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孔學感悟集:論語力   》 第45節:孔子其人(3)      於丹 Yu Dan    孔健 Kong Jian

  孔子傢境不好
  一位詩人說過:"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
  是的,那些"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人,雖生猶死;那些立功立德遺教後世的人,雖死猶生。
  中華民族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離開人世已經2500多年了,但他卻沒有死。他整理過的文化古籍至今流傳,他講過的一些哲理性格言成了我們今天的座右銘。孔子的名字是和中華民族的文化聯繫在一起的:我們提到孔子,就聯想起中華民族的文化;我們談到中華民族的文化,就聯想起孔子。實際情形就是這樣:孔子與我們同在,與中華民族的文化同在。即使再過2500年,孔子也不會被人遺忘,因為他整理過的文化古籍將永遠流傳下去,他總結的人生格言是超時代的,不會因歲月的流逝而失去光輝。"衆惡之必察焉,衆好之必察焉";"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這一類格言有永恆的生命力,與天地比壽,與日月爭輝。
  孔子是中國春秋時代的人,生於公元前551年,卒於公元前479年,活了73歲。"人生七十古來稀",但在2500多年前說來,孔子可算是難得的高壽老人了。
  孔子自己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可見,他在青少年時期由於傢境不好,自己的地位低賤,不得不去從事一些被別人看不起的工作。他操持傢務,為別人的紅白喜事當吹鼓手,還為貴族傢裏管理過牧群和倉庫。幹這些事,確實也有些"賤",很不遂孔子的意,但又有什麽法子呢?他要吃飯穿衣,要生活呀!
  孔子的祖先並不"賤"。在他那時,中國的社會動蕩,國傢衹有表面的統一,周王朝已名存實亡,地方勢力割據,豪強並起,諸侯林立。諸侯國中有一個宋國,孔子的祖先原是宋國的貴族,名聲顯赫,後來因為遇禍,孔子的六世祖被殺,五世祖便逃離宋國,移居魯國。從此傢道中衰,由"貴"到"賤"。
  還好,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名紇、字梁、排行叔)總算有點作為,他是一名武士,立過兩次戰功,當過陬邑大夫。這樣說來,孔子父親不算"賤",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屬於貴族行列裏的低等貴族。
  叔梁紇--孔父嘉總想有個兒子來傳宗接代,惟恐斷了孔氏的香火。不巧,他的第一個妻子生了九胎,全是女兒,沒有兒子。叔梁紇大失所望,便另娶一妻,天從人願,再婚後得了個兒子。可是,這兒子的身體欠佳,帶有殘疾,很不理想。這時的叔梁紇已經56歲了,但他盼子心切,還想要一個健壯聰明的兒子。於是,他嚮顔傢大族的閨女求婚,由於年紀老了,顔傢的大閨女和二閨女都不同意。說也巧,三閨女顔徵在卻點了頭。大門閨秀顔徵在妙齡懷春,老頭子叔梁紇得到了她,能不欣喜嗎?老夫少妻真也浪漫,他倆同遊尼丘山,嚮山神祈禱,希望山神保佑顔徵在懷胎生子。據史書記載,他倆在祈禱之後便開心地來一次"野合"。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前言 《論語力》"出籠"花絮(1)第2節:前言 《論語力》"出籠"花絮(2)
第3節:前言 《論語力》"出籠"花絮(3)第4節:前言 《論語力》"出籠"花絮(4)
第5節:序一 為日文版《論語力》出版所作的序言(1)第6節:序一 為日文版《論語力》出版所作的序言(2)
第7節:序二 中國出現"於丹現象"的背景(1)第8節:序二 中國出現"於丹現象"的背景(2)
第9節:於丹:在成長中的感悟(1)第10節:於丹:在成長中的感悟(2)
第11節:於丹:在成長中的感悟(3)第12節:於丹《論語》扶桑行(1)
第13節:於丹《論語》扶桑行(2)第14節:於丹《論語》扶桑行(3)
第15節:於丹《論語》扶桑行(4)第16節:於丹《論語》扶桑行(5)
第17節:於丹日本講座(1)第18節:於丹日本講座(2)
第19節:於丹日本講座(3)第20節:於丹日本講座(4)
第21節:於丹日本講座(5)第22節:於丹日本講座(6)
第23節:於丹日本講座(7)第24節:於丹日本講座(8)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