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史 中国盗墓传奇   》 曹操七十二疑冢之谜(2)      Xu Zhilong    Yue Na

  不过,既然是《讨曹檄文》,就不能像表扬信一样尽拈好听的说,主要的功能还是要历数曹操的罪状。所以后世有研究者认为,这段话很可能有夸大的成分。但是从各种史料记载来看,曹操确实干过盗墓的勾当。曹操在历史上不失为千代枭雄,但这一行为却为后人所不齿,有人于此评论道:“曹操无道,置发丘中郎、摸金校尉数十员,天下冢墓,无问新旧,发掘时骸骨横暴草野,人皆悲伤。其凶酷残忍如此!”
  正是亲眼目睹了许多坟墓被盗后尸骨纵横、什物狼藉的场面,不愿重蹈覆辙,所以曹操一再要求薄葬。
  曹操的这一想法甚至遗传给了他的儿子曹丕。222年,曹丕在《终制》中要求他的寿陵“因山为体,无为封树,无立寝殿,造园邑,通神道”,“无施苇炭,无藏金银铜铁,一以瓦器。”“棺但漆际会三过,饭含无以珠玉,无施珠襦玉匣。”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曹丕认为,“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丧乱以来,汉氏诸陵无不发掘,乃至侥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是焚如之刑,岂不重痛哉!祸由乎厚葬封树。”
  在力主和实践“薄葬”的同时,据说,曹操还采取了非常措施,即设置疑冢。
  据好事者考证,中国最早的疑冢出现于殷商时期,当时,一些奴隶主贵族死后制造几座假墓,虚虚实实,使后人难分真伪。春秋时期,随着盗墓风的盛行,疑冢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到曹操所处的三国,则达到了一个高峰。
  曹操设置疑冢的主要目的,当然是为了防止盗墓。但也可能与其生前一贯奸诈多疑的性格有关。
  《太平广记》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曹操年少时曾与后来的敌人袁绍一起搞了一个恶作剧。有一户人家结婚,晚上夫妻合拜入洞房。曹操叫袁绍“站岗放哨”,自己潜入主人家园子,偷看新郎新娘的床上之事。不料看得正起劲,被主人发现,大喊:“有偷儿至!”于是主人家的家丁把园子团团围住,曹操被包围了。但曹操对此一点也不惊慌,只见他从袖内抽出一把利刀,一手拽住新娘,主人见状瑟瑟发抖,不敢动弹,反而求他放人。曹操此时却指着躲在树后的袁绍说:“偷儿在这里,你们为何不去追?”袁绍一听,转身就逃。主人也急忙带众家丁去追赶。这时的曹操,放开新娘,旁若无人地走了。
  曹操性格上的多疑,不止是三国演义多有演义成分,有许多史料可以证实:曹操有一个同乡叫恒邵,过去与他有私仇。曹操得志后,恒邵向他请罪,跪在庭前。曹操说了一句:“跪而解死耶?”结果还是把他杀了。《魏书·张绣传》记载,曹操的一个侄子曾为张绣所杀,后来曹操为了打败袁绍,以摆脱军事上的劣势和被动地位,不得不释怨招徕张绣,封他为侯,食二千户。但一俟消灭袁绍,地盘巩固,曹操的儿子曹丕就出言逼迫张绣自杀。曹操在临死之前,又把张绣的儿子张泉杀死,以绝后患。凡是有宿怨的,曹操都猜忌,不放心,至死也不放过,所以《曹瞒传》中说,“故人旧怨”大都被曹操报复杀死。
  曹操生性多疑的性格,在其死后也得到了体现。传说在曹操安葬的那一天,邺城的所有城门全部打开,72具棺材,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同时从城门抬出。从此,一个千古之谜也随之悬设:七十二疑冢哪座为真?
  宋代诗人俞应符对曹操的这种行径甚为不齿,他在《七十二座疑冢》一诗中,以厌恶的口气写道:
  生前欺天绝汉统,死后欺人设疑冢。
  人生用智死即休,何有余机到丘垄。
  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告君知。
  直须发尽冢七二,必有一冢藏君尸。
  这位自作聪明的俞诗人,对曹操的性格和谋略还是不甚了解,如何知道曹操之尸就埋在了这七十二疑冢之内?焉知其不会埋入七十二冢之外乎?对此,鲁迅在《花边文学·清明时节》中曾这样说道:“相传曹操怕死后被人掘坟,造了七十二疑冢,令人无从下手。于是后之诗人曰:‘遍掘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冢葬君尸。”于是后人论者又曰:“阿瞒老奸巨滑,安知其尸实不在此七十二之内乎。真是没有法子想。”又说:“阿瞒虽是老奸巨滑,我想,疑冢之流倒未必安排的,不过古来的冢墓,却大抵被发掘者居多,冢中人的主名,的确者很少,洛阳邙山,清末掘墓者极多,虽在名公巨卿的墓中,所得也大抵是一块志石和凌乱的陶器,大约并非原没有贵重的殉葬品,乃是早经有人掘过,拿走了,什么时候呢,无从知道。总之是葬后至清末的偷掘那一天之间罢。”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中国画报出版社
僵尸复活(1)僵尸复活(2)
僵尸复活(3)僵尸复活(4)
僵尸复活(5)僵尸复活(6)
坟包突起人世间(1)坟包突起人世间(2)
坟包突起人世间(3)令人惊叹的地下宝库(1)
令人惊叹的地下宝库(2)盗贼如狐(1)
盗贼如狐(2)盗贼如狐(3)
盗贼如狐(4)伍子胥掘墓鞭尸(1)
伍子胥掘墓鞭尸(2)伍子胥掘墓鞭尸(3)
先秦被盗名墓备忘(1)先秦被盗名墓备忘(2)
先秦被盗名墓备忘(3)盗洞中发现人头骨(1)
盗洞中发现人头骨(2)盗洞中发现人头骨(3)
No.   I   [II]   [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