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史 帝王身邊絶色美女:為女人翻案   》 國,毀在一個歌女手裏(1)      孫傑 Sun Jie

  比較春秋和戰國的歷史,我有個奇怪的發現。僅就女人來說,春秋時代齊國的女人整出的事情動靜都比較大,比如前面說過的莊薑、宣薑、文薑、哀薑、許穆夫人、齊薑、棠薑,都是齊國人。而到了戰國時期,女人的風頭似乎挪到了趙國,比如趙太後、李妹、趙姬和下面要講的趙倡後,都是趙國人。甚至史書並未說明國籍、幫助過信陵君的如姬,後世的文學作品(如郭沫若的話劇《虎符》)也把她當成趙女。
  這其實是有道理可循的。齊國遠離中原,春秋初期受正統文化淫浸不深,舊俗猶在,民風淳樸,女人幹些讓中原人感到出位的事情,是可以理解的。而趙國雖居華夏文明核心區,但自趙武靈王改變政策之後,周邊各國的各種思潮、習俗紛紛涌進,所以趙國的女子比其他諸侯國的女子觀念變化得更快。
  趙國在戰國時是大國,但在趙武靈王時期達到巔峰之後,就一直走下坡路,一代不如一代,屢被諸侯欺負。儘管外患不斷,國傢危亡,但趙國的市井生活卻極其豐富、恬適,尤其是都城邯鄲,商業發達、歌舞升平,是當時各諸侯中最繁華、最誘人的大都會。這方面趙國很像中國後來的宋朝。有興趣的學者不妨認真對比研究一下。
  由於趙國邯鄲是商賈雲集之地,為南來北往的商人提供消閑和娛樂的服務行業自然就發達起來,紅燈區到處都是。最後貴為王後的李妹、趙姬、倡後,都是從這裏大踏步奔嚮王宮的。趙女樂於當舞女甚至“小姐”,固然有民風的影響和客觀的需求,但當時的生存環境同樣不容忽視。趙國地少人多,勞作艱辛卻收成不多。邯鄲城繁華無比,吸引大量人員涌進。“京城米貴,居大不易”,爭取謀生的途徑,就是要投身最能賺錢的職業。這樣,趙女從娼,也是一種很現實的選擇。
  一般認為趙國是在公元前222年徹底被秦國所滅,但那已經是趙國的宗室逃亡北方代郡組織的流亡政府。早在此前六年,趙國的都城邯鄲就被秦軍攻破,最後一任正式君主趙王遷也投降了秦國。而趙國這位真正的亡國之君趙遷,就是倡後的兒子。
  倡後顯然是後人對她的稱謂,不僅不恭敬,簡直就是駡人。“倡”有兩義,一是指歌舞藝人,一是指妓女。倡後翻譯成白話,就是舞女王後或者妓女王後,顯然都不是好話。
  正史中對倡後的記載很少,司馬遷在《史記·趙世傢》中,也衹是謙虛地表示他是聽別人說趙王遷的媽媽是個娼妓。但劉嚮在《列女傳》中對此堅决予以確認,並且一口咬定她是“邯鄲之倡”。
  前面寫了那麽多各色女人哀婉麯折的成長歷程和光怪陸離的陰損招數,再來講倡後顯得很乏味。因為她也沒什麽更新鮮的事。
  倡後少女時代肯定很嫵媚,因為她出嫁後,就把婆傢攪得一團糟,估計有不少人想吃她的豆腐。不知是讓她氣死的還是給她整死的,倡後的丈夫早早地就撒手人寰,年紀輕輕的她於是守了寡。也不知是為生理所迫還是為生活所迫,倡後一頭紮進了邯鄲的紅燈區。
  一個寡婦兼妓女(或歌女),本來是不會有什麽光明前途的。但倡後運氣好,竟然因禍得福。在這裏,她讓愛逛妓院的趙國一把手悼襄王看上了。
  從悼襄王這個謚號我們就能看出,這位爺也不可能是位明君。悼襄王繼位時,趙國鼎盛時期的良相名將如藺相如、趙奢已死,廉頗遠投魏國。他在位九年,全賴大將李牧獨力支撐,纔使得強秦對趙國的兼併沒有得逞,使趙國維持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局面。
  如果趙悼襄王僅僅是把倡後當作一個床上工具,對趙國的未來反而不會有什麽影響。那麽,趙國的歷史甚至中國的歷史可能都得重寫。可趙王偏偏被倡後美貌誘惑得魂不附體,死活要娶她。
  大將李牧不高興了,他勸趙王說:“千萬不能娶!這個女人心術不正,國傢會因為她倒黴的。她把婆傢搞得亂成那個樣子,大王您就不害怕嗎?”
  本來,對像李牧這樣决定着國傢前途命運的股肱重臣,君王一般是不應該也不敢得罪的。但趙王卻徹底被倡後灌了迷魂湯,竟然一點面子都不給李牧。他冷着臉對李牧說:“國傢亂不亂,要看寡人的執政能力1
  趙王排除衆議,把倡後娶進宮。這時,悼襄王已有王後,並且已經立兒子嘉為太子。倡後此時的身份,衹是一個妾妃。但沒辦法的是,這倡後就是能討趙王的喜歡,不久他們就生了一個兒子,取名遷。因為母親得志,這個遷也很受趙王的喜歡。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帝嚳的女兒嫁給一條狗(1)帝嚳的女兒嫁給一條狗(2)瞧這一傢子(1)
瞧這一傢子(2)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女將軍(1)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女將軍(2)
比竇娥還冤的女人(1)比竇娥還冤的女人(2)比竇娥還冤的女人(3)
“狐狸精”的標準像(1)“狐狸精”的標準像(2)褒姒的“三宗罪”(1)
褒姒的“三宗罪”(2)母子為何成仇人(1)母子為何成仇人(2)
怎麽都是齊國女(1)怎麽都是齊國女(2)難捨情人是哥哥(1)
難捨情人是哥哥(2)難捨情人是哥哥(3)把魯國翻個底掉的女人(1)
把魯國翻個底掉的女人(2)把魯國翻個底掉的女人(3)床笫之歡帶來五世之禍(1)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