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批评于丹 》
第45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45)
李悦 Li Yue
接着于丹教授引用了《庄子·知北游》中的话:
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
她在解释这句话时说:
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需要顺应规则,遵从法度,与人交往,这一切都是我们可以叫做外化的东西。
于丹教授在这里曲解了“外化”,“外化”不是什么“顺应规则”和“遵从法度”,庄子的“外化”是指适应外部环境与物一道变化。
于丹教授为什么要曲解“外化”呢?原来她是为了论证庄子与道家也是社会上遵纪守法的顺民,并不是不与统治者合作的隐士。果然,于丹教授在这个心得的结尾处写道:
不要认为道家永远只提倡精神的自由,而没有规则的顺应。道家并不是只知道吸风饮露,不食五谷,遨游天下,他们也跟我们一样。
请看,于丹教授彻底解构了庄子最主要的精神,将遨游飞翔超越现实的自由的庄子拉回到尘世间,与平庸的顺民一模一样了。
在前六个心得里,于丹教授一字不谈庄子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其实她应该知道庄子哲学的中心内容就是如何实现精神自由,不提这条贯穿庄子哲学的主线,就是有意阉割庄子哲学的灵魂。于丹教授一直认为“逍遥游”是《庄子》的主题所在。但她有意避而不谈庄子的逍遥无为是为在乱世中全生保身,也就是要在客观必然面前实现个人自由。
于丹教授在这第七个心得中终于谈到庄子的精神自由,但她谈到的同时就将精神自由扼杀掉,让庄子沦为凡夫俗子。
于丹教授在这一章中讲了好几个小故事,例如挂鸟笼子的故事、用舌头做饭的故事和用长勺子吃饭的故事,都不能很好地支持她的论点,特别牵强,也很简单,没什么文化与哲理内涵,与深刻浪漫的庄子寓言很不协调。
于丹教授在扼杀了庄子的自由精神之后,又写道:
庄子所提出来的‘外化而内不化’,是要我们的心灵逐渐地腾空,把我们心中杂念逐渐地排除,让我们心底真正那个内化的依据能够有所秉持。而在外在,本着内心的宽容和洞察的清明,随遇而安,不与世争,这样的话,我们会把每一个当下活得更好。
于丹教授在这儿又曲解了“外化”与“内化”,将它们理解成“随遇而安,不与世争”,理解成是为了“把每一个当下活得更好”。其实庄子所说的“内化”与“外化”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二者原本是相辅相成的,“外化”是实现“内不化”的条件,“内不化”是“外化”的目的,缺一不可。“外化”才能保证“内不化”, “内不化”就是庄子实现精神自由的必不可缺的条件。于丹教授有意不谈精神自由,仍然像她在讲《论语》心得那样让我们“返回内心”,不与世争,过平庸的世俗化生活。看来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与《庄子》心得都在宣扬一种犬儒主义。
于丹教授第八个心得是“本性与悟性”。于丹教授写道:
庄子认为,只要释放了人的本性,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这是于丹教授对庄子的理解。于丹教授并没有从《庄子》里引用原文来证实这一理解,庄子从来也没有这种“释放”的观点。庄子是从德的角度谈人的自然本性的,他认为德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无知无识的淳朴状态,就如同《应帝王》所描绘的人的状态是“其卧徐徐,其觉于于;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这种不知有我有物的自然状态就是人的淳朴的自然本性,就是德的意义所在。这是人生而具有的,无须释放。甚至功名利禄对自然本性的损害,道家也自有对付的方法,那就是以“无为”对付名利的“可为”,所以道家乃以“虚无”为道体,而以“无为”为“德用”。而儒家是用“礼”来点化人性的,为实现其“大同社会”理想,乃以“礼教与乐教”教化众生。佛教为走向“人间净土”的圆成之境,乃以“人乘与天乘”普化众生。惟独道家不言教化众生之事。老子的《道德经》和《庄子》都不谈教化,因为道家以为人的自然本性是无须教化的,当然也就无须释放了。所以于丹教授的所谓“释放”说,是对道家思想的不了解。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中有许多观点是基于对《论语》的不了解,《庄子》心得是基于对《庄子》的不了解,所以两个心得都是有问题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1) | 第2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2) | 第3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3) | 第4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4) | 第5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5) | 第6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6) | 第7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7) | 第8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8) | 第9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9) | 第10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10) | 第11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11) | 第12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12) | 第13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13) | 第14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14) | 第15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15) | 第16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16) | 第17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17) | 第18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18) | 第19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19) | 第20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20) | 第21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21) | 第22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22) | 第23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23) | 第24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24)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