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经类 》 《詩經》心得 》
第45節:第四章(12)
劉緒義 Liu Xuyi
問題出在哪裏?李商隱一首詩道出了此中全部的奧妙: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載馳:馬車上的心事
載馳載驅,歸唁衛侯。驅馬悠悠,言至於漕。大夫跋涉,我心則憂。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視爾不臧,我思不遠。
既不我嘉,不能旋濟?視爾不臧,我思不閟。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懷,亦各有行。許人尤之,衆稚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麥。控於大邦,誰因誰極?
大夫君子,無我有尤。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
——鄘風·載馳
都說麯木生直子,直子生犁彎。世上父子兩重天的例子太多了,母女兩重天的事例也不少。
雖說身不由己,但一個女人,畢竟一身事二夫就不大好看。更何況,先事父,後又事子,更不好說了。事父,生兩子;事子,一連生五子,從人倫的角度來說,就麻煩着。宣薑就因為這樣成為衛國的“禍水”。沒想到,她的兒女中竟出了個驚世駭俗的女兒,人稱許穆夫人的。
許穆夫人就是齊國強迫衛國宣公之子公子昭伯與宣薑亂倫而生的女兒,公元前690年出生,是那個好鶴的衛懿公之妹。後來她嫁到了許國,成了許穆公之妻,故人稱許穆夫人。公元前660年狄國侵犯衛國,而衛國國人不滿懿公所為,將士們不願意為之賣命,懿公被狄人殺死,衛國滅亡。許穆夫人得知此訊,千裏奔波,排除艱難,回到衛國,嚮齊國等大國求救。齊國就派公子無虧帥車三百乘、甲士三千人幫助衛人逃過黃河,另立戴公的衛國遺民就守衛着曹。齊國本就是許穆夫人的外祖父傢,見許穆夫人如此深情,還送給戴公乘馬、乘服,以及牛羊豬狗各三百以接濟這批難民,另送許穆夫人魚軒、重錦三十兩。
《列女傳捲三·仁智傳》說:“許穆夫人者,衛懿公之女(註:此處有誤,應為衛懿公之妹),許穆公之夫人也。初許求之,齊亦求之,懿公將與,許女因其傅母而言曰:‘古者諸侯之有女子也,所以苞苴玩弄,係援於大國也。言今者許小而遠,齊大而近。若今之世,強者為雄。如使邊境有寇戎之事,維是四方之故,赴告大國,妾在,不猶愈乎!今捨近而就遠,離大而附小,一旦有車馳之難,孰可與慮社稷?’衛侯不聽,而嫁之於許。”
這是說許穆夫人在婚嫁之初,便希望把自己當作一樁政治婚姻的籌碼,以為許國小,離衛國又遠,一旦衛國有事,而許國不可依靠;而齊國既是大國,又離衛國近,如果衛國有事,齊國可以依靠。故而願意嫁到齊國去。但是衛侯不同意。結果果然應證了許穆夫人的預見。此說其實並不可靠,無非是後人附會之辭。其實,春秋之時,諸侯之間互相通婚,固然有政治聯姻的動機,但恐怕更多的還是出於禮製。首先,周禮有規定,同姓不婚;其次,諸侯間通婚,門當戶對,可保本傢族血統的高貴與純潔。再次,諸侯間互相通婚早已形成傳統,如齊國國君之女主要就嫁魯國和衛國國君,已成定例。因此,不可一概看作是政治婚姻。而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姑娘,她如何懂得這些,甚至還能預見到衛國將來會有大事發生?事實上,衛國與許國之間的距離可能還要比衛國與齊國的距離更近一些。衛許兩國都在今河南境內,而齊國在今山東境內。
但是許穆夫人的出現,在衛國歷史上甚至是中國歷史上都有一種驚豔之感。
衛國滅亡、懿公戰死,按禮製,“禮,國君夫人父母在則歸寧父母,沒則使大夫歸寧於兄弟,而夫人不行”,“父母沒則不得歸寧者,義也”。遠嫁的女子是不需回國吊唁的,更何況是兄妹之間。但許穆夫人聞知信息後,便嚮許穆公請求派兵相救。許穆公國小力弱,害怕狄人報復,因而不敢出兵。許穆夫人見請兵不成,不顧禮製,獨自前往衛國吊唁,許穆公可能擔心她的安危,也可能出於維護禮製,派大夫追趕,勸她回來。但許穆夫人拒絶返回,回到了故鄉衛國。這首詩就是她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寫的。《左傳》明確指出詩作者就是許穆夫人,許穆夫人因而也成了歷史上見諸史籍的最早的一位女詩人。至於後人附會說她是一位愛國女詩人,也是出於對她的一片敬意。但其實算不上愛國,春秋時的國,衹不過是周王朝的一個封國,稱邦還可以,稱國是後來的事。嚴格地說來,衛國衹是許穆夫人的故鄉,真正的“祖國”應該是許國。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第一章(1) | 第2節:第一章(2) | 第3節:第一章(3) | 第4節:第一章(4) | 第5節:第一章(5) | 第6節:第一章(6) | 第7節:第一章(7) | 第8節:第二章(1) | 第9節:第二章(2) | 第10節:第二章(3) | 第11節:第二章(4) | 第12節:第二章(5) | 第13節:第二章(6) | 第14節:第二章(7) | 第15節:第二章(8) | 第16節:第三章(1) | 第17節:第三章(2) | 第18節:第三章(3) | 第19節:第三章(4) | 第20節:第三章(5) | 第21節:第三章(6) | 第22節:第三章(7) | 第23節:第三章(8) | 第24節:第三章(9)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