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煮酒說水滸 》
第45節:隨筆雜說(16)
瀋傢仁 Shen Guren
李逵在反招安英雄中是最堅决的一個,他敢於扯碎皇帝的招安聖旨,揪打來招安的"天使"。是他提出了"殺去東京,奪了鳥位"的口號,要"晁蓋哥哥便做了大皇帝,宋江哥哥便做了小皇帝。吳先生做個丞相,公孫道士便做個國師。我們都做個將軍。殺去東京,奪了鳥位,在那裏快活,卻不好?不強似這個鳥水泊裏!"由此觀之,其實李逵也是不反皇權的,他"殺去東京,奪了鳥位"的目的,也不過是"在那裏快活"。他反對宋江招安的目的,也是為了追求"快活"。他認為招安了,受朝廷、貪官污吏管轄,還不如在梁山上逍遙自在。他的這種思想直到招安後還一直存在。《水滸》第一百一十回裏,宋江朝賀歸來悶悶不樂,李逵說道:"哥哥,好沒尋思!當初在梁山泊裏,不受一個的氣,卻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討得招安了,卻惹煩惱。放着兄弟們都在這裏,再上梁山泊去,卻不快活!"這就說明李逵對梁山、對招安不可能有鮮明的認識。在梁山起義中,他作戰勇敢,也幹了不少壞事,如殺死韓伯竜、扈三娘一傢等等。另外,忠義又是李逵另一個致命的弱點。李逵曾經說過:"哥哥剮我也不怒,殺我也不恨。除了他,天也不怕。"他的"忠義"與別人還不一樣:別人忠於義氣,而他忠於宋江一人。他對宋江的欽佩,達到了五體投地、是非不分的程度。他認為宋江就是一切,所以一切唯宋江之意志為轉移。他雖然多次反對宋江的招安,但在衝突的關鍵時刻,往往是宋江一發火,一聲"黑廝"、"黑禽獸"的喝駡,就使他立即失去了反抗性,變得服服帖帖。他連最後被宋江親手毒死都不怨恨,哪會堅决反對宋江的招安呢?他連上梁山都是稀裏糊塗"跟將你(宋江)來"的,宋江的招安他哪會不跟將而去呢?
"忠"、"義"也是梁山其他反招安英雄一個最大的弱點。他們這些人與宋江、盧俊義等人根本不可能結成一個一致性的同盟,衹能是以意氣相投為紐帶將他們暫時扭結在一起。他們雖然反對招安,但又為"義氣"的繩索所牽製,義氣是梁山起義軍強大、團结的思想基礎,它又是造成悲劇的一劑毒藥,人人都順從,這就决定了反招安鬥爭最後必然要妥協、失敗、投降。
最後還想說說武鬆這個人物。在《水滸》裏,武鬆的確也是反招安的。菊花會上,正是他第一個起來表示不滿:"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卻冷了弟兄們的心!"當受到宋江的批評後,他也是虛心受教,同衆兄弟一樣"稱謝不已"。武鬆為何會這樣呢?一是"義氣"這繩索的牽製。他也非常崇拜宋江,認為"結識得這般弟兄,也不枉了!"因此,即使在招安與反招安的鬥爭中,他寧願放棄自己的主張,也不敢違背"義氣"這一個關係準則,不願去破壞這種團结、友好;二是武鬆性格所决定的。武鬆性格的最大特點就是"知恩必報",而且不分敵友(這一點筆者在《武鬆性格試議》一文中有詳細論述,這裏不贅述)。宋江對他有知遇之恩,他又哪會因招安的分歧而與宋江破臉呢;三是武鬆早有招安思想。早在他要去二竜山入夥時,面對宋江,他第一個說出:"天可憐見,異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時卻來尋訪哥哥未遲。"這樣的話來。未上梁山就打算接受招安,這不是宋江教的,而是武鬆頭腦中固有的;四是武鬆"封妻蔭子"的思想也很嚴重。為了實現這一目的,武鬆甘願充當統治者的鷹犬。
綜上所述,在水泊梁山一百零八條好漢當中,有一個願意接受招安的班底子,有一大批隨大流的人馬,有極少數反招安但是不徹底而最終捲入招安不能自拔的梁山好漢。宋江推行招安,怎能不很快就實現呢?所以說,把招安的責任全部推到宋江頭上,委實不公。招安的責任應該由梁山好漢大傢來負。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梁山好漢 |
|
|
第1節:專傢推薦 | 第2節:開捲解謎(1) | 第3節:開捲解謎(2) | 第4節:開捲解謎(3) | 第5節:開捲解謎(4) | 第6節:開捲解謎(5) | 第7節:開捲解謎(6) | 第8節:開捲解謎(7) | 第9節:開捲解謎(8) | 第10節:開捲解謎(9) | 第11節:百傢爭鳴(1) | 第12節:百傢爭鳴(2) | 第13節:百傢爭鳴(3) | 第14節:百傢爭鳴(4) | 第15節:煮酒說人(1) | 第16節:煮酒說人(2) | 第17節:煮酒說人(3) | 第18節:煮酒說人(4) | 第19節:煮酒說人(5) | 第20節:煮酒說人(6) | 第21節:煮酒說人(7) | 第22節:煮酒說人(8) | 第23節:品酒賞藝(1) | 第24節:品酒賞藝(2)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