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类 《诗经》心得   》 第45节:第四章(12)      Liu Xuyi

  问题出在哪里?李商隐一首诗道出了此中全部的奥妙: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载驰:马车上的心事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
  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臧,我思不閟。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稚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
  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鄘风·载驰
  都说曲木生直子,直子生犁弯。世上父子两重天的例子太多了,母女两重天的事例也不少。
  虽说身不由己,但一个女人,毕竟一身事二夫就不大好看。更何况,先事父,后又事子,更不好说了。事父,生两子;事子,一连生五子,从人伦的角度来说,就麻烦着。宣姜就因为这样成为卫国的“祸水”。没想到,她的儿女中竟出了个惊世骇俗的女儿,人称许穆夫人的。
  许穆夫人就是齐国强迫卫国宣公之子公子昭伯与宣姜乱伦而生的女儿,公元前690年出生,是那个好鹤的卫懿公之妹。后来她嫁到了许国,成了许穆公之妻,故人称许穆夫人。公元前660年狄国侵犯卫国,而卫国国人不满懿公所为,将士们不愿意为之卖命,懿公被狄人杀死,卫国灭亡。许穆夫人得知此讯,千里奔波,排除艰难,回到卫国,向齐国等大国求救。齐国就派公子无亏帅车三百乘、甲士三千人帮助卫人逃过黄河,另立戴公的卫国遗民就守卫着曹。齐国本就是许穆夫人的外祖父家,见许穆夫人如此深情,还送给戴公乘马、乘服,以及牛羊猪狗各三百以接济这批难民,另送许穆夫人鱼轩、重锦三十两。
  《列女传卷三·仁智传》说:“许穆夫人者,卫懿公之女(注:此处有误,应为卫懿公之妹),许穆公之夫人也。初许求之,齐亦求之,懿公将与,许女因其傅母而言曰:‘古者诸侯之有女子也,所以苞苴玩弄,系援于大国也。言今者许小而远,齐大而近。若今之世,强者为雄。如使边境有寇戎之事,维是四方之故,赴告大国,妾在,不犹愈乎!今舍近而就远,离大而附小,一旦有车驰之难,孰可与虑社稷?’卫侯不听,而嫁之于许。”
  这是说许穆夫人在婚嫁之初,便希望把自己当作一桩政治婚姻的筹码,以为许国小,离卫国又远,一旦卫国有事,而许国不可依靠;而齐国既是大国,又离卫国近,如果卫国有事,齐国可以依靠。故而愿意嫁到齐国去。但是卫侯不同意。结果果然应证了许穆夫人的预见。此说其实并不可靠,无非是后人附会之辞。其实,春秋之时,诸侯之间互相通婚,固然有政治联姻的动机,但恐怕更多的还是出于礼制。首先,周礼有规定,同姓不婚;其次,诸侯间通婚,门当户对,可保本家族血统的高贵与纯洁。再次,诸侯间互相通婚早已形成传统,如齐国国君之女主要就嫁鲁国和卫国国君,已成定例。因此,不可一概看作是政治婚姻。而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她如何懂得这些,甚至还能预见到卫国将来会有大事发生?事实上,卫国与许国之间的距离可能还要比卫国与齐国的距离更近一些。卫许两国都在今河南境内,而齐国在今山东境内。
  但是许穆夫人的出现,在卫国历史上甚至是中国历史上都有一种惊艳之感。
  卫国灭亡、懿公战死,按礼制,“礼,国君夫人父母在则归宁父母,没则使大夫归宁于兄弟,而夫人不行”,“父母没则不得归宁者,义也”。远嫁的女子是不需回国吊唁的,更何况是兄妹之间。但许穆夫人闻知信息后,便向许穆公请求派兵相救。许穆公国小力弱,害怕狄人报复,因而不敢出兵。许穆夫人见请兵不成,不顾礼制,独自前往卫国吊唁,许穆公可能担心她的安危,也可能出于维护礼制,派大夫追赶,劝她回来。但许穆夫人拒绝返回,回到了故乡卫国。这首诗就是她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写的。《左传》明确指出诗作者就是许穆夫人,许穆夫人因而也成了历史上见诸史籍的最早的一位女诗人。至于后人附会说她是一位爱国女诗人,也是出于对她的一片敬意。但其实算不上爱国,春秋时的国,只不过是周王朝的一个封国,称邦还可以,称国是后来的事。严格地说来,卫国只是许穆夫人的故乡,真正的“祖国”应该是许国。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第1节:第一章(1)第2节:第一章(2)第3节:第一章(3)第4节:第一章(4)
第5节:第一章(5)第6节:第一章(6)第7节:第一章(7)第8节:第二章(1)
第9节:第二章(2)第10节:第二章(3)第11节:第二章(4)第12节:第二章(5)
第13节:第二章(6)第14节:第二章(7)第15节:第二章(8)第16节:第三章(1)
第17节:第三章(2)第18节:第三章(3)第19节:第三章(4)第20节:第三章(5)
第21节:第三章(6)第22节:第三章(7)第23节:第三章(8)第24节:第三章(9)
No.   I   [II]   [III]   [IV]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