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喪傢狗 Funeral home dog   》 女兒是最高奬賞(3)      李零 Li Ling

  5.7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歟)?”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桴”,音fú,是小木筏。
  孔子絶望於世,也不是沒有遠離政治的想法。他嘆氣說,我的主張行不通呀,真想找個小木筏,漂流大海上,跟我走的,準是子路吧?子路聽說,很得意。子路和孔子的關係,好像李逵和宋江。孔子上哪兒,他上哪兒。孔子的話,衹是發泄,子路不解,還以為老師真的要航海。但孔子說,你勇氣可嘉,超過我,但造船的材料沒處找。“無所取材”,衹是遁詞,他內心的想法,還是不忍離去。
  孔子明白“道不行”,可能在他周遊列國的途中(前497—前484年)或他返回魯國之後(前484—前479年)。在這以前,他不會說這些話。(子路)
  5.8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傢,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孟武伯”,見《為政》2.6。他問孔子,你的學生,仲由、冉求和公西赤,他們哪個夠得上稱仁。
  “子路”,是仲由的字。他是孔門一期的學生,年齡比孟武伯大,這裏稱字。
  “冉求”,字子有,是孔門二期的學生,這裏稱名。
  “公西赤”,字子華,是孔門三期的學生,也是稱名。
  《論語》同時提到這三個學生,還有兩處,都在《先進》篇,一是《先進》11.22,二是《先進》11.26,可以對照着看。
  孔子對仲由、冉求和公西赤的看法是:
  仲由年齡最大,本事最大,志氣也最大。孔子說他,“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他的特長,是為大國斂財理財,富國強兵,是治國用兵的人材。“賦”是徵發糧秣、車馬、兵甲和兵役的制度,即軍賦制度。《周禮》說,治賦是太宰的事。孔子的意思是,仲由有這麽大的能耐。但子路衹當過季桓子的宰,沒當過魯君的宰,渾身的本事,還有很多沒使出來。孔子曾問他志嚮如何,子路口氣很大。他說,“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先進》11.26),他的行政才能和軍事才能非常突出,當季氏宰,是委屈他。
  冉求的年齡小一點,為人比較低調。“千室之邑,百乘之傢,可使為之宰也”,是為魯君當邑宰(公邑的長官),或為卿大夫當傢臣(私邑的長官),不是治一國,而是治一邑。仲由之後,冉雍之後,他也當過季氏宰,為季氏管傢。孔子曾問冉求的志嚮,冉求說,“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先進》11.26)。“足民”二字,可以說明,他的才能是表現在理財方面。當季氏宰,對他正好。
  公西赤的特長是言語應對,“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孔子曾問他志嚮如何,公西赤說,“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先進》11.26)。他想當的是“小相”,負責主持儀式、接待客人。公西赤曾奉命出使齊國(《雍也》6.4),也是參加外交活動。他在三子中年齡最小,比仲由、冉求更低調。
  仲由、冉求長於政事,公西赤長於言語,都是行動型的人材。孔子對他們的評價都是“不知其仁”,和仲弓一樣。(仲由、冉求、公西赤)
  5.9子謂子貢曰:“女(汝)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汝),弗如也。”
  孔子反對記問之學,強調學生要有悟性。顔回悟性高,孔子喜歡他,超過所有學生。此章和上文的幾位是對比。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李零簡介及自序(1)自序(2)自序(3)自序(4)
自序(5)為什麽我要讀《論語》(1)為什麽我要讀《論語》(2)孔子獲罪的原因(1)
孔子獲罪的原因(2)孔子的邏輯是服從領導(1)孔子的邏輯是服從領導(2)孔子喜歡木訥之人
在守信守時上中國不如西方孔子講節約是心疼有錢有勢人孔子兩次提到好德如好色(1)孔子兩次提到好德如好色(2)
孔子怎樣做調查研究三年無改於父之道禮之用,和為貴(1)禮之用,和為貴(2)
孔子真的不在乎名嗎?孔子提倡以德治國是幻想(1)孔子提倡以德治國是幻想(2)怎麽消滅無恥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