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评传 康震評說蘇東坡   》 第46節:六、東山再起(7)      康震 Kang Zhen

  但是對於變法新黨人物,蘇軾的態度卻完全不同。
  蘇軾與弟弟蘇轍飽受新黨迫害之苦,他們對於新黨人物的態度用"深惡痛絶"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在蘇軾的筆下,新黨人物真是禍國殃民,罪無可赦:
  呂惠卿、李定……之流,……其為姦惡,未易悉數,而王安石實為之首。今其人死亡之外,雖已退處閑散,而其腹心羽翼,布在中外,懷其私恩,冀其復用,為之經營遊說者甚衆,皆矯情匿跡,有同鬼蜮,其黨甚堅,其心甚一……此等皆民之大賊,國之巨蠹。(《論周穜擅議配享自劾札子二首》)
  意思是說:新黨之流,罪惡多多,而王安石實是禍首。新黨的領袖人物有的已經死去,有的閑置散居,但是他們的心腹羽翼依然遍布朝野上下,都暗暗感念領袖的恩德,他們希望能夠重新得到重用。為他們辯護遊說的人很多,他們強詞奪理,如同鬼蜮。這些黨羽團结堅固,思想高度統一,對百姓危害很大,是人民的公賊,是國傢巨大的蠹蟲。
  對於新黨人物,蘇軾兄弟旗幟鮮明地反對朝廷授予他們重要職務,反對新黨人物推薦的人選,要求加重對新黨人物的處罰,要求徹底追究新黨的政治責任,而任何對於新黨人物的提拔、寬恕,也都會引起蘇軾蘇轍兄弟極大的警覺。比如對於曾一手炮製"烏臺詩案"的李定,蘇軾就認為朝廷對他的處罰太輕,因此拒絶起草關於李定的處治狀,請求朝廷給予李定更加嚴厲的流放兩千裏之外的處罰。李定後來被貶到安徽滁州,距離開封一千多裏,並死在了當地。對我們來說,蘇軾對待新黨人物的這種態度,似乎有些出乎意外,但又在情理之中,究其原因主要是:
  1?"元祐更化"的政治核心在於全面反對、推翻新法與新黨人物。蘇軾作為元祐重臣,作為元祐更化的受益者,必須鮮明地表明自己的政治態度、政治立場,因此,激烈反對新黨人物本身是一種政治立場的表達,也是他作為元祐大臣必然的政治行為。
  2?蘇軾與弟弟蘇轍深受新黨人物的迫害與折磨,他們都非常害怕、擔心新黨人物東山再起、捲土重來,所以要不遺餘力地打擊抨擊新黨人物。對於新法政策,蘇軾認為可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為好政策可以給百姓國傢帶來好處;而對於新黨人物,他認為都是一些姦佞小人、結黨營私之輩,應該予以清除。由此可以看出,蘇軾在對待新法政策與新黨人物上是有鮮明區別的。
  3?蘇軾是一個偉大而傑出的文學家、藝術傢、詩人、思想傢,他在逆境中善於解脫自己的心靈,善於對自己的人生進行徹底的反省思考,但他畢竟不是一個十全十美的人物,他也有自己的缺點與局限性。在北宋時期,蘇軾的基本角色是朝廷官員、政治傢,他的政治角色本能地要求他為舊黨政治派別服務,這並不以他個人的意志為轉移。對於迫害折磨過他的那些新黨人物,他當然是發自內心的仇恨厭惡,現在他處於優勢的位置,對於新黨人物的打擊就勢在必行,這就是封建社會的政治鬥爭,對於這一點我們必須要予以正視。
  4?蘇軾雖然不遺餘力地打擊新黨人物,但是堅决反對通過文字獄來迫害士大夫,這又是他在激烈的政治鬥爭中所保持的一點清醒的認識。
  書生意氣 不合時宜
  蘇軾如此激烈地抨擊新黨人物,那他與舊黨人物的關係應當非常密切吧?其實也不盡然。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百傢講壇
第1節:康震評說蘇東坡序第2節:一、少年成名(1)第3節:一、少年成名(2)第4節:一、少年成名(3)
第5節:一、少年成名(4)第6節:一、少年成名(5)第7節:一、少年成名(6)第8節:二、步入仕途(1)
第9節:二、步入仕途(2)第10節:二、步入仕途(3)第11節:二、步入仕途(4)第12節:二、步入仕途(5)
第13節:二、步入仕途(6)第14節:二、步入仕途(7)第15節:二、步入仕途(8)第16節:二、步入仕途(9)
第17節:二、步入仕途(10)第18節:三、大難臨頭(1)第19節:三、大難臨頭(2)第20節:三、大難臨頭(3)
第21節:三、大難臨頭(4)第22節:三、大難臨頭(5)第23節:三、大難臨頭(6)第24節:三、大難臨頭(7)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