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 文化遗产的历史回眸:后望书   》 七、故乡古城神韵的消失(1)      Zhu Youdi

  给一个人影响最大的地方是家乡,最让人牵挂的地方也是家乡。
  我的家乡是东海边上的黄岩县城——现在则称为台州市区,是近年经济高速发展,也是长三角地区变化最快、消费最高的地方之一。
  东汉时期的永宁县已不可考,黄岩从唐初建县至今,一直在沿海小平原的澄江南岸、方山西侧这块土地上,1 300多年历久不衰。无可否认,古人在城市的环境优选、时空优选上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这是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和科学现象。中国古代上至都城,下至州县,其选址与格局多与“风水”学说有关。黄岩显示了中国的一般县城规制和水乡城镇特色的组合。城周五门,街衢方整布局,秩序井然。其中心部位不立钟鼓楼,而建风雨桥及亭台,异曲同工,亦是水乡城市的特色。
  黄岩城内有几条大街纵贯南北。与之相应,其城内水系南北干流也呈“川”字形。城内几条较大的河道统称为“五支河”。从里东浦直至小南门,连接永宁江与南官河,其他东西向的支河都由这一干流分出,组成了城中水系。说是五支河,其实大小河道总数绝不止五条,而多达七八条。如大寺巷、东禅巷、寺后巷就有三条较短的支河。最初开掘的五条河流,暗合阴阳五行,如流水循环往复,无穷尽也。五支河又与城西的山脉上五座峰峦遥遥相对,山水呼应,意象甚明。这是水运,也是地运。所以自宋元以来,历代都把疏浚整修城内河网当做市政建设的大事。
  现在,与周庄、乌镇、同里等几个著名的水乡古镇相比,作为县城,黄岩要大得多。城内的街道与河道的分布,有几种变化。一是街与河相依,一边是街,一边是河,如天长街与天长河即是。另一种是街与河并行,屋宇临街面河,店铺林立,前店后河,如大街、仓头街——街与城内水上航运的主干道并行,古代沿河建有粮仓。
  内河有舟楫之便,可载客运货。河与街或分或合,桥与桥欲断还连,车与舟启承转换,水埠与码头相望,交通绝无不便之感,达到了古人对水城格局的理想境界。
  黄岩城的房屋宅院布局井然有序。如砚池巷中的砚池,对应于方山峰峦上的文笔双塔,富有美学的内涵。在砚池附近还有“奉常第”,其主人为王彦威,在清朝任过谏议大夫,并在军机处担任过“行走”官职。他是个有心人,在任职期间,曾逐日抄录清末外交奏折。后来汇编成《清季外交史料》多册,是研究晚清外交的重要史料。其台门的门联是“礼仪之门是称世族,廉让之宅乃曰仁风”,这副门联虽然没有落款,字体潇洒古朴浑厚,疑为清代书画大师吴昌硕所书。
  古黄岩城北门、西门、小南门外都有街巷。北城门外澄江上有浮桥和码头,舻舳云集。城外街虽短,但热闹繁忙,海鲜咸货,应有尽有。城西的西街是条热闹的商业街,出西城门过五洞桥,与城外桥上街相连。庐舍毗连,烟火稠密,格外繁华。小南门外多埠头,是内河航船的停泊地。明清时期是黄岩民居建筑的高峰期,台门风格多种多样,风格迥异。有的有台门屋,有的则明显带有西洋风格。清顺治十一年,即公元1654年,定海镇总兵驻黄岩,三年后在黄岩城头设黄岩镇军事机关,指挥北到镇海,南抵玉环的驻军和水师。仅黄岩城内就驻有水师四营3 400人,战哨船几十艘,步兵2 500多人。虽然期间防区有所变动,如宁波守城营从黄岩镇划出改隶浙江提督,但黄岩作为浙江的军事重镇毕竟长达百余年,曾留下“靖海堂”等古建筑,和大校场、小校场、镇署巷、火药桥里等地名。古城斑驳逼仄的街巷中,在那些台门和儒雅的楹联间,原来也有堂堂剑气,怒海风涛。
  黄岩城内河道的湮没始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
  河道一填,河上的桥就可以拆除,街就变宽。先是填了城内几条主要河道,修了劳动路、青年路。这些街道名与当时发动青年进行义务劳动有关。到70年代末,城内除了一些河道的残迹外,河道已全部被填。90年代后,大拆大建的高潮出现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中信出版社
为了前瞻的回顾序2 绝种·绝迹·绝唱(1)
序2 绝种·绝迹·绝唱(2)一、潼关:天下第一关的毁灭(1)
一、潼关:天下第一关的毁灭(2)一、潼关:天下第一关的毁灭(3)
一、潼关:天下第一关的毁灭(4)一、潼关:天下第一关的毁灭(5)
二、寻找峡谷与陕州(1)二、寻找峡谷与陕州(2)
三、永远消失的唐中都(1)三、永远消失的唐中都(2)
三、永远消失的唐中都(3)四、在水利学名词的背后(1)
四、在水利学名词的背后(2)四、在水利学名词的背后(3)
五、耸立在庄稼地上的现代楼阁一、文津街国家图书馆的启示(1)
一、文津街国家图书馆的启示(2)一、文津街国家图书馆的启示(3)
二、回望长安街上的风景:绿岛、双塔与牌楼(1)二、回望长安街上的风景:绿岛、双塔与牌楼(2)
二、回望长安街上的风景:绿岛、双塔与牌楼(3)二、回望长安街上的风景:绿岛、双塔与牌楼(4)
No.   I   [II]   [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