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總裁韋小寶   》 第46節:職業經理人吳三桂      霧滿攔江 Wu Manlanjiang

  可是沒想到,吳三桂這邊還琢磨着老老實實做他的工作,那邊董事長劉宗敏卻忽發奇想,逮住吳三桂的女朋友陳圓圓亂泡一氣,這事搞得吳三桂好沒面子,就托朋友跟李董說情,大傢都是場面上的人物,何必這樣讓大傢難堪呢?可是李董卻不理會那麽多,部屬員工的女朋友,董事長想泡就泡,一丁點面子也不留。
  吳三桂氣急敗壞,索性去東北的大清集團找董事長多爾袞,商議雙方公司資産重組之事。多爾袞正愁自己的産品打入中原市場,見吳三桂提出這個要求,大喜過望。這纔是正要打瞌睡就有人給遞枕頭,當即答應了吳三桂的所有條件,一起秘密的商業策劃正式進入了運行階段。
  卻說大順集團的董事長李自成,一覺醒來,突見滿大街的大清集團産品廣告,數不清的大清集團營銷員們沒頭蒼蠅一樣到處亂竄,而他自己的大順集團,已經被擠得沒有了市場空間。
  李董事長生氣了,跑到了九宮山,恰好一座廟裏正在招聘方丈,他就跑進廟裏做了和尚,從此不再理會紅塵間的煩惱和憂愁。
  吳三桂幫助大清集團打下了市場,然後雙方按照最初的合作承諾,大清集團將西南市場分割給了吳三桂,而西南子公司則自行設立財務及人力資源等相關部門,自負盈虧,除了産權上仍然隸屬於大清集團之外,對於西南子公司的經營事務及管理,總部從不插手過問。這一次由韋小寶帶隊的財務審計,還是西南子公司開張以來的第一次,所以吳三桂對此表示了高度的重視。
  見到韋小寶一行人進來,吳三桂哈哈大笑着站起身,迎出來:"韋經理一路上辛苦了,我們西南公司對於韋經理的到來都感到極大的振奮,我代表西南公司的全體員工,感謝韋經理長期以來對我們工作的支持,並期待着韋經理對我們提出進一步的要求與指導。"
  韋小寶與吳三桂握了手之後,嬉皮笑臉地坐了下來:"吳總啊,你可是大名鼎鼎的商界奇才啊,不瞞你說,我還沒生下來之前,在我媽肚子裏就聽說過你的大名。"
  "你媽肚子裏?"吳三桂怔了一下,旋即放聲大笑起來,"看不出來韋經理你居然這麽幽默,哈哈哈,真是太幽默了。"
  韋小寶卻正色道:"吳總,我這可不是跟你開玩笑,是很認真的。"
  "認真的?"吳三桂詫異地望着韋小寶那張煞有介事的嘴臉,"那韋經理一定是個天才,在你媽媽肚子裏的時候就懂得事了。"
  "馬馬虎虎了,也就是我媽媽胎教搞得好一些。"韋小寶謙虛道,"那麽吳總,你是什麽時候懂事的呢?"
  "這個……人嘛,活到老,學到老。"吳三桂心裏緊張起來,這個韋小寶好像是在鬍說八道,細一想卻是話裏有話,大意不得。好在他早有應對之策,不慌不忙站起身來,拉開旁邊一道門,"韋經理,你們是來對我們子公司做財務審計的,我們西南子公司絶對配合你的工作,有什麽要求,你就直接對我提出來好了。西南子公司歷年來的賬目全在這裏,請韋經理看看。"
  韋小寶瞄了一眼那扇門裏,衹見房間裏邊堆得小山一樣的財務賬目,他咧了一下嘴,說道:"吳總啊,你這樣搞可真是冤枉我了,我要是進了這扇門,沒三年五載是出不來的,這麽多的報表數字,看一輩子也看不完,吳總你還是饒了我吧,別拿我當竇娥冤枉了。"
  "竇娥是誰?"吳三桂怔了一下。
  "吳總你連竇娥也不知道嗎?"韋小寶的驚訝,比之於吳三桂更甚。
  (4)倒黴的女財務經理竇娥
  竇娥在學校裏學的是會計,畢業之後到人才市場上求職,進了蔡老太婆麻辣豆腐公司做出納,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因為表現優秀,自己又考到了會計證書,就做了公司的財務部經理。
  正當竇娥的事業一帆風順嚮前發展的時候,公司高層股東之間産生了齟齬與分歧,這件事無可避免地將竇娥牽扯了進去,從此形成了管理學歷史上最著名的"竇娥冤"案例。
  卻說這傢蔡婆婆公司,是分別由蔡老太婆和張老太婆兩個老太婆聯繫了十幾傢街坊鄰居共同出資成立的,開始的時候是蔡老太婆的股份居多,所以公司註册為蔡老太婆麻辣豆腐品牌發展有限公司,但是張老太婆在最近提出公司進一步融資的建議,建議由自己的兒子、現任公司總經理的張驢兒張總註入一部分資金,也成為公司的股東。對此,大股東蔡老太婆毫不猶豫地給予了拒絶。
  蔡老太婆拒不合作的態度,惹火了張老太婆,於是張老太婆提出公司的經營方針存在着嚴重缺陷,要求對公司的財務賬目進行審計。
  總經理張驢兒把竇娥找了去,吩咐她把公司最初的原始賬簿都翻找出來,一筆一筆地進行審計,竇娥衹是一個財務經理,老總的話不敢不聽,就照張總的吩咐做了。
  審計的結果大出竇娥的預料,沒有發現蔡老太婆搗鬼的證據,卻有幾筆賬目,涉嫌與張驢兒總經理有關。早在公司成立之初,張驢兒總經理花費了一筆錢添置了一個磨豆腐的大磨盤,當時張驢兒從公司支出了一百兩銀子支付對方。但據竇娥從賬面上判斷,這筆銀子至少有一半被張驢兒自己侵吞了。
  這個意外的結果讓所有的人都跌破眼鏡,股東們立即成立了仲裁委員會,要對此一事件進行質詢並仲裁。
  財務經理竇娥出席了股東大會,並在會上出示了張驢兒夥同二股東張老太婆的幾筆糊塗賬目。針對這幾筆糊塗賬,張驢兒總經理做了如下回答:
  "公司的經營,是一個投入産出的過程。譬如說公司現在需要一扇大磨盤,並考慮用一百兩銀子購置這項固定資産,預計該資産二十年提取完全部的折舊費用,並在三年內收回磨盤的投資實現盈利,這是我們經營方面的考慮,是運行公司的最起碼的思維。
  "現在,竇娥說那扇磨盤不值一百兩銀子,說對方賺得太多了,這個想法就太小氣了。我們不理會對方賺多少,我們為什麽要理會這個問題?難道我們做一筆生意,還不讓對方賺錢嗎?對方能賺到多少不關我們的事,重要的是,我們花的這個價錢是否值得。
  "企業的實際運作也表明,公司花費一百兩銀子購置這扇磨盤是合理的,我們得到了一筆價值遠超出於我們所付出的成本的資産。
  "所以,做生意,做主管,考慮的不是對方賺了多少,而是你得到的東西與你付出的成本相比,是否值得。
  "如果有一個經理人,他從公司的賬面上支出了五百兩銀子,卻衹花了十兩就達到了公司所需要達到的目標,那麽儘管這個經理人侵吞了公司四百九十兩的銀子,但他仍然是公司最需要的管理者。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花山文藝出版社
第1節:學習韋小寶第2節:挑戰高管第3節:董事長康熙的煩惱第4節:小角色,大威脅
第5節:鰲總怎樣變成色狼第6節:企業的奉獻精神第7節:董事會改選决定第8節:合作與博弈
第9節:升職的藝術第10節:像老闆那樣思考第11節:做一個聰明的善良人第12節:尋找下綫的天地會營銷員
第13節:陳近南的難題第14節:聘請一個妖怪去取經第15節:嚮鰲拜索賠第16節:跌進糞坑裏的上司
第17節:給康熙老媽找個情敵第18節:你是一隻大老鼠第19節:韋氏管理學語錄精選第20節:意外的結果
第21節:像阿鬥那樣製服諸葛亮第22節:傷心監事會第23節:神竜島企業文化調研第24節:宋江的文化擴張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