、母傢丁氏的人紛紛封侯賞官。傅傢的人有六人封侯,丁傢的人有兩人封侯,一時尊貴無比。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言(1) | 序言(2) | 目錄 | 由一個玩笑引發的政變(1) | 由一個玩笑引發的政變(2) | 由一個玩笑引發的政變(3) | 毒美人禍亂邦國(1) | 毒美人禍亂邦國(2) | 毒美人禍亂邦國(3) | 毒美人禍亂邦國(4) | 熊掌難熟--楚商臣弒父奪位(1) | 熊掌難熟--楚商臣弒父奪位(2) | 熊掌難熟--楚商臣弒父奪位(3) | 熊掌難熟--楚商臣弒父奪位(4) | 魚腹藏劍--公子光謀權奪位刺王僚(1) | 魚腹藏劍--公子光謀權奪位刺王僚(2) | 魚腹藏劍--公子光謀權奪位刺王僚(3) | 魚腹藏劍--公子光謀權奪位刺王僚(4) | 魚腹藏劍--公子光謀權奪位刺王僚(5) | 魚腹藏劍--公子光謀權奪位刺王僚(6) | 移花接木--楚李園獻妹奪權(1) | 移花接木--楚李園獻妹奪權(2) | 移花接木--楚李園獻妹奪權(3) | 一本萬利--呂不韋竊國始末(1)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