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食文化 》 盐与文明 》
8.盐商鹾贾(2)
王仁湘 Wang Renxiang
其实,山西盐商的历史还可以往前追溯得更远。
中国古史传说中的五帝,虞舜为其一。舜原是有虞氏部落的领袖,居于蒲坂,距离河东盐池不远。传说虞舜“贩于顿丘”,有的研究者认为他的活动与早期食盐贸易有关。顿丘之地,远在今天的河南北部,如果是将河东池盐贩到那里,当时也许并不是很容易的事。这么说来,虞舜才是山西第一位盐商了。
再往后数,到了商周之际,又有一位公认的盐商现世,他的大名叫胶鬲。史称胶鬲为商末时人,为规避纣王暴虐,隐居做起了贩卖鱼盐的商人。周文王听说他有贤能之才,便举以为相,后来又辅佐周武王终成大业。孟子也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胶鬲是何方人氏虽不明了,但他所贩之盐大概是河东池盐应当没有疑问,那他也可以算作是一位山西盐商了。
古代盐商奉胶鬲为宗神,在宗神庙里立有胶鬲的牌位,还立有胶鬲的塑像,胶鬲是历代盐商们的骄傲,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榜样。
晋中崛起的盐商
自虞舜和胶鬲之后,山西的盐商一定是一代胜过一代,可惜史籍疏于记述,周汉唐宋,并不知道山西出过多少哪样了得的大盐商。
历史推进了明代,山西盐商得到了一次宏图大展的机会。
明朝建立之初,退居漠北的元王朝残余势力伺机南下,成为严重的边患。为此明政府在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的万里边防线上设立了九个边防重镇,史称“九边”。九边共驻扎约80万军队,形成一个很大的军需区。仅是粮饷这一项就不能很好地解决,边防供应成了一个很大的难题。
洪武三年(1370),山西的一个叫杨宪的行省参政,给皇帝朱元璋上了一个奏折,提出利用政府控制的食盐,让商人把粮食运到边境上,政府给他一部分盐引。盐引就是专利凭证,只要给边关运200石粮食,政府就给一张引票。商人拿上盐引引票,就可以去两淮、河东盐池换盐,换盐以后再去卖盐。这中间的差额利润比较大,商人也就有利可图。
说起来这个办法显然有三个好处:一是利于朝廷,二是利于商人,三是利于减轻老百姓的负担。这是个一举三得的事情,自然很快打动了皇帝。
对这个建议,朱元璋非常感兴趣,于是下令推行全国,这便是“开中制”的由来。
以粮换盐虽然为晋商兴起提供了新的机遇,但是做起来也很有些难处。因为这是通过向前线输纳粮食的方式换取卖盐的特权,没有粮食就拿不到盐业的经营权力,可当时晋商手中并没有粮食,粮食恰恰是山西最缺乏的。手中无粮,又如何换得到盐呢?晋商要想出一个办法,来解决这样一个并不怎么好解决的难题,不然就挣不到他们想挣的银子。
明代一些晋商,生在河曲之地,土地贫瘠,人口众多,不得已通过经商维持生计,许多人都带着点小本钱出去做生意,“挟轻资牵车走四方者,十室九空”。山西没有多余的粮食,但与山西隔河相望的河南,再往东去的山东,却都是重要的粮食产区。于是山西人开始推着小车,担着担子,将中原、江南的粮食运往北部边镇。
在这种以粮换盐的游戏中,不利的自然条件、人口压力都开始转化为得天独厚的优势。山高水远,在认准了目标的山西商人面前已经变得无足轻重。而多余的农业人口,又恰恰是在传统社会中从事长途运输所必须的资源。
这是晋商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这一步迈得并不容易。推着木轱辘小车,载着沉重的粮食和盐,在崇山峻岭中穿行,从始至终山西人都走得那么不可动摇,这一走竟然持续了400多年的时间。
嘉靖年间曾排过一个富豪榜,那标准是“天下富家,积资满五十万以上,方居首等”。当时全国共有17家列入这富豪榜,其中“山西三姓,徽州两姓”。明人王士祯曾慨叹说:“晋多大鹾贾”,山西不仅盐商多,而且是大盐商多。
晋帮盐商在西起西域、东达辽东、南至岭南、北达漠北的广大地域都有大大作为。晋商进入两淮,垄断食盐买卖,获利甚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1.玄滋素液(1) | 1.玄滋素液(2) | 1.玄滋素液(3) | 1.玄滋素液(4) | 1.玄滋素液(5) | 1.玄滋素液(6) | 1.玄滋素液(7) | 1.玄滋素液(8) | 2.穿井取卤(1) | 2.穿井取卤(2) | 2.穿井取卤(3) | 2.穿井取卤(4) | 2.穿井取卤(5) | 2.穿井取卤(6) | 2.穿井取卤(7) | 2.穿井取卤(8) | 2.穿井取卤(9) | 3.煮海熬波(1) | 3.煮海熬波(2) | 3.煮海熬波(3) | 4.阳光产品(1) | 4.阳光产品(2) | 4.阳光产品(3) | 5.造盐者:盐丁(1) | |
| 第 I [II] [III] [I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