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孔學感悟集:論語力   》 第46節:孔子其人(4)      於丹 Yu Dan    孔健 Kong Jian

  你說巧不巧,這"野合"的産兒便是孔子。為了紀念祈禱山神的那件事,叔梁紇便以山名作為兒子的名字,取名丘。
  孔子很不幸,3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叔梁紇留下3個妻子和10多個女兒,不難想象家庭內部的矛盾會一天比一天地多起來。孔子的母親看到了潛伏的家庭危機,便離開孔傢,帶着兒子移居魯國的首府麯阜。
  年輕的母親含辛茹苦,把孔子撫養到17歲的時候,她自己也死去了。
  父母雙亡,孔子尚未成人。由於父親的去世,原來的貴族之傢徹底破落了;由於母親的去世,孔子的吃飯穿衣也成問題。年少的孔子自然受到貧睏的煎熬,遇到世人的冷眼,他感嘆"吾少也賤"並非無病呻吟,是他困苦傢境的真實寫照。
  孔子窮的是錢,不窮於志。人貴有志,孔子恰好就是一個很有志氣的人,在貧睏中立志學習,好古敏求,做一個知識豐富大有作為的人。那時,教育和文化事業都被官府和貴族們壟斷,處於貧賤地位的孔子要獲得受教育的權利和藉閱古籍文化資料頗不容易,甚至是不可能。然而,有志者事竟成。他嚮衆人學習,以賢者為師,他說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他好古敏求,努力地學習傳統文化。他拓寬求知的領域,不遠千裏,去嚮哲學家老子請教,嚮音樂大師學彈琴。經過刻苦的學習,他在母親死後不幾年,就成了很有知識的著名人物。你看,他單身孤子,尋配偶卻並不難,19歲就結了婚。第二年孔子做了父親。他的兒子降世以後,魯國的國君也來祝賀,送一條鯉魚作為賀禮。孔子感到很光榮,便給兒子取名叫孔鯉,以此作為紀念。
  孔子的名望越來越大,大約在他30歲的時候,便開門辦學,傳播知識,培養人才,因而成了中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傢,後來又成了政治傢、思想傢,創立了儒傢學說。
  孔子的成功,是因為自己是天才嗎?孔子自己否認這一點,他說:"我非生而知之者"。成功的秘密在於"學而不厭"。舉個例子吧!那時有一部將宇宙萬物是怎樣變化發展的哲理書--《易經》,是比較難懂的,孔子卻非常感興趣,到了自己的晚年還反復閱讀。當時,人類還沒有發明紙,著書艱難,字要寫在竹板上,然後用繩子把竹板穿起來,一本書就是好大一堆竹板。讀書時,要翻動竹板。孔子在讀《易經》的時候,由於是反復讀,他多次把穿連竹板的繩子弄斷了。可見他用功之勤。即使這樣,他覺得自己對《易經》還未研究透徹,感嘆時不我與,如果富有春秋,他還會多用一些工夫。孔子在學習時,對知識的追求總是鍥而不捨的。
  正因為他一生好學,自己的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不斷地得到提高,似乎是每隔十年能登上一個新的臺階,達到一個新的境界。到了晚年,他回顧自己的學習歷程,感到欣慰,總結道:"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說,我在15歲的時候就立下志嚮,要刻苦學習,做一個有知識有抱負的人。到了30歲的時候,我對人生、社會、歷史等等都有所瞭解,知識面廣了,打下了牢固的知識基礎。由於知識豐富,遇到事情的聯想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增強了,因此到了40歲的時候遇事就不感到大惑不解,覺得什麽事情都是可以理解的,世界是可知的。正因為是可知的,便進一步去探索客觀事物的規律性,這一探索似乎是嘗到了甜頭了,50歲而知天命。所謂"天命"即自然界的客觀規律,這是認識歷程上的大飛躍、大臺階。再過10年到了60歲,孔子的涵養性臻於完善,無論別人的什麽話(正面的、反面的、順耳的、逆耳的)都聽得進去,到了"耳順"的階段。再過10年已達70歲,孔子覺得自己想事做事能按客觀規律辦事,不妄想,不妄為,也不錯過人生的機遇,使主觀與客觀統一起來,自己想說的話,想做的事都不怎麽出差錯,不越軌,符合禮教。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前言 《論語力》"出籠"花絮(1)第2節:前言 《論語力》"出籠"花絮(2)
第3節:前言 《論語力》"出籠"花絮(3)第4節:前言 《論語力》"出籠"花絮(4)
第5節:序一 為日文版《論語力》出版所作的序言(1)第6節:序一 為日文版《論語力》出版所作的序言(2)
第7節:序二 中國出現"於丹現象"的背景(1)第8節:序二 中國出現"於丹現象"的背景(2)
第9節:於丹:在成長中的感悟(1)第10節:於丹:在成長中的感悟(2)
第11節:於丹:在成長中的感悟(3)第12節:於丹《論語》扶桑行(1)
第13節:於丹《論語》扶桑行(2)第14節:於丹《論語》扶桑行(3)
第15節:於丹《論語》扶桑行(4)第16節:於丹《論語》扶桑行(5)
第17節:於丹日本講座(1)第18節:於丹日本講座(2)
第19節:於丹日本講座(3)第20節:於丹日本講座(4)
第21節:於丹日本講座(5)第22節:於丹日本講座(6)
第23節:於丹日本講座(7)第24節:於丹日本講座(8)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