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义说部 》 洪秀全演義 》
第四十四回 張國梁投歿丹陽河 周天受戰死寧國府
黃小配 Huang Xiaopei
話說李秀成既盛殮王有齡屍首,又以自己與王有齡先有來往,怕清廷削其恤典。
乃特立一碑於撫衙之內:碑文是某年月日,浙江巡撫王有齡盡節於此。
一面設壇致祭,放聲大哭。左右皆為感動。李秀成謂左右道:“吾今生不能
與王公為友,當相期於來世。”復飭王有齡傢眷運柩回籍:一切儀文,皆如清國
巡撫之禮;並發銀五千兩,恤其傢小;於運柩起程時,更選出工有齡舊日親兵五
百名,護送回裏,備文通告各地,飭為沿途保護。是時杭州殉難各官,自王有齡
之外,如將軍瑞昌及都統等俱已自縊。若提督饒廷選、總兵文瑞、副將繼興、????
運使莊煥文、道員錫庚,皆已死於亂軍之中,秀成一一備棺殮葬。其各傢眷欲運
柩回籍者,皆助貲斧;又查城中軍民人等餓死、戰歿,不下二萬人,都發給薄板
棺木,俱為營葬,共費棺木銀三萬餘元,左右皆以為費巨。李委成道:“城戰與
野戰不同,野戰無從購棺木,故惟以土掩之;若在城市,苟不殮葬妥當,易生病
疫。吾不忍惜小費,以禍民生也!”
復令由嘉興運米萬餘石,以賑撫貧民。
一切辦妥後,乃集清國尚存的各部人馬,宣佈己意:如願從軍者,請留營中
;如不願從軍者,可報名給貲,使之回裏。時軍人多感秀成義氣,亦多有從軍。
是時清國官員,尚在城中者:為藩司林福祥、臬司米興朝及未接任之藩司麟趾,
皆被秀成人馬擒獲,李秀成一一款留,令軍士不得騷擾,待以客禮。新任藩司麟
趾,懼為秀成所害,乃乘間逃去,秀成令軍士不得追趕,並笑道:“彼殆以小人
之心視我也!”後知麟趾夜間誤跌河中而死。秀成亦為營葬。
秀成每於燈下與林福祥、米興朝談論世情。林福祥道:“久聞忠王大名,今
見之果為人傑。然吾惜公不遇明君也!”秀成聽罷默然,徐道:“君或為流言所
誤!吾主固文武兼資,勵精圖治者也。”林福祥自知失言,乃不復語。米興朝道
:“杭州人甚愛明公,每欲獻城,故明公未進內城前一天:兵民交哄,損傷三十
餘人。軍士不願降者,為念王巡撫之恩;人民願降者,為愛明公之德。此則明公
所未知也!數日前將軍瑞昌,請於王巡撫偽為獻城,誘明公以伏兵劫之。王巡撫
謂終不能保全杭州城,徒損人命,惟將軍不從。欲使百姓偽降,以堅明公之信,
惟百姓不從耳。由此觀之,則明公與王巡撫,殆如羊祐與陸抗,互為人傑矣!”
秀成道:“若以百姓偽降,吾或中計;若以軍士偽降,吾必不信。以軍士樂為王
巡撫所用,斷不願降,吾應知其偽也。然獻城與破城大異,即以偽降賺吾,吾豈
造次入城耶?瑞昌徒多事耳!”言談之間,米、林二人傾服不已。
次日尋得林福祥傢小,並尋得米興朝之馬,俱送還米、林二人。米、林二人
,大為感激。米興朝乃以其馬,送與秀成部將汪安均,以留紀念。數日後杭事平
定,秀成準備船衹,送林、米二人至上海,各贈用資一千兩。米、林二人乃辭別
而去。瀕行時,猶依依不捨,與李秀成灑淚而別。
自從杭州既定,秀成佈置防守之後,即欲班師。忽報張國梁、和春合兵五萬
,力攻金陵。請李秀成速即回軍救應。李秀成謂左右道:“昔清國嚮榮,屢為吾
敗,而百戰不倦;每窺吾遠出,即擾我天京,緻我不能北進。吾故以全力置之死
地。方以為嚮榮既死,天京可以稍安,不意張國梁又復如此,真心腹之患也。”
左右道:“以忠王神威,何懼一張國梁乎?”秀成道:“誠然!惟彼存一日,天
京即不安一日;吾亦疲於奔命。吾今番不殺張國梁,誓不回軍。”說罷便引兵還
金陵。沿途接得洪秀全急報,絡繹不絶。
原來張國梁自六合失守之後,退屯丹陽,知會和春,重整人馬,窺便進攻金
陵。先以丹陽為根據,上至丹徒,下至常州、金壇,聯絡一氣。自聽得李秀成攻
打杭州,以為兵法在攻其所必救,若秀成知金陵有警,必然回軍,是杭州之圍自
解。乃以和春大軍,先攻金陵;國梁卻進軍溧水,與和春分東西兩路而進:乃以
總兵馮子材、吳全美,分水陸兩路,據湖州、廣德二處。適曾國藩知張運蘭、李
元度兩路救浙之師,俱為秀成所敗;又再遣趙景賢領五千人,進寧國,以為聲援
。因此浙江境內,如湖州、廣德及皖南寧國,皆有清兵駐紮,以阻秀成。使和春
、張國梁得專力金陵一路。若秀成不回,金陵可破;若秀成回軍,又有馮子材、
吳全美、趙景賢等,為秀成牽製,自問調遣頗為完密。早有消息報到李秀成那裏
。
秀成方欲回軍,適侍王李世賢領兵到來。原來金陵緊急,李世賢得急報,恰
值英王陳玉成,大破左宗棠於桐城;又敗楊載福、彭玉麟於太湖,九江大局頗定
。故李世賢得了洪秀全告急,立命林啓榮固守九江,自己即引兵東行。甫至安吉
,即與李秀成相見。李世賢具述陳玉成在皖、鄂用兵得手,大局可以無礙。秀成
令世賢先攻湖州,以破馮子材、吳全美之師;然後引軍北截張國梁。世賢去後,
更令楊輔清,以本部出城拒和春;而以吉志元援應金陵。俱待自己到時,始行大
戰。
時廣德一城,馮子材離城東二十裏駐紮,欲與湖州相應。李秀成令部將陸順
德、吳廷彩,攻廣德。那時馮子材被李世賢睏住,不能援應,故陸順德、吳定彩
,水陸並進,一日夜已攻破廣德城。參將文芳領人馬往依馮子材。衆寡不敵,馮
子材亦敗於李世賢之手,於是齊奔湖州。秀成見廣德已下,乃令李世賢專攻湖州
,以繞出金壇。秀成仍恐南顧有憂,復調陳坤書由臨安赴杭州助守。始率大隊人
馬趕回金陵。乃謂左右道:“吾以楊輔清拒和春,而以李世賢繞出張國梁之後,
蓋欲和、張分軍也!和、張軍勢一分,吾即有法破之矣!今去天京衹有三百裏,
不過兩三日行程耳,不患不能援救天京也。便引軍疾行,夜分趕至四明山。
原來自金陵緊急,洪秀全已分道佈告,故英王陳玉成亦引軍而東,不期而至
會議於四明山。秀成道:“英王到此極佳。可合兵了張國梁那本帳也!”陳玉成
道:“某近來破鬍林翼於潛山;敗李續賓、李續宜於黃梅;復敗曾國藩部將塔齊
布、楊載福於浦口,敵軍銳氣喪盡。今聞鬍林翼回湘募勇,料難急舉。故聞天王
告急,特引兵東來耳。”秀成乃與玉成計議進兵。適古隆賢由繁昌通文亦到。秀
成一發令古隆賢趨寧國,以壓清將趙景賢;復請英王陳玉成,由西梁山直下江浦
,以攏和春之後。李秀成即由赤沙山,直趨黃雄鎮。探得和春兩軍,共有五萬 人
。提、鎮部將數十員,悉銳以爭金陵,聲勢頗大。李秀成正欲與張國梁會戰,忽
接各路軍報:李世賢已攻下湖州,馮子材、吳全美俱走溧陽。李世賢乘勢破溧陽
,以繞出金壇之後;陳玉成則由江寧鎮至頭關,進紮紫荊山尾;輔王楊輔清亦引
軍由秣陵關而進,駐雨花臺,以應敵軍。各路無不得手。李秀成大喜,即出兵直
攻張國梁。那張國梁亦準備會戰。不料張國梁甫行交綏,已報侍王李世賢由後掩
至,張國梁自知難以抵敵;又接探馬飛報,派往救杭之兵,俱已敗挫;續派之馮
子材、吳全美,又盡為李世賢所敗,湖州、廣德俱已失守。馮子材、吳全美已奔
回蘇省;趙景賢亦被睏於寧 國府。種種消息,張國梁聽得,暗忖:“軍餉全靠閩
、浙及廣東三省。今閩、浙運道 已斷,衹有廣東,相隔太遠,將來糧餉不免拮据
。即目下情形:前後受逼。勉強交 戰,損失必多;和春一軍,又不能相應,計不
如暫行退軍。”想罷,即令三軍拔隊速逃,望丹陽而退。
李秀成見國梁已退,天京之圍已解,乘勢追殺:“張國梁折傷三千餘人,逃
回丹陽去了。秀成即令李世賢、楊輔清、吉志元,俱屯紮金陵城外;自己進城面
君。具述近來戰狀。
時和春亦為陳玉成所敗,失去營壘四十餘座,折兵四五千人,亦領兵東逃。
料得張國梁以丹陽為根據,必退回丹陽地面。故亦引兵同奔丹陽與張國梁會合。
是時太平軍大獲全勝,陳玉成亦同進天京,與李秀成計議進兵之事。洪秀 全
設宴款於殿上。並召李世賢、楊輔清、吉志元一同入內飲宴,共商大計。李秀成
道:“歷年勝負無常。自前者武昌失陷,吾軍已一弱;及英王破勝保,某等斬嚮
榮,吾軍乃復振;及許灣一戰,吾勢已復弱矣。幸近來仗國傢洪福,破六合,斬
溫 紹原;破杭州,取王有齡;英王蕩掃皖、鄂間;侍王又破馮子材、吳全美;吉
志元、 楊輔清撐持蘇寧;今又復敗和春、張國梁,氣勢已大振,是此正進取之時
也。然 吾國久不能長驅北上者:以天京屢次被人牽製故耳!今諸將環集於此,當
悉力 結果和春、張國梁,以絶蘇寧之患,然後留勁將分持鄂、皖、贛、浙省,我
即可以 大軍北上矣!”衆人皆以為然。李秀成乃請英王陳玉成,先還安徽,以鎮
諸路;留 吉志元駐溧陽,並鎮金陵;留楊輔清駐軍蕪湖,以鎮皖甫、浙北,兼籌
糧道,徐與李世賢率軍直趨丹陽。適劉官芳亦引兵至,秀成乃令附於李世賢一軍
,以厚世賢兵力,即分左右直趨丹陽。且說張國梁走至丹陽,不多日和春亦到,
各訴敗兵之事。國梁道:“此次之敗,失在分兵;今當互為犄角,免中敵人姦計
。”和春點頭稱是。忽報李秀成軍到:“張國梁計點部下及和春部下,尚有三萬
餘人,盡可一戰。乃自出南門,離城十餘裏駐紮;和春亦紮軍東門外,與國梁互
為聲授。國梁以知州遊長庚及總兵熊天喜,駐守丹陽城內;以馮子材領本部四千
人,更撥馬隊一千,使為遊擊之師;以吳全美統水師,在內河為援應。分撥既定
,專候李秀成軍來交戰。
時李世賢沿句容,李秀成沿溧水,分道共趨丹陽。忽前部先鋒賴文鴻,捉獲
一人為姦細,那人口稱:“願見忠玉,有要事報告。賴文鴻即將那人解進中軍,
原來張國梁自雄黃鎮潰敗,那潰敗之勇,沿途搶掠民間財物,故居民多怨國梁。
張國梁以逃兵留在民間搶掠,頗非得計,故到丹陽後,再招逃兵歸伍。賴文鴻部
下所獲者,即張國梁的逃兵。當李秀成傳他訊問時,那人自稱為張英,願作秀成
內應。秀成道:“汝既逃,焉能為吾內應乎?”張英道:“今張國梁再招逃兵,
免其搶掠,故小人立意歸伍也。”李秀成道:“汝即歸伍,衹是一個軍人,又焉
能作吾內應?”張英道:“小人在營時,自為一黨,有數十人。若當忠王與張國梁
交戰時,吾等從後窺便刺殺之,有何不可?”秀成道:“汝若能如此,當有大功
,汝可以行之。但恐不及耳!”張英道:“小人今便去投營。若忠王遲到一日,
當可成功矣。”秀成乃贈以白銀十兩,笑而遣之。左右恐以為偽。李秀成道:“
吾今自問,除敵將之外,斷無人肯以計賺吾!但某所慮者,衹以他區區一個軍人
,或不能濟事耳!然事終不成,於吾亦無所損也。”於是率軍緩緩而行。離丹陽
二十餘裏,與張國梁一軍高約十餘裏,即紮下大營,與李世賢左右相應。各結軍
壘百餘座,夜後營內燈火衝天,震動遐邇。
秀成令李世賢、劉官芳合戰和春一軍;而以本部獨當張國梁。此時張國梁招
集逃兵,軍勢復振,和春戒以戰事在即,不宜再招逃兵,免敵人縱人混進。張國
梁深以為然。甫一日秀成已到。張國梁即知會和春:“欲乘秀成已到,人馬喘息
未定,即行攻之,便與和春相約同進。
時秀成大集諸將,令賴文鴻為前部,先進兵掠陣,首從左路進攻,卻嚮右奔
來,料張國梁必以右路截擊,那時張軍必盡數移動,然後以一軍乘之。又探得清
國欽差德興阿一軍,方紮興化,恐聞丹陽緊急,必移兵相救,乃飛令羅大綱、郜
雲官,移兵直嚮揚州,以牽製德興阿,而阻丹陽救應。此時賴文鴻一軍,首攻張
國梁左軍。國梁引兵迎敵,賴文鴻卻移兵反嚮右路,國梁左軍即奮勇躡追,右軍
復出,以夾擊賴文鴻。正喊殺間,秀成卻令陳其芒引兵,攻張國梁左路。時張國
梁在中軍,衹註意李秀成一路,不虞再有陳其芒來攻自己左軍,故被陳其芒一擊
,隊伍全亂。李秀成大軍齊出,國梁仍死命堅持,衹望和春可以相應。不料和春
一軍,亦已被李世賢、劉官芳所睏,張國梁更沒援應,那李秀成進勢愈銳。國梁
正冒死相拒,忽然後軍大亂,反放槍嚮國梁中營擊來,國梁措手不及,坐下馬先
已倒斃,忽嚮左右換取馬匹。甫復乘馬,那賴文鴻、陳其芒兩軍,已直撲陣前,
萬槍齊發,張軍大受損害。國梁料知不敵,急行軍殺開血路而走,欲奔回丹陽固
守。誰想李秀成早防國梁再退入城,卻令賴文鴻、陳其芒,於國梁退時,先行截
出張軍後面,以阻國梁入城之路。張國梁軍中後營,又有與李秀成相應的,以截
張國梁,故國梁直不能進城。此時喊聲連大,張軍死傷不計其數,張國梁衹得引
兵望東北而逃。李秀成引軍追襲,沿途奇擊,張國梁無從抵禦。見追軍漸近,欲
拔劍自刎,左右急奪其劍。國梁求死不得,李秀成已經趕到,下令捉得張國梁者
,賞萬金,授指揮;擊死張國梁者,賞五千金,授檢點,李軍一齊奮勇。
時張國梁左右衹剩數十人,拚命前走。忽前面有一河相隔,那河正是丹陽河
。水勢滔滔,闊約二十丈。張國梁此際前無去路,後有追兵,坐下馬又已被傷,
料不能過河,不禁兩眼垂淚。即下了馬,欲投諸河中。回望追兵,已盡望見旗號
,正是李秀成的。忽有一親兵飛步至張國梁之前,自言善識水性,挾定國梁,便
欲遊水渡河。張國梁回望李秀成軍兵,離不得數十步,恐為秀成所獲,乃盡力爭
紮,要投河去;奈那親兵十分粗猛,用力挾定張國梁,竟令張國梁爭紮不得。張
國梁大怒,以口奮力嚙親兵之後項,該親兵痛極,始擲放張國梁於地上。國梁即
翻身躍於河中。那李秀成隨即迫到,已認得張國梁,眼見他投諸河上,衹有張國
梁從騎三十餘人,口稱願降。李秀成一一撫慰之,並嚮降兵問張國梁情景?那些
降兵便把張國梁兵敗原因,及投河情形,具嚮李秀成詳述。秀成嘆息不已。謂左
右道:“昔張國梁與洪天王共事於廣西,天王以其嚮處緑林,懼其野性難改,頗
輕視之。翼王石達開,謂國梁雖粗武無文,但驍勇善戰,故每嚮國梁曉以大義,
冀為吾國出力也。乃國梁終不謂然。因當時金田初起,人馬不多,以為洪天王難
於成勢,故早已心變,欲得清朝一官半職,以為榮幸。那安王洪仁發,又不心細
,緻令國梁私遁陣清。叵奈執法太嚴,竟以國梁降清,乃盡殺其傢小,使國梁以
此懷仇,始終為敵人效死,吾甚惜之。今國梁得此結局,真可嘆也。”秀成說罷
,仍恐國梁或知水性,可以逃生;乃派人馬環守河面。並囑道:“如國梁泅水得
生,則放槍緻其死命;如其已死,乃拾而葬之。因各扶一主,各有一忠,生則與
之為敵,死則不與他為仇也。”左右聽得,大為感動。
徐見張國梁屍首浮於水面,李秀成即令人撈獲之,復令備棺葬於丹陽城外。
可憐張國梁一員健將,由緑林出身,初與洪秀全同事,後投於嚮榮麾下,始終奮
勇,為清廷出力;雖屢戰屢敗,唯僕而後起,數擾金陵,使洪秀全不能安枕。故
國梁雖敗,人謂其實足阻洪秀全北上之師,且牽製金陵,為皖、鄂、贛、浙各省
助力不少。雖敗亦清國功臣也。今乃敗於李秀成之手,殞命丹陽河上,亡年五十
餘歲。後人有詩嘆道:
緑林有豪客,從戎拒太平。
盜魁傳桂省,將略在金陵。
百戰心無懼,三軍勇可驚。
愚忠原可憫,誓死報清廷!
張國梁已死,清廷憐其盡忠,加以太子少保官銜,世襲一等輕車都尉,並賜
謚忠武,此是後話,不必細表。
單表張國梁既死,所遺部下軍士尚存數千人,俱為李秀成招降去了。並訪得
國梁部下從後營反擊國梁者,如張英等數十人,俱重賞之,升張英為都檢點。秀
成全軍大捷,復移兵嚮右路。時李世賢一軍,與清將和春相拒,世賢卻令劉官芳
領兵繞趨後路,以要和春之後,兼攻丹陽。那時丹陽守兵無多,居民又多有思念
李秀成者,故城中極形紛擾。見張國梁已敗,乃開門迎劉官芳人馬入城,知州遊
長庚、總兵熊天喜,俱已殉難。那和春部下人馬雖衆,以吉林馬隊三千人為前路
,死命進衝李世賢中軍,奈不能得手。不多時知道張國梁大敗,軍中己無鬥志;
徐又報劉官芳已攻進城,和春已知勢不可為,乃欲退兵,不想劉官芳復由城內殺
出,直攻和春後路,李世賢又扼其前,以致腹背受敵,和春大敗,引兵望東而逃
;惟前部吉林馬隊,已被李世賢人馬圍困,不能得脫。所有吉林馬隊三千人,已
為李世賢攢擊,死去二千有餘。馮子材欲以遊擊一路衝人援應,亦被劉官芳人馬
擊退,以致和春大敗。李世賢乃乘勢東下。時清將總兵吳全美,方領水師屯紮丹
陽河之下流,當李世賢追至時,將其兵船縱火焚燒,數百號拖署化成一炬。吳全
美衹得登岸而逃。和春見各路俱敗,所部三萬人衹存數千,狼狽在蘇州而逃。那
時兩江總督何桂清,在常州尚擁兵萬餘人,聽得丹陽大敗,不敢在救,挈妻小亦
嚮蘇州逃走。李秀成、李世賢大獲全勝,計點清兵屍首,沿途山積,死去不下二
萬人;招降者,其數亦有萬人,餘者多已逃散。統計和、張兩軍五萬餘人,張國
梁全軍覆滅,和春衹存數千人,逃至蘇州滸墅關,方移書詰責何桂清先逃之罪。
忽聽得張國梁部下二萬餘人,全軍覆滅,已投死丹陽河中,乃憤不欲生;又因和
、張兩軍,嚮來搶掠,蘇省人民多視之如仇,故和春奔至滸墅關時,見居民戶首
多有楹聯貼出,道是:同心盡殺張和賊,協力相扶天國兵。
和春見民心如此,欲在蘇州再復招兵,亦是難事。又思本部人馬,嚮與張國
梁共事,最為得力,今國梁已死,更無人相助。且自覺一敗至此,亦無以見人,
乃即吊梁自縊。自和春、張國梁俱死,蘇省清兵勢力已盡,李鴻章時在上海,方
配置洋槍隊,欲行上駛,亦已不及。於是李秀成、李世賢,留劉官芳在丹陽附近
,檢理清兵屍首,安撫居民,辦理一切善後事宜。並收復金壇、丹徒、宜興各縣
。李秀成乃直下無錫,趨蘇州;李世賢則攻下常州。所到之處,清兵皆反,開門
迎降。故李秀成、李世賢,自丹陽大捷,順流而下,已唾手得了蘇、常二府。李
秀成乃即出榜安民,撥人馬留守蘇、常一帶,與李世賢一齊班師而回。
沿途探聽得清欽差德興阿兵在泰興,本欲移救丹陽,已為羅大綱等截擊,退
回淮南;那馮子村、吳全美,亦奔回鬆江。當李秀成回金陵,一路上出示撫諭居
民。那裏居民前見和春、張國梁等軍紛紛搶掠,故無不歡迎秀成人馬,皆道和、
張兩軍既去,吾民可以安寧矣!李秀成以居民頻遭兵燹,乃嚮蕪湖、鎮江運米前
來,舉辦平糶,民心益悅。秀成自回金陵,奏報丹陽戰務。洪秀全以秀成此次出
兵,往返不過一月,乃破丹陽,和春、張國梁走死,復平定蘇、常二府,不勝欣
喜。李秀成乃請大簡師徒,與李世賢一同北徵。洪秀全亦以為然。
時洪仁玕出師安撫各省。惟安王洪仁發、福王洪仁達,在南京執權。那洪仁
發,自洪秀全既定金陵之後,與平時性情大異:從前是個天真爛漫的人,胸中別
無心計;惟洪仁達則度量狹隘,性尤忌刻,至是更唆動洪仁發,同為一氣,衹是
攬權持勢,妒忌功臣。那洪秀全性又過柔,以兄弟之情,不大敦責。故洪仁發、
洪仁達,更為得意。朝中文武,大半趨承其意。洪仁達性又貪婪,臣僚中如有供
應的,則視為莫逆;否則諸多阻撓。前既迫走石達開,此時又忌及李秀成。因洪
秀全當時政事之權,俱在議政局:那局長實掌政治大權。自楊秀清既死,石達開
既去,於是議政局長一任,乃以李秀成領之。洪仁達欲為議政局長不得,更嫉李
秀成。李秀成亦知其意,每欲以局長之職讓之,奈洪秀全不允,諸臣亦以為然。
故李秀成雖然出徵,亦遙領局長之權。及此次大捷而回,數月之間,如王有齡、
和春、張國梁皆清國有名將官,盡死於李秀成之手,斬清兵數萬,拓地數千裏,
威望愈著,而洪仁達之妒忌亦愈深。當李秀成既回金陵,力請北伐,洪秀全已有
允意;惟洪仁達百般阻撓,但言東南未靖,一旦北伐,不無內顧之憂。洪秀全因
是又不能决。乃以李秀成連年疲戰,暫行休兵江寧,再商進取。
單說皖南寧國府,逼近浙江。從前李秀成下杭州,曾國藩調趙景賢駐守寧國
後,以寧國力秀成必爭之地,更令提督周天受領兵五千助守。然自李秀成由浙旋
師,已令古隆賢扼寧國一路;及定了蘇、常回金陵,知寧國為四戰之地,不容輕
視,乃令部將吳汝孝、陳士章,由高淳移兵,會攻寧國。至是古隆賢、陳士章、
吳汝孝三路雲集,共攻寧國府城。
時清將趙景賢,以本部人馬屯紮城外;而以周天受守城,為內外相應。
古隆賢乃請吳汝孝、陳士章合攻趙景賢;自己卻親自攻城,果然陳士章、吳
汝孝分兩路夾擊趙軍,趙景賢寡不敵衆,欲退入城中,與周天受合守,又為陳士
章所截,不能進城。那寧國絶少山嶺,多是草場戰地,無隘可扼。那陳士章、吳
汝孝,自以人馬倍於趙景賢,不用奇兵,衹用混戰:初猶兩軍合擊,繼而各自輪
戰,趙景賢無可休息。連日爭戰,損傷極衆。
那一日吳汝孝、陳士章,乘景賢兵己疲憊,乃奮力合出,趙景賢大敗。
部下折兵三千有餘,又不能回城,衹得引敗殘人馬,走回銅陵而去;周天受
又不能出城援應。自趙景賢敗後,守勢亦孤。陳士章、吳汝孝,乃悉銳助古隆賢
,合攻府城。周文受百計死守,終不忍棄城而去。那古隆賢、吳汝孝、陳士章,
將寧國圍得鐵桶相似,水泄不通,以絶寧國援應。計自九月初四日,圍至十三臼
,前後十天,城內糧餉已絶。周文受衹望外應,惟絶不見有援兵馳到。眼見糧盡
,軍士多有餓斃,遂於十三那一夜,率死士三千人,突開城門,直衝洪軍。但那
裏敵得太平兵馬多衆。管教:死士三千,陡見營前摧上將;孤城七載,又教城內
殞良纔。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前言 | 第一回 花縣城豪傑誕生 小山頭英雄聚首 | 第二回 會深山群英結大義 遊督幕智士釋豪商 | 第三回 發伊犁錢東平充軍 入廣西洪秀全傳道 | 第四回 鬧教堂巧遇鬍以晃 論嘉禾計賺楊秀清 | 第五回 楊秀清初進團練局 洪秀全失陷桂平牢 | 第六回 羅大綱皈依拜上帝 韋昌輝乘醉殺婆娘 | 第七回 韋昌輝義釋洪秀全 馮雲山聯合保良會 | 第八回 馮雲山夜走貴縣 洪秀全起義金田 | 第九回 劫知縣智窮石達開 渡斜𠔌計斬烏蘭泰 | 第十回 洪仁發誤走張嘉祥 錢東平重會鬍元煒 | 第十一回 蕭朝貴計劫梧州關 馮雲山盡節全州道 | 第十二回 洪秀全議棄桂林郡 錢東平智敗嚮提臺 | 第十三回 張國梁背義加官 賽尚阿單騎逃命 | 第十四回 李秀成百騎下柳郡 石達開傳檄震湖南 | 第十五回 鬍林翼冷笑擲兵書 曾國藩遵旨興團練 | 第十六回 洪宣嬌痛哭蕭朝貴 錢東平大破曾國藩 | 第十七回 彭玉麟恤情贈軍餉 郭嵩燾獻策創水師 | 第十八回 左宗棠應聘入撫衙 洪天王改元續漢統 | 第十九回 封王位洪秀全拒諫 火漢陽曾天養鏖兵 | 第二十回 嚮榮大戰武昌城 錢江獨進興王策 | 第二十一回 洪天王開科修制度 湯總兵絶命賦詩詞 | 第二十二回 嚮榮怒斥陸建瀛 錢江計斬蔣文慶 | 第二十三回 勇鮑超獨救江忠源 智錢江夜賺吳觀察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