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论语讲义   》 八佾第三(11)      李里 Li Li

  舜的帝位是尧禅让的,舜是以孝、以德得到的天下,所以孔子说《韶》乐尽善尽美,它既有形式的美,也有内容的美。《武》是武王起兵讨伐商纣王获胜后,当时的老百姓称道武王写出的一支音乐,但因为武王是以兵戈、以战争得到的天下,所以孔子说《武》乐“尽美也,未尽善也”,它只是有形式之美,而缺乏内容之善,因为里边有杀伐之气,有战争之音。这句话既反映了孔子的政治理念,也体现了孔子的文艺思想,对中国的文艺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的文艺批评标准就是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统一。既要有美,又要有善。不是只追求美,也不是只追求善,而是追求尽善尽美。但是注意了,孔子讲了善,讲了美,没有讲真。中国人求善,求美,但对真不那么看重;而西方人很求真,对客观事物有很强烈的求知欲,所以西方的科学技术发达,中国的伦理道德体系完备,各自不一样。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这一句是对《八佾》篇的总结。孔子说居上位的人不宽厚仁德。在上位的人,当国君、当统治者的人不宽厚仁德,因为他不爱民,所以他不宽待百姓。“为礼不敬”,“礼”就是各种礼节,设立各种礼节的目的本是为了培养人的诚敬之心,可是春秋时期,尽管各种礼节在形式上仍在延续,人们也祭祀,告朔也杀羊,可是关乎礼仪实质的诚敬之心却不存在了。所以为礼也不敬。“临丧不哀”,办丧事本是为了表达悲哀,可是现在大家互相攀比,讲究排场,你比我办得热闹,我就办得比你的规模更大,但是哀伤之情却失落了:人们一边办丧事,一边打麻将,唱歌跳舞,欢快得很。临到丧事又不悲哀。“吾何以观之哉?”天下混乱成这个样子,我何以观之哉?我怎么看得下去呢?
  我们前面讲,《八佾》是孔子在批判现实,而现实是什么状态呢?就是“居上不宽”,统治者压榨百姓,而且互相征战;“为礼不敬”,大家都在讲礼,而且好像大部分的礼仪都很完备,实际呢,人们都没有一点诚敬之心;临丧又不哀,这就是春秋时候的情况。“吾何以观之哉?”让我怎么看得下去啊。这一句是对整个《八佾》篇讲的礼崩乐坏,到处违礼、僭越现象的深刻的批判和深沉的叹息。
  《八佾》篇讲完了,你看最后一句“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照应第一句“八佾舞于庭”,孔子说“为礼不敬”,这哪里是真正的礼呢?礼都乱了套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序一序二 深入浅出 微言大义(1)序二 深入浅出 微言大义(2)序三 读《〈论语〉讲义》
序论(1)序论(2)序论(3)学而第一(1)
学而第一(2)学而第一(3)学而第一(4)学而第一(5)
学而第一(6)学而第一(7)学而第一(8)学而第一(9)
学而第一(10)学而第一(11)学而第一(12)学而第一(13)
学而第一(14)为政第二(1)为政第二(2)为政第二(3)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