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 中国古都北京   》 长城运河(3)      阎崇年 Yan Chongnian

  在一处绝险的地方,为了使前后长城相连贯,而又不使一座奇险的制高点留在长城外面,城墙必须从这险地外侧断崖绝壁上通过。为了固定长城的根基,用了两根铁梁担在断崖之上,将长城从铁梁上修了过去。
  明长城全长12000余里,其北京地段,依山修筑,雄险之极。长城的下部为石条,中间填土石、外层包城砖,上部为女墙。这次大规模地修筑长城,东起山海,西止镇边,绵亘2000余里,城垣普遍加厚,两面皆设垛口,并在城墙上兴建敌台。过去筑台,或在城内,或在城外,多无实效。明沿着长城,新建敌台,就是将旧有的烽火台和民间看家楼相结合,具有举燧、御守、住兵和仓储四个功能。敌台一般高5丈,四面宽12丈,中空,三层—上为平台、雉堞,设哨罙望、集兵御守、燃燧报警;中为室屋,住宿官兵;下为仓室,储存粮械。至隆庆六年(1572年),共建成敌台1200余座,2000余里,墩台耸立,声势相连,精坚雄壮。今见雄伟壮观之北京地区长城,主要是在明朝隆庆、万历年间的产物。万里长城既是伟大中华民族之骄傲,也是伟大中华民族之象征。
  京杭运河,京师动脉。明兴元亡,战乱不已,都城南迁,故元时的京杭运河,部分河道淤塞不通。明永乐帝“靖难之役”取胜后,升北平为北京,兴建北京城池宫殿。时转运粮食、砖瓦和材料等,沿元之旧,水、陆、海兼运。于是,永乐帝诏令修通京杭运河。其大工程为永乐九年(1411年),开会通河,使黄河与卫水相联。后开通惠河,即北京至通州的河道。但是,几修几废。直至嘉靖六年(1527年),采纳御史吴仲之议,修通惠河,浚治河闸,历时四月,河工告成。自此,漕船直达北京城大通桥(今建国门外),迄于明末。吴仲并进所编《通惠河志》,命送史馆,采入《会典》,并颁工部刊行。人思吴仲之功,在通州建祠祭祀他。京杭运河全面开通,漕船多至11000余艘,年运京师的粮食,成化八年(1472年)额定为5189700石。
  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今北京、天津二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将本来不相连通的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连接起来,全长3588里,成为中国古代南北经济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今北京通州张家湾、江苏扬州、浙江杭州等,都有它的遗迹。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序言(1)序言(2)引言(1)引言(2)金代中都(1)金代中都(2)
金代中都(3)金代中都(4)金代中都(5)金代中都(6)迁鼎大都元大都城(1)
元大都城(2)元大都城(3)百货汇聚科技文化(1)科技文化(2)科技文化(3)
科技文化(4)科技文化(5)中外交流(1)中外交流(2)明代北京北京城池(1)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