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 汉书   》 汉书卷三十四韩彭英卢吴传第四      班固 Ban Gu    班彪 Ban Biao

  韩信,淮阴人也。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一〕又不能治生为商贾,〔二〕常从人寄食。其母死无以葬,乃行营高燥地,令傍可置万家者。〔三〕信从下乡南昌亭长食,〔四〕亭长妻苦之,〔五〕乃晨炊蓐食。〔六〕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自绝去。至城下钓,有一漂母哀之,饭信,〔七〕竟漂数十日。信谓漂母曰:「吾必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八〕岂望报乎9淮阴少年又侮信曰:「虽长大,好带刀剑,怯耳。」众辱信曰:「能死,刺我;不能,出跨下。」〔九〕于是信孰视,俯出跨下。〔一〇〕一巿皆笑信,以为怯。
  〔一〕李奇曰:「无善行可推举选择也。」
  〔二〕师古曰:「行卖曰商。坐贩曰贾。」
  〔三〕师古曰:「言其有大志也。行音下更反。燥音先老反。」
  〔四〕张晏曰:「下乡,属淮阴。」
  〔五〕师古曰:「苦,厌也。」
  〔六〕张晏曰:「未起而床蓐中食。」
  〔七〕韦昭曰:「以水击絮曰漂。」师古曰:「哀怜而饭之。漂音匹妙反。饭音扶晚反。」
  〔八〕苏林曰:「王孙,如言公子也。」
  〔九〕师古曰:「众辱,于众中辱之。跨下,两股之间也。」
  〔一〇〕师古曰:「俛亦俯字。」
  及项梁度淮,信乃杖剑从之,〔一〕居戏下,无所知名。〔二〕梁败,又属项羽,为郎中。信数以策干项羽,羽弗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三〕坐法当斩,其畴十三人皆已斩,〔四〕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五〕曰:「上不欲就天(子)〔下〕乎?而斩壮士9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弗斩。〔六〕与语,大说之,言于汉王。汉王以为治粟都尉,上未奇之也。
  〔一〕师古曰:「言直带一剑,更无余资。」
  〔二〕师古曰:「泛在旌戏之下也。戏读曰麾,又音许宜反。」
  〔三〕李奇曰:「楚官名。」
  〔四〕师古曰:「畴,类名。」
  〔五〕师古曰:「夏侯婴。」
  〔六〕师古曰:「释,放也,置也。」
  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一〕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二〕何曰:「臣非敢亡,追亡者耳。」上曰:「所追者谁也?」曰:「韩信。」上复骂曰:「诸将亡者已数十,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至如信,国士无双。〔三〕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四〕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顾王策安决。」〔五〕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嫚无礼,〔六〕今拜大将如召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一〕师古曰:「度,计量也,音大各反。」
  〔二〕师古曰:「若,汝也。」
  〔三〕师古曰:「为国家之奇士。」
  〔四〕张晏曰:「无事用信。」
  〔五〕师古曰:「顾,思念也。」
  〔六〕师古曰:「嫚与慢同。」
  信(以)〔已〕拜,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一〕上曰:「然。」信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二〕汉王默然良久,曰:「弗如也。」信再拜贺曰:「唯〔三〕信亦以为大王弗如也。然臣尝事项王,请言项王为人也。项王意乌猝嗟,千人皆废,〔四〕然不能任属贤将,〔五〕此特匹夫之勇也。〔六〕项王见人恭谨,言语姁姁,〔七〕人有病疾,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刻印刓,忍不能予,〔八〕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又背义帝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逐义帝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自王善地。项王所过亡不残灭,多怨百姓,〔九〕百姓不附,特劫于威,强服耳。〔一〇〕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一一〕故曰其强易弱。〔一二〕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不诛!〔一三〕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不散!〔一四〕且三秦王为秦将,〔一五〕将秦子弟数岁,而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余万人,唯独邯、欣、翳脱。〔一六〕秦父兄怨此三人,痛于骨髓。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大王之入武关,秋豪亡所害,〔一七〕除秦苛法,与民约,法三章耳,秦民亡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户知之。〔一八〕王失职之蜀,民亡不恨者。〔一九〕今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二〇〕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二一〕
  〔一〕师古曰:「乡读曰向。」
  〔二〕师古曰:「料,量也。与,如也。」
  〔三〕师古曰:「唯,应辞,音弋癸反。」
  〔四〕李奇曰:「猝嗟犹咄嗟也。言羽一咄嗟,千人皆失气也。」晋灼曰:「意乌,恚怒声也。猝嗟,形发动也。废,不收也。」师古曰:「意乌,晋说是也。猝嗟,暴猝嗟叹也。猝音千忽反。」
  〔五〕师古曰:「属,委也,音之欲反。」
  〔六〕师古曰:「特,但也。」
  〔七〕师古曰:「姁姁,和好貌也,音许于反。」
  〔八〕苏林曰:「刓音刓角之刓,刓与抟同。手弄角讹,不忍授也。」师古曰:「刓音五丸反。抟音大官反。又音专。」
  〔九〕师古曰:「结怨于百姓。」
  〔一〇〕师古曰:「强音其两反。其下『强以威王』亦同。」
  〔一一〕师古曰:「羽自号西楚霸王,故云名为霸也。」
  〔一二〕师古曰:「易使弱也。」
  〔一三〕师古曰:「言何所不诛也。下皆类此。」
  〔一四〕师古曰:「散谓四散而立功。」
  〔一五〕师古曰:「章邯、司马欣、董翳。」
  〔一六〕师古曰:「脱,免也,音土活反。」
  〔一七〕师古曰:「秋豪,喻细微之物。」
  〔一八〕师古曰;「言家家皆知。」
  〔一九〕师古曰:「之,往也。」
  〔二〇〕师古曰:「檄谓檄书也。传檄可定,言不足用兵也。檄,解在高纪。」
  〔二一〕师古曰:「部分而署置之。」
  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令齐、赵共击楚彭城,汉兵败散而还。信复发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间,〔一〕以故楚兵不能西。
  〔一〕师古曰:「索音山客反。」
  汉之败却彭城,〔一〕塞王欣、翟王翳亡汉降楚,齐、赵、魏亦皆反,与楚和。汉王使郦生往说魏王豹,豹不听,乃以信为左丞相击魏。信问郦生:「魏得毋用周叔为大将乎?」曰:「■直也。」信曰:「竖子耳。」遂进兵击魏。魏盛兵蒲阪,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二〕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缶度军,袭安邑。〔三〕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河东,使人请汉王:「愿益兵三万人,臣请以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汉王与兵三万人,遣张耳与俱,进击赵、代。破代,禽夏说阏与。〔四〕信之下魏、代,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诣荥阳以距楚。
  〔一〕师古曰:「兵败于彭城而却退也。却音丘略反。」
  〔二〕师古曰:「多张兵形,令敌人疑也。」
  〔三〕服虔曰:「以木柙縳罂缶以度也。」韦昭曰:「以木为器,如罂缶也。」师古曰:「服说是也。罂缶谓瓶之大腹小口者也,音一政反。临晋在今同州朝邑县界。夏阳在韩城县界。」
  〔四〕李奇曰:「夏说,代相也。」孟康曰:「阏与是邑名也,在上党隰县。」师古曰:「说读曰悦。阏音一曷反。与音豫。」
  信、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赵王、成安君陈余闻汉且袭之,聚兵井陉口,号称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闻汉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新喋血阏与。〔一〕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以下赵,〔二〕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三〕樵苏后爨,师不宿饱。』〔四〕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五〕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路〕绝其辎重;〔六〕足下深沟高垒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后,野无所掠卤,不至十日,两将之头可致戏下。〔七〕愿君留意臣之计,必不为二子所禽矣。」成安君,儒者,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谓曰:「吾闻兵法『什则围之,倍则战。』〔八〕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能,千里袭我,亦以罢矣。〔九〕今如此避弗击,后有大者,何以距之?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不听广武君策。
  〔一〕师古曰:「喋音牒。喋血,解在文纪。」
  〔二〕师古曰:「言其立计议如此。」
  〔三〕师古曰:「言难继也。馈字与馈同。」
  〔四〕师古曰:「樵,取薪也。苏,取草也。小雅白华之诗曰『樵彼桑薪』。樵音在消反。」
  〔五〕师古曰:「方轨,谓并行也。列,行列。」
  〔六〕师古曰:「间路,微路也。重音直用反。」
  〔七〕师古曰:「戏读曰麾,又音许宜反。」
  〔八〕师古曰:「言多十倍者可以围城,多一倍者战则可胜。」
  〔九〕师古曰:「罢读曰疲。」
  信使间人窥知其不用,〔一〕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二〕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三〕人持一赤帜,〔四〕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五〕戒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拔赵帜,立汉帜。」〔六〕令其裨将传餐〔七〕,曰:「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呒然,阳应曰:「诺。」〔八〕信谓军吏曰:「赵已先据便地壁,且彼未见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九〕恐吾阻险而还。」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兵望见大笑。平旦,信建大将旗鼓,鼓行出井陉口,〔一〇〕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张耳弃鼓旗,走水上军,〔一一〕复疾战。赵空壁争汉鼓旗,逐信、耳。信、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敚〔一二〕信所出奇兵二千骑者,候赵空壁逐利,即驰入赵壁,皆拔赵旗帜,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能得信、耳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大惊,以汉为皆已破赵王将矣,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弗能禁。于是汉兵夹击,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一三〕禽赵王歇。
  〔一〕师古曰:「间人,微伺之也。」
  〔二〕师古曰:「舍,息也。」
  〔三〕孟康曰:「传,令军中使发也。」
  〔四〕师古曰:「帜,旌旗之属也,音式志反。」
  〔五〕如淳曰:「萆音蔽,依山自覆蔽也。」师古曰:「蔽隐于山间使敌不见。」
  〔六〕师古曰:「若,汝也。」
  〔七〕服虔曰:「立(骑)〔驻〕传餐食也。」如淳曰:「小饭字,音千安反。」?曰餐,破赵后乃当共饱食也。」师古曰:「餐,古
  〔八〕孟康曰:「呒音抚,不精明也。」刘德曰:「音?。」师古曰:「刘音是也。音文府反。」
  〔九〕师古曰:「行音胡郎反。」
  〔一〇〕师古曰:「声鼓而行。」
  〔一一〕师古曰:「走,趣也,音奏。」
  〔一二〕师古曰:「殊,绝也。谓决意必死。」
  〔一三〕师古曰:「泜音祗,又音丁计反。」
  信乃令军毋斩广武君,有生得之者,购千金。顷之,有缚而至戏下者,信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而师事之。〔一〕
  〔一〕师古曰:「乡皆读曰向。」
  诸校(劾)〔效〕首虏休,皆贺,〔一〕因问信曰:「兵法有『右背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弗察耳。〔二〕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乎?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经所谓『驱市人而战之』也,〔三〕其势非置死地,人人自为战;今即予生地,皆走,宁尚得而用之乎9诸将皆服曰:「非所及也。」
  〔一〕师古曰:「诸校,诸部也,犹今言诸营也。(劾)〔效〕,致也。谓各致其所获。」
  〔二〕师古曰:「顾,念也。」
  〔三〕师古曰:「经亦谓兵法也。驱与驱同也。忽入市?而驱取其人令战,言非素所练习。」
  于是问广武君曰:「仆欲北攻燕,东伐齐,何若有功?」〔一〕广武君辞曰:「臣闻『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二〕败军之将不可以语勇。』若臣者,何足以权大事乎9信曰:「仆闻之,百里奚居虞而虞亡,之秦而秦伯,〔三〕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耳。向使成安君听子计,仆亦禽矣。仆委心归计,愿子勿辞。」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故曰『狂夫之言,圣人择焉。』(故)〔顾〕恐臣计未足用,〔四〕愿效愚忠。故成安君有百战百胜之计,一日而失之,军败鄗下〔五〕,身死泜水上。今足下虏魏王,禽夏说,不旬朝破赵二十万众,诛成安君。名闻海内,威震诸侯,众庶莫不辍作怠惰,靡衣偷食,倾耳以待(禽)〔命〕者。〔六〕然而众劳卒罢,〔七〕其实难用也。今足下举倦敝之兵,顿之燕坚城之下,情见力屈,〔八〕欲战不拔,旷日持久,粮食单竭。〔九〕若燕不破,齐必距境而以自强。二国相持,则刘项之权未有所分也。臣愚,窃以为亦过矣。」信曰:「然则何由?」〔一〇〕广武君对曰:「当今之计,不如按甲休兵,百里之内,牛酒日至,以飨士大夫,北首燕路,〔一一〕然后发一乘之使,奉咫尺之书,〔一二〕以使燕,燕必不敢不听。从燕而东临齐,虽有智者,亦不知为齐计矣。如是,则天下事可图也。兵故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信曰:「善。敬奉教。」于是用广武君策,发使燕,燕从风而靡。乃遣使报汉,因请立张耳王赵以抚其国。汉王许之。
  〔一〕师古曰:「何若,犹言何如也。」
  〔二〕师古曰:「图,谋也。」
  〔三〕师古曰:「百里奚,本虞臣也。后事于秦,遂为大夫,穆公用其言,以取霸。伯读曰霸。」
  〔四〕师古曰:「顾,念也。」
  〔五〕李奇曰:「鄗音羹臛之臛,常山县也。光武即位于此,故改曰高邑。」
  〔六〕师古曰:「辍,止也。靡,轻丽也。偷与偷字同。偷,苟且也。言为靡丽之衣,苟且而食,恐惧之甚,不为久计也。」
  〔七〕师古曰:「罢读曰疲。」
  〔八〕师古曰:「见,显露也。屈,尽也。见音胡电反。屈音其勿反。」
  〔九〕师古曰:「单亦尽。」
  〔一〇〕师古曰:「由,从也,言当从何计也。」
  〔一一〕师古曰:「首谓趣向也,音式究反。」
  〔一二〕师古曰:「八寸曰咫。咫尺者,言其简牍或长咫,或长尺,喻轻率也。今俗言尺书,或言尺牍,盖其遗语耳。」
  楚数使奇兵度河击赵,王耳、信往来救赵,因行定赵城邑,发卒佐汉。楚方急围汉王荥阳,汉王出,南之宛、叶,〔一〕得九江王布,入成皋,楚复急围之。四年,汉王出成皋,度河,独与滕公从张耳军修武。至,宿传舍。晨自称汉使,驰入壁。张耳、韩信未起,即其卧,夺其印符,〔二〕麾召诸将易置之。信、耳起,乃知独汉王来,大惊。汉王夺两人军,即令张耳备守赵地,拜信为相国,发赵兵未发者击齐。〔三〕
  〔一〕师古曰:「之,往也。宛、叶,二县名。宛音于元反。叶音式涉反。」
  〔二〕师古曰:「就其卧处。」
  〔三〕文颖曰:「谓赵人未尝见发者。」
  信引兵东,未度平原,闻汉王使郦食其已说下齐。信欲止,蒯通说信令击齐。语在通传。信然其计,遂渡河,袭历下军,至临菑。齐王走高密,使使于楚请救。信已定临灾,东追至高密西。楚使龙且将,号称二十万,〔一〕救齐。
  〔一〕师古曰:「且音子余反。」
  齐王、龙且并军与信战,未合。〔一〕或说龙且曰:「汉兵远斗,穷寇〔久〕战,锋不可当也。齐、楚自居其地战,兵易败散。〔二〕不如深壁,令齐王使其信臣招所亡城,〔三〕城闻王在,楚来救,必反汉。汉二千里客居齐,齐城皆反之,其势无所得食,可毋战而降也。」龙且曰:「吾平生知韩信为人,易与耳。寄食于漂母,无资身之策;受辱于跨下,无兼人之勇,不足畏也。且救齐而降之,吾何功?今战而胜之,齐半可得,〔四〕何为而止9遂战,与信夹潍水陈。〔五〕信乃夜令人为万余,〔盛〕沙以壅水上流,引兵半度,击龙且。阳不胜,还走。龙且果喜曰:「固知信怯。」遂追度水。信使人决壅,水大至。龙且军太半不得度,即急击,杀龙且。龙且水东军散走,齐王广亡去。信追北至城阳,虏广。楚卒皆降,遂平齐。
  〔一〕师古曰:「欲战而未交兵也。」
  〔二〕师古曰:「近其室家,怀顾望也。」
  〔三〕师古曰:「信臣,常所亲信之臣。」
  〔四〕师古曰:「自谓当得封齐之半地。」
  〔五〕师古曰:「潍音维。潍水出琅邪北箕县,东北经台昌入海,即禹贡所云『潍淄其道』者也。」
  使人言汉王曰:「齐夸诈多变,反复之国,南边(荒)〔楚〕,〔一〕不为假王以填之,其势不定。〔二〕今权轻,不足以安之,臣请自立为假王。」当是时,楚方急围汉王于荥阳,使者至,发书〔三〕,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而来佐我,〔四〕乃欲自立为王9张良、陈平伏后蹑汉王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自王乎?不如因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汉王亦寤,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9遣张良立信为齐王,征其兵使击楚。
  〔一〕师古曰:「边,近也。」
  〔二〕师古曰:「填音竹刃反。」
  〔三〕张晏曰:「发信使者所赍书也。」
  〔四〕师古曰:「而,汝也。」
  楚以亡龙且,项王恐,使盱台人武涉往说信曰:「足下何不反汉与楚?楚王与足下有旧故。且汉王不可必,〔一〕身居项王掌握中数矣,〔二〕然得脱,背约,复击项王,其不可亲信如此。今足下虽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三〕然终为汉王所禽矣。足下所以得须臾至今者,以项王在。项王即亡,次取足下。何不与楚连和,三分天下而王齐?今释此时,自必于汉王以击楚,且为智者固若此邪9信谢曰:「臣得事项王数年,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四〕言不听,画策不用,故背楚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数万之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五〕言听计用,吾得至于此。夫人深亲信我,背之不祥。幸为信谢项王。」武涉已去,蒯通知天下权在于信,深说以三分天下,(之计)〔鼎足而王〕。语在通传。信不忍背汉,又自以功大,汉王不夺我齐,遂不听。
  〔一〕师古曰:「必谓必信之。」
  〔二〕师古曰:「数音山角反。」
  〔三〕师古曰:「称金石者,取其坚固。」
  〔四〕张晏曰:「郎中宿卫执戟。」
  〔五〕师古曰:「下衣音于记反。下食读曰?也。」
  汉王之败固陵,用张良计,征信将兵会陔下。项羽死,高祖袭夺信军,徙信为楚王,都下邳。
  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及下乡亭长,钱百,〔一〕曰:「公,小人,为德不竟。」〔二〕召辱己少年令出跨下者,以为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宁不能死?死之无名,故忍而就此。」〔三〕
  〔一〕师古曰:「以耻辱之。」
  〔二〕师古曰:「言晨炊蓐食。」
  〔三〕师古曰:「就,成也。成今日之功。」
  项王亡将锺离?〔一〕家在伊庐,〔二〕素与信善。项王败,?亡归信。汉怨?,闻在楚,诏楚捕之。信初之国,行县邑,陈兵出入。〔三〕有变告信欲反,〔四〕书闻,〔五〕上患之。用陈平谋,伪游于云梦者,实欲袭信,信弗知。高祖且至楚,信欲发兵,自度无罪;〔六〕欲谒上,恐见禽。人或说信曰:「斩?谒上,上必喜,亡患。」信见?计事,?曰:「汉所以不击取楚,以?在。公若欲捕我自媚汉,吾今死,公随手亡矣。」乃骂信曰:「公非长者9卒自刭。信持其首谒于陈。高祖令武士缚信,载后车。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七〕上曰:「人告公反。」遂械信。至雒阳,赦以为淮阴侯。
  〔一〕师古曰:「?音莫曷反。」
  〔二〕刘德曰:「东海朐南有此邑。」韦昭曰:「今中庐县也。」师古曰:「韦说非也。中庐在襄阳之南。」
  〔三〕师古曰:「行音下更反。」
  〔四〕师古曰:「凡言变告者,谓告非常之事。」
  〔五〕师古曰:「闻于天子。」
  〔六〕师古曰:「度音大各反。」
  〔七〕张晏曰:「狡犹猾也。」师古曰:「此黄石公三略之言。」
  信知汉王畏恶其能,称疾不朝从。〔一〕由此日怨望,居常鞅鞅,〔二〕羞与绛、灌等列。尝过樊将军哙,哙趋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9〔三〕
  〔一〕师古曰:「朝,朝见也。从,从行也。」
  〔二〕师古曰:「鞅鞅,志不满也,音于两反。」
  〔三〕师古曰:「言俱为列侯。」
  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一〕能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如公何如?」曰:「如臣,多多益办耳。」上笑曰:「多多益办,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一〕师古曰:「从音千容反。」
  后陈豨为代相监边,辞信,信挈其手,〔一〕与步于庭数匝,仰天而叹曰:「子可与言乎?吾欲与子有言。」豨因曰:「唯将军命。」信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反,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三至,必怒而自将。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陈豨素知其能,信之,曰:「谨奉教9
  〔一〕师古曰:「挈谓执提之。」
  汉十年,豨果反,高帝自将而往,信〔称〕病不从。阴使人之豨所,而与家臣谋,夜诈赦诸官徒奴,欲发兵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豨报。其舍人得罪信,信囚,欲杀之。〔一〕舍人弟上书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吕后欲召,恐其党不(乱)〔就〕,〔二〕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帝所来,称豨已死,群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病,强入贺。」〔三〕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锺室。〔四〕信方斩,曰:「吾不用蒯通计,反为女子所诈,岂非天哉9遂夷信三族。
  〔一〕晋灼曰:「楚汉春秋云谢公也。」
  〔二〕师古曰:「党音他朗反。」
  〔三〕师古曰:「绐,诈也。」
  〔四〕师古曰:「锺室,谓悬锺之室。」
  高祖已破豨归,至,闻信死,且喜且哀之,问曰:「信死亦何言?」吕后道其语。高祖曰:「此齐辩士蒯通也。」召欲亨之。通至自说,释弗诛。〔一〕语在通传。
  〔一〕师古曰:「自说,谓自解说也。释,放也,置也。」
  彭越字仲,昌邑人也。常渔巨野泽中,为盗。〔一〕陈胜起,或谓越曰:「豪桀相立畔秦,仲可效之。」越曰:「两龙方斗,且待之。」〔二〕
  〔一〕师古曰:「渔,捕鱼也。巨野,即今郓州巨野(中)〔县〕。」
  〔二〕师古曰:「两龙,谓秦与陈胜。」
  居岁余,泽间少年相聚百余人,往从越,「请仲为长」,越谢不愿也。少年强请,乃许。与期旦日日出时,后会者斩。旦日日出,十余人后,后者至日中。于是越谢曰:「臣老,诸君强以为长。今期而多后,不可尽诛,诛最后者一人。」令校长斩之。〔一〕皆笑曰:「何至是!请后不敢。」于是越乃引一人斩之,设坛祭,令徒属。徒属皆惊,畏越,不敢仰视。乃行略地,收诸侯散卒,得千余人。
  〔一〕师古曰:「一校之长也。校音下教反。」
  沛公之从砀北击昌邑,越助之。昌邑未下,沛公引兵西。越亦将其众居巨野泽中,收魏败散卒。项籍入关,王诸侯,还归,越众万余人无所属。齐王田荣叛项王,汉乃使人赐越将军印,使下济阴以击楚。楚令萧公角将兵击越,越大破楚军。汉二年春,与魏豹及诸侯东击楚,越将其兵三万余人,归汉外黄。〔一〕汉王曰:「彭将军收魏地,得十余城,欲急立魏后。今西魏王豹,魏咎从弟,真魏也。」〔二〕乃拜越为魏相国,擅将兵,略定梁地。〔三〕
  〔一〕师古曰:「于外黄来归汉。」
  〔二〕郑氏曰:「豹,真魏后也。」
  〔三〕师古曰:「擅,专也,使专为此事。」
  汉王之败彭城解而西也,越皆亡其所下城,独将其兵北居河上。汉三年,越常往来为汉游兵击楚,绝其粮于梁地。项王与汉王相距荥阳,越攻下睢阳、外黄十七城。项王闻之,乃使曹咎守成皋,自东收越所下城邑,皆复为楚。越将其兵北走谷城。项王南走阳夏,〔一〕越复下昌邑旁二十余城,得粟十余万斛,以给汉食。
  〔一〕师古曰:「走并音奏。夏音攻雅反。」
  汉王败,使使召越并力击楚,越曰:「魏地初定,尚畏楚,未可去。」汉王追楚,为项籍所败固陵。乃谓留侯曰:「诸侯兵不从,为之奈何?」留侯曰:「彭越本定梁地,功多,始君王以魏豹故,拜越为相国。今豹死亡后,且越亦欲王,而君王不蚤定。〔一〕今取睢阳以北至谷城,皆许以王彭越。」又言所以许韩信。语在高纪。于是汉王发使使越,如留侯策。使者至,越乃引兵会垓下。项籍死,立越为梁王,都定陶。
  〔一〕师古曰:「蚤,古早字。」
  六年,朝陈。九年,十年,皆来朝长安。
  陈豨反代地,高帝自往击之,至邯郸,征兵梁。梁王称病,使使将兵诣邯郸。高帝怒,使人让梁王。〔一〕梁王恐,欲自往谢。其将扈辄曰:「王始不往,见让而往,往即为禽,不如遂发兵反。」梁王不听,称玻梁太仆有罪,亡走汉,告梁王与扈辄谋反。于是上使使掩捕梁王,囚之雒阳。有司治反形已具,〔二〕请论如法。上赦以为庶人,徙蜀青衣。〔三〕西至郑,〔四〕逢吕后从长安东,欲之雒阳,道见越。越为吕后泣涕,自言亡罪,愿处故昌邑。吕后许诺,诏与俱东。至雒阳,吕后言上曰:「彭越壮士也,今徙之蜀,此自遗患,不如遂诛之。妾谨与俱来。」于是吕后令其舍人告越复谋反。廷尉奏请,遂夷越宗族。
  〔一〕师古曰:「让,责也。」
  〔二〕张晏曰:「扈辄劝越反,越不听,而云反形已具,有司非也。」臣瓒曰:「扈辄劝越反,而越不诛辄,是反形已具也。」师古曰:「瓒说是也。」
  〔三〕文颖曰:「青衣,县名。」
  〔四〕师古曰:「即今华州郑县是也。」
  黥布,六人也,〔一〕姓英氏。少时客相之,当刑而王。及壮,坐法黥,布欣然笑曰:「人相我当刑而王,几是乎?」〔二〕人有闻者,共戏笑之。布以论输骊山,〔三〕骊山之徒数十万人,布皆与其徒长豪桀交通,乃率其曹耦,亡之江中为群盗。〔四〕
  〔一〕师古曰:「六,县名也。解在高纪。」
  〔二〕臣瓒曰:「几,近也。」师古曰:「几音巨依反。」
  〔三〕师古曰:「有罪论决,而输作于骊山。」
  〔四〕师古曰:「曹,辈也。」
  陈胜之起也,布乃见番君,〔一〕其众数千人。番君以女妻之。章邯之灭陈胜,破吕臣军,布引兵北击秦左右校,破之青波,〔二〕引兵而东。闻项梁定会稽,西度淮,布以兵属梁。梁西击景驹、秦嘉等,布常冠军。〔三〕项梁闻陈涉死,立楚怀王,以布为当阳君。项梁败死,怀王与布及诸侯将皆聚彭城。当是时,秦急围赵,赵数使人请救怀王。怀王使宋义为上将〔军〕,项籍与布皆属之,北救赵。及籍杀宋义河上,自立为上将军,使布先涉河,〔四〕击秦军,数有利。籍乃悉引兵从之,遂破秦军,降章邯等。楚兵常胜,功冠诸侯。诸侯兵皆服属楚者,以布数以少败众也。
  
  〔一〕师古曰:「番音蒲何反。」
  〔二〕师古曰:「地名也。」
  〔三〕师古曰:「言其骁勇为众军之最。」
  〔四〕师古曰:「涉谓无舟楫而渡也。」
  项籍之引兵西至新安,又使布等夜击坑章邯秦卒二十余万人。至关,不得入,又使布等先从间道破关下军,〔一〕遂得入。至咸阳,布为前锋。项王封诸将,立布为九江王,都六。尊怀王为义帝,徙都长沙,乃阴令布击之。布使将追杀之郴。
  〔一〕师古曰:「间道,微道也。」
  齐王田荣叛楚,项王往击齐,征兵九江,布称病不往,遣将将数千人行。汉之败楚彭城,布又称病不佐楚。项王由此怨布,数使使者谯让召布,〔一〕布愈恐,不敢往。项王方北忧齐、赵,西患汉,所与者独布,又多其材,〔二〕欲亲用之,以故未击。
  〔一〕师古曰:「谯让,责之也。谯音在笑反。」
  〔二〕师古曰:「多犹重也。」
  汉王与楚大战彭城,不利,出梁地,至虞,〔一〕谓左右曰:「如彼等者,无足与计天下事者。」谒者随何进曰:「不审陛下所谓。」汉王曰:「孰能为我使淮南,〔二〕使之发兵背楚,留项王于齐数月,我之取天下可以万全。」随何曰:「臣请使之。」乃与二十人俱使淮南。至,太宰主之,〔三〕三日不得见。随何因说太宰曰:「王之不见何,必以楚为强,以汉为弱,此臣之所为使。〔四〕使何得见,言之而是邪,是大王所欲闻也;言之而非邪,使何等二十人伏斧质淮南巿,〔五〕以明背汉而与楚也。」太宰乃言之王,王见之。随何曰:「汉王使使臣敬进书大王御者,窃怪大王与楚何亲也。」淮南王曰:「寡人北乡而臣事之。」〔六〕随何曰:「大王与项王俱列为诸侯,北乡而臣事之,必以楚为强,可以托国也。项王伐齐,身负版筑,〔七〕以为士卒先。大王宜悉淮南之众,〔八〕身自将,为楚军前锋,今乃发四千人以助楚。夫北面而臣事人者,固若是乎?夫汉王战于彭城,项王未出齐也,大王宜埽淮南之众,日夜会战彭城下。〔九〕今抚万人之众,无一人渡淮者,阴拱而观其孰胜。〔一〇〕夫托国于人者,固若是乎?大王提空名以乡楚,〔一一〕而欲厚自托,臣窃为大王不取也。然大王不背楚者,以汉为弱也。夫楚兵虽强,天下负之以不义之名,〔一二〕以其背明约而杀义帝也。然而楚王特以战胜自强。汉王收诸侯,还守成皋、荥阳,下蜀、汉之粟,深沟壁垒,分卒守僥乘塞。楚人还兵,间以梁地,〔一三〕深入敌国八九百里〔一四〕,欲战则不得,攻城则力不能,老弱转粮千里之外。楚兵至荥阳、成皋,汉坚守而不动,进则不得攻,退则不能解,故楚兵不足罢也。〔一五〕使楚兵胜汉,则诸侯自危惧而相救。夫楚之强,适足以致天下之兵耳。故楚不如汉,其势易见也。今大王不与万全之汉,而自托于危亡之楚,臣窃为大王或之。臣非以淮南之兵足以亡楚也。夫大王发兵而背楚,项王必留;留数月,汉之取天下可以万全。臣请与大王杖剑而归汉王,汉王必裂地而分大王,又况淮南,必大王有也。故汉王敬使使臣进愚计,愿大王之留意也。」淮南王曰:「请奉命。」阴许叛楚与汉,未敢泄。
  〔一〕师古曰:「即今宋州虞城县是也。」
  〔二〕师古曰:「孰,谁也。」
  〔三〕服虔曰:「淮南太宰作内主。」
  〔四〕师古曰:「此事正是臣所为来欲言之。」
  〔五〕师古曰:「质,鍖也。言伏于鍖上而斧斩之。鍖音竹林反。」
  〔六〕师古曰:「乡读曰向。次下亦同。」
  〔七〕李奇曰:「版,墙版也。筑,杵也。」
  〔八〕师古曰:「悉,尽也。」
  〔九〕师古曰:「埽者,谓尽举之,如埽地之为。」
  〔一〇〕师古曰:「敛手曰拱。孰,谁也。言不动摇,坐观成败也。」
  〔一一〕师古曰:「提,举也。乡读曰向。」
  〔一二〕师古曰:「负,加也。加于身上,若言被也。」
  〔一三〕服虔曰:「梁在楚、汉之中央。」师古曰:「间音居苋反。」
  〔一四〕张晏曰:「羽从齐还,当经梁地八九百里,乃得羽地也。」
  〔一五〕师古曰:「不足者,言易也。罢读曰疲。」
  楚使者在,〔一〕方急责布发兵,随何直入曰:「九江王已归汉,楚何以得发兵9布愕然。楚使者起,何因说布曰:「事已构〔二〕,独可遂杀楚使,毋使归,而疾走汉并力。」〔三〕布曰:「如使者教。」因起兵而攻楚。楚使项声、龙且攻淮南,项王留而攻下邑。〔四〕数月,龙且攻淮南,破布军。布欲引兵走汉,恐项王击之,故间行与随何俱归汉。
  〔一〕文颖曰:「在淮南王所也。」
  〔二〕师古曰:「构,结也。言背楚之事以结成也。」
  〔三〕师古曰:「走音奏。次下亦同。」
  〔四〕师古曰:「县名也,在梁地。」
  至,汉王方踞床洗,〔一〕而召布入见。布大怒,悔来,欲自杀。出就舍,张御食饮从官如汉王居,布又大喜过望。〔二〕于是乃使人之九江。楚已使项伯收九江兵,尽杀布妻子。布使者颇得故人幸臣,将众数千人归汉。汉益分布兵而与俱北,收兵至成皋。四年秋七月,立布为淮南王,与击项籍。布使人之九江,得数县。五年,布与刘贾入九江,诱大司马周殷,殷反楚。遂举九江兵与汉击楚,破垓下。
  〔一〕师古曰:「洗,濯足也,音先典反。」
  〔二〕师古曰:「高祖以布先久为王,恐其意自尊大,故峻其礼,令布折服。已而美其帷帐,厚其饮食,多其从官,以悦其心,此权道也。张音竹亮反,若今言张设。」
  项籍死,上置酒对众折随何曰腐儒,〔一〕「为天下安用腐儒哉9〔二〕随何跪曰:「夫陛下引兵攻彭城,楚王未去齐也,陛下发步卒五万人,骑五千,能以取淮南乎?」曰:「不能。」随何曰:「陛下使何与二十人使淮南,如陛下之意,是何之功贤于步卒数万,骑五千也。然陛下谓何腐儒,『为天下安用腐儒』,何也?」上曰:「吾方图子之功。」〔三〕乃以随何为护军中尉。布遂剖符为淮南王,都六,九江、庐江、衡山、豫章郡皆属焉。
  〔一〕师古曰:「腐者,烂敚言无所堪任。」
  〔二〕师古曰:「高祖意欲褒赏随何,恐群臣不服,故对众折辱,令其自数功劳也。」
  〔三〕师古曰:「图,谋也。」
  六年,朝陈。七年,朝雒阳。九年,朝长安。
  十一年,高后诛淮阴侯,布因心恐。夏,汉诛梁王彭越,盛其醢以遍赐诸侯。〔一〕至淮南,淮南王方猎,见醢,因大恐,阴令人部聚兵,候伺旁郡警急。〔二〕
  〔一〕师古曰:「反者被诛,皆以为醢,即刑法志所云『葅其骨肉』是也。」
  〔二〕师古曰:「恐被收捕,即欲发兵反。」
  布有所幸姬病,就医。医家与中大夫贲赫对门,〔一〕赫乃厚馈遗,从姬饮医家。姬侍王,从容语次,誉赫长者也。〔二〕王怒曰:「女安从知之?」〔三〕具道,王疑与乱。赫恐,称玻王愈怒,欲捕赫。赫上变事,乘传诣长安。〔四〕布使人追,不及。赫至,上变,言布谋反有端,可先未发诛也。〔五〕上以其书语萧相国,萧相国曰:「布不宜有此,〔六〕恐仇怨妄诬之。〔七〕请系赫,使人微验淮南王。」〔八〕布见赫以罪亡上变,已疑其言国阴事,汉使又来,颇有所验,遂族赫家,发兵反。
  〔一〕师古曰:「贲音肥。姓贲,名赫。」
  〔二〕师古曰:「从音千容反。」
  〔三〕师古曰:「安从,何由者也。」
  〔四〕师古曰:「传音张恋反。」
  〔五〕师古曰:「及其未发兵,先诛伐之。」
  〔六〕师古曰:「不应有反谋。」
  〔七〕师古曰:「怨音于元反。」
  〔八〕师古曰:「微验,不显言其事。」
  反书闻,上乃赦赫,以为将军。召诸侯问:「布反,为之柰何?」皆曰:「发兵坑竖子耳,何能为9汝阴侯滕公以问其客薛公,薛公曰:「是固当反。」滕公曰:「上裂地而封之,疏爵而贵之,〔一〕南面而立万乘之主,其反何也?」薛公曰:「前年杀彭越,往年杀韩信,〔二〕三人皆同功一体之人也。自疑祸及身,故反耳。」滕公言之上曰:「臣客故楚令尹薛公,其人有筹策,可问。」上乃见问薛公,对曰:「布反不足怪也。使布出于上计,山东非汉之有也;出于中计,胜负之数未可知也;出于下计,陛下安枕而卧矣。」上曰:「何谓上计?」薛公对曰:「东取吴,西取楚,并齐取鲁,传檄燕、赵,固守其所,山东非汉之有也。」「何谓中计?」「东取吴,西取楚,并韩取魏,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胜败之数未可知也。」「何谓下计?」「东取吴,西取下蔡,归重于越,身归长沙,〔三〕陛下安枕而卧,汉无事矣。」上曰:「是计将安出?」〔四〕薛公曰:「出下计。」上曰:「胡为废上计而出下计?」〔五〕薛公曰:「布故骊山之徒也,致万乘之主,此皆为身,不顾后为百姓万世虑者也,故出下计。」上曰:「善。」封薛公千户。遂发兵自将东击布。
  〔一〕张晏曰:「疏,分也。」
  〔二〕张晏曰:「往年与前年同耳,文相避也。」
  〔三〕师古曰:「重,辎重也,音直用反。」
  〔四〕师古曰:「是者,谓布也。」
  〔五〕师古曰:「胡,何也。」
  布之初反,谓其将曰:「上老矣,厌兵,必不能来。使诸将,诸将独患淮阴、彭越,今已死,余不足畏。」故遂反。果如薛公揣之,〔一〕东击荆,荆王刘贾走死富陵。〔二〕尽劫其兵,度淮击楚。楚发兵与战徐、僮间,〔三〕为三军,欲以相救为奇。〔四〕或说楚将曰:「布善用兵,民素畏之。且兵法,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五〕今别为三,彼败吾一,余皆走,安能相救9不听。布果破其一军,二军散走。
  〔一〕文颖曰:「揣,度也,音初委反。」
  〔二〕师古曰:「县名,属临淮郡。」
  〔三〕师古曰:「二县之间也。」
  〔四〕师古曰:「不聚一处,分而为三,欲互相救,出奇兵。」
  〔五〕师古曰:「谓在其本地恋土怀安,故易逃散。」
  遂西,与上兵遇蕲西,会。〔一〕布兵精甚,上乃壁庸城〔二〕,望布军置陈如项籍军。上恶之,与布相望见,隃谓布「何苦而反?」〔三〕布曰:「欲为帝耳。」上怒骂之,遂战,破布军。布走度淮,数止战,不利,与百余人走江南。布旧与番君婚,故长沙哀王使人诱布,〔四〕伪与俱亡,走越,〔五〕布信而随至番阳。番阳人杀布兹乡,〔六〕遂灭之。封贲赫为列侯,将率封者六人。
  〔一〕师古曰:「会音工外反。音丈瑞反,解在高纪。」
  〔二〕邓展曰:「地名也。」
  〔三〕师古曰:「隃读曰遥。」
  〔四〕晋灼曰:「芮之孙回也。」师古曰:「据表云惠帝二年哀王回始立,今此是芮之子成王臣耳。传既不同,晋说亦误也。」
  〔五〕师古曰:「伪谓诈为此计。」
  〔六〕师古曰:「鄡阳县之乡也。鄡音口尧反。」
  卢绾,丰人也,与高祖同里。绾亲与高祖太上皇相爱,〔一〕及生男,高祖、绾同日生,里中持羊酒贺两家。及高祖、绾壮,学书,又相爱也。里中嘉两家亲相爱,生子同日,壮又相爱,复贺羊酒。高祖为布衣时,有吏事避宅,绾常随上下。〔二〕及高祖初起沛,绾以客从,入汉为将军,常侍中。从东击项籍,以太尉常从,出入卧内,衣被食饮赏赐,群臣莫敢望。虽萧、曹等,特以事见礼,至其亲幸,莫及绾者。封为长安侯。长安,故咸阳也。
  〔一〕晋灼曰:「亲,父也。绾之父与高祖父太上皇相爱。」
  〔二〕师古曰:「避宅,谓不居其家,潜匿东西。」
  项籍死,使绾别将,与刘贾击临江王共尉,〔一〕还,从击燕王臧荼,皆破平。时诸侯非刘氏而王者七人。上欲王绾,为群臣觖望。〔二〕及虏臧荼,乃下诏,诏诸将相列侯择群臣有功者以为燕王。群臣知上欲王绾,皆曰:「太尉长安侯卢绾常从平定天下,功最多,可王。」上乃立绾为燕王。诸侯得幸莫如燕王者。绾立六年,以陈豨事见疑而敚
  〔一〕李奇曰:「共敖子也。」师古曰:「共读曰龚。」
  〔二〕师古曰:「觖谓相觖也。望,怨望也。觖音决。」
  豨者,宛句人也,〔一〕不知始所以得从。及韩王信反入匈奴,上至平城还,豨以郎中封为列侯,以赵相国将监赵、代边,边兵皆属焉。豨少时,常称慕魏公子,〔二〕及将守边,招致宾客。常告过赵,〔三〕宾客随之者千余乘,邯郸官舍皆满。豨所以待客,如布衣交,皆出客下。〔四〕赵相周昌乃求入见上,具言豨宾客盛,擅兵于外,恐有变。上令人覆案豨客居代者诸为不法事,多连引豨。豨恐,阴令客通使王黄、曼丘臣所。〔五〕汉十年秋,太上皇崩,上因是召豨。豨称病,遂与王黄等反,自立为代王,劫略赵、代。上闻,乃赦吏民为豨所诖误劫略者。上自击豨,破之。语在高纪。
  〔一〕师古曰:「宛句,县名也,地理志属济阴。宛音于元反。句音劬。」
  〔二〕师古曰:「谓信陵君无忌。」
  〔三〕师古曰:「因休告之假而过赵。」
  〔四〕师古曰:「言屈己礼之,不以富贵自尊大。」
  〔五〕师古曰:「二人皆韩王信将。」
  初,上如邯郸击豨,〔一〕燕王绾亦击其东北。豨使王黄求救匈奴,绾亦使其臣张胜使匈奴,言豨等军破。胜至胡,故燕王臧荼子衍亡在胡,见胜曰:「公所以重于燕者,以习胡事也。燕所以久存者,以诸侯数反,兵连不决也。今公为燕欲急灭豨等,豨等已尽,次亦至燕,公等亦且为虏矣。公何不令燕且缓豨,而与胡连和?事宽,得长王燕,即有汉急,可以安国。」胜以为然,乃私令匈奴兵击燕。绾疑胜与胡反,上书请族胜。胜还报,具道所以为者。绾寤,乃诈论他人,以脱胜家属,使得为匈奴间。〔二〕而阴使范齐之豨所,欲令久连兵毋决。〔三〕
  〔一〕师古曰:「如,往也。」
  〔二〕师古曰:「间音居苋反。」
  〔三〕晋灼曰:「使豨久亡畔。」
  汉既斩豨,其裨将降,言燕王绾使范齐通计谋豨所。上使使召绾,绾称玻又使辟阳侯审食其、御史大夫赵尧往迎绾,因验问其左右。绾愈恐,閟匿,〔一〕谓其幸臣曰:「非刘氏而王者,独我与长沙耳。往年汉族淮阴,诛彭越,皆吕后计。今上病,属任吕后。〔二〕吕后妇人,专欲以事诛异姓王者及大功臣。」乃称病不行。其左右皆亡匿。语颇泄,辟阳侯闻之,归具报,上益怒。又得匈奴降者,言张胜亡在匈奴,为燕使。于是上曰:「绾果反矣9使樊哙击绾。绾悉将其宫人家属,骑数千,居长城下候伺,幸上病愈,自入谢。〔三〕高祖崩,绾遂将其众亡入匈奴,匈奴以为东胡卢王。为蛮夷所侵夺,常思复归。居岁余,死胡中。
  〔一〕师古曰:「閟,闭也,闭其踪迹,藏匿其人也。閟音秘。」
  〔二〕师古曰:「属音之欲反。」
  〔三〕师古曰:「愈与愈同。」
  高后时,绾妻与其子亡降,会高后病,不能见,舍燕邸,〔一〕为欲置酒见之。高后竟崩,绾妻亦病死。
  〔一〕师古曰:「舍,止也。诸侯王及诸郡朝宿之馆,在京师者谓之郏」
  孝景帝时,绾孙它人以东胡王降,〔一〕封为恶谷侯。传至曾孙,有罪,国除。
  〔一〕如淳曰:「为东胡王而来降也。东胡,乌丸也。」
  吴芮,秦时番阳令也,〔一〕甚得江湖间民心,号曰番君。天下之初叛秦也,黥布归芮,芮妻之,〔二〕因率越人举兵以应诸侯。沛公攻南阳,乃遇芮之将梅鋗,〔三〕与偕攻析、郦,〔四〕降之。及项羽相王,〔五〕以芮率百越佐诸侯,从入关,故立芮为衡山王,都邾。〔六〕其将梅鋗功多,封十万户,为列侯。项籍死,上以鋗有功,从入武关,故德芮,徙为长沙王,都临湘,一年薨,谥曰文王,子成王臣嗣。薨,子哀王回嗣。薨,子共王右嗣。〔七〕薨,子靖王差嗣。孝文后七年薨,无子,国除。初,文王芮,高祖贤之,制诏御史:「长沙王忠,其定着令。」〔八〕至孝惠、高后时,封芮庶子二人为列侯,传国数世绝。
  〔一〕师古曰:「番音蒲何反。」
  〔二〕师古曰:「嫁女与之也。妻音千计反。他皆类此。」
  〔三〕师古曰:「鋗音呼玄反。」
  〔四〕师古曰:「二县也,并属南阳。郦音郎益反。」
  〔五〕李奇曰:「自相尊王也。」
  〔六〕师古曰:「邾音朱,又音姝。」
  〔七〕师古曰:「共读曰恭。」
  〔八〕邓展曰:「汉约非刘氏不王,而芮王,故着令中,使特王也。或曰,以芮至忠,故着令也。」师古曰:「寻后赞文,或说是也。」
  赞曰:昔高祖定天下,功臣异姓而王者八国。张耳、吴芮、彭越、黥布、臧荼、卢绾与两韩信,皆僥一时之权变,以诈力成功,〔一〕咸得裂土,南面称孤。见疑强大,怀不自安,事穷势迫,卒谋叛逆,终于灭亡。张耳以智全,至子亦失国。唯吴芮之起,不失正道,故能传号五世,以无嗣绝,庆流支庶。有以矣夫,〔二〕着于甲令而称忠也!〔三〕
  〔一〕师古曰:「僥,要也,音工尧反。」
  〔二〕师古曰:「以其不用诈力也。」
  〔三〕师古曰:「甲者,令篇之次也。」
  校勘记
  一八六二页九行上不欲就天(子)〔下〕乎?景佑、殿、局本都作「下」,史记同。
  一八六三页二行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一〕不我用,即亡。注〔一〕原在「言」字下。杨树达说「上」字当属上读,颜于「言」字下断句,非是。
  一八六三页一〇行〔王〕必欲拜之,景佑、殿本都有「王」字,史记同。
  一八六四页二行信(以)〔已〕拜,上坐。景佑、殿本都作「已」。
  一八六四页四行唯〔三〕信亦以为大王弗如也。王念孙说当作一句读,「唯」读为「虽」。史记淮阴侯传作「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则不得断「惟」字为句而读为唯诺之唯矣。
  一八六七页一〇行从间(道)〔路〕绝其辎重。景佑、殿本都作「路」。王先谦说作「路」是。
  一八六九页八行立(骑)〔驻〕传餐食也。景佑、殿本都作「驻」。
  一八七〇页二行诸校(劾)〔效〕首虏休,沈钦韩说「劾」当作「效」。按景佑、殿本都作「效」,注同。
  一八七〇页一四行(故)〔顾〕恐臣计未足用,景佑、殿、局本都作「顾」。
  一八七一页二行倾耳以待(禽)〔命〕者。景佑、汲古、殿、局本都作「命」。
  一八七三页二行汉兵远斗,穷寇〔久〕战,锋不可当也。宋祁说一本「战」字上有「久」字。按景佑本有。
  一八七三页七行〔盛〕沙以壅水上流,景佑、殿本都有「盛」字。王先谦说有「盛」字是。
  一八七三页一五行南边(荒)〔楚〕,景佑、殿本都作「楚」,史记同。
  一八七五页一行深说以三分天下,(之计)〔鼎足而王〕。景佑本无「之计」二字,有「鼎足而王」四字。
  一八七七页一四行信〔称〕病不从。宋祁说浙本「补字上有「称」字。钱大昭说南监本、闽本有「称」字。按景佑本有。
  一八七八页一行恐其党不(乱)〔就〕,景佑、殿本都作「就」。王先谦说作「就」是。
  一八七八页一三行即今郓州巨野(中)〔县〕景佑、殿本都作「县」。王先谦说作「县」是。
  一八八二页三行怀王使宋义为上将〔军〕,景佑本有「军」字。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选集】二十四史
汉书叙例汉书卷一上高帝纪第一上
汉书卷一下高帝纪第一下汉书卷二惠帝纪第二
汉书卷三高后纪第三汉书卷四文帝纪第四
汉书卷五景帝纪第五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
汉书卷七昭帝纪第七汉书卷八宣帝纪第八
汉书卷九元帝纪第九汉书卷十成帝纪第十
汉书卷十一哀帝纪第十一汉书卷十二平帝纪第十二
汉书卷十三异姓诸侯王表第一汉书卷十四诸侯王表第二
汉书卷十五上王子侯表第三上汉书卷十五下王子侯表第三下
汉书卷十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四汉书卷十七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第五
汉书卷十八外戚恩泽侯表第六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
汉书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汉书卷二十古今人表第八
第   I   [II]   [III]   [IV]   [V]   [V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