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 鏡花緣   》 第四十五回 君子國海中逢水怪 丈夫邦嶺下遇山精      李汝珍 Li Ruzhen

  話說那群水怪把小山拖下海去,林之洋這一嚇非同小可,連忙上船,衹見婉如、若花、乳母,都放聲慟哭。呂氏嚮林之洋哭道:“俺們正在閑話,不意來了許多妖怪,忽把甥女扛去,你可看見?”林之洋頓足道:“俺在岸上怎麽不見!
  如今已將甥女拖下海去,這便怎處?”登時多九公得了此信,即從船後走來道:“幸喜天氣和暖,為今之計,且教水手下去看是何怪,再作道理。”二人來至船頭,就教當日探聽廉錦楓那個水手下去。水手聽了,因剛纔看見那些水怪,心中害怕,不敢獨往,又拉了一個會水的一同下去。不多時,上來回報道:“此處並非大洋,裏面並無動靜。那些水怪,不知都藏何處,無處尋找。”說罷,都到後梢換衣去了。
  林之洋不覺慟哭道:“我的甥女!你死的好苦!你教俺怎麽回去見你母親!
  俺也衹好跟你去了!”將身一縱,攛入海中,多九公措手不及,嚇的衹管喊叫救人。那兩個水手正在後面換衣,聽見外面喊叫,慌忙穿了小衣,跳下海去。遲了半晌,纔把林之洋救了上來,業已腹脹如鼓,口中無氣。呂氏同婉如、若花哭成一片。多九公即命水手取了一口大鍋,將林之洋輕輕放在鍋上,控了片時,口中許多海水,腹脹已消,蘇醒過來,婉如同若花上前攙扶進艙,換了衣服。口口聲聲,衹哭“甥女死的好苦”。多九公走來道:“林兄纔吃許多海水,脾胃未免受傷,休要悲慟。老夫適纔想起一事,唐小姐似乎該有救星。”林之洋道:“俺在海裏,不過喝了兩口水,就人事不知,俺的甥女下海多時,怎麽還能有救?”多九公道:“前在東口所遇那個道姑,雖是瘋瘋顛顛,但他曾言解脫甚麽災難,又言:‘幸而前途有人,尚無大害。’據他這話,豈非尚有可救麽?況‘纏足大仙’四字,乃唐兄在船同你鬥趣之話,除了唐兄,衹有你知、我知。這個道姑纔見林兄,就呼纏足大仙,此人若無來歷,何能道此四字?”林之洋連連點頭道:“九公說的是,俺就出去求神仙相救。”說罷,拿了拐杖,勉強舉步,來到外面,分付水手岸上排了香案;隨即登岸,淨手拈香,跪在地下,暗暗禱告,衹求神仙救命。跪了多時,天已日暮。多九公道:“林兄身上欠安,今日已晚,衹好回船養息養息,明日再求罷。”林之洋道:“這樣大月色,俺正好跪求,九公衹管請便。
  俺林之洋既發這個願心,若無人救,衹得跪死方休,今生今世,叫俺起來也不能了。”不覺放聲大哭。多九公在旁惟有連聲嘆氣。
  不知不覺,皓月當空,船上已交三鼓。忽見遠遠來了兩個道人,手執拂塵,飄然而至。生的甚覺醜陋,月光之下看的明白:一個黃面獠牙,一個黑面獠牙,頭上都戴束發金箍,身後跟著四個童兒。林之洋一見,連連叩頭,口口聲聲衹求:“神仙救俺甥女之命!”兩個道人道:“居士請起,我們今既到此,自然要助一臂之力,何須相求。”因喚:“屠竜童兒!剖龜童兒!速到苦海,即將孽竜、惡蚌擒來,立等問話!”二童答應,攛下海去。林之洋立起道:“俺的甥女現在海內,還求神仙慈悲相救。”兩個道人道:“這個自然。”因嚮身旁兩個童兒,暗暗分付幾句,二童答應,也都攛入海去。不多時,因報道:“已將百花化身護送歸舟。”兩個道人將手一擺,二童仍立兩旁。
  衹見剖龜童兒手中牽著一個大蚌從海中上來。走到黑面道人跟前,交了法旨。
  隨後屠竜童兒也來岸上,嚮黃面道人道:“孽竜出言不遜,不肯上來。弟子本要將甚屠戮,因未奉法旨,不敢擅專,特來請示。”黃面道人道:“這孽畜如此無禮,且等我去會他一會,將身一縱,攛入海中,兩腳立在水面,如履平地一般。手執拂塵,朝下一指,登時海水兩分,讓出一路,竟嚮海中而去。遲了片晌,帶著一條青竜來至岸上,道:“你這孽畜,既已罪犯天條,謫入苦海,自應靜修,以贖前愆,今又做此違法之事,是何道理?”孽竜伏在地下道:“小竜自從被謫到此,從未妄為。昨因海岸忽然飄出一種異香,芬芳四射,徹於海底,偶然問及大蚌,纔知唐大仙之女從此經過。小竜素昧平生,原無他意。大蚌忽造搖言,說唐大仙之女,乃百花化身,如與婚配,即可壽與天齊。小竜一時被惑,故將此女攝去。不意此女吃了海水,昏迷不醒。小竜即至海島,似覓仙草以救其命。到了蓬萊,路遇百草仙姑,求他賜了回生草,急急趕回。那知纔把仙卓覓來,就被洞主擒獲。現有仙草為證,衹求超生!”
  黑面道人道:“你這惡蚌,既修行多年,自應廣種福田,以求善果,為何設此毒計,暗害於人?從實說來!”大蚌道:“前年唐大仙從此經過,曾救廉傢孝女。那孝女因感救命之恩,竟將我子殺害,取珠獻於唐大仙,以報其德。彼時我子雖喪廉孝女之手,究因唐大仙而起。昨日適近其女從此經過,異香徹入若海,小蚌要報殺子之仇,纔獻此計。衹求洞主詳察。”黑面道人道:“當日你子性好饕餮,凡水族之類,莫不充其口腹。傷生既多,惡貫乃滿。故藉孝女之刀,以除水族之患。此理所必然,亦天命造定。豈可移恨於唐大仙,又遷害其女?如此昏憒姦險,豈可仍留人世,遺害蒼生?剖龜童兒!立時與我剖開者!”
  黃面道人道:“大仙且請息怒。這兩個孽畜,如此行為,自應立時屠剖。但上蒼有好生之德;兼且孽竜業已覓了仙草,百花服過,不獨起死回生,並可超凡入聖。他既有這功勞,自應法外施仁,免其一死。第孽竜好色貪花,惡蚌移禍害人,都非良善之輩。據小仙之意:即將二畜禁錮無腸國東厠,日受糞氣熏蒸,食其穢物,以為貪花害人者戒。大仙以為何如?”黑面道人點頭道:“大仙所見極是。二畜罪惡甚重,必須禁錮在無腸國富室的東厠,始足蔽辜。”黃面道人道:“加等辦理,固覺過刻,亦是二畜罪由自取。”因將回生草取了遞給林之洋道:“居士即將此草給令甥女服了,自能起死回生。我們去了。”林之洋接過下拜道:“請神仙留下名姓,俺日後也好感念。”黃面道人指著黑面道人道:“他是百介山人,貧道乃百鱗山人。今因閑遊,路過此地,不意解此煩惱,莫非前緣,何謝之有!”正要舉步,那孽竜、大蚌都一齊跪求道:“蒙恩主禁於無腸東厠,小畜業已難受;若再遷於富室東厠,我們如何禁當得起?不獨三次四次之糞臭不可當,而且那股銅臭尤不可耐。惟求法外施仁,沒齒難忘!”林之洋上前打躬道:“俺嚮大仙講個人情,他們不願東厠,把他罰在西席,可好?”孽竜、大蚌道:“西席雖然有些酸臭,畢竟比那銅臭好挨。我們願在西席。”兩個道人道:“且隨我來,自有道理。”一齊去了。衆水手在旁看著,人人吐舌,個個稱奇。
  多、林二人回船,將仙草給小山灌入,吐了幾口海水,登時復舊如初,精神更覺清爽。大傢都替他道喜。小山道:“衹要尋得父親回來,就是受些魔難,我也情願。”林之洋把水仙村之話說了。隨即開船,嚮小蓬萊進發。
  又走多時,如軒轅、三苗等國都已過去,這日,多、林二人在船後閑談。多九公道:“林兄,你看:去歲起風,豈不就在此地?今年有意要到小蓬萊,偏又不遇風暴。若象去年,何等爽快!老夫素於此處甚生,恰好前面有個小國,衹好到彼問問。”隨即收口,上去打聽。原來此間是丈夫國交界。及至細問小蓬萊路徑,衆國人聽了,莫不害怕,都說:“離此千餘裏,地名田木島,有一亥木山,近來忽生許多妖怪出來傷人,來往船衹,每每被害。”二人慌忙回來,告訴衆人,都不願去;小山那裏肯依。多、林二人說之至再,小山寧死也要前去。二人明知勸也無用,衹得拼命朝前進發。
  這日正行之際,迎面有座大嶺,細着路徑,須由山角繞過,方能出口。走了多時,離嶺不遠,衹見上面密密層層許多果樹,如桃、李、橘、棗之類,四時果品,無般不有。那股果香,陣陣嚮面上撲來,令人好不垂涎。柁工被這果香鑽入鼻孔,一心想啖,不因不由把船靠了山角。方纔泊岸,船上衆人早已一擁齊上,遇見鮮果,不論好歹,摘來就吃,口中莫不叫好。多、林二人也飽餐一頓。林之洋摘了許多桃、李、橘、棗之類,送上船來,呂氏正在垂涎,即同小山姐妹大傢分吃。小山道:“舅舅為何將船泊在此處?前日打聽路徑,都說前面有妖怪,怎麽今日就忘了?”林之洋道:“俺自聞了這股果香,心裏迷迷惑惑,衹顧想吃,那裏還顧甚麽妖怪!俺去催他們開船。”於是來至外面道:“俺們走罷!莫要遇著妖怪出來。”衆水手道:“今日吃了這樣鮮果,渾身綿軟,就如酒醉一般。好不快活!那個還有氣力開船!”說著,個個睡在樹下。
  多、林二人站在船頭,衹覺天旋地轉,遍體酥麻,站立不住,正在發慌,山中忽然走出許多婦女,來到船上,把呂氏、小山、婉如、若花、乳母,攙扶上岸,又有兩個,把多、林二人也攙了下船,還有幾十個,把衆水手也都攙起,走上山來,衆人心裏雖覺明白。就衹口不能言,渾身發軟。小山此時雖然照舊,因見衆人這宗光景,明知寡不敵衆,衹好且裝灑醉,跟著同來,看他怎樣,再作道理。
  不多時,來至石洞跟前。進了石洞,又走兩層庭院,進了廳堂。正面坐著一個女妖,頭戴鳳冠,身穿蟒杉,極其美貌;面上有條指痕,從那指痕之中,更增許多嫵媚。旁邊坐著一個男妖,年紀不到二旬,生得齒白唇紅,面如傅粉,雖是男妖,卻是女裝。多九公看了,身上雖覺癱軟,心裏卻還明白,暗暗忖道:“這是男妖,怎是婦女打扮?此時林兄見這模樣,回想當日女兒國風味,衹怕又要吃驚了。”
  衹見下首還有兩個男妖:一個面如黑棗,一個臉似黃橘,赤發蓬頭,極其兇惡。
  忽聽女妖笑道:“他們衹知吃果,那知其中藏有酒母。果然毫不費事,就都跟來。此皆賢妹並二位愛卿贊畫之力,將來自然慢慢一同受享。但這倮兒有三十餘口之多,不知賢妹可能別出心裁,另有炮製?”少年男妖答道:“這些倮兒剛纔已吃酒母,皮肉未免帶有酒味,若照嚮日烹調,恐不合口。據妹子愚見:莫若竟將這些倮兒釀為美酒,其名就叫‘倮兒酒’。姐姐以為何如?”女妖喜道:“如此極妙!”黑面男妖道:“以倮為酒,固是美品,但清濁不分,亦恐酒味不佳。
  據臣看來:女倮之味必清,男倮之味必濁,將來釀時,必須預分兩處,庶清濁不致紊亂。”黃面男妖道:“今日倮兒如此之多,其中酒量大的諒亦不少,莫若先將好酒給他盡量而飲,教他吃的爛醉,日後釀出酒來,豈不更覺有力?”
  女妖道:“兩位愛卿所見極是。”因指林之洋嚮少年男妖笑道:“這個倮兒與賢妹模樣相仿,莫若把他留下,給賢妹做伴如何?”少年男妖笑道:“這倮兒生的雖好,就衹嘴上新留幾根須兒,令人可厭。他如拔的光光如人鞟一般,我纔笑納哩。”因嚮黃面、黑面二妖道:“二位可要留他做伴?”二妖道:“彌君嫌他新留幾根須兒,所以不喜;那知我二人因他須兒過少,也不慊意。他如滿部鬍須,抑或絡腮,我倒喜的。”少年男妖道:“這卻為何?”二妖道:“這叫作‘人棄我取’。”少年男妖笑道:“若據二公之言,難道世間鬍子都是棄物麽?你要曉得:‘十個鬍子九個鱢。’他要發起鱢風,比那沒須的還更有趣哩。”
  說著,一齊大笑。
  女妖分付手下,將衆倮兒帶至後面,多將好酒令其暢飲,以便蒸熟釀酒。衆妖答應,把衆人帶到後面,七手八腳,各去取酒。小山隨即跪下,望空垂淚,暗暗禱告道:“我唐小山因來海外尋親,忽遇妖魔,性命衹在頃刻。務望過往神靈,早賜拯拔!倘脫火坑,情願身入空門,一世焚頂。”忽見有個道姑走來道:“女菩薩休要害怕,小道特來相救。”
  未知如何,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女魁星北斗垂景象 老王母西池賜芳筵第二回 發正言花仙順時令 定罰約月姊助風狂
第三回 徐英公傳檄起義兵 駱主簿修書寄良友第四回 吟雪詩暖閣賭酒 揮醉筆上苑催花
第五回 俏宮娥戲誇金盞草 武太後怒貶牡丹花第六回 衆宰承宣遊上苑 百花獲譴降紅塵
第七回 小纔女月下論文科 老書生夢中聞善果第八回 棄囂塵結伴遊寰海 覓勝跡窮蹤越遠山
第九回 服肉芝延年益壽 食朱草入聖超凡第十回 誅大蟲佳人施藥箭 搏奇鳥壯士奮空拳
第十一回 觀雅化閑遊君子邦 慕仁風誤入良臣府第十二回 雙宰輔暢談俗弊 兩書生敬服良箴
第十三回 美人入海遭羅網 儒士登山失路途第十四回 談壽夭道經聶耳 論窮通路出無腸
第十五回 喜相逢師生談故舊 巧遇合賓主結新親第十六回 紫衣女殷勤問字 白發翁傲慢談文
第十七回 因字聲粗談切韻 聞雁唳細問來賓第十八回 闢清談幼女講羲經 發至論書生尊孟子
第十九回 受女辱潛逃黑齒邦 觀民風聯步小人國第二十回 丹桂岩山雞舞鏡 碧梧嶺孔雀開屏
第二十一回 逢惡獸唐生被難 施神槍魏女解圍第二十二回 遇白民儒士聽奇文 觀藥獸武夫發妙論
第二十三回 說酸話酒保咬文 講迂談腐儒嚼字第二十四回 唐探花酒樓聞善政 徐公子茶肆敘衷情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