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类 》 讀史方輿紀要 》
捲三十五
顧祖禹 Gu Zuyu
◎山東六
◇青州府東至萊州府三百十六裏,東南至海五百裏,南至兗州府沂州四百四十六裏,西南至兗州府四百二十裏,西至濟南府三百二十裏,東北至海百八十裏。自府治至布政司見上,至江南江寧府千五百裏,至京師千裏。
《禹貢》青州地。春秋、戰國為齊地。秦置齊郡。漢因之,又分置北海郡。後漢為齊、北海、樂安三國地後漢青州理臨。永嘉末,陷於石勒後趙冉閔之亂,段龕據此,尋為燕慕容恪所陷。其後南燕慕容德建都於此南燕於廣固置燕都尹。義熙五年,劉裕滅之。宋仍為齊郡,兼置青州劉裕初平南燕,置北青州,治東陽,以廣陵有南青州也。後省南青州,而北青州直曰青州。今詳見州域形勢。後魏及後周因之。隋初,郡廢州存,煬帝復改置北海郡。唐復曰青州。天寶初,亦曰北海郡。乾元初,復故。尋曰平盧軍節度。五代因之。宋仍曰青州亦曰北海郡。淳化五年,改軍名曰鎮海軍。慶歷三年,置京東東路於此。金曰益都府。元為益都路。明初,改曰青州府,領州一、縣十三。今仍曰青州府。
府憑負山海,利擅魚????。班固曰:臨淄,海、岱間一都會也。蓋自太公建國以來,齊往往稱雄於天下,歷漢及晉,未始不以臨為三齊根本。後燕之亡也,潘聰說慕容德曰:青、齊沃壤,號曰東秦,土地二千裏,四塞之固,負海之饒,可為用武之國。廣固城,曹嶷所築,山川險峻,足為帝王都。若得其地,閉關養銳,伺隙而動,此今日之關中、河內也。德用其說,遂復據有三齊。劉宋垣護之曰:青州北有河、濟,又多陂澤,非敵所嚮。蓋謂地險足恃也。宋樂史曰:營丘東道之雄,號稱富衍,物産尤盛,蓋太公由之以興,管仲用之而霸。山東之國,齊為最強,地利然矣。
益都縣附郭。古臨淄地。漢置廣縣,屬齊郡。後漢屬齊國。晉屬東莞郡。劉宋改置益都縣,屬齊郡。後魏因之。隋為北海郡治,自是州郡皆治此。今編戶二百六十七裏。
○益都城在今城北。漢益都城,在今壽光縣北,北齊始移治齊郡城北。隋因為青州治,今城亦曰南陽城。宋武帝剋慕容超,平廣固城,以羊穆之為青州刺史。穆之乃築城於陽水北,名曰東陽。其後復築城於陽水南,名曰南陽。蓋府城舊有二城,其北城即羊穆之所築東陽城也。永初末,刺史竺夔守此,後魏攻圍數月不拔。泰始二年,刺史瀋文秀舉兵應晉安王子勳,旁郡皆起兵應建康,合攻東陽,為文秀所敗。既而文秀歸順,仍守東陽,後魏將慕容白曜攻圍三年,無救而陷。魏人亦為青州治,普泰初,崔祖螭聚衆圍東陽,刺史王貴平拒卻之。是也。《括地志》:東陽即郡治東城。曾肇曰:東陽府治北城,隋築益都城,東陽並入焉。《齊乘》曰:府城為南陽城,其北為東陽城,東西長而南北狹,兩城相對,抱水如偃月,因水以為隍,因崖以為壁。蓋古合兩城為一。宋時兩城故址猶存。靖康兵燼,入金始並於南城。明洪武三年,因舊址以磚石,環城為池。十一年,建齊藩,復因東陽城故址,修築土城,尋以國除而止。今府城門四,周十三裏有奇。
廣縣城府西南四裏。漢縣,高帝封召歐為廣侯,宣帝又封淄川孝王子寬為廣侯,邑於此。晉永嘉末,曹嶷改築廣固城,而故縣遂廢。《水經註》:濁水自為山東北流,徑廣固城西。城在廢廣縣西北四裏。水又東北徑堯山東,又東北徑東陽城北。○廣固城,在府西北八裏。《志》雲:漢魏以來,青州並治臨淄。晉永嘉末,劉聰將曹嶷為青州刺史,欲竊據東方,以臨淄城大難守,乃於堯山南三裏築此城,名曰廣固,以城旁有澗甚廣,因以為固也。大寧初,後趙石虎攻剋之,仍置青州鎮焉。隆安三年,慕容德據此,其城四周絶澗,阻水深隍。德又於其中築內城,亦曰小城。慕容超名廣固內城南門曰天門,是也。義熙五年,劉裕攻廣固,剋其大城,超入保小城,裕築長圍守之,及城下,遂平其城隍,而改築東陽城,為青州治雲。《九域志》:廣固城即古樂安城,在益都縣西四十裏誤。
柳泉城在府東。漢縣,屬北海郡,宣帝封膠東戴侯子疆為侯邑。後漢省。晉隆安三年,慕容德攻廣固,幽州刺史闢閭渾遣司馬崔誕戌薄荀固,平原太守楊豁戍柳泉,誕、豁皆降於德。鬍氏曰:薄荀,人姓名,因以名固,亦在廣固城西。
○雲門山府南五裏。一名雲峰山,山麓為花林疃,其上為大雲頂,中有通穴如門,可容百餘人,遠望如懸鏡,旁有黑竜洞及石井。又有水簾洞在其陰,或謂之劈頭山,以與劈山相接也。《志》雲:劈山在雲門山東南,石壁自頂開裂,二峰屏峙,高插雲霄,遠望如刀劈狀,亦謂之劈裂峰。其南曰八仙臺,臺之阿有皇化寺,今為廣福寺。
堯山府西北八裏。《三齊記》:堯巡狩時所登也。山南有二水,名東西丹水,廣固城在其南。○駝山,在府西南八裏,雲門之右,以形似名。山陰有竜湫。又竜山,在府西二十裏,有二山,俱蟠麯如竜形。又石膏山,在府西南二十五裏,以石色潤澤如膏也,南陽水出焉。《志》雲:府西二十五裏有九回山,回亦作會,俗名九扈山,北陽水出於此。
香山府東四十五裏。孤峰獨聳,絶頂有泉,鼕夏不竭。山南又有竜女泉,《元和志》謂之箕山,《齊乘》以為琪山也。自山而南、而西,有群山聯屬,直接顔神鎮。《志》雲:郡境諸山,多在西南,東郊平原百餘裏,惟香山童然特峙雲。
冶嶺山在廣固城西南。一名為山,濁水所出。亦謂之陽水,通謂之澠水,即今北陽水也。山麓有五竜口,北陽水所經也。劉裕伐南燕,南燕嬰城拒守,經時不拔。河間人玄文說裕曰:昔趙攻曹嶷,望氣者以為澠水帶城,非攻可拔,若塞五竜口,城當自下。石虎從之而嶷降。後五日,大雨雷電震開。慕容恪攻段龕,十旬不拔,塞口而龕降。無幾,雷復震開。今宜仍舊修塞。裕從之。超及城內男女悉皆腳弱,病者大半,城遂下。或曰:冶嶺蓋堯山別阜也。
○南陽水在城北。源出石膏山,東北流,經廣縣故城西。又東北有石井水註之,又北而東貫益都南北兩城間,東合建德水,入巨洋水。或誤為南洋水。元至正二十年,察罕圍益都,遏南洋河以灌城,即是水也。水上有南洋橋,在城北門外。
北陽水在城西。源出九回山,東北徑五竜口,又北徑廣固廢城,又北徑堯山,東至東陽城北。又東北徑石槽城,又北至樂安合女水,又東北入巨澱。一名濁水,又名長沙水,亦謂之澠水。《水經註》:淄水合濁水,濁水東北徑廣固城西,亦曰澠水。石趙攻曹嶷於廣固,望氣者謂澠水帶城,非可卒拔。南燕慕容超來,河凍皆合,而澠水不冰,超惡之。其臣李宣曰:澠水無冰,良由逼帶京城,近日月也。超悅。既而劉裕來攻,議者謂塞五竜口,城必當陷。塞之,果驗。又此水時有通塞,劉宋及元魏太和中,水嘗竭而復流。古諺雲:澠水不冰,瘦馬不渡。蓋謂此水。亦誤為北洋水。元末,擴廓圍益都,築長圍,决洋水灌城。即南陽、北陽二水矣。
淄水府西五十裏。源出萊蕪縣原山,東北流經縣界,而達於臨淄,至樂安、壽光縣入海。《禹貢》:濰、淄其道。此淄水也。《漢志》:淄水出源山東,至博昌入[1111]。今淄水出顔神鎮東南二十五裏嶽陽山東麓,東北流徑萊蕪𠔌,又北徑長峪而東流,聖水入焉。又東北徑牛山,折而北,天齊淵水入焉。又北漸臨淄東城,又東北徑安平故城北,又東北徑樂安縣東南、壽光縣西,又北入巨澱,註馬車瀆,合時水入海。淄多伏流,潦則薄崖,涸則濡而已,俗謂之九十八漏。《晉書》:永和十二年,燕慕容恪引兵擊段龕,未至廣固百餘裏,龕帥衆逆戰,恪大破之於淄水。即此。
彌水在府東北。源出臨朐縣沂山西麓。彌,一作氵弭。又《國語》謂之具水,袁宏以為巨昧,王韶以為巨衊,或曰朐彌,或曰巨沫,實一水也。又《後漢書》以為巨末,《後魏書》以為氵巨液。自沂山而東北,經臨朐縣東南,熏冶泉入焉。又東經覆釜山,又北經委粟山,又東北合逢山石溝水,又北經府城東北建德水,合南陽水入焉。又東北康浪水入焉。又北徑壽光縣東,又東北下黑塚泊入海,亦謂之巨洋水。《漢志》:洋水出石膏山。蓋誤以南陽水為洋水也。
孝婦河在顔神鎮南三裏,其地亦名秋口。《志》雲:孝婦河本名竜水,亦曰籠水,又名孝感泉。《水經註》:竜水南出長城中,今顔神鎮有孝婦祠,祠下即古齊築長城處也。西徑萊蕪山陰,北入濟南府淄川縣界。今詳見濟南府鄒平縣。○七裏河,在府南,源出劈山之陰。又有石井水,亦出劈山,流經廢廣縣城東,七裏河流合焉,經府城南,又東北入南陽水。又城西有石子澗,流合石井水。
○顔神鎮府西南百八十裏,接萊蕪、淄川二縣界。以齊孝婦顔文妻居此而名。地宜陶,又産鉛及煤,居民稠密,商旅輻至,設巡司及稅課局於此。《輿程記》:鎮北去淄川縣三十裏,西南去章丘縣百裏。嘉靖十七年,山寇作亂,專設通判一員駐札。三十七年,築城於此,為守禦之備。○金嶺鎮,在府西北七十裏,西南去淄川縣五十裏,蓋接境處也。嚮有金嶺馬驛。又府城北有青社馬驛。舊青社、金嶺,皆置遞運所,今革。
青石岡在顔神鎮西南。兩山壁立,連亙數裏,南走淮、徐之道也。又石棚寨,在府西南山𠔌間,明永樂中,妖婦唐賽兒作亂,保據於此。○氵巨液戍,在府東北彌水上。《後魏書》:太和十六年,青州氵巨液戍獲白雉一頭,時以為瑞雲。
石樓在府西。唐天復三年,朱全忠將朱友寧攻王師範,拔臨淄,進攻青州,師範帥登、萊兵拒之。於石樓為兩柵,友寧進攻,師範奮擊敗之,斬友寧,逐北至米河。米河即巨沫水也。時汴兵蓋南趨臨朐,故師範追之於巨沫水上。○好石橋,在府西南,元末,察罕遣軍破益都賊將毛貴於此。
臨淄縣府西北三十裏。西至濟南府淄川縣九十裏。古齊都也,齊獻公自薄姑徙臨淄,即此。漢置臨縣,為齊郡治。後漢為齊國治。又青州亦治此。晉、宋及後魏因之。後齊以齊郡治益都,臨廢入焉。隋開皇十六年,復置臨淄縣,屬青州。唐、宋因之。元至元三年省入益都縣。十五年,復置。今土城周四裏,編戶六十一裏。
○齊城在縣城北。亦曰齊國,城址周四十裏,自齊獻公以下皆都此。《齊記》:古齊城周五十裏,有十三門,其西曰雍門。《左傳》:襄十八年,晉及諸侯伐齊,伐雍門之荻。己亥,焚雍門。哀十三年,陳恆殺闞止,大陸子方出雍門奔衛。《戰國策》:孫子說田忌輕車銳卒衝雍門。又齊王建入朝秦,雍門司馬入諫。是也。《說苑》:韓娥東至齊,乏糧,過雍門,鬻歌於市。其南曰稷門。昭二十二年,莒子如齊莅盟,盟於稷門之外。《戰國策》:談說之士,會於稷下。蓋齊人於稷門立學捨也。《史記》:齊宣王喜文學遊說之士,是以齊稷下學士復盛,且數百千人,荀卿嘗為稷下祭酒。鄭玄曰:稷下生齊人,亦號曰棘下生也。其西南曰申門,門外有申池。文十八年,齊懿公遊於申池,邴蜀、閻職二人弒公,納諸竹中。襄十八年,晉伐齊,焚申池之竹木。杜氏曰:齊城無池,惟南城西門有池,門因以池名。又《晉書》:慕容德宴庶老於申池,左太衝以為昭華池也。西北有揚門。襄八年,範鞅門於揚門。又州綽門於東閭。杜預曰:揚門,齊西門,東閭,齊東門也。又東南門曰鹿門。昭十年,國人追敗欒施、高疆於鹿門,遂來奔。《括地志》以為武鹿門,此古門之可考者也。又有郭關,則齊郭門也,田氏殺闞止於郭關,是矣。其章華東門,則齊宮門也。王二十六年,蘇代自燕入齊,見於章華東門,是矣。秦滅齊,因故城置齊郡,其後項羽封田都為齊王。漢有天下,封庶長子肥為齊王,皆即故城都焉。所謂臨十萬戶,天下之雄國也。景帝時,七國反,齊獨以臨拒守。後漢初,為張步所據。建武五年,耿討步,拔臨而守之,步引兵至臨東,將攻。先出水上,遇步前軍,恐挫其鋒,令步不敢進,乃引歸小城,陳兵於內,分兵陳於城下,直前會戰。升王宮壞臺望之,鋒既交,乃自引精兵橫突步陳,大破之,帝亦尋至臨勞軍。蓋臨有大城,又有小城也。魏晉以來,皆承舊製。永嘉喪亂,始漸衰耗。今縣蓋隋所改置,在故城西南隅,其城歷代完毀不一,今僅有土垣而已。
安平城縣東十九裏。本齊邑。《史記·齊世傢》:平公割齊安平以東為田氏封邑。王末,燕師入齊,齊田單走安平。既而齊襄王封單為安平君。是也。漢置東安平縣,屬川國。應劭曰:博陵有安平,故此加東。後漢改屬北海國。世祖封川王子茂為安平侯。晉改屬齊國。劉宋曰安平縣,仍屬齊郡。後魏因之。北齊廢入臨。唐武德四年,復置安平縣,屬青州,八年廢。《志》雲:城內有石槽,俗因謂之石槽城。
西安城縣西北三十裏。或曰:春秋時之渠丘也。昭十一年,楚申無宇曰,齊渠丘實殺無知。杜預曰:渠丘,今西安也,齊大夫雍廩邑,北距時水。漢置西安縣,屬齊郡,武帝封李朔為軹侯,食邑西安。後漢建武五年,耿討張步,步使其弟藍將精兵守西安,以諸郡兵守臨,相距四十裏。進軍畫中,居二城間。視西安城小而堅,藍兵精,臨雖大,實易攻。乃佯言攻西安,而襲攻臨,拔之。藍懼,棄西安,走劇。晉仍屬齊國。劉宋及後魏屬齊郡。北齊廢。
畫邑城縣西北二十裏。齊邑也。孟子去齊,宿於畫。又樂毅伐齊,聞畫邑人王賢,即此。後漢耿攻張步,進軍畫中。章懷太子曰:即畫邑也,以氵畫水而名。○時水城,在縣西北三十裏,劉宋置高陽縣,後魏因之。隋開皇十六年,析高陽置時水縣。大業初,俱廢入臨淄。唐武德四年,復置時水縣,屬青州,八年廢。今高陽見高苑縣。又索頭城,在縣東南二十裏,女水之南,相傳後魏將慕容白曜攻宋青州刺史瀋文秀於東陽,因築此城,南人呼魏人為索頭也。
○牛山縣南十裏。齊景公登山流涕處。孟子所云牛山之木嘗美者。徐《齊都賦》雲:牛嶺鎮其南。謂此。其相接者曰菟頭山,一名駝頭山,又名鼎足山。《晉書·載記》:慕容德北登社首山,東望鼎足者也。上有齊桓公及管仲塚,又桓公女亦葬焉。女水出於此。《括地志》:鼎足山一名牛首岡,在縣東十五裏。又縣南十五裏有山,《詩》所云遭我乎之間者。《漢志》作農山。又有南郊山,在縣東南十五裏。下有天齊淵。一名南野山。○稷山,在縣西南十三裏,上有稷祠,或曰齊稷門,稷下之名以此。又縣西二十裏有愚公山,山北為愚公𠔌,時水徑其下。其南有杜山,相傳齊宣王獵於此。
商山縣西八十裏。一名鐵山,跨益都、臨淄、新城三縣界。崔琰《述徵賦》:涉淄水,過桓都,登鐵山,望齊密。是也。《晉書》:慕容德立冶於商山,置????官於烏常澤,以廣軍國之用。《魏書·食貨志》:崔亮言南青州苑燭山,齊州商山,並是往昔銅官。《元史·合剌普華傳》:嘗以事至益都,於四腳山下置廣興、商山二冶。即此。
營丘在故齊城內。舊《志》:在縣北百步外城中。《史記》:太公都營丘,後五世鬍公遷薄姑,弟獻公又徙臨淄。今昌樂縣本漢營陵縣,陵與丘同義,當是太公所封也。《水經註》:《爾雅》水出其前,右為營丘。營陵城南無水。異《爾雅》之文,不得以為營丘矣。營丘,山名也。《詩》:子之營兮。今臨淄城中有小丘,周三百步,高九丈,淄水出其前,與《爾雅》符。郭璞言:齊之營丘,淄水徑其南及東。是也。其外郭即獻公所徙臨淄城,世亦謂之鹵城。齊王伐燕,鹵其民實居郭中,因名也。《通典》:臨淄一名營丘,少之代,有爽鳩氏,虞夏時有季車,湯末有逄公伯陵,殷末有蒲姑氏,皆為諸侯國於此。周成王時,蒲姑與四國作亂,成王滅之,以封太公,後徙臨。亦其地也。孔穎達曰:營丘臨水上,故曰臨。獻公之徙,猶晉氏之深翼居絳,其實一城也。顧氏曰:《班志》雲,臨淄名營丘,此猶晉遷於新田,而仍謂之絳;楚遷於若阝,而仍謂之郢。蓋因臨淄城中有小丘,而係以舊名,非即古營丘也。《晉·載記》:慕容德如齊城,登營丘。即此地也。杜氏又謂臨淄後為營陵。夫《漢志》明言齊郡治臨,北海郡治營陵,豈一城乎?《通志》又云:營丘城在今縣西北二裏。亦誤也。
中峪在縣西南。《志》雲:自臨淄西南至萊蕪,有長峪,界兩山間,長三百裏,中通淄河。《左傳》:襄二十五年,閭丘嬰與申鮮虞乘而出,及中。哀十四年,子我出,陳氏追之,失道於中者也。今其民獷悍不識官府,為盜賊之藪。
○淄水在城東。《志》雲:淄水東北經牛山西。又東,天齊水出焉。過縣東,入樂安縣界。《戰國策》:田單為齊相,過淄水,見老人涉淄而寒,解裘衣之。又淄水在城南,澠水在城北,魯仲連謂田單騁乎淄、澠之間。《淮南子》:易牙嘗淄、澠而別之。是也。後漢建武三年,耿攻張步,拔臨淄,軍於淄水上。即此。
澠水在縣西。源出故城西南之申池,分為二流:西流曰係水,北流曰澠水。《左傳》:昭二年,晉侯與齊侯宴,齊侯曰:有酒如澠。是也。北流至博興縣界,入於時水。又係水自縣西而北流二十五裏,復分二流,俱入時水。《水經註》:澠水出營丘城東,世謂之漢湊水,西經樂安、博興,與時水合。
時水在縣西南二十五裏。其地名矮槐樹,舊置郵亭於此。平地出泉,謂之曰而彡。《左傳》:襄三年,齊侯與晉士盟於而彡外。哀十四年,子我之臣大陸子方,以公命取車於道,及而彡,衆知而殺之。是也。源淺易涸,亦名幹時。《左傳》:莊九年,及齊師戰於幹時。《漢志》:臨淄有如水。《水經註》:如水,即時水也。如與時,音相近耳。其色黑,俗又謂之烏河,亦曰黑水,又謂之源水。《志》雲:時水蓋伏淄所發,自矮槐樹西北徑黃山,又北徑愚山,又屈而徑杜山,氵畫水入焉。又北徑西安城西,係水入焉。又北至濟南府新城縣東南之索鎮,可通舟楫。又北至博興南之灣頭,與小清河會。又東徑樂安縣北,又東北由馬車瀆入海。
女水在縣東十裏。源出鼎足山齊桓公女塚側,因名。東北流經東安平故城南。郭緣生曰:女水化隆則水生,政薄則津竭。南燕建平六年,水忽暴竭,玄明惡之,浸病而亡。太上四年,女水又竭,慕容超惡之,燕祚遂淪。《續述徵記》:女水至安平城南,伏流十五裏,然後更流,註北陽水。今石槽城東北出泉,俗名馬臺河,至樂安東北,合北陽水,入巨澱,蓋即女水之伏流者也。
氵畫水縣西二十裏。《水經註》:氵畫水出時水,東去臨淄城十八裏,所謂氵畫中也。俗謂之宿留水,以孟子三宿出畫雲。西北流入於時水。今俗謂之泥河,在金嶺鎮東。○康浪水,在縣西十裏平地,北流與係水合。寧戚歌曰:康浪之水白石粲。謂此。
天齊淵在縣東南八裏。出南郊山下,有五源並發,廣可半畝,土人名曰竜池。《史記·封禪書》:齊所以為齊,以天齊也。秦祠八神,一曰天主,祀天齊。《齊乘》曰:淵在淄水之東,女水之西,西南流,入於淄水。天齊之義,蘇林曰:當天中央齊也。師古曰:謂其中神異如天之腹齊。《齊記補》引《晏子》曰:吾聞江深五裏,海深十裏,此淵與天齊。司馬彪曰:齊回水如磨齊也。豈以衆泉並出,旋流如齊而名歟。
○檀臺縣東一裏。《史記》:齊簡公與婦人飲於檀臺。又梧臺在城西三裏係水傍。《說苑》:楚使者聘齊,齊襄公饗之梧臺。或謂之梧宮。又闕子曰:宋之愚人,得燕石於梧臺之東者也。今有小阜,即梧臺故基。又遄臺在縣西五十裏,《左傳》:昭二十年,齊侯至自田,晏子侍於遄臺。今俗呼為歇馬臺。○雪宮,在縣東北五裏,即齊宣王見孟子處。又《晏子春秋》:齊侯見晏子於雪宮。《志》雲:齊城內有故王宮,即戰國及漢時諸王故宮也。
蘧丘裏在縣西。《後漢志》:西安有蘧丘亭,亦曰渠丘,或謂即古葵丘。《左傳》:莊八年,齊侯使連稱,管至父,戍葵丘。辨者曰:葵丘去齊都甚近,無置戍之理,是必齊之邊邑,今不可考也。京相曰:葵丘在齊西五十裏,似誤。又僖九年,齊桓公會諸侯於葵丘。見河南考城縣。○莊嶽裏,在故齊城內。《左傳》:襄二十八年,反陳於嶽。昭十年,敗欒高於莊。孟子引而置之莊嶽之間數年。是也。
阝亭在縣東。春秋紀國之邑也。莊三年,紀季以阝入於齊。《國語》:齊地東至於北阝。後為田成子之邑。《後漢志》:安平有阝亭。徐廣曰:安平即故阝邑也。○棘裏亭,在縣西北,杜預曰:西安縣東有棘裏亭,陳桓子召公子山而反棘焉。是也。或謂之戟裏城。《括地志》以為即古畫邑雲。
博興縣府西北百二十裏。東至樂安縣三十裏,西至高苑縣四十裏。古薄姑地。漢為博昌縣,屬千乘郡,宣帝封董忠為侯邑。後漢屬樂安國。晉及劉宋因之。後魏亦屬樂安郡。北齊改為樂安縣。隋復曰博昌縣,屬青州。唐因之。五代唐諱昌,改曰博興。宋因之。元曰博興州。明初,復為縣。今土城周三裏,編戶七十六裏。
○博昌城縣南二十裏。漢縣治此。今縣則漢樂安縣城也。本屬千乘郡。後漢屬樂安國。晉省。唐初,復置樂安縣。武德八年,省入博昌,仍移治樂安城。駱賓王謂博昌移就樂安故城,是也。天復三年,朱全忠將朱友寧攻平盧帥王師範,陷博昌,進拔臨淄,抵青州城下,即今縣矣。
薄姑城縣東北十五裏。殷末薄姑氏國也,亦曰蒲姑。周成王時,薄姑與四國作亂,成王滅之,以益太公之封。故晏子曰:蒲姑氏因之,而後太公因之。《史記·齊世傢》:鬍公徙都薄姑。即此。又《左傳》:莊八年,齊侯遊於姑棼,遂田於貝丘。姑棼,或以為即薄姑也。《括地志》:薄姑在博昌縣東北六十裏。
利縣城在縣東。漢縣,屬齊郡。後漢屬樂安國。晉曰利益縣,仍屬樂安國。宋省。《水經註》:濟水東北徑樂安故城南,又徑薄姑城北,又東北至利縣,又東北至琅邪入海。是也。○平安城,在縣西。應劭曰:在博昌西南三十裏。漢縣,屬千乘郡。後漢省為平安亭。《水經註》:濟水自臨濟縣又東北迤為淵渚,謂之平州,亦曰平安城,故縣也,俗謂之會城。又東北經高昌城西。是也。
○小清河在縣南八裏。自濟南府新城縣界,流經高苑縣,至此又東流入樂安縣界。顧鐸曰:《漢書·卜式傳》,呂嘉反,式上書欲率博昌習舟之民以行。又唐末王師範保青州,博昌之水不設備,為汴將朱友寧所敗,則清河在縣境,當時為茫然巨浸,歷下以東,臨淄以北諸水,大都由此入海。偽齊劉豫時,分流為小清河,下與烏河合流,凡海上????場,傍河州縣,其貨物皆得達歷下,入大清河,抵張秋以至大名。其後淤廢。成化九年,參政唐源潔力請開復,於是循故跡疏之,又多置閘及開支脈溝,遇大水則開閘分流,以殺其勢,旱則閉之。東方????貨仍得抵於張秋。今歷城、章丘諸水,仍入大清。而小清上流,遂為平陸。惟孝婦河諸水,仍匯流入縣界。然旱時亦涸而斷流,潦則彌地上矣。《寰宇記》:濟水北去海百步,東北流入海,其入海水口,謂之海浦,在縣東北二百裏。
時水在縣南。自臨淄縣流入境,又東入樂安縣界。《從徵記》:縣西南有澠水,自臨淄縣北,徑博昌南界入時水,自下通謂之澠水雲。
○貝中聚縣南五裏。杜預曰:博昌縣南有地名貝中。京相曰:博昌南近澠水,水側有地名貝丘,在齊郡西北四十裏。《春秋》:莊八年,齊侯田於貝丘,見公子彭生,豕立而啼,齊侯墜車傷足處也。又《楚語》:瀋諸梁曰,齊騶馬濡以鬍公入於貝水。亦即此。《史記》謂之沛丘。《後漢志》博昌有貝中聚,是也。
高苑縣府西北百五十裏。東至博興縣四十裏,西至濟南府新城縣九十裏。古苑墻地。漢置高宛縣,屬千乘郡。後漢屬樂安國。晉曰高苑,為樂安國治。苑與宛通也。宋曰長樂縣,屬渤海郡。後魏因之。隋屬齊州。開皇十八年,改曰會城縣。大業初,復曰高苑縣。唐武德四年,縣屬鄒州。八年,州廢,縣屬淄州。宋因之。景德三年,以縣置宣化軍。熙寧三年,軍廢,仍隸淄州。元屬益都路。今土城周三裏,編戶三十一裏。
○被陽故城今縣治。漢元朔四年,封齊孝王子燕為被陽侯國。《史記·表》上作披陽,屬千乘郡。後漢建武初,又封歐陽歙為被陽侯,尋省。《水經註》:臨濟有南北二城,中隔濟水。南城即漢被陽故城也,今為渤海僑郡治。高齊又自狄城移長樂縣於此。隋改名高苑,縣屬淄州。《元和志》:縣南至州百十裏,取東南高苑故城為名。是也。高苑城,今見長山縣。
長樂故城在今縣西。漢狄縣地。劉宋孝武始僑置長平縣,為勃海郡治。北齊郡廢。隋改長平曰今城,又改高苑。《寰宇記》:劉宋於今縣西二裏如狄故城置長樂縣,高齊又移被陽故城,而此城廢。按《漢志》:狄,即臨濟。劉宋時,臨濟為縣如故,何得別置郡縣於此?豈如狄城又非狄耶。
臨濟故城縣西北二裏。故狄邑也。或曰:春秋時長狄所居,因名。《戰國策》:田單攻狄,三月不下,即此。秦置狄縣。二世二年,陳勝將周市北徇地至狄,狄人田儋殺狄令,自立為齊王。漢亦曰狄縣,屬千乘郡。漢安帝永初三年,改曰臨濟,為樂安國治。晉、宋屬樂安國。宋泰始二年,青州刺史瀋文秀舉兵應晉安王子勳,高陽、勃海二郡太守劉乘民據臨濟城以應建康。是時縣蓋屬勃海僑郡也。後魏亦曰臨濟縣,屬東平原郡。隋改朝陽縣,並入高苑,而移臨濟之名於故朝陽縣,非舊治矣。
建信城縣西北五十二裏。漢縣,屬千乘郡。高帝封婁敬為侯邑。後漢省。《水經註》:漯水自東鄒縣,又東北徑建信縣故城北,又東北至千乘。應劭曰:臨濟縣西北五十裏有建信侯城,都尉治故城。魏收《志》臨濟縣有建新城,亦即此。
千乘城縣北二十五裏。本齊邑,後屬秦。漢四年,灌嬰追擊齊將田於千乘,即此。《漢志》:千乘郡治千乘縣。後漢樂安國移治臨濟,縣屬焉。晉省。劉宋移千乘之名於漢廣饒縣,而改置陽信縣於縣界,屬樂陵郡。後魏因之。魏收《志》陽信縣有千乘城,是也。又青州亦嘗治此。隋初,縣廢。伏琛曰:千乘城在齊城西北百五十裏,有南北二城,相去三十餘裏。其一城縣治,一城故太守治也,僑置。《括地志》:千乘故城在今高苑縣北二十五裏。《寰宇記》:在縣北者,南千乘也。
高陽城在縣東南五十裏。劉宋元嘉中,於樂安地僑置高陽縣,兼置高陽郡治焉,屬冀州。後魏因之,改屬青州。東魏天平初,以侯淵行青州事,青州刺史王貴平不受代,淵襲高陽郡,剋之,旋入東陽。是也。高齊郡縣俱廢。隋復置高陽縣,大業初廢。○濟陽城,在縣北九十裏,《唐志》:景竜初,分高苑縣置濟陽縣。元和十五年,並入高苑。《志》雲:縣有古高會城,隋改縣曰會城,以此。
○小清河縣西南七裏。自新城縣東北流經此,孝婦河亦自新城縣北流合焉,土人謂之坌河。又東入博興縣界。《水經註》:濟水自菅縣東,過梁鄒縣北,又東過臨濟縣南。宋泰始三年,青州刺史瀋文秀以東陽拒魏,魏將長孫陵等敗屯清河,即此水西也。《通志》雲:縣北二十裏有濟河故道,今堙。菅縣、梁鄒,見濟南府歷城縣及鄒平縣。
隔會水在縣南。《漢志》:昌國有德會水,西北至西安入如。《水經註》:如水即時水,自西安縣西流,合德會水,又西徑東高苑、西高苑,至梁鄒入濟。杜預曰:即春秋時幹時。京相又謂之苑時。德會水訛曰隔會,蓋時水上流也。或以為漯水別名,誤。○漯水,在縣北。《漢志》:漯水至千乘入海。即此。今涸。又馬廄灣,亦在縣東南,相傳齊桓公牧馬處。
樂安縣府北九十裏。西至博興縣三十裏。漢置廣饒縣,屬齊郡。後漢屬齊國。晉因之。劉宋移千乘縣治此,並置千乘郡。後魏因之,屬青州。唐武德二年,於縣治置乘州。八年,州廢,縣屬青州。宋因之。金改為樂安縣。今土城周五裏,編戶九十五裏。
○廣饒城縣東北二十裏。漢置縣於此。武帝封中山靖王子國為侯邑。後漢至晉、宋、後魏皆曰廣饒縣。《水經註》:淄水又東北徑廣饒故城南。是也。隋廢入,置千乘縣。金人又改置樂安縣於今治,初非漢時之千乘、樂安矣。
琅槐城縣東北百十裏。漢縣,屬千乘郡。後漢省。《風俗記》:博昌東北八十裏有琅槐鄉。《漢志》:濟水東至琅槐入海。《水經註》:濟水東歷琅槐故城北入海雲。又延鄉城,在縣西北,漢縣,屬千乘郡。元帝封李譚為侯邑,後漢省。《水經註》:延鄉城謂之從城,延與從字相似也。《志》雲:縣西南又有新河城,隋開皇十八年置,大業初,省入博昌縣。
○青丘在縣北。相傳齊景公嘗畋於此。司馬相如《子虛賦》:秋田於青丘。是也。《志》雲:今清水泊,亦名青丘濼。又黃丘在縣南二十裏。《志》雲:淄水徑其東。
○小清河縣北十八裏。自博興縣流入境,又東合時水,入壽光縣界,匯衆流以達海。《通志》:小清河經高苑、博興、樂安縣界,合於烏河,又北至馬車瀆入海。烏河即時水矣。
淄水縣東南五十裏。自臨淄縣流入境,東北流,經朱傢道口,入壽光縣界。又時水,亦在縣南,東北合於淄水,於是淄水亦兼時水之名。○北陽水,在縣東南二十五裏,自益都縣流入界。又女水自臨淄縣北流合焉,俱至壽光縣入海。
巨洋水縣東南二十五裏,即彌水。縣西南二十裏有漿水河,縣北六十裏有支派溝,其下流皆合彌水入海。《志》雲:支派溝起高苑城南二裏,徑博興入縣境,泄馬傢泊諸水入海,今故跡微存,居民皆佃作輸租,非甚潦無水也。又有利豐堤在縣城北,成化十七年,知縣瀋清築。
馬車瀆縣東北五十裏。又南即壽光縣之清水泊也。《漢志》:馬車瀆首受巨定,東北至琅槐入海。亦謂之馬常坑,接高苑、博興、樂安三縣界,蓋衆水所瀦也。《紀略》曰:馬車瀆入海處,一名皮丘沱。《舊記》:淄、澠之水,合於皮丘。即此。今謂之高傢港,為海濱戍守處,有高傢港巡司,司去縣百餘裏。或作五十裏,誤也。
渤海縣東北百十裏,與壽光、博興縣接界。府境之水,皆歸於此。《志》雲:縣境濱海有三????場,曰王傢岡、新鎮、高傢港也。
○塘頭寨縣東北百裏,濱海要地也。備禦百戶所駐守於此,有土城周三裏。又樂安鎮,在縣西北六十裏,舊置巡司於此,與高傢港巡司並為守禦之所。高傢港鎮,在縣東北。新《志》:高傢港????場在縣東北九十裏□□社。又縣東北二十裏有高傢社□□□岡城□□□□□社南□。
柏寢臺縣東北二十八裏,淄水經其下。齊景公與晏子遊於少海,登柏寢之臺,而望其國,是也。少海,或曰即勃海。俗謂臺曰桓公臺,相傳桓公曾會盟於此。
壽光縣府東北七十裏。東南至萊州府濰縣八十裏。古斟灌氏地,漢置壽光縣,屬北海郡。王莽改置翼平連率於此。後漢初,光武封更始子鯉為侯邑,改屬樂安國。晉因之。宋初省。北齊復置。隋屬青州。唐初,屬乘州,尋復屬青州。今土城周五裏,編戶百三十二裏。
○劇城縣東南三十裏,亦曰劇南城。春秋時紀國地。漢置劇縣,初屬齊國,文帝分置淄川國,都劇。景帝三年,與吳楚叛,國除,並入北海郡。尋復為淄川國治。後漢初,張步據齊地,都劇。建武五年,耿討敗之,帝幸劇。尋為北海國治,以齊武王子興為北海王,都於此。晉以縣屬東莞郡。劉宋仍屬北海郡。後魏因之。北齊省。《括地志》:昌樂縣西五十五裏有故劇縣。蓋淄川所治之劇也。○紀城,亦在縣東南。應劭曰:劇縣西有紀亭,故紀國也。城內有臺,俗曰紀臺城。《春秋》:莊四年,紀侯大去其國,違齊難也。戰國時為齊之劇邑,魯連子云:劇、朐之人辨。謂此。漢因置劇縣。《志》雲:縣東北二十裏有牟城,即春秋時牟國。恐誤。牟城,今見萊蕪縣。
平望城縣西北三十裏。漢置平望縣,屬北海郡,武帝封淄川懿王子賞為侯邑。後漢省為平望亭。又樂望城,在縣東二十裏。漢縣,屬北海郡,宣帝封膠東戴王子光為侯邑,亦後漢省。《志》雲:縣南有閭丘城,隋開皇十六年,置閭丘縣,屬青州,大業初省。
巨定城在縣西北八十裏。漢置巨定縣,屬齊郡,以巨定澤而名。《水經註》:城在淄水北。是也。後漢省。《志》雲:縣西四十裏有益城,漢益縣也,屬北海郡,後漢屬樂安國。晏謨雲:司馬宣王伐公孫淵,徙豐人於益縣。亦謂之南豐城。一云南豐城在縣西二十裏,亦曰豐城。又益都城,在縣北二十裏。漢武封淄川懿王子鬍為侯邑,後並入益縣。三國魏復置益都縣。晉改置利益縣,屬樂安國。劉宋改置益都縣,今府治是也。○斟灌城,在縣東北四十裏。斟,《漢志》作鬥,與斟同。《春秋》襄四年傳,寒浞使澆用師滅斟灌及斟尋氏。杜氏曰:二國夏同姓諸侯,仲康子後相所依也。今縣有故灌亭。斟尋,今見濰縣。
○淄水在縣西南。自樂安縣東北流入界。又澠水,即北陽水也,亦自樂安縣流入界,與淄水會流,北註於清水泊。
巨洋水縣東十裏。自樂安縣流入界,過廢劇縣西,又東北會於黑塚泊,亦曰巨昧水。後漢建武五年,耿敗張步於臨淄,步引歸,伏兵起,追至巨昧水上,八九十裏僵屍相屬。《水經註》:巨洋水東北經益縣故城東,又東北積而為潭,枝津出焉,謂之百尺溝,西北流徑益都故城,註於巨澱。○水,在縣西,亦謂之堯水,《漢志》:劇縣有義山,水所出。《水經註》:堯水出劇縣南角崩山,一名義山。俗以其山角若崩,因名角崩山。又為角林山,皆音訛也。其水即蕤水矣,東北流註於巨洋水。
丹河在縣東三十裏。有東西二源,東丹水出昌樂縣方山,西丹水出臨朐縣丹山,北流經昌樂故城,西北合東丹水而為丹河,經縣東,又東北入於海。○二嶽竜泉水,在縣西南二十裏。一曰東嶽竜泉水,出縣西十二裏,俗名北夾河。一曰西嶽竜泉水,出縣西南二十六裏,俗名南夾河,北流至羅橋,合東嶽竜泉水,註於清水泊。
清水泊縣西北五十裏。淄水、北陽水及東西嶽竜泉水俱匯流於此。即《漢志》所云巨定也。《漢志》:徵和四年,行幸東萊,臨大海,耕於巨定。漢時嘗引水溉田,今亦謂之巨澱湖。又北接樂安縣之馬車瀆,其中茭蘆千頃,利倍腴田,今屬於德府。○黑塚泊,在縣東北五十裏,巨洋水匯焉。《述徵記》謂之烏常泛,又東北註於海。
○廣陵鎮縣東北三十五裏,有廣陵鎮巡司。《志》雲:縣有莘店遞運所,今革。
馬陵臺在縣西南四十裏。亦曰臧臺,相傳臧武仲緻防而奔齊,卒葬於此,因名。○望海臺在縣東北四十裏,相傳秦始皇所築,俗名黑塚,其北即黑塚泊也。
昌樂縣府東七十裏。東至萊州府濰縣五十裏。古營丘地。漢為營陵縣地,北海郡治焉。後漢屬北海國。晉初,屬城陽郡。太康初,改屬東莞郡。劉宋屬高密郡。後魏屬平昌郡。後齊廢。隋開皇十六年,,改置營丘縣,屬濰州。大業三年,屬北海郡。唐武德初,仍屬濰州。八年,廢入北海縣。宋乾德二年,置安仁縣,尋改昌樂縣,屬濰州。金因之。元至元三年,縣省。明初,復置,屬青州府。今土城周四裏,編戶九十八裏。
○營陵城縣東南五十裏。此太公望所封之營丘也。《史記》:周武王封師尚父於營丘,未就國,東萊與之爭。太公聞之,夜衣而行,至營丘,國遂定。蓋營丘邊萊也。《呂氏春秋》:太公封營丘之渚,海阻山高,險固之地。其後五世鬍公徙薄姑,六世獻公徙臨,蓋自東而西也。漢置營陵縣於此。高帝十一年,封劉澤為營陵侯。應劭曰:陵亦丘也。薛瓚曰:營陵即春秋時之緣陵。後漢以後,皆曰營陵縣。高齊廢。隋復置營丘縣。唐武德初,營丘民汲嗣率鄉人拒賊於此,權置杞州,以春秋時杞嘗徙治此也。二年,復為營丘縣,尋廢。今其地猶名營丘社,與濰縣接界。
劇魁城在縣西北。漢縣,屬北海郡,武帝封淄川懿王子黑為侯邑。又有劇縣城,亦漢北海郡屬縣也,武帝封淄川懿王子錯為侯邑。蓋非淄川所治之劇縣也。後漢時,劇魁與劇縣俱省,而移北海郡治淄川之劇縣。○昌樂故城,《志》雲:在縣西北十裏。宋昌樂縣治此,後徙今治。
○孤山縣東十裏。峰巒峭拔,高出雲霄。《志》雲:伯夷避紂,居東海之濱,蓋在此山之側。今山接濰縣界。又方山在縣東南二十裏,山麓有竜池,四時不竭,蓋東丹河所出。其相近者,又有黃山。又西曰西黃山。
○白狼河在縣南。源有二:一出縣南五十裏擂鼓山,一出臨朐縣丹山,流入縣境,合流而東北,經濰縣東寒亭北,入於海。《唐志》:長安中北海令竇琰於故營丘城東北穿渠,引白狼水,麯折三十裏以溉田,號竇公渠雲。
丹水在縣西。《志》雲:東丹水出方山。流經縣西三裏。西丹水出臨朐縣丹山,流經縣西九裏,又西北合流於昌樂故城西,又西北入壽光縣界。昔時引此水溉田,民被其利。○黑水,在縣東南,俗名污河,源亦出方山。西北流經黃山,東有寶泉水流合焉,下流入於白狼河。
○丹河驛在城東,舊置丹河馬驛於此。又縣東有小丹河店遞運所,萬歷初,與驛俱革。
臨朐縣府東南四十五裏。南至莒州二百五十裏。本齊之勺邑,漢置臨朐縣,屬齊郡。朐,音劬。武帝元朔三年,封淄川懿王子奴為侯邑。後漢屬齊國。晉屬東郡。義熙五年,劉裕伐南燕,至東,慕容超先遣軍屯臨朐,聞晉兵入峴,自將步騎往就之。裕與燕軍戰於臨朐南,參軍鬍藩曰:燕悉兵出戰,臨朐城中,留守必寡,願以奇兵從間道取其城,此韓信所以破趙也。裕從之。潛師出燕兵後,襲攻臨朐,剋之。超走城南,裕縱兵奮擊,超大敗。劉宋初,縣省。北齊改置昌國縣。隋開皇六年,改置逄山縣,屬青州。大業初,復曰臨朐,屬北海郡。唐仍屬青州。天復三年,汴將朱友寧攻青州,青州帥王師範襲殺之。朱全忠自齊州兼行至臨朐,命將進攻益都。宋仍曰臨朐縣,屬青州。元省入益都縣,尋復置。今土城周三裏,編戶百十裏。
○朱虛城《括地志》:在縣東六十裏。漢縣,屬琅邪郡。呂後二年,封齊悼惠王子章為侯邑。後漢永初元年,改屬北海國。孔融為黃巾所敗,嘗保於此。晉屬東莞郡。劉宋屬平昌郡。後魏因之。後齊省。《縣志》:今縣東北萌山社有遺跡,土人猶呼為城頭。《十三州志》:朱虛城東十三裏有校城,亦曰校亭,漢武封城陽頃王子云為侯邑。○臨原城,在縣東。漢縣,屬琅邪郡。《史記》:武帝元朔三年,封淄川懿王子始昌為臨原侯國於此。《漢書》作臨朐。後漢省入朱虛縣。又般陽城,在縣西南,蓋宋魏時因故縣移治也。魏收《志》:盤陽有朱虛城。隋開皇六年,析置般陽縣於此,屬青州。大業初,並入臨朐。唐武德四年,又置。八年,省。新《縣志》:縣西南三十五裏有□□社,蓋以故□□□。詳見淄州。
並阝城在縣東南,春秋時紀邑也。莊元年,齊師遷紀並阝、、吾阝。杜預曰:齊欲滅紀,故先遷三邑之民,而取其地。並阝,亦作駢。後為齊大夫伯氏邑。管仲奪伯氏駢邑三百,即此。漢文帝十四年,封孫單為瓶侯,國於此。景帝前三年除。元封元年,又封淄川靖王子成為侯,屬琅邪郡。後漢省。應劭曰:臨朐有伯氏駢邑。杜預曰:城在臨朐東南,即一地。《齊乘》:在安丘南,吾阝城相近。今吾阝城,在朱虛故縣東南,見安丘縣。又城,見萊州府昌邑縣。
西安廢縣在縣西。蓋亦宋、魏時移治。魏收《志》西安縣有逢山、□士山。新《縣志》:今縣西南十裏有西安店,蓋其故址。
都昌故城在縣東北。漢置都昌縣,在今昌邑縣界。瀋約《志》:青州北海郡都昌縣有箕山、阜山、白狼山。《唐志》:都昌縣,武德二年屬濰州,六年省。《括地志》:都昌故城在臨朐縣東北,蓋宋、魏間又自州下所徙置也。又魏收《志》:昌國縣有紀信塚。《隋志》:臨陶縣舊曰昌國,開皇六年改曰逄山,後又改臨朐。今按:紀侯塚在益都箕山,則昌國縣當亦江左自般陽東徙臨朐界逄山、箕山間,非故縣也。
穆陵故城在縣南。《左傳》僖四年,管仲曰:昔成王賜我先君履,南至於穆陵。《隋志》:臨朐縣有穆陵山。《金志》:貞四年,開臨朐之穆陵關。即其地。
東陽故城舊《志》:在縣東。春秋時齊境上邑也。《左傳》襄二年,齊晏弱城東陽以逼萊。九年,復城東陽,遂圍萊。《通典》:東陽城一名凡城,在臨朐。是也。○長城,在縣南。《竹書紀年》:晉烈公十二年,王命韓景子趙烈侯及我師伐齊,入長城。又梁惠成王二十年,齊築防以為長城。《水經註》:朱虛泰山上有長城,西接岱山,東連琅邪巨海,千有餘裏,蓋田氏所造。
校城在縣東。《漢·王子侯表》:校侯,雲城陽頃王子,元鼎元年封。闞る曰:朱虛縣東三十裏有校城,亦曰校亭,故縣也。又《漢表》:邳離侯路博德滅馬侯雕延年,俱元狩四年封,在朱虛。邳離,《史記》作符離。
○沂山縣南百五十裏。《志》所謂東泰山也,亦曰東鎮,詳見前名山沂山。○丹山。在縣東北三十裏,一名丸山,《封禪書》所云黃帝封東泰山,禪丸山者也。《大事記》:軒轅徵不道,東至海,登丸山。或訛為凡山,俗謂之丹山,西丹河、白狼河,皆源於此。又靈山,在縣東北二十裏,《晏子春秋》:齊大旱,景公欲祀靈山者也。
大峴山縣東南百有五裏。道徑危惡,一名破車峴。宋武帝伐南燕,道經此。穆陵關在其上。○逄山,在縣西二十五裏,其山峭絶,惟一徑可通,有泉出岩竇,甘潔異常,相傳殷諸侯逄伯陵國也,今山麓有逄伯陵祠。郭緣生雲:山在廣固南三十裏,洋水歷其險而東北流,世謂之石匱水也。又山有石鼓,齊地將亂,則鼓自鳴,聲聞數十裏,隋時逄山縣以此名。宋季,民避兵於此者多獲濟。《志》雲:縣西南七十裏又有仰天山,山有黑竜淵及白雲、羅漢二洞,極幽勝。
朐山縣東南二裏。一名覆釜山,朐水出焉,縣以此名。又委粟山,在縣東北三裏,孤阜秀立,形如委粟,因名。彌水經其東麓。
彌水縣東南一裏。源出沂山,一名巨衊水,一名巨洋水。徑朱虛故縣西,又北徑縣東,沿流上下,皆劉裕伐廣固時營壘舊址也。《晉書》:義熙五年,慕容超聞劉裕兵入峴,使公孫五樓率騎進據巨衊水,為裕前鋒孟竜符所敗。又北徑委粟山,入益都縣界。○石溝水,在縣西,源出逄山之陰,東北流二十餘裏,至委粟山北,又東北入彌水,曰石溝口,亦謂之洋水,或謂之竜泉水。郭緣生曰:石溝水下流,涸溢有時。亦謂之竜水。晉太元十九年,後燕慕容農敗晉青州刺史闢閭渾於竜水,遂入臨。是也。
汶水縣東南六十裏。源出東泰山。伏琛《齊記》:汶水出吾阝山,或謂之吾山,東北流入安丘縣界,下流合濰水入海。此汶水別源,非浮汶達濟之汶水也。吾山,今見安丘縣。○沭水,在縣南,源出沂山東麓。又沂水,亦出沂山西麓,分流並導,俱入沂水縣境。《志》雲:縣東南又有左右峴水,出大峴山,下流註於沭水。
西丹河在縣北。源出丹山,流入昌樂縣界,與東丹河合。又白狼水,亦出丹山,北流與昌樂縣之白狼河合。○熏冶泉,在縣西南二十五裏。《水經註》:古冶官所在,因取名焉,東北流,入於巨洋水。
○穆陵關在大峴山上。所謂齊南天險也,自昔為必爭之地。今有穆陵關巡司戍守。詳見前重險穆陵。
南鄧村在縣西南北。周主邕追齊主高緯至青州,緯南走,至南鄧村,為周將尉遲迥所擒,是也。又火星埠,或云亦在縣西南。元至正二十二年,擴廓圍田豐於益都,劉福通自安豐引軍赴援,至火星埠,擴廓遣將關侃邀擊敗之。即此。
安丘縣府東南百六十裏。東南至諸城縣百二十裏。古莒國之渠丘地。漢置安丘縣,屬北海郡。後漢、晉縣屬東莞郡。惠帝復置平昌郡。劉宋安丘縣為平昌郡治。後魏仍屬平昌郡。後齊郡縣俱廢。隋開皇十六年,改置牟山縣,屬密州。大業初,復改曰安丘,唐仍屬密州。乾元初,改曰輔唐縣。五代梁開平二年,復曰安丘。唐又為輔唐縣。石晉天福七年,改曰膠西,避嫌名也。宋開寶四年,復曰安丘縣,仍屬密州。明初,改今屬。土城周三裏有奇,編戶百七十四裏。
○安丘故城在縣東北。漢縣治此。《志》雲:漢安丘有二縣,一屬北海,即此安丘也。一屬琅邪,在今縣東南。高祖封功臣張說為侯邑。成帝時,封高密頃王子當為安丘侯。後漢建武五年,張步降,亦封為安丘侯。尋省琅邪之安丘,而北海之安丘如故。高齊以後,城邑屢經變徙,兩安丘遂不可考。
昌安城在縣西南十裏。《通典》:安丘外城也。漢置昌安縣,屬高密國。後漢明帝封鄧襲為昌安侯邑於此,後屬北海國。晉屬城陽郡。元康末,改屬高密郡。劉宋因之。後魏屬平昌郡。後齊以安丘縣省入昌安。隋復置安丘縣,以昌安省入。唐武德二年,復置昌安縣,屬濰州。六年省。乾元二年,刺史殷仲卿請移安丘縣於故昌安城,改為輔唐縣。天復三年,淮南將王茂章救王師範於青州,引還。朱全忠遣將楊師厚追及之於輔唐,敗其後軍。是也。宋復移於今治。○牟山城,在縣西南十三裏,《志》雲:舊有牟鄉城,為昌安縣地,隋析置牟山縣於此。大業二年,改曰安丘。明年,移治平昌城。唐又移於昌安故城雲。
平昌城縣西南六十裏。漢縣,屬琅邪郡。文帝封齊悼惠王子為平昌侯,後改封膠西王,是也。後漢屬北海國。三國魏置平昌郡。晉郡廢,縣屬城陽郡。惠帝復置郡,以縣屬焉。劉宋因之。元嘉八年,青州刺史蕭思話鎮東陽,聞魏軍將至,棄鎮奔平昌,即此。後魏仍屬平昌郡,後改屬高密郡。後齊廢入安丘縣。隋大業三年,嘗移置安丘縣於此。《水經註》:平昌城東南角有臺,世謂之竜臺城,荊水經其下,亦謂之竜臺水。
淳於城縣東北三十裏。古淳於國也。酈道元曰:本夏時斟灌國。周武王以封淳於公,遂號淳於。《春秋》:桓六年,州公如曹,傳曰:淳於公如曹,度其國危,遂不復。州蓋國名也。後為杞人所有,亦謂之杞城。襄二十九年,晉人城杞之淳於。是也。漢因置淳於縣,屬北海郡。後漢初省。永元九年,復置,屬北海國。建安十六年,曹操東擊海賊管[C051],至淳於,[C051]走入海島。晉改屬城陽郡。元康末改屬高密郡。劉宋因之。後魏屬平昌郡。後齊廢入高密縣。
吾阝城縣西南六十裏。春秋時,紀之吾阝邑。杜預曰:朱虛縣東南有吾阝城。漢置梧城縣,屬琅邪郡。後漢廢。後魏時,於故吾阝城置平昌郡。北齊郡廢,改置琅邪縣。隋初因之,屬密州。大業初,改為吾阝城縣。唐武德初廢。《志》雲:吾阝城蓋在吾山下。又瓶城,與吾阝城相近。《志》雲:漢武封淄川靖王子成為瓶侯,即此。
○乍山縣東北四十裏。其形乍然高聳,金人置寨於此。宋建炎三年,張邵使金,至濰州,與金將撻覽抗禮,金人執邵送密州,囚於乍山寨。又峽山,在縣東四十裏,以兩山夾峙而名。
吾阝山縣西南六十裏。四面險絶,其上寬平,約數百裏,有古城遺址,即吾阝城也。中有池,伏琛以為汶水所出。又淇山,亦在縣西南六十裏,旁有淇河。○金鞽山,在縣西南七十裏,形肖鞍鞽。其相接者有太平、鳳凰兩山。
牟山縣西南十五裏。山北有故城,即牟鄉城也,隋因置牟山縣。其相聯絡者有洪陀山,山多巨石,巑岏高聳。又峰山,在縣西南三十裏,三峰高峙。又有土山相連。○望高山,在縣西北二十裏,山形突兀,遠視高聳。《志》雲:縣西南八十裏有長城嶺,以長城故址而名。
○汶水縣北三裏。《志》雲:汶水出沂山百丈崖,循山東麓北流,經吾阝山,又北徑縣東北,至淳於故城西,又東北合於濰水。《齊乘》曰:齊有三汶,入濟之汶見《禹貢》,入濰之汶見《漢書》,入沂之汶見《水經》。此則入濰之汶也。
濰水縣東五十裏。源出莒州箕屋山,東北達諸城縣界,又東北徑高密縣北入縣境,又東北徑淳於故城東,又東北合於汶水。復東北流,徑濰縣、昌邑界,東北入海。《禹貢》:濰、淄其道。《周·職方》:其浸盧、濰。《左傳》:襄十八年,晉侯伐齊,東侵及濰南,及沂。漢初,韓信伐齊,破楚將竜且於濰水。隋大業九年,齊郡丞張須陀擊群賊於濰水上,敗之。俗亦呼為淮水,傳訛也。《漢志》:濰水過郡三,謂城陽、琅邪、北海也,行五百三十裏入海,為青州浸。○浯水,在縣東四十裏。《漢志》:浯水出琅邪靈門壺山,蓋自莒州北流入縣界,又東北註於濰水。
荊水在縣南。源出縣西南七十裏荊山中,東北流經平昌故城東,又東北註於濰水。《三齊略記》:桓公堰浯水南入荊水,灌田數萬頃。今尚有餘堰及稻田遺畛存焉。又淇水,出淇山,亦流入於荊水。
雹泉縣南四十裏。自石罅中涌出,綿綿不絶,東流入濰水。又沸泉在縣西四十裏,泉出如沸,東流閤城西之靈河,又東亦入於濰水。又縣西七十裏有溫泉,以四時皆溫而名。
○渠丘亭縣西南十裏。春秋時,莒子朱居渠丘。《左傳》:成八年,晉侯使申公巫臣如吳,假道於莒,與渠丘公立於池上。九年,楚子重自陳伐莒,圍渠丘。渠丘城惡,衆潰奔莒,莒城亦惡。楚圍莒,莒潰,楚遂入鄆。鄆,亦莒別邑,所謂浹辰之間,楚剋其三都者也。杜預曰:渠丘,邑名,亦謂之蘧裏。
防亭在縣西南。杜預曰:平昌西南有防亭,莒邑也。《左傳》:昭五年莒牟夷以牟婁及防茲來奔,此即防邑雲。
諸城縣府東南二百八十裏。東北至萊州府三百裏,東至萊州府膠州百八十裏。春秋時魯諸邑。漢置東武縣,為琅邪郡治,高帝封功臣郭蒙為侯邑。後漢屬琅邪國。晉屬城陽國。劉宋屬平昌郡。後魏屬高密郡。永安二年,置膠州,治東武縣,亦為高密郡治。隋開皇初,郡廢。五年,改膠州為密州。八年,又改縣為諸城縣。大業初,又改州為高密郡,縣仍為郡治。唐初,復為密州治。天寶初,亦曰高密郡。乾元初復故。宋因之,亦曰安化軍。金元時,皆為密州治。明初省密州縣改今屬。縣舊為南北二土城,洪武四年修葺,合為一,周九裏。編戶百八十裏。
○古諸城縣西南三十裏。《志》雲:在石屋山東北,濰水之南。《春秋》:莊二十九年,城諸及防。文十二年,季孫行父城諸及鄆。漢置諸縣,屬琅邪郡。晉屬城陽國。太康末,屬東莞郡。劉宋、後魏因之。北齊省縣入東武。隋改東武為諸城。《城邑考》:今縣有南北二城。南城,漢所築東武縣城也,有四門,即秦漢亦為琅邪郡附郭縣。《水經註》濰水過東武縣故城西北,是也。北城,後魏永安二年,分東武為膠州所築,但有東西二門,撤東武北垣而合之。隋於舊北門之址,更券一門,謂之雙門。舊《經》東武,因岡為城,周三十裏。防城,見費縣。
姑幕城縣西四十裏。古蒲姑氏國。漢置姑幕縣,屬琅邪郡。武帝封郝炎為衆利侯,食邑於姑幕,是也。後漢初,莒人逄安等起兵從樊崇攻莒,不下,轉掠至姑幕,遂入青州。晉仍為姑幕縣,屬城陽郡。宋省。後魏永安二年,復置,並置東武郡於此。後齊郡縣俱省。《寰宇記》:莒州東北百六十裏有姑幕故城,在密州境內,蓋與莒州接界。又昆山城,在縣西南六十裏。昆山,西漢琅邪郡屬縣也,元帝封城陽荒王子光為侯邑。後漢省。又縣西南七十裏有析泉廢縣,亦漢琅邪屬縣,元帝封城陽荒王子根為侯邑。《志》雲:析泉即涓水也,出縣北,東北流經縣東入濰。後漢縣省。
橫城縣東南四十裏。漢置橫縣,屬琅邪郡。後漢廢。《志》雲:城在盧山北,盧水繞其下。又昌城在縣東北二十五裏,亦漢琅邪屬縣也。武帝封城陽頃王子差為昌侯,後漢廢。《水經註》:盧水西北流,徑昌縣故城西。
琅邪城縣東南百四十裏。齊琅邪邑也,越王勾踐嘗徙都此。南北二面城址猶存,東西二面已成巨壑,相傳秦琅邪郡治此。《輿地廣記》:漢琅邪縣屬琅邪郡,在諸城東境。晉省。劉宋復置,屬平昌郡。後魏因之。後齊廢。隋開皇十六年,改置豐泉縣。大業初,復曰琅邪縣,屬高密郡。唐初廢。《地記》:琅邪城地逼窄,非可以建都。酈道元曰:琅邪臺在城東南十裏,今夏河城在臺西北正十裏,或是越王都雲。又縣南七十裏有長城,即戰國時齊所築。《括地志》所云起自鄆州平陰,至密州琅邪臺入海者。《志》雲:古長城起自平陰,連亙泰、蒙、萊、蕪,跨安丘至縣境,又迤邐至膠州大珠山東入海。南去琅邪臺六十裏,初為齊、越分界,後齊、楚分界處也。今故跡依約猶存。○梁鄉城,在縣東南百二十裏。後魏永安中,分琅邪縣置,屬東武郡,後廢。魏收《志》:梁鄉有琅邪臺,興和中立臨海郡,尋廢。
扶淇城在縣西北。後魏永安中置,屬東武郡,尋廢。《水經註》:扶淇水出常山,東北流註濰水,縣以水名也。又婁鄉城在縣東北,《春秋》:隱四年,莒伐杞,取牟婁。又昭五年,莒牟夷以牟婁及防茲來奔。杜預曰:牟婁,杞邑,城陽諸縣東北有婁鄉。《水經註》:涓水東北流,徑婁鄉城東入濰。又茲亭,在廢姑幕縣東北。漢置茲鄉縣,屬琅邪郡。後漢省。
○琅邪山縣東南百四十裏。詳見前名山琅邪。○盧山,縣東南四十五裏,以秦博士盧敖隱處而名,其北即廢橫縣也。盧水源於此,岩壑頗勝。
常山縣西南三十裏。蘇軾雲:山不甚高大,而下臨城中,雉堞樓觀,仿佛可數。上有雩泉,流為扶淇水。宋熙寧八年,蘇軾守密州,禱雨於此而應,因名。○障日山,在縣東三十裏。《水經註》:濰水又東南徑障日嶺,嶺勢高峻,隔絶陽曦,因名。蘇軾稱為小蛾眉,密水源於此。
九仙山縣西南七十裏。高聳摩空,峰巒十有一,磐石十有八。蘇軾以為奇秀不減於雁蕩。金時,土賊嘗據九仙山為巢穴。今山西北兀子山南有大路,東出信陽場,西走沂、莒,為姦徒亡命出入之處。有黃草關,亦邑之要害也。○馬耳山,在縣西南六十裏,雙峰聳削,形如馬耳。《水經註》:馬耳山高百丈,上有二石並舉,涓水出其陰,北流入濰水,或謂之分流山。
五弩山縣東南八十裏。百尺水出其西麓,有五峰相望,如雉堞然。近《志》:縣南有五垛山,即五弩之訛也。舊《志》雲:山在黔陬廢縣南,蓋與高密縣及膠州接界。
○濰水縣北五裏。自莒州流入界。《水經註》:濰水東北徑諸縣故城西,又東北徑縣南城西,又東北徑高密縣西。是也。《左傳》:晉師伐齊,東侵及濰。蓋在縣界雲。
盧水縣東北三十裏。源出盧山,北流經縣東北二十五裏,入於濰水。一名臺水。臺,讀怡。按《漢志》:琅邪橫縣故山,久召水所出,東至東武入濰。《水經註》:久召水出故山,山在東武縣東南,世謂之盧水。又密水,在縣東,有二源,西源出障日山,東北流。東源出五弩山,西北流,同瀉一壑,謂之百尺水,徑高密縣入於濰。○紀裏河,在縣東南。《志》雲:源出縣東南之竹山,與密水合流,入高密縣界,註於濰水。一名合河。西涯有臺方三裏,相傳太公釣處,亦名為棘津。又柳林河,出縣南六十裏石門山,西北流合扶淇水,又東北註於濰水。
海口縣東南百三十裏。《唐志》:元和十一年,密州大風雨,海溢毀城郭。《志》雲:海口在信陽場南一裏,南北往來客商泊舟於此。又琅邪山東南五裏海中有齋堂島,其上平地可千餘畝,多土少石,甚肥饒,産紫竹、黃精、海棗。元時海運漕舟經泊處也。又信陽場東南一裏海中有沐官島,多石不可耕。
○景定鎮縣北七十裏。為縣及安丘、高密三縣之界,居民四五千傢,流寓雜處,築土城為衛。萬歷七年,設萊州府通判駐於此,今革。○竜灣鎮,在縣東南百三十五裏,明初置南竜灣海口巡司。又縣南百二十裏為信陽鎮,有寨城,亦置巡司於此。又縣東南百十裏有竜潭寨,又東南十裏有蕭傢寨,明初各以磚石為城,周一裏有奇,置百戶所戍守,屬膠州靈山衛。其相近者,又有崔傢民寨,《志》雲:縣境舊有東關、桃林、藥溝等驛,俱革。
假密亭在縣東北。《史記》:曹參從韓信擊楚將竜且於上假密,破之。即此。一云在高密縣境。
蒙陰縣府西南三百五十裏。東至莒州六十裏,南至沂州費縣百二十裏。春秋時,魯附庸顓臾國地。漢置蒙陰縣,屬泰山郡。後漢省。晉復置,屬琅邪國。劉宋廢。東魏復置。高齊省入新泰縣。元中統二年,以其地置新寨鎮。皇慶二年,復改置蒙陰縣,屬莒州。明初,改今屬。石城周二裏有奇,編戶五十裏。
○蒙陰故城在縣西。《春秋》:哀十七年,公會齊侯盟於蒙。杜預曰:故蒙陰城是也。漢置縣蓋治此。又縣東十裏有古城,在綿山社,其地有綿山,産木綿。其城周二裏,舊址猶存。
○蒙山縣南四十裏。其陽即費縣也,今詳見費縣。又縣南八裏有蒙陰山,今曰仙洞山。
長山縣東三十裏。其山或起或伏,南北連延凡數十裏。○具山,在縣東北十五裏。又縣西北三十五裏有敖山。《左傳》:申曰,先君獻武廢二山。謂具山、敖山也。又《國語》:範獻子聘於魯,問具山、敖山,魯人以其鄉對。即此。今誤曰鰲山,亦見前新泰縣。又云雲山,《志》雲:在縣東北三十裏,即古帝王封禪處。晉灼曰:山在蒙陰故城東北,下有雲雲亭。或以為在梁父山之東。《圖說》:梁父山在縣北三十裏。
浮來山縣西北三十裏。《春秋》:隱八年,公及莒人盟於浮來。杜預曰:浮來,杞邑。東莞縣北有邳鄉,鄉西有公來山,號曰邳來間。《水經》:沂水東經浮來之山,浮來水註之。《志》以為在莒州,誤。○艾山,在縣西北百二十裏,與沂水縣接界。《春秋》:隱六年,公會齊侯盟於艾。《水經》以為沂水出於此山也。
○沂水在縣東。自沂水縣流入境,又南入兗州府沂州界。又縣北有蒙水,源出蒙山之陰,東北會於沂水。○蒙陰水,源出蒙陰山,亦東北流入於沂水。又桑泉出縣西南五女山,納堂阜諸水,經縣南合蒙陰水。
蕭馬莊河在縣西。《志》雲:河北流二十裏,入萊蕪縣界合淄水。又縣東門外有東關河,下流入新泰縣之汶水。又縣東北七十裏有竜泉,又有順德等泉。《志》雲:縣有泉五,其二入汶,其三入沂。
○紫金關縣東南四十裏,元置巡司於此,萬歷中革。○夷吾亭,在縣西北三十裏,其地有堂阜。《左傳》:莊九年,齊鮑叔牙受管仲之囚,及堂阜而稅之。即此。後人因以夷吾名亭。
黑竜寨在縣東。其旁有楊傢寨。又東南有筲箕寨,傅傢寨,西南有搜虎寨、西北有青崖寨,北有五子寨、樹枝寨,東北有匙尾寨、磨崮寨、太平頂寨、盧崮寨、大崮寨、板崮寨,皆昔時憑險拒守處。
附見:
青州左衛在府城內。洪武初建益都衛,尋改青州左衛。今亦置青州衛。○諸城守禦千戶所,在縣西南隅,洪武四年建。
莒州府南三百裏。東北至萊州府膠州二百八十裏,西南至兗州府沂州二百七十裏,南至江南海州四百七十二裏。
春秋時莒子國,後滅於楚。戰國屬齊。秦屬琅邪郡。漢初為齊國地,文帝置城陽國。後漢屬琅邪國。三國魏置城陽郡。晉初因之,尋改置東莞郡。劉宋、後魏因之。後齊郡廢,尋置義唐郡。隋開皇初郡廢,改屬莒州。大業初,州廢,屬琅邪郡。唐武德五年,仍屬莒州。貞觀八年,州廢屬密州。宋因之。金置城陽軍,尋升為州,又改曰莒州。元仍舊。明初,以州治莒縣省入編戶二百有八裏,改屬青州府,領縣二。今仍曰莒州。
州東連海渚,南控泗、沂,扼淮北之要衝,為青、齊之屏障。南北相持,州亦必備之險也。
○廢莒縣今州治。古莒國。周武王封少昊後嬴茲輿於此。《左傳》:成九年,楚子重自陳伐莒,莒潰。《史記》:楚簡王元年,北伐滅莒。是也。後屬齊。戰國時,樂毅破齊,莒城不下。亦曰城陽。《戰國策》:燕襲齊墟,王走城陽山中。漢二年,項羽北至城陽,田榮將兵會戰,不勝,遂走死。榮弟橫收散卒,復起城陽。四年,韓信破齊,齊相田光走城陽。既而韓信追虜齊王廣於此。後置莒縣,為城陽國治。文帝封朱虛侯章為城陽王,即此。王莽末,赤眉樊崇、謝祿等,將兵十餘萬圍莒,數月不能下。後漢建武五年,耿引兵至城陽,降五校餘黨。尋廢城陽國,縣改屬琅邪國。建安二年,泰山賊帥臧霸襲破琅邪相蕭建於莒。三年,曹操析置城陽郡。晉初仍為郡治,尋改置東莞郡,仍為治。劉宋、後魏仍之。隋屬莒州。大業初,屬琅邪郡。唐初屬莒州,後屬密州。宋因之。金復為州治。元因之。明初省。《地志》:春秋時莒有三:一為齊東境之莒邑。《左傳》:昭三年,齊侯田於莒。十年,陳桓子盡致諸公,而請老於莒,是也。一為周境內邑。昭二十六年,陰忌奔莒以叛,是也。一為魯之莒父邑。定十四年,城莒父及霄。又子夏為莒父宰。楚考烈王八年,遷魯於莒,而取其地,是也。惟此為古莒國之莒。舊城有三重,皆崇峻,子城方十二裏,內城周二十裏,外郭周四十裏。昔齊無知之難,小白奔莒。其後齊杞梁華植襲莒戰死,及樂毅攻齊,莒竟剋全。蓋守險難犯也。元至元中,參政馬睦火者鎮莒,以城大難守,截東北隅為今城,周五裏有奇,門三,西面無門。
卑城州南七十二裏。《寰宇記》以為即春秋時故嚮城。漢置卑縣,屬琅邪郡。岏音裨。後漢廢。《漢志》註:卑縣有夜頭水,南至海,或以為嚮水也。又高鄉城,在州東南七十裏,漢宣帝封城陽惠王子休為高鄉侯。是也。後漢省。其地又有曹公城。《志》雲:曹操攻陶謙,拔五城,略地東海,築此戍守。《元和志》:曹公城在縣南七十二裏。《齊乘》:在州南二十裏。今謂之五花營。
靈門城州北百二十裏。漢縣,屬琅邪郡。後漢省。《寰宇記》:在沂水縣西北百裏。今名石埠城。又箕城,《寰宇記》:在州東北百餘裏箕屋山下。漢箕縣,屬琅邪郡,宣帝封城陽荒王子文為侯邑。亦後漢廢。○盧城,在州西南。漢盧縣,屬城陽國,武帝封城陽共王弟豬為侯邑。又州南有高廣城,亦漢縣,屬琅邪郡。宣帝甘露四年,封城陽荒王子勳為侯邑。俱後漢廢。
○焦原山州南四十裏。屍子曰:莒有焦原、廣尋,長五百步,臨百仞之溪,國人莫敢近者,莒勇士登焉。《莊子》:伯昏瞀人射臨百仞之淵。是也。《漢志》謂之崢嶸𠔌,俗名青泥,以兩峽壁立如也。旁有定林山。又屋樓山,在州東二十裏,以重疊聳秀而名。
高山州北百三十裏。《漢書》:靈門有高山、壺山,浯水所出,東北入淮。淮蓋濰之訛也。,古柘字。今俗呼為高望山。《志》雲:高山西四十裏有壺山,一名巨平山,浯水出此,亦曰浯山,一名臺頭。又箕屋山,在州西北九十裏,濰水出焉,亦曰濰山。
○濰水在州東北。源出箕屋山,東流入諸城縣界。○浯水,在州北,《志》雲:源出高山之陽,東北流入安丘縣。今莒州、安丘之間,地名王護,即浯水所經也。
沭水州東三裏。自沂水縣流入界,又西南入沂州界。《志》雲:潯水出州南六十裏馬山,《水經》謂之巨公山,西南流入沭水,舊曷以溉田,東西二十裏,南北十五裏。又有葛陂水,出日照縣三柱山,西南流,徑故闢陽城南,積而為陂,謂之闢陽湖。又西南流,入於沭水。今皆湮涸。○孝源泉,在州北百裏,以唐孝子孫既廬墓得泉而名。雖大旱,水嘗不涸。
○葛溝店州西南百二十裏,嚮有巡司戍守。又州南百裏有十字路巡司,有十字路城。○蘧裏,在州北。杜預曰:莒縣有蘧裏。今詳見安丘之渠丘亭。又鼓裏,在故莒城內,《戰國策》:淖齒殺齊王於鼓裏。是也。
沂水縣州西北九十裏。西南至沂州百六十裏。春秋時,為魯鄆邑地。漢置東莞縣,屬琅邪郡。後漢屬琅邪國。三國魏於此置東莞郡,後廢。晉復置郡,領東莞縣。劉宋仍之。泰始三年,又兼置東徐州。後魏改為南青州,又分置東安郡。後周又改州曰莒州。隋開皇初,郡廢,而改縣曰東安。十六年,又改曰沂水。大業初,州廢,縣屬琅邪郡。唐武德五年,置莒州於此。貞觀八年,州廢,縣屬沂州。宋因之。今屬莒州。今縣有石城,周二裏有奇,編戶百四十三裏。
○東莞故城在縣治西北。漢縣治此,武帝封城陽共王弟吉為侯邑。曹魏黃初中,置東莞郡。梁普通五年,彭寶孫拔魏東莞,是也。《水經註》:沂水自蓋縣,又東徑浮來山,又東南徑東故城西。魏文帝立為東郡。《東燕錄》謂之團城,魏南青州治。城北有鄆亭。京相曰:姑幕縣南四十裏員亭,故魯鄆邑,今在團城東北四十裏。又縣南三十裏有東安城,漢縣,屬城陽國,宣帝封魯孝王子強為侯邑。後漢改屬琅邪國。三國魏置東安郡於此,郡尋廢。晉仍屬琅邪國,後廢入蓋縣。
鄆城縣東北四十裏。即古鄆邑。闞る《十三州記》:魯有兩鄆,西鄆在東平,昭公所居,東鄆即此城也,為莒魯所爭之邑。文十二年,季孫行父帥師城諸及鄆,後入於莒。成九年,楚子重伐莒,入鄆。襄十二年,莒圍臺,季武子帥師救臺,遂入鄆。昭元年,季武子伐莒取鄆。杜預曰:城陽姑幕縣南有員亭。《後漢志》:南燕置團城鎮於此,以其城正員也。劉裕北伐廣固,登之以望大峴。宋泰始三年,以輔國將軍張讜為東徐州刺史,守團城,魏攻取之,亦置東徐州,以成固公為刺史,戍團城,南襲朐山。或訛為城,聲相近也。後魏太和十二年,改東徐州為南青州,仍治團城。梁天監五年,冀州刺史桓和擊魏,襲南青州,不剋。即團城也。周、齊間城廢。蓋鄆與團城相去四十裏,或並為一,誤矣。臺,見前費縣。朐山,見江南海州。
蓋城縣西北七十裏。齊邑也。陳仲子兄戴蓋祿萬鐘,又王為蓋大夫,即此。漢置蓋縣,屬泰山郡。景帝封後兄王信為侯邑。後漢亦曰蓋縣。晉改屬東莞郡。惠帝時,析置東安郡治此。劉宋及後魏因之。後齊移東安郡治東莞,而故東安郡及蓋縣俱廢。隋開皇十六年,復置東安縣於此,仍屬莒州,大業末廢。
陽都城在縣南。古陽國,齊利其地而遷之。《春秋》:閔二年,齊人遷陽,是也。漢置陽都縣,屬城陽國。高帝時封功臣丁復為侯邑。又宣帝封張彭祖為陽都侯。後漢改屬琅邪國。明帝徵東平王蒼會陽都,是也。晉仍屬琅邪國,《十六國春秋》:石虎好獵,自靈昌津南至滎陽,東極陽都為獵場。又永和九年,段龕據青州,置徐州於陽都,以王騰為刺史。十二年,燕慕容恪圍廣固,騰降於燕,徐州刺史荀羨救龕,攻陽都,剋之。《水經註》:沂水又東徑陽都故城。城蓋晉末廢。又古長城,在縣北百裏。
○沂山縣北百十裏。山之陰,即臨朐縣也。今詳見名山沂山。○大峴山,在縣東北百二十裏。杜佑曰:縣北有大峴,為齊地南面險固處,與臨朐縣接界,上有穆陵關。今詳見重險穆陵。
雕山縣西北百七十裏。岩壑聳秀,如雕琢然,連絡蒙陰縣界。《志》雲:山即沂山西峰也,沂水蓋出於此。又西北接大弁山,山頂平夷,周八九十裏,俗稱太平崮。《水經註》:大弁山與小泰山連麓而異名。《志》雲:縣北百九十裏為穆陵山,又北裏許為螳螂山。其相連者,曰大小二魯山,山之前,平野彌望,清流縈帶,其南面有穴若門,直入二十裏,可容方駕雲。
雹山縣西北五十裏。山有二峰,雙巒齊秀,圓峙若一,出紫石英,映徹如雹,因名。今曰大崮山。又縣西南三十裏有雙崮山,亦以雙峰並峙而名。
○沂水縣西一裏。源出沂山,南流經雹山西麓,與蒙陰縣接界。又東南流經此,又南經故東安城東,而入沂州界。縣境諸水,悉流入焉。《水經註》:沂水經東安故城,南合時密水,水出縣西時密山。春秋時莒地,《左傳》:莒人歸共仲於魯,及密而死,即此。
沭水縣北五十裏。源亦出沂山。《水經註》以為出大弁山也。東南流入莒州境。○上泉,源出縣西南四十裏望仙山。又芙蓉泉,出縣西北七十裏閔公山,與縣東南六十裏之銅井泉,縣西南三十裏之大水泉,俱南流入沂水。《志》雲:縣境之泉凡十,皆入於沂。
○牟鄉在縣東南。杜預曰:陽都縣東有牟鄉。《春秋》:宣九年,取根牟。根牟,本東夷國也。又昭八年,於紅,自根牟至於商衛,革車千乘。根牟,即牟鄉矣。
垛莊驛在縣西南北五十裏垛莊集。近年置驛於此,南去沂州信公店七十裏。今從沂州青駝寺竟走蒙陰道百十裏,不經垛莊矣。
日照縣州東南百五十裏。南至江南贛榆縣百六十裏,北至諸城縣百七十裏。漢為海麯縣地,置????官於此,名曰日照。魏、晉以後,俱為莒縣地。金始置日照縣,屬莒州。今編戶八十三裏。
○海麯城縣西十裏。漢置西海縣,屬琅邪郡,或以為海麯也。王莽末,琅邪呂母起兵攻海麯,有衆數萬,為赤眉之始。後漢仍屬琅邪郡。晉廢,後為日照鎮。又《博物記》:太公望出於此。今有東呂鄉。又有棘津,亦云太公垂釣處,故浦猶存。
○絲山縣東北二十裏。山形陡絶,懸溜侵崖,如絲縷然,絲水源於此。又三柱山,在縣北二十裏,葛陂水出焉。又縣東南二十裏有孤奎山,亦曰圭山。
○海縣東二十裏,接膠州及江南海州界。有濤雒????場。
絲水在縣南二十裏。一名大兒莊河。源出絲山,流繞孤奎山下,合於寨河。《志》雲:寨河,在縣南五十裏,源出縣西北八十裏馱兒山,一名付河,流合絲水,入於海。又竹子河,亦在縣南五十裏,源出縣西南五十裏之矮岐山,下流亦註於海。
○夾倉鎮縣南二十五裏。有石城,嚮置巡司於此。《志》雲:縣西七十裏有劉三公莊,蕭梁時劉勰所居,舊置巡司於此。洪武三年,移於夾倉鎮。又縣南付河上有付馬驛,縣北二十五裏白石山下有白石山驛,今皆革。
附見:
安東衛在日照縣南九十裏。南去江南海州七十裏。衛城周五裏。弘治三年置,初領五千戶所,尋調左所於天津,右所於徐州,止領中前後三所。東接膠州靈山衛界,為濱海戍守處。今亦置安東衛。
石舊寨備禦後千戶所在日照縣東南。所城周三裏有奇。又東南有塘頭寨備禦百戶所,土城周三裏。俱嘉靖中置,屬安東衛。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敘寧都魏禧 | 敘南昌彭士望 | 總敘一 | 總敘二 | 總敘三 | 凡例二十六則 | 目次 | 歷代州域形勢紀要序 | 捲一 | 捲二 | 捲三 | 捲四 | 捲五 | 捲六 | 捲七 | 捲八 | 捲九 | 北直方輿紀要序 | 捲十 | 捲十一 | 捲十二 | 捲十三 | 捲十四 | 捲十五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