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 讲述历史老城:北京城的明朝往事   》 通惠河畔演吴仲(2)      万明 Mo Ming    张兆裕 Zhang Zhaoyu

  历代朝廷的水工水事很重要的部分就在于河务与漕运。明清时人们常把这两个部门与专制权力把持的另一领域:盐政,合称为“河漕盐三弊”,而河漕二弊尤甚。明清两代的漕运总督,与一般封疆大吏相比算是油水更多的肥差。这是因为漕运则事关统治命脉,当时的经济中心常在东、南,若无漕运不能东粮西运、南粮北调,朝廷就无法维持。所以朝廷对此非常重视,在这件事上也最肯花钱。因此,若通惠河不能完全疏浚,这由通州至北京城这一段,漕粮经由陆路运输,将花费甚巨,经事的人可以从中获取极大的利益。这也是明前期通惠河疏浚总不能奏效的原因之一。
  明代对疏浚惠通河真正取得成效的是嘉靖七年(1528年),由巡仓御史吴仲主持修治的那一次。吴仲,字亚甫,江苏武进人,正徳十二年(1517年)进士,曾官至南太仆寺少卿,著有《鸿爪集》。嘉靖六年时,担任巡仓御史的吴仲上疏,认为历代漕运都能直抵京师,没有像当时那样置于五十里外的。他在疏中分析了通惠河重新疏浚的必要性。他称此前通惠河虽屡经修复,但都为权势阻挠,未能成功。此时通流等八闸遗迹仍在,就此修建,不会花太多功夫。一旦修成,每年可省车费二十馀万。但当时由通州抵京的五十里陆路运输,经手的人员能从巨额的赀费中渔利,他们并不愿意改变现状。于是,在吴仲上疏后,各种流言蜚语便传开。吴仲受到了极大压力。而且,嘉靖六年时的议礼红人、担任礼部尚书的桂萼言也称不便,请改修三里河。好在时任首辅大学士的杨一清认为若沿旧闸行转搬法,能够节省运军劳费,应果断施行。极力支持吴仲的提议。
  通惠河的疏浚工程在第二年春开始,由吴仲主持其事。到六月份,已修浚完成。修浚过程中,吴仲针对水资源短缺的情况,采取“舟车并进”的措施。首先把码头从张家湾移到通州城北,改原旧土坝为石坝,省去从张家湾至通州的四闸两水关。在通惠河上只保留使用“五闸二坝”,其余闸坝尽行废弃。粮船不再过闸,漕粮由人工搬运到上游停泊的船中,运至上闸,依次办理。另外对闸坝管理也做了改进。又将大运河北端码头自张家湾迁至通州区城东石坝,如此,自江淮漕运至白粮须于石坝码头大光楼验收后,转搬运至通惠河驳船上,再驳运至北京城内粮仓储存,便出现里外漕河之分,将通惠河称之为里漕河,而白河称之为外漕河,渐分别简称为里外河。通惠河疏浚完成的当年,漕运所费才七千两,运粮二百万石,节省脚价十二万两。
  事成后,吴仲上疏陈五事,提出需要对河段随时维护、应委任专人管理等建议。嘉靖皇帝见到先朝屡经勘行而未能成功疏浚工程,在吴仲主持下不到四个月就已经完成,非常高兴。河成之日,与辅臣一道登舟游赏,作诗助兴。并赏赐吴仲财帛金银。后来将他升为处州知府,将一道参与工程的何栋擢为右通政,仍管通惠河道。
  这次成功疏浚治理成为明代漕运的重要转折期。到嘉靖十二年(1533年)四月工部尚书秦金向皇帝奏表说,数年以来,漕运通行,国计久赖。吴仲提倡修浚以及勤劳主事的功劳,不可泯灭。后来,吴仲编成《通惠河志》一书,成为记述通惠河唯一的一部专志。他将此书献呈,嘉靖皇帝命采入《会典》。通州民众为纪念他的治河功绩,在嘉靖四十五年为他建立了生祠。明末出版的《帝京景物略》录有明人陈经一首《通惠河泛舟》诗,称赞整修后的通惠河“东南千万艘,飞鞔遵旧路。远积万世赖,仪同四方聚。……畴能树奇勋,江东吴侍御。”高度称赞吴仲的治河之功。
  其后通惠河漕运比较通畅。每年漕运粮食从五月至九月可达250万石。代运河漕船每年有12143只,共分十帮,由124处卫所12万余名军士负责运输,因路途远近而规定各帮至通日期,有序不乱。每年农历三月一日始,北直隶(今河北)、河南、山东各运粮帮按次至达运河北码头通州,州东门外为土坝码头,凡属军粮卸此验收入通仓,白米类于州北门石坝码头验收后经通惠河送储京仓;四月一日始,南直隶(苏北)、安徽等运粮船帮依次至通;五月一日,南直隶(苏南)、婉南、按次至通;六月一日始,浙江、湖广(湖南、湖北)顺次至通。各帮船于通州只许逗留十日,即以次返航,准备次年运粮,最后一批船帮限定十月一日必须返归。清袭明制,以作如此规定。伴随首帮漕船至通,亦有大批商船。此种情景直至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北运河停漕方止。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山东画报出版社
挥师北平忆徐达(1)挥师北平忆徐达(2)挥师北平忆徐达(3)迁都定鼎说朱棣(1)迁都定鼎说朱棣(2)入世异僧姚广孝(1)
入世异僧姚广孝(2)朱能地下犹护主(1)朱能地下犹护主(2)朱能地下犹护主(3)朱能地下犹护主(4)风华当年寻郑和(1)
风华当年寻郑和(2)黑山迷雾辨刚铁(1)黑山迷雾辨刚铁(2)黑山迷雾辨刚铁(3)法海壁画探李童(1)法海壁画探李童(2)
法海壁画探李童(3)名祠沧桑祭于谦(1)名祠沧桑祭于谦(2)名祠沧桑祭于谦(3)梦里登城话阮安(1)梦里登城话阮安(2)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