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北京农历八月,大街小巷,店铺摊贩都摆设着各式各样的泥塑"兔儿爷"肖像。有的身着蟒袍,腰围玉带;有的披挂铠甲,背插靠旗;有的凤冠霞披,簪环玉佩;有的方巾皂履,神态端肃……小者犹如玩具"不倒翁"、"泥叭狗",不足三寸;大者尺余以至数尺,亚赛庙寺神佛泥胎,真是叹为观止。
清《帝京岁时纪胜》说:"京师以黄沙土做白玉兔,饰以五彩妆颜,千奇百状;集聚天街月下,市而易之。灯火荧辉,游人络绎……"《燕京岁时记》在《兔儿爷摊子》一段中也写道:"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捏成蟾兔之像以售出,谓之'兔儿爷'。有衣冠而张盖者、有甲胄而戴旗者、有骑虎者、有默坐者。大者三尺,小者尺余。其余匠艺工人,无美不备,盖亦谑而谑矣!"把动物中的白兔,以人格化手法描绘一番,确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增添了奇异的色彩。杜甫的名句有云:"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还在异乡的游子,每逢中秋赏月的时候,能不忆起故乡的明月么?
超脱豁达的赏月态度,还是要数苏东坡,他的《水调歌头》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用来祝福远方,让普天共照的中秋月,照遍我和我们,包括海峡两岸,所有怀念家乡和我 所怀念的亲人!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