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星荟萃 》 藝術人生:超越平凡的人生藝術 》
第46節:張藝謀
王崢 Wang Zheng
朱軍 Zhu Jun
果然,這期節目的一開場就是一場"智鬥"。當朱軍出場簡短介紹完楊瀾、《藝術人生》熟悉的音樂響起的時候,按理說楊瀾應該從噴繪照片的背景板後立即出場,但許久纔見楊瀾出現。她是這樣解釋的:"我帶了兩盒面巾紙,一盒給你一盒給我,因為《藝術人生》容易讓人感動。"面對突如其來的"迎面一招",朱軍機智地使了個"乾坤挪移大法":"紅男緑女,還特別講究。桌上有了這兩盒面巾紙以後,好看多了。"全場掌聲。導播間裏,欄目組的同事不禁感慨:"楊瀾果然聰明,這節目難做,但肯定好看。"
關於紙巾還有個花絮。一傢紙巾廠想和《藝術人生》合作,生産"藝術人生"牌紙巾。製片人王崢"挺有意思"的一句笑談讓各大媒體大做文章。
這期節目楊瀾沒有哭,談到種種經歷她一直燦爛地笑着。談到孩子,她的眼裏有掩不住的母性光輝。
別人眼中的楊瀾理性剋製,是個全能女人,但在這期節目中,我們似乎看到了她曾經形容的內心深處的自己:"我渴望浪漫的生活,渴望冒險,渴望掙脫一切束縛,遠離塵囂,在天上飛!"
(本期導演張穎)
我們對張藝謀的期待永遠是他的下一部作品。這個中國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人物,擁有數得盡的作品和數不盡的影響力。他的作品,對於電影是故事,對於社會是話題,甚至可以成為歷史"大事年表"的索引。我們會清楚地記得《紅高粱》那年我們談論着什麽,《活着》那年我們談論着什麽,《十面埋伏》那年我們又談論着什麽,以及今後的若幹年,我們還會談論着張藝謀的什麽……
激情現場
名字的故事
朱軍:今天的節目有點特別,沒有寬大的演播室,沒有現場的觀衆,但是這樣也好,我們可以安安靜靜地和嘉賓作一次心與心的交流。今天來《藝術人生》做客的主人公無需我過多的介紹,三個字足以,那就是張藝謀。你好,張導。你每一年都為觀衆送上一部精美的影片,這麽多年走過來,我特別想問一句,你覺得纍嗎?
張藝謀:還好吧。我這個人比較喜歡工作,喜歡拍電影,所以就談不上。
朱軍:如果讓你閑下來完全休息一個月兩個月,你覺得你會怎麽樣?
張藝謀:從1983年畢業拍第一部電影到現在,很少有兩三個月完全閑着的時候。拍電影的工作也不一定完全像大傢所想的那麽辛苦,它本身有勞逸結合的成分。
朱軍:如果讓你在兩三個月當中什麽都不幹,你會怎麽樣?
張藝謀:沒試過,也沒想過。我估計還是得找點事。
朱軍:我知道你名字中間那個"藝"是你自己改的,當初是高粱飴的飴。
張藝謀:是言字邊加一個臺灣的臺。
朱軍:這個單字應該解釋成什麽意思?
張藝謀:我查過字典,好像是傳訊,老一代傳導給下一代。
朱軍:在那個年代起這樣一個名字,應該說是需要一些勇氣,並且要有一定的文化和知識積纍。
張藝謀:我聽我媽說,名字是我爺爺給起的。我沒有見過我爺爺,大概我沒有出生他就去世了。這個"詒"字不常見,所以淨被人念錯。容易看成三點水,就念張治謀;看成兩點水,就念張冶謀。總是被人念錯,弄得我被人取笑。我倒真沒想到要投身藝術,衹是後來插隊的時候轉戶口,有了一次改戶口本的機會。
記者:你把它改成了藝術的"藝",結果在藝術上確實有謀略。
張藝謀:沒多想,完全巧合。還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巧合。我1971年分配到陝西省陝棉八廠當工人的時候,工種公佈欄居然把我的名字寫成了張銀幕,就是放電影的銀幕。我查了半天,後來一看前紡車間有一個張銀幕,我猜可能是我,但是不敢肯定。後來我就去問,人傢說這就是你。口誤加筆誤的結果,一個人念一個人寫,一共800個人的名字,大概不是寫的聽錯了,就是念的發音不準。這是1971年9月的事情。現在我和銀幕結下了不解之緣,所以我覺得這個細節是很特別的。
我的父親母親
朱軍:剛纔談到了你的母親,能給我們講講老人嗎?
張藝謀:也講不了太多,因為我很不習慣訴說革命傢史。我媽媽是個大夫,看皮膚科的。在我的印象中,她是讓我在家庭裏感覺到愛的最主要的來源。因為我爸爸是很嚴厲的,我們傢是很典型的中國老式家庭,慈母嚴父,我爸爸不愛說話,不苟言笑。我考上電影學院以後,給傢裏打電話的時候,衹要我媽在,我爸就會把電話給我媽,讓我媽跟我說話。他在旁邊想要問的問題呢。
朱軍:告訴你媽媽讓她問你。
張藝謀:他知道我跟我媽會說很多話。我跟他坐那兒就沒話,我兩個弟弟也是這樣。我知道其他陝西人家庭不是這樣,好像男人之間話都很多。
朱軍:其實咱們的家庭很像,父親都有特殊的經歷。
張藝謀:我一直比較壓抑,家庭背景不好,政治出身不好,我父親他們弟兄三個都是國民黨黃埔軍校畢業的。大概小學的時候,一些小的細節讓我感覺到家庭背景不光彩。那個時代是個政治的時代。我那時候是好學生--中隊長、大隊長--所以上初一的時候就寫入團申請書,後來沒有入得了。老師把我叫去,語重心長地說:"你要有這個心理準備。出身不能選擇,但是道路可以選擇。"老師並沒有給我詳細講,其實沒有任何人跟我講家庭背景的事情。那時候我也不敢問。很坦率地說,我一直是比較自卑的。
朱軍:為什麽會自卑?
張藝謀:因為家庭的環境導致了一種無形的、心理的壓力。上學、分工作、插隊之後招工,都要用政審來篩選。一件兩件這樣的事情就會造成很大的陰影,再加上我又是一個比較內嚮、多思的人。我就是愛想事。
朱軍:所以別人都管你叫老謀子。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
|
第1節:明星還原為普通人 | 第2節:用文化引導娛樂 | 第3節:我們尊敬直面歷史的老人 | 第4節:發展再聚首品牌 | 第5節:朱軍訪談錄 | 第6節:有責任心的男人 | 第7節:《摔三弦》一舉成名 | 第8節:迷迷糊糊闖央視 | 第9節:導演、製片人趙本山 | 第10節:為什麽心情不好 | 第11節:絶對幕後 | 第12節:本期主人公陳凱歌導演 | 第13節:愧對父親 | 第14節:第五代的黃土情結 | 第15節:誠意電影和商業電影 | 第16節:道具的背後 | 第17節:陳坤 | 第18節:服務員的理想 | 第19節:電影學院的好學生 | 第20節:偶像是有責任的 | 第21節:憂鬱的背後 | 第22節:五福臨門贈傅彪 | 第23節:夫妻患難見真情 | 第24節:真浪漫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