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史 中國盜墓傳奇   》 曹操七十二疑塚之謎(2)      許志竜 Xu Zhilong    嶽南 Yue Na

  不過,既然是《討曹檄文》,就不能像表揚信一樣盡拈好聽的說,主要的功能還是要歷數曹操的罪狀。所以後世有研究者認為,這段話很可能有誇大的成分。但是從各種史料記載來看,曹操確實幹過盜墓的勾當。曹操在歷史上不失為千代梟雄,但這一行為卻為後人所不齒,有人於此評論道:“曹操無道,置發丘中郎、摸金校尉數十員,天下塚墓,無問新舊,發掘時骸骨橫暴草野,人皆悲傷。其兇酷殘忍如此!”
  正是親眼目睹了許多墳墓被盜後屍骨縱橫、什物狼藉的場面,不願重蹈覆轍,所以曹操一再要求薄葬。
  曹操的這一想法甚至遺傳給了他的兒子曹丕。222年,曹丕在《終製》中要求他的壽陵“因山為體,無為封樹,無立寢殿,造園邑,通神道”,“無施葦炭,無藏金銀銅鐵,一以瓦器。”“棺但漆際會三過,飯含無以珠玉,無施珠襦玉匣。”為什麽要這樣做呢?曹丕認為,“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國,亦無不掘之墓也。喪亂以來,漢氏諸陵無不發掘,乃至僥取玉匣金縷,骸骨並盡,是焚如之刑,豈不重痛哉!禍由乎厚葬封樹。”
  在力主和實踐“薄葬”的同時,據說,曹操還采取了非常措施,即設置疑塚。
  據好事者考證,中國最早的疑塚出現於殷商時期,當時,一些奴隸主貴族死後製造幾座假墓,虛虛實實,使後人難分真偽。春秋時期,隨着盜墓風的盛行,疑塚術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而到曹操所處的三國,則達到了一個高峰。
  曹操設置疑塚的主要目的,當然是為了防止盜墓。但也可能與其生前一貫姦詐多疑的性格有關。
  《太平廣記》曾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曹操年少時曾與後來的敵人袁紹一起搞了一個惡作劇。有一戶人傢結婚,晚上夫妻合拜入洞房。曹操叫袁紹“站崗放哨”,自己潛入主人傢園子,偷看新郎新娘的床上之事。不料看得正起勁,被主人發現,大喊:“有偷兒至!”於是主人傢的傢丁把園子團團圍住,曹操被包圍了。但曹操對此一點也不驚慌,衹見他從袖內抽出一把利刀,一手拽住新娘,主人見狀瑟瑟發抖,不敢動彈,反而求他放人。曹操此時卻指着躲在樹後的袁紹說:“偷兒在這裏,你們為何不去追?”袁紹一聽,轉身就逃。主人也急忙帶衆傢丁去追趕。這時的曹操,放開新娘,旁若無人地走了。
  曹操性格上的多疑,不止是三國演義多有演義成分,有許多史料可以證實:曹操有一個同鄉叫恆邵,過去與他有私仇。曹操得志後,恆邵嚮他請罪,跪在庭前。曹操說了一句:“跪而解死耶?”結果還是把他殺了。《魏書·張綉傳》記載,曹操的一個侄子曾為張綉所殺,後來曹操為了打敗袁紹,以擺脫軍事上的劣勢和被動地位,不得不釋怨招徠張綉,封他為侯,食二千戶。但一俟消滅袁紹,地盤鞏固,曹操的兒子曹丕就出言逼迫張綉自殺。曹操在臨死之前,又把張綉的兒子張泉殺死,以絶後患。凡是有宿怨的,曹操都猜忌,不放心,至死也不放過,所以《曹瞞傳》中說,“故人舊怨”大都被曹操報復殺死。
  曹操生性多疑的性格,在其死後也得到了體現。傳說在曹操安葬的那一天,鄴城的所有城門全部打開,72具棺材,從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同時從城門擡出。從此,一個千古之謎也隨之懸設:七十二疑塚哪座為真?
  宋代詩人俞應符對曹操的這種行徑甚為不齒,他在《七十二座疑塚》一詩中,以厭惡的口氣寫道:
  生前欺天絶漢統,死後欺人設疑塚。
  人生用智死即休,何有餘機到丘壟。
  人言疑塚我不疑,我有一法告君知。
  直須發盡塚七二,必有一塚藏君屍。
  這位自作聰明的俞詩人,對曹操的性格和謀略還是不甚瞭解,如何知道曹操之屍就埋在了這七十二疑塚之內?焉知其不會埋入七十二塚之外乎?對此,魯迅在《花邊文學·清明時節》中曾這樣說道:“相傳曹操怕死後被人掘墳,造了七十二疑塚,令人無從下手。於是後之詩人曰:‘遍掘七十二疑塚,必有一塚葬君屍。”於是後人論者又曰:“阿瞞老姦巨滑,安知其屍實不在此七十二之內乎。真是沒有法子想。”又說:“阿瞞雖是老姦巨滑,我想,疑塚之流倒未必安排的,不過古來的塚墓,卻大抵被發掘者居多,塚中人的主名,的確者很少,洛陽邙山,清末掘墓者極多,雖在名公巨卿的墓中,所得也大抵是一塊志石和凌亂的陶器,大約並非原沒有貴重的殉葬品,乃是早經有人掘過,拿走了,什麽時候呢,無從知道。總之是葬後至清末的偷掘那一天之間罷。”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中國畫報出版社
僵屍復活(1)僵屍復活(2)
僵屍復活(3)僵屍復活(4)
僵屍復活(5)僵屍復活(6)
墳包突起人世間(1)墳包突起人世間(2)
墳包突起人世間(3)令人驚嘆的地下寶庫(1)
令人驚嘆的地下寶庫(2)盜賊如狐(1)
盜賊如狐(2)盜賊如狐(3)
盜賊如狐(4)伍子胥掘墓鞭屍(1)
伍子胥掘墓鞭屍(2)伍子胥掘墓鞭屍(3)
先秦被盜名墓備忘(1)先秦被盜名墓備忘(2)
先秦被盜名墓備忘(3)盜洞中發現人頭骨(1)
盜洞中發現人頭骨(2)盜洞中發現人頭骨(3)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