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流動的光影聲色:羅展鳳映畫音樂隨筆   》 第45節:醉生夢死:貝拉·塔爾的長鏡頭音符(7)      羅展鳳 Luo Zhanfeng

  相對莊嚴的教堂鐘聲,世俗的探戈舞麯,自然成了強烈對比。這裏延續了《煉獄人間》裏醉生夢死的迷失舞麯;手風琴,像沒完沒了似的演奏下去……電影以音樂作片名,《撒旦探戈》,開宗明義,導演早說明了電影的結構跟隨原著小說的結構,也跟探戈這種舞麯(舞步)的結構相若,此外,電影中校長(Gy?rgy Barkó飾)與史威特太太(éva Almássy Albert飾)跳的第一支舞,就是探戈,那場戲的音樂是現場演奏同步錄音的。
  那是在小村落的簡陋酒吧裏,一幹人等跳舞跳得很狂,是醉着跳或跳着醉,都說不清,畫面裏最清醒的大抵是拉手風琴的琴師,他目睹衆人狂熱的舞步,就像旁觀的看客,不動聲色,不加騷擾,衹盡其本分的拉奏手風琴,一支接一支的麯子:《May I Have this Tango?》與《Circle DanceⅡ》。
  《May I Have this Tango?》是一支重複簡單的麯子,剪不斷,理還亂,重複的拉奏。人們在當中,交換着舞伴跳呀跳,有時生竜活虎,有時甩蕩甩蕩,或調笑或戲弄,男男女女,交替地諂媚、調情,難得荒唐。有人跳得纍了,幹脆倒在椅子上,像一團腐肉,誰也不能把他拉起來。相對下,《Circle DanceⅡ》(從名字看,可見跟《煉獄人間》的《Circle DanceⅠ》大抵有點關聯吧!)則輕巧多了,麯子的旋律性較強,手風琴手拉這麯子的時候,酒吧裏的人們大都醉醺醺了,衹有零星的舞客,慢慢,更衹餘下手風琴手一個人拉着手風琴自娛,麯子叫《Pityi》,冷冷清清。那是一個寒冽的晚上,酒吧原來的熱度多靠舞者們的舞動,衹是麯子到這裏,已有點意興闌珊,酒吧溫度大抵也就逐漸下降。如果手風琴手是舞者的看客,我想,那個嚮貓咪施虐的小女孩就是另一個更有距離的小看客,衹見她孤身在酒吧外,呼吸着冷空氣,看着成人世界的荒謬與迷失,是電影中一個叫人傷感的時刻。
  電影中的一支主旋律,叫《RainⅡ》(《RainⅠ》也來自《煉獄人間》),由電子合成器充當主要配器,樂麯帶點迷幻,茫然若失,又有點像教堂裏的管風琴,隱隱然滲透了宗教味道,樂麯每次出現,總伴隨着不同的趕路人,或迎着風,或迎着雨,麯子貫穿了不同的人,卻仿如共有的命運觀照。不得不提的自然是配樂傢米夏伊·維格在片中的演出,耶利米(Irimiás)是他的名字,電影中,他是傳聞已死的騙子,這回重臨村子,决心要騙走村民與農場的收入,然而卻被村民認定是大救星,接着是一場悲劇,一個荒謬的諷刺故事。
  美國著名公共知識分子與作傢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曾對此片有過這樣的感受:"片長七小時卻每一分鐘皆雷霆萬鈞,引人入勝。但願在我有生之年,年年都重看一遍。"沒有故弄玄虛,貝拉·塔爾的《撒旦探戈》更大膽肆意地讓演員在真實時間(Real time,不間斷的一鏡直落拍法)裏表現,仿佛跟觀影的觀衆同步呼吸。靜止的鏡頭,如簡單的白描,緩慢地進行着一種有機的內在節奏,毫無疑問,《撒旦探戈》是一生難逢的觀影經驗,一貫的貝拉·塔爾,一貫以光影記錄着人們存在的孤絶。
  "勞工三部麯"
  有說,當貝拉·塔爾在匈牙利的影壇崛起之時,曾受到保守派勢力的批評,指責他總是將目光對準那些社會主流以外的邊緣人,不拍一些"高雅"的影片。為此,塔爾曾作出這樣的響應:"對於我們來說,你們這些有錢人才是邊緣!"李焯桃編,《大地孤影:風格大師貝拉·塔爾》,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場刊,2005年9月。
  的確,貝拉·塔爾早年的電影,探討的是匈牙利當下嚴峻的社會與家庭問題,大剌剌的、活生生的、血淋淋的,像紀實電影,強調爆炸性跟自然原始氣息。對比下,後期的電影更重視文學意象與寓言性,長鏡頭下盡是冷峻、抽離的風格化表現,開展貝拉·塔爾式獨有的藝術性取嚮。
  "勞工三部麯"(又稱"社會寫實三部麯")委實是貝拉·塔爾另一個真實的電影世界,他拍攝首作《居巢》(又名:《家庭公寓》,Family Nest,1977)時衹有二十二歲,是年少氣盛之作。影片大部分時間利用特寫鏡頭,還有直接介入的紀錄片拍法,風格化之強烈,叫人感同身受,喘不過氣。故事背景是匈牙利居住空間匱乏的1970年代,小夫妻申請的房屋分配一等就是七年,七年過去了,二人和小女兒衹得擠到丈夫父母親的公屋單位,連同小叔小姨,三戶共九口人如同睏獸鬥,影片裏大部分是一傢人的吵吵鬧鬧,充滿壓迫感,一觸即發。音樂在電影裏大都是噪音的一種,是內外場景的背景聲音,以加重嚴峻的戲劇迫力與節奏。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聲畫聯姻 文/周黎明第2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1)
第3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2)第4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3)
第5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4)第6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5)
第7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6)第8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7)
第9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8)第10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9)
第11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1)第12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2)
第13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3)第14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4)
第15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5)第16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6)
第17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7)第18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8)
第19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9)第20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10)
第21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11)第22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12)
第23節:以音樂裝飾長鏡頭的夢:安哲羅普洛斯映畫音樂史詩(1)第24節:以音樂裝飾長鏡頭的夢:安哲羅普洛斯映畫音樂史詩(2)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