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者 胡适的谦和雅量   》 第45节: 第三章 倾心育才二十一“物理女王”师外行——胡适对吴健雄(15)      黄团元 Huang Tuanyuan

  顾颉刚兢兢业业地在新的岗位工作,没有让介绍人胡适失望。他文字功夫好,考据认真,深受主编的好评。然而,顾颉刚在整理历史资料时,对上古人物尧、舜、禹、启所排列的先后地位产生了疑问,他越钻研,越发现有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几乎存在规律性:这些传说中的古人,越是出现得晚,排名反而越靠前;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大、古史期愈长……胡适说过,在学习中发现了问题,就不放弃。顾颉刚便将这些不解的疑问归纳起来。时值北大教授钱玄同给顾颉刚来信,同他讨论经部的辨伪问题。顾颉刚在给钱玄同回信时,也将他一年来逐渐形成的有关古史的怀疑、见解写进信中,希望得到他的指教,但时过两个多月,还不见有“疑古”之称的钱玄同教授的回信。
  就在这时,胡适来上海治病,顺便看望顾颉刚。师生见面,先谈学问。顾颉刚便将他所发现的古史疑问向胡适提出来,以求高见。
  胡适听后,对顾颉刚的发现极为赞赏。但他仍然重复“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观点,要求顾颉刚多方求证。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胡适要将自己主持的《读书杂志》编辑工作交顾颉刚“暂时”代理。并说稿件由顾颉刚全权组织,发表什么文章不必找胡适签发。但如果出什么问题,则由胡适承担。
  胡适的“放手”,让顾颉刚显了身手——他将那封写给钱玄同的信作了修改后,以《致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为题,在《读书杂志》第九期发表。文中说:东周的初年只有禹,是从《诗经》上可以推知的;东周的末年更有尧、舜,是从《论语》上可以看到的。在《论语》之后,尧、舜的事迹编造得完备了:尧与舜有翁婿的关系,舜与禹有君臣的关系了。从战国到西汉,伪史充分的创造,在尧、舜之前更加上了多少古皇帝。于是春秋初年号为最古的禹,到这时真是近之又近了。自从秦灵公于吴阳作上田寺,祭黄帝,于是黄帝立在尧、舜之前了;自从许行一辈人抬出了神农,于是神农又立在黄帝之前了;自从《易?系辞》抬出了庖牺氏,于是庖牺氏又立在神农之前了;自从李斯一辈人说:“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于是天皇、地皇、泰皇更立在庖牺氏之前了;自从汉代把苗族的始祖传了过来,于是盘古成了开天辟地的人。时代越后,知道的古史越前;文籍越无征,知道的古史越多……这便是“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学说,文章面世后,成了轰炸中国古史的一颗“炸弹”!赞成的,说它是“黑夜北斗,精当绝伦”。
  反对的,说它是“想入非非,任情臆造”。
  这是学术讨论,但是,还引起了“党国”要人的指责。陈立夫在公开场合别有用心地说:“顾颉刚说大禹王是一条虫呢!”戴季陶也给教育部写信,认为顾颉刚编的历史教材竟然怀疑“禹”的真实性,实在荒唐。国务会议上,还有人提议予以重罚……胡适立马站了出来,他撰文称赞说:“颉刚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一个中心学说已替中国史学界开了一个新纪元!”对于政府人士的刁难,胡适还专就此事走“上层路线”去当说客,为顾颉刚的学说化险为夷,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926年6月11日,顾颉刚编著的《古史辨》第一册在北京出版(先后出版七册)。胡适在《现代评论》第4卷第92期撰文介绍:“这是中国史学界的一部革命的书,又是一部讨论史学方法的书。此书可以解放人的思想,可以指示做学问的途径,可以提倡那‘深澈猛烈的真实’的精神。治历史的人,想整理国故的人,想真实地做学问的人,都应该读这部有趣味的书!”《古史辨》再次轰动史林。《古史辨》的出版,标志着一个新的史学学派“古史辨派”的诞生。
  顾颉刚成了这一学派的创始人。然而,他却在《古史辨?自序》中坦陈:“如不是亲从适之先生受学,了解他的研究方法,我也不会认识自己最亲近的学问乃是史学。”三十一异邦关爱如至亲——胡适对张爱玲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湖北人民出版社
第1节:胡适说
第2节:第一章 热心交友一“愿常相亲不相鄙”——胡适和二“章”(1)
第3节:第一章 热心交友一“愿常相亲不相鄙”——胡适和二“章”(2)
第4节:第一章 热心交友一“愿常相亲不相鄙”——胡适和二“章”(3)
第5节:第一章 热心交友一“愿常相亲不相鄙”——胡适和二“章”(4)
第6节:第一章 热心交友一“愿常相亲不相鄙”——胡适和二“章”(5)
第7节:第一章 热心交友一“愿常相亲不相鄙”——胡适和二“章”(6)
第8节:第一章 热心交友一“愿常相亲不相鄙”——胡适和二“章”(7)
第9节:第一章 热心交友一“愿常相亲不相鄙”——胡适和二“章”(8)
第10节:第一章 热心交友一“愿常相亲不相鄙”——胡适和二“章”(9)
第11节:第一章 热心交友一“愿常相亲不相鄙”——胡适和二“章”(10)
第12节:第一章 热心交友一“愿常相亲不相鄙”——胡适和二“章”(11)
第13节:第一章 热心交友一“愿常相亲不相鄙”——胡适和二“章”(12)
第14节:第一章 热心交友一“愿常相亲不相鄙”——胡适和二“章”(13)
第15节:第一章 热心交友一“愿常相亲不相鄙”——胡适和二“章”(14)
第16节:第一章 热心交友一“愿常相亲不相鄙”——胡适和二“章”(15)
第17节:第一章 热心交友一“愿常相亲不相鄙”——胡适和二“章”(16)
第18节:第一章 热心交友一“愿常相亲不相鄙”——胡适和二“章”(17)
第19节:第一章 热心交友一“愿常相亲不相鄙”——胡适和二“章”(18)
第20节:第二章 诚心待人十三“不能批评孙中山”——胡适和孙中山(1)
第21节:第二章 诚心待人十三“不能批评孙中山”——胡适和孙中山(2)
第22节:第二章 诚心待人十三“不能批评孙中山”——胡适和孙中山(3)
第23节:第二章 诚心待人十三“不能批评孙中山”——胡适和孙中山(4)
第24节:第二章 诚心待人十三“不能批评孙中山”——胡适和孙中山(5)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