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励志感悟 》 影響一生的心態修養書:處世智典 》
第46節:真我本色(6)
方廣 Fang An
大傢都拿自己當人,也都拿別人當人,我們的世界將多麽和諧。
□ 兩衹罐子
國王的禦櫥裏有兩衹罐子,一隻是陶的,另一隻是鐵的。驕傲的鐵罐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你敢碰我嗎,陶罐子?”鐵罐傲慢地說。
“不敢,鐵罐兄弟。”謙虛的陶罐回答說。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東西!”鐵罐說着,現出了更加輕衊的神氣。
“我確實不敢碰你,但不能叫做懦弱。”陶罐爭辯說。“我們生來的任務就是盛東西,並不是來互相撞碰的。在完成我們的本職任務方面,我不見得比你差。再說……”
“住嘴”!鐵罐憤怒地說,“你怎麽敢和我相提並論!你等着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消滅了,我卻永遠在這裏,什麽也不怕。”
“何必這樣說呢,”陶罐說,“我們還是和睦相處的好,吵什麽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麽東西!”鐵罐說,“我們走着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會。
時間過去了,世界上發生許多事情,王朝覆滅了,宮殿倒塌了,兩衹罐子被遺落在荒涼的場地上。歷史在它們的上面積滿了渣滓和塵土,一個世紀連着一個世紀。
許多年代以後的一天,人們來到這裏,掘開厚厚的堆積,發現了那衹陶罐。
“喲,這裏頭有一隻罐子!”一個人驚訝地說。
“真的,一隻陶罐!”其他的人說,都高興地叫了起來。
大傢把陶罐捧起,把它身上的泥土刷掉,擦洗幹淨,和當年在禦櫥的時候完全一樣,樸素,美觀。
“一隻多美的陶罐!”一個人說,“小心點,千萬別把它弄破了,這是古代的東西,很有價值的。”
“謝謝你們!”陶罐興奮地說,“我的兄弟鐵罐就在我的身邊,請你們把它挖出來吧,它一定悶得夠受的了。”
人們立即動手,翻來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一點鐵罐的影子也沒有。它,不知道什麽年代,已經完全氧化,早就無蹤無影了。故事解讀:
不要拿自己的長處比別人的短處,也不要盲目自卑。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特點,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的短處。但人貴在有自知之明。應用之道:
你我都曾見過一種人:在大庭廣衆之間雙目昂視,下巴頦翹得老高,面色凜然傲氣衝天,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不屑一睬一顧。也有一種人,就怕人傢不知道他才高八鬥,無論走到哪兒,說不上三句話,便開始為自己宣傳,即使做謙虛之態,亦是以退為進,並無誠意。
一個人這樣迷戀自己,對本身如此崇拜驚嘆,很可能確有出人頭地不凡之處,但他的不凡和智慧一定不是最高,因他居然悟不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學無止境,三人行必有我師之類的真理,犯了量小易盈、自滿自大的毛病,是讓與他相對的人很難承受的。
還有一種人,眉眼之間洋溢着和平的神氣,動不動笑容滿面,說起話來風趣橫生,不憂不怨,是屬於知足常樂的一型。
自滿與知足從字面上看來,仿佛都是對自身情況感到滿意的反應,事實上內心的出發點和由外在的表現給人的感受,卻是大大的不同,其間境界的高低更是差之千裏。而從根本上說,知足也罷,自滿也罷,與外在客觀條件並不一定有相互的關聯,一個人自覺得生活到這個程度,於願已足,並不代表他的生活真的一定就無懈可擊,樣樣可打滿分,主要是他能衡量自身的能力,正視客觀的條件,不妄想不貪求,也不去與他人比高下,能夠以寬容坦蕩的心去對待生活,使自己的人生不受外界的影響和幹擾,順命隨緣地和平渡過。
那些態度驕橫言詞誇張的人,真的都是那麽自信、驕傲,對自身的一切都心滿意足,自認高人一等嗎?如果你肯仔細分析,也許會吃驚地發現,事情恰恰相反。
依心理學上的說法,那種處處要表現自己的不凡,就怕誰人不知他的出類拔萃和光榮歷史,無法剋製地要以驕傲的面孔示人的人,常常是心理上欠缺安全感、滿足感,或自憐狂在作祟的人。因為缺少安全感、滿足感,便相對地失去了自信,因此便急於要在別人的贊美或驚嘆聲中找回信心,證明確實如自己所希望和所幻想的那樣不同凡響。驕傲、自滿、目中無人,是由於反常心理在後面推動,不但予人極壞的印象,也是一種十分可悲的病態。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西北大學出版社 |
|
|
| 第1節:有容乃大(1) | 第2節:有容乃大(2) | 第3節:有容乃大(3) | 第4節:有容乃大(4) | | 第5節:有容乃大(5) | 第6節:有容乃大(6) | 第7節:有容乃大(7) | 第8節:有容乃大(8) | | 第9節:有容乃大(9) | 第10節:有容乃大(10) | 第11節:人在江湖(1) | 第12節:人在江湖(2) | | 第13節:人在江湖(3) | 第14節:人在江湖(4) | 第15節:人在江湖(5) | 第16節:人在江湖(6) | | 第17節:人在江湖(7) | 第18節:人在江湖(8) | 第19節:人在江湖(9) | 第20節:協作共贏(1) | | 第21節:協作共贏(2) | 第22節:協作共贏(3) | 第23節:協作共贏(4) | 第24節:協作共贏(5)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