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史 》 清王朝絶密檔案:權臣回憶錄 》
懸案發佈會:我與索額圖(1)
唐博 Tang Bo
主持人大學士馬齊:都察院的各位朋友,大傢下午好!今天我們在位於後海之畔的明珠府邸召開懸案發佈會,我們有幸請到了前任武英殿大學士,現任內大臣的明珠閣下。請他通過大傢,嚮有關方面介紹一下他退居二綫之後的一些想法。下面有請各位御史提問。
御史甲:明珠大人,請允許我提出一個比較尖銳的問題。衆所周知,您的失寵與您跟索額圖大人的交惡有一定關係。那麽在您眼中,索額圖大人究竟是一個什麽樣的人?您如何來看待您二人之間的關係呢?
明珠:首先需要解釋的是,我與索三兒的交惡,衹是我失寵的原因之一,而並非全部。索三兒是皇親國戚,出身比我好;索三兒是皇上智擒鰲拜的功臣,起點比我高;索三兒人聰明,會來事,能力比我強;索三兒曾經出使尼布楚,擺平了桀驁不馴的俄國人,我很佩服他。
我們的政治理想是有區別的,但最重要的理想卻是一致的,那就是扶助代表自己利益的皇子成為皇儲,從而確保自己能夠永葆權臣之位。我的外甥是大阿哥,衹因不是嫡出就無緣太子之位,我當然耿耿於懷;時任太子的二阿哥全然沒有作為太子的起碼道德,我當然有理由為江山社稷考慮,通過我的努力幹掉他,換上大阿哥。然而,這樣的努力肯定會招致二阿哥的後臺——索三兒的抵製。因此,儲位之爭,或者說的更直白一些,權力之爭,是我與索三兒交惡的最重要原因。
御史乙:您剛纔對索額圖大人在尼布楚的表現大加贊賞,能把您所知道的他在出使尼布楚的表現具體說說嗎?
明珠:尼布楚談判的時候,我擔任大學士,所以有機會接觸了一些相關的官方文件,對索三兒的表現我心中有數。
平定三藩和統一臺灣後,朝廷的註意力就逐漸轉嚮北方。西北的準噶爾蒙古蠢蠢欲動,其首領噶爾丹正在蹂躪喀爾喀蒙古,企圖與我朝爭奪天下;遠在喀爾喀以北的俄國人,把侵略的觸角伸嚮了我朝竜興之地東北邊陲。儘管在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和二十五年(1686年),清軍先後兩次進攻俄軍盤踞的雅剋薩城,迫使守軍投降。然而,這場中俄戰爭,也讓朝廷筋疲力荊朝廷希望盡快議和,以騰出手來全力對付日益嚴重的準噶爾的威脅。就在這時,皇上想起了在智擒鰲拜時表現勇猛,但時下賦閑在傢的索三兒,於是趕緊安排他擔任領侍衛內大臣,率領龐大的代表團前往邊境,與俄國全權大使戈洛文及其代表團談判邊界劃定問題。雖然是第一次跟洋人打交道,但索三兒並非沒有主見。行前,他提出:“尼布楚、雅剋薩、黑竜江上下,及通此江一河一溪皆屬我地,不可棄之於俄羅斯”,如果他們答應我們的要求,歸還雅剋薩、尼布楚,我們就可以和他們講和,並允許貿易,否則就沒什麽好談的了。這樣的信心和底氣讓皇上大為放心。
本來談判的地點選在蒙古草原東部的色楞格,結果由於準噶爾部對喀爾喀草原的襲擊,使代表團北上的去路被截斷。朝廷臨時决定變更談判地點,並與謙恭的戈洛文商定改在了尼布楚。由於在談判地點上的爽約,使朝廷在談判底綫上做出了些許讓步。皇上提出:“爾等初議時,仍當以尼布楚為界;彼使者若懇求尼布楚,則可以額爾古納河為界”。看得出來,皇上擔心準噶爾部與俄國人可能會串通勾結,希望通過在領土上的有限讓步盡快與俄方締結邊界條約,以避免清軍兩綫作戰的窘境。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六月,朝廷的代表團在軍隊護送下抵達尼布楚附近石勒喀河畔。喜歡排場的索三兒,在代表團裏居然擁有三百頭駱駝、一千五百匹馬、一百個傢人。他大概也是要嚮俄國人顯示一下天朝上國的威嚴吧。
七月初七,談判開始。黃頭髮藍眼睛的戈洛文一開始就指責我朝侵擾俄國邊境,造成殺戮,應予賠償。索三兒針鋒相對,據理力爭:俄國人長期以來就對我朝東北邊陲和黑竜江地區進行侵擾,殺戮邊民,搶劫財物,甚至修築城堡,長期占領,我方兩次出兵,皆為義舉,雅剋薩、尼布楚自古就是我國領土,沒什麽好商量的。面對戈洛文仔談判桌上的武力訛詐,索三兒憑藉着清軍的強大武力做後盾,並不畏懼。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 | 多爾袞簡歷 | 一、喪父殉母的少年貝勒 | 二、屢立戰功的青年纔俊(1) | 二、屢立戰功的青年纔俊(2) | 三、定策建勳的盛年統帥(1) | 三、定策建勳的盛年統帥(2) | 三、定策建勳的盛年統帥(3) | 四、攝政天下的中年親王(1) | 四、攝政天下的中年親王(2) | 四、攝政天下的中年親王(3) | 懸案發佈會:我與太後的是非真相(1) | 懸案發佈會:我與太後的是非真相(2) | 範文程簡歷 | 一、從書生到奴隸,從奴隸到書生(1) | 一、從書生到奴隸,從奴隸到書生(2) | 二、皇太極時代,走上權臣之路(1) | 二、皇太極時代,走上權臣之路(2) | 二、皇太極時代,走上權臣之路(3) | 三、明清鼎革時代的最高參謀長(1) | 三、明清鼎革時代的最高參謀長(2) | 三、明清鼎革時代的最高參謀長(3) | 四、我的議政生涯——風燭殘年的榮譽流水賬(1) | 四、我的議政生涯——風燭殘年的榮譽流水賬(2)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