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 全本新註聊齋志異   》 齕石[1]      蒲鬆齡 Pu Songling

  新城王欽文太翁傢[2],有圉人王姓[3],幼入勞山學道。久之,不火食[4],惟啖鬆子及白石,遍體生毛。既數年,念母老歸裏,漸復火食,猶啖石如故。嚮日視之,即知石之甘苦酸鹹,如啖芋然[5].母死,復入山,今又十七八年矣。
  據《聊齋志異》手稿本
  “註釋”
  [1]齕(hé核)石:吃石頭。齕,咬。
  [2]王欽文;清著名詩人王漁洋(士)之父,名與敕,字欽文。順治元年(1644)拔貢,贈國子監祭酒,纍贈經筵講官、刑部尚書。見《王漁洋全集·歷仕錄》附《王氏世係表》。
  [3]圉(yǔ雨)人:養馬的僕人。王士《池北偶談》雲:“予傢傭人王嘉祿者,少居勞山中。獨坐數年,遂絶煙火,惟啖石為飯,渴即飲溪澗中水。
  遍身毛生寸許。後以母老歸傢,漸火食,毛遂脫落。然時時以石為飯,每取一石,映日視之,即知其昧甘鹹辛苦。後母終,不知所住。“
  [4]火食:熟食。
  [5]芋:俗稱芋頭,地下的球莖部分,可供食用。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大話聊齋
捲一: 考城隍耳中人屍變噴水瞳人語畫壁山魈[1]咬鬼
捉狐荍中怪宅妖王六郎偷桃種梨勞山道士長清僧
蛇人斫蟒犬姦雹神狐嫁女嬌娜僧孽妖術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XIV]   [XV]   [XVI]   [XVII]   [XVIII]   [IXX]   [20]   [XX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